幼兒園兒童眼保健及常見眼病PPT課件這個PPT共3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視力發育特點,視力低常的參考標準,影響眼睛正常發育的因素,近視,散光,遠視,弱視,斜視,預防措施等,歡迎點擊下載。兒童眼保健 及常見眼病
保護好孩子的眼睛
1、對孩子的學習,生活,工作,升學,擇業,就業甚至將來的婚姻、家庭產生深遠的影響。(學生德育評定、公務員等)
2、早期發現視力異常的兒童,及時進行矯治,降低兒童弱視發生率,提高弱視治愈率。
你們了解我嗎?
眼球就像是一部精密的相機
最前面是透明的眼角膜,
虹膜:其色素的密度決定眼球的顏色,
瞳孔:可根據光線的明暗調整大小、控制亮度,
晶體:達到對焦的目的。
視網膜:如同底片,接受光線刺激,通過視神經傳入大腦做最后的分析和判讀影像工作。
幼兒視力發育特點
小孩在3歲前完成70%視力發育,到6歲時完成全部視力發育。在幼兒園期視力發育障礙(弱視)大多為可復性,即可通過弱視治療重新發育達正常。
2-3月 視力: 0.01
4-5月 視力: 0.02
6-8月 視力: 0.06
9-12月 視力: 0.1
1歲 視力: 0.2
2歲 視力: 0.5
3歲 視力: 0.6(小班)
4歲 視力: 0.8(中班)
≥5歲 視力: 1.0(大班)
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
弱視
斜視
視力低常的參考標準
4歲兒童單眼的裸眼視力≤4.8(0.6)
5歲及以上兒童單眼的裸眼視力≤4.9(0.8)
或兩眼視力相差兩行及以上的兒童
影響眼睛正常發育的因素
遺傳因素:由于父母的原始生殖細胞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發生了畸變,致使胎兒眼球先天發育異常。
環境因素:母親妊娠期間,環境中的許多不利因素都能影響胎兒眼睛的分化發育。
孩子出生后眼睛保護不力;缺乏適宜的光線或孩子眼睛被長期遮蓋,視網膜黃斑部及中心凹就不能正常發育。
近視
(一)先天原因—遺傳因素
1. 高度近視的父母遺傳給子女。
2. 眼球發育異常。
(二)后天的原因-- 環境因素
1. 看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書本放得離眼很近.
2. 在光線過強或過弱的燈光閱讀.
3. 長時間閱讀,打電腦,玩電子游戲,過度使用眼睛.
4. 缺乏體育鍛煉,挑食,營養不全.
5. 上述原因引發睫狀肌痙攣和集合過度,眼軸延伸拉長,形成永久性軸性近視.
6. 不注意用眼衛生.
近視的危害
學習上:上課,聽講?
生活上:眼鏡的麻煩,運動、打籃球踢足球等等
美觀:眼鏡不完全是裝飾品,視力惡化會引起眼軸變形,外凸.
近視的真正危害在于它的發展,以及并發癥。如:青光眼;弱視;視網膜脫落;嚴重的甚至致盲!
散光
散光是一種先天變異(媽媽生的,可能與孕期吸食較多人造食物、有機農藥或有害氣體等引起眼球不對稱發育有關),可以簡單看成“黑眼球”不圓而是橢圓形(象雞蛋),結果引起眼球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屈光度不同,形成散光。100度以上的散光就可以引起弱視
散光的危害
1、視力模糊
2、視力疲勞
3、影響正常的頭位和
眼位
遠視
當眼睛處在不進行調節的休息狀態下視物時,遠處的平行光線進入眼球,聚焦于視網膜之后,視網膜上只能呈現模糊不清的物象,這種屈光狀態叫遠視眼。
遠視的危害
1.視力下降
2.視疲勞
3.內斜視
弱視
弱視是指眼的遠視力經矯正≤0.8,而又找不到具體的器質性病變原因者,即眼的功能較差。弱視的危害要遠遠大于近視,它不但引起單眼或雙眼視力低常,而且可嚴重妨礙雙眼視功能發育,形成立體盲,成年后不能從事精細的工作。據統計,弱視的發病率為2%—4%。
弱視的臨床分度
1、輕度弱視:矯正視力為0.8-0.6
2、中度弱視:矯正視力為0.5-0.2
3、重度弱視:矯正視力為≤ 0.1
兒童弱視的危害有哪些
1、弱視可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因視力低下,課堂學習質量差; 2、弱視眼視力差,多無立體視覺和雙眼視覺,會造成兒童學習和生活不便; 3、弱視可以導致立體視覺缺陷,使小孩子今后不能從事很多職業; 4、弱視可造成終生低視力。
穿珠子-精細訓練
斜 視
斜視是指:雙眼的眼位不正,當一眼注視物體時另一眼發生偏斜。斜視成因較為復雜,屈光不正、弱視、眼部神經或肌肉發育異常等等都可引發。
一般用手電筒,角膜反光點反射的位置來判斷內、外、上、下斜。
斜視度數:反射點在瞳孔緣為15°,瞳孔緣與角膜緣之間為30 °,角膜緣為45 °。
斜視的危害
1.影響外觀
2.影響雙眼視覺功能
3.引發弱視
4.影響全身骨骼發育
常見的幾種兒童眼睛異常情況,應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1.視物行為異常:例如不會與家人對視或對外界反應差,對前方障礙避讓遲緩,暗處行走困難,視物明顯歪頭或距離近,畏光或瞇眼、眼球震顫等。
2.眼睛流淚、經常性眨眼、揉眼,可能是眼睛內翻倒睫。
3.眼癢、燒灼感或異物感,可能有眼睛炎癥。
4.眼瞼腫脹、出血、眼睛疼痛,要注意有沒有眼外傷。
5.瞳孔區有白點,要注意排除先天性白內障。
6.瞳孔區有黃白色像“貓眼”樣的反光,要注意一種兒童期常見的眼部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
預防措施
室內光線充足,不在光線過強或過暗的環境下看書、寫畫。一次連續看書或寫畫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培養兒童良好的看書、寫畫姿勢。眼與書本之間距離保持30~35厘米,書與桌面應呈30°~40°角度。
看電視時應相距屏幕大于其對角線5~7倍的距離,連續看電視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
預防措施
2、保證幼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睡眠不足,用眼時間過長,對視力的影響非常大,因此,父母要引導幼兒培養起早睡早起的習慣 。
預防措施
3 增強幼兒營養
幼兒成長發育階段需要多種營養。營養均衡保質保量,對幼兒整個身體發育非常重要。所以家庭和幼兒園在幼兒膳食配置上要重視科學、合理。要培養幼兒不偏食的習慣。
我們為家長提供以下幾種營養素,對幼兒的視力保健很有益處
眼睛需要哪些營養素
蛋白質+維生素A 視網膜視素質是由蛋白質和維生素A合成的,缺乏它便會引起夜盲癥、白內障等眼疾,還會引起角膜上皮脫落、增厚和角質化,使這個原來透明的膜變得不透明。 。
維生素B1 是維持并參與神經(包括視神經)細胞功能和代謝的重要物質。如果缺乏或不足,易使眼睛干澀,甚至使視神經產生炎癥。
維生素C 眼球晶狀體中的維生素C較其他組織明顯偏高,是晶狀體的重要營養成份,若攝入不足,常使晶狀體混濁,并且是導致白內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鈣 鈣是神經中的“信使”,參與形形色色的神經沖動。神經細胞(包括視神經)缺鈣,容易出現視力疲勞和注意力分散。
鋅 能夠增強視神經的敏感度,缺鋅會影響維生素A在體內的吸收。
硒 在人體多種組織細胞中,以眼睛的含硒量為最高,是維持視力的重要微量元素。
預防措施
4 保證幼兒戶外活動時間 適度接受陽光照射,對于人體吸收維生素A有促進作用。在戶外的環境,幼兒神清氣爽,可以遠望藍天白云,看到許多綠色植物,對視力也大有好處。
預防措施
5、預防眼傳染病:
教育兒童不用臟手揉眼睛。發現眼傳染病及時隔離患兒。定期對玩具、毛巾進行消毒,以預防眼科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6、預防眼外傷:
注意兒童生活環境安全,杜絕兒童眼外傷的發生。
預防措施
6、建立定期視力檢查:
1、 2歲以上兒童每年至少進行1-2次視力檢查。已發現視力異常苗頭的可酌情增加檢查次數。
2、4歲以上兒童使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或對數視力表,3~4歲兒童如能配合,也可使用。
3、1歲半到4歲兒童使用兒童圖形視力卡或點視力檢查儀。
6歲前是關鍵
6歲以前是眼病的多發期,但由于此時眼睛的可塑性非常強,因此也是治療的關鍵時期,而且治療越早,療效越好。例如,弱視一定要在6歲之前治療,3—5歲為最佳時期,6歲后效果就差了,12歲后基本無效。中高度遠視易引起弱視,尤其是單眼患者,因此應在6歲之前戴鏡矯正。一般遠視度數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降低,只要堅持戴鏡并定期去醫院更換眼鏡,同時配合訓練,遠視患者痊愈一般是沒問題的。除遠視外,高度近視、斜視、散光等均可以導致弱視,因此,及早治療相當重要。
視力表檢查的幾點注意事項
受檢兒童距離視力表5米,房間不足5米距離怎么辦?(利用平面鏡)
視力表的懸掛高度應符合要求(1.0行高度為受檢者眼睛高度),視力表要保持潔白,平面鏡表面潔凈。
單眼交替遮蓋法分別檢查兩眼視力,遮蓋物不能壓迫到遮蓋眼的眼球。
辨認困難的視標時間可適當延長到5~10秒。
視力記錄方法:如4.9+2
復查及轉診
對4歲兒童單眼的裸眼視力≤4.8(0.6),5歲及以上兒童單眼的裸眼視力≤4.9(0.8)
或兩眼視力相差兩行及以上的兒童都應當在2周~1月復查一次。
復查后視力, 4歲兒童≤0.6、5歲及以上兒童≤0.8,或兩眼視力相差兩行及以上的需轉診至??七M一步檢查診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