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各類型游戲的組織與指導PPT課件這個PPT共6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角色游戲的構成要素及意義,幼兒角色游戲的組織與指導,角色游戲中常見的問題,建構活動區的創設和組織,主題建構活動的組織和指導等,歡迎點擊下載。 各類型游戲的 組織與指導
第一節 角色游戲的組織和指導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是想象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
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形式,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
一、幼兒角色游戲的構成要素及意義
(一)幼兒角色游戲的構成要素
1、角色扮演---- 核心
2、物品的假想---支持
3、情景的轉換----基本手段
4、社會交往---
5、主題和情節---
(二)角色游戲的特殊意義
1、角色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2、角色游戲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3、角色游戲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三)影響角色游戲的關鍵因素
1.對社會生活內容的熟悉程度
2.有愿意扮演的角色
3.有吸引幼兒的材料或情節
二、幼兒角色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一)游戲前的準備
1.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拓寬游戲內容
3.提供充足的時間
30-50分鐘
(二)角色游戲過程中的現場指導
1.從幼兒的需要中生成游戲主題
城市幼兒園的主題頻率:
娃娃家、汽車、醫院、理發店、食堂、電影院、火車、照相館、百貨公司、菜場、動物園、圖書館、加工廠
2.教會幼兒分配和扮演游戲的角色
分配方法:
提出角色,供兒童選擇
報名、推選、輪換
扮演指導:
小班:動作模仿—角色扮演
中大班:角色意識的發展
3、觀察角色游戲,提供適時幫助
(1)當游戲內容貧乏時
(2)當幼兒出現問題時(公交車擠)
(3)當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時
(4)當幼兒行為不當時(坐飛機)
4、游戲過程中的指導幫助方式
(1)以問題為契機促進游戲的發展
(2)通過討論幫助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
(3)利用多種豐富的形式拓展幼兒經驗
5、角色游戲的結束
( 1 )愉快地結束游戲,培養幼兒對游戲的興趣
( 2 )教育、鼓勵、督促幼兒收拾玩具場地,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
( 3 )組織幼兒評價游戲
三、角色游戲中常見的問題
1、角色游戲的主題單一
娃娃家居多
2、材料投放數量和種類的貧乏
3、角色游戲被教師遺忘
4、教師干預的武斷和不切題
5、游戲評價以教師評價和結果評價為主
角色游戲思考題
1.教師提供的材料如何適合幼兒發展水平?
2.教師提供的游戲材料是否越多越好?如何判斷?
3.教師如何營造有利于幼兒交往的游戲環境?
第二節 結構游戲的組織指導
結構游戲又稱“建構游戲”,指幼兒使用各種結構材料(如積木、積塑、沙石、泥、雪、金屬材料等),通過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動構造和建構的游戲。
一、結構游戲的特點
結構游戲與兒童智力發展密切聯系
結構游戲是以建構、構造為主的及物活動
二、結構游戲的教育功能
1.促進幼兒感知和動作發展,培養幼兒動作的準確性和手眼協調的能力。
2.幫助幼兒獲得有關結構材料的大小、顏色、性質、形狀和重量等知識,并獲得空間概念和數量概念,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4.有助于培養幼兒做事認真,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品質。
5.有助于幼兒發現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心,發揮自己潛在的創造能力。
6.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和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結構游戲中構建技能及發展
1、非建構活動
2.堆高、平鋪、重復
2、3歲開始真正建構
以高樓、馬路為例
3.架空
4.圍合
5.模式:是對一組是物質中的各個元素之間的結構關系的覺察和認知
三、結構游戲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投放
1、平等、寬松、自主的心理環境
五個自主原則;
自主選擇結構材料
自主選擇操作方式
自主選擇場地
自主選擇玩伴
自主選擇游戲主題
2、開放的豐富的物質環境
(1)拓展幼兒的活動空間。室內(活動室、寢室)室外,走廊都可以成為幼兒游戲的空間。
(2)保證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
(3)提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的結構材料
四、建構活動區的創設和組織
(一)建構區的創設與組織
1、空間的計劃和安排
較大的空間,約占1/3
避開臨近大門或廁所的地方
與角色游戲區相鄰
地面平滑、柔軟
2、材料的存放和保管
材料柜堅固并適合幼兒的身高
分類存放
定期更換
3、建構區活動的組織
幫助幼兒進入活動
建立必要的規則
引導幼兒結束活動
材料的收拾與整理
五、主題建構活動的組織和指導
(一)建構主題的來源
(二)討論和計劃
(三)建構的過程
(四)經驗的擴展
第三節 表演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一、表演游戲的概念
(一)概念
西方: Dramatic Play
Sociodramatic Play
Creative Drama
Thematic fantasy Play
我國:表演游戲是按照童話、故事中角色、情節和語言進行創造性表演的游戲。
二、表演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表演游戲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采用不同的組織方式
(一)整體表演型 《拔蘿卜》《小兔乖乖》
組織指導應注意:
1、教師講1—2遍故事后,幫助幼兒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讓幼兒自己討論如何用動作、語言表現角色的特征,討論需要什么道具,用什么
東西來代替。
3、表演過程中,不嚴格要求幼兒復述故事,而是由教師串聯情節,導引故事。
4、提供的道具要簡單,且易于操作,可以虛代實,不要裝飾性過強或過實的道具。(為什么?)
5、充分發揮討論的作用
(三)表演區(區域活動型)
即在活動區(或者表演區、語言區、角色表演區)開展的故事表演游戲。特點是自主性強,游戲成分多。
第四節 幼兒園規則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game (game with rules):規則游戲就是指至少有兩個人參與的、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的一種游戲活動。
我國:規則游戲就是由教育者依據教育目標編制的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游戲教育活動。
特點: 規則性(成人兒童預先制定、情節要求、動作要求)
文化傳承性(世代相傳、流傳民間、言傳身教,凝聚了社會文化的傳統與特色)
競賽性
我國規則游戲的實踐分類:
智力游戲
體育游戲
音樂游戲
娛樂游戲(非規范分類)
一、智力游戲的結構特點
智力游戲
是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智力活動,通過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來達到學習知識和發展智力的目標。
智力游戲類屬于我國的游戲分類中的規則游戲。其結構及特點表現在四個方面:游戲目標、方法、規則和結果。
智力游戲目標:是依據兒童認知發展水平而制定,并兼顧兒童生活經驗及其興趣愛好,往往涉及到知識結構。
智力游戲兼有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三重任務。
知識的掌握與智力開發是其兩大支柱。知識源于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教師的傳授,而智力的發展得力于一定強度的訓練和實踐。
智力游戲方法:往往以智力操作的程序出現,或沿著知識的邏輯關系展開,智力游戲的精華就在于游戲方法的巧妙或機智。
智力游戲方法本身就是一個構思過程,其中蘊含著奧妙,一旦破解這一奧妙,兒童將獲得一種理智感受,即成功的喜悅。
對兒童來講,智力游戲是否具有吸引力,主要取決于游戲方法能否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激發探究興趣入手,以解決問題為歸宿,把智力興趣與思維統一起來,使兒童在游戲中獲得智力上的滿足。
智力游戲規則:智力游戲的規則往往受到知識邏輯興和認知活動方式的雙重制約。智力游戲的規則首先必須考慮各種智力活動的操作方式及過程中的制約因素。在一定意義上智力游戲的規則就是智力操作的具體化或形象化,為游戲目標服務。
智力游戲的結果:以知識的掌握和問題的解決兩種方式呈現。
智力游戲的教育作用:
知識學習與智力發展同步
降低學習強度,提高學習效率。(做中學、玩中學)
優化智力結構,塑造個性品質。
體育游戲
兒童體育游戲源于民間娛樂興活動;在現代體育運動中,他是群眾興體育的一些項目;而在教育中,是指有基本動作聯系活動組成。
特點是:健身性
競爭性
動作技術規范性
體育游戲作用:
身心保健
智能開發
審美作用
挫折教育
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大致上分為:一類以音樂為指導,以模仿為特點,以舞蹈或演唱為手段,提高藝術表現力為目的的“音樂表演游戲”。另一類是發展音樂能力和音樂素質的游戲。大多數情況下音樂游戲指的是后一類作為教育活動的一種組織方法。
音樂游戲特點:既有一般音樂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悅性特點又有游戲獨特的情趣性和啟蒙性特征。
情趣性:表現在性愛音樂形象的趣味性和情節的童話色彩,音樂本身的聽、視覺、動覺藝術能帶來愉快的體驗及快樂。
啟蒙性:表現在音樂素質的開發和音樂能力的發展上。音樂游戲是音樂啟蒙的必由之路,對兒童來講最好的音樂啟蒙就是“玩音樂”。
音樂的教育作用:情緒情感教育,美育、道德情操教育….
(二)規則游戲的指導要點
1、盡可能選擇讓大多數幼兒參與、而不是旁觀、等待的游戲。
2、游戲的隨機分組
3、幼兒體驗快感
4、保持規則的靈活性
5、降低游戲的競爭性
6、注意幼兒的年齡特點
7、游戲參與的自愿性
學前兒童游戲活動方案的設計
學前兒童游戲方案是教師對游戲活動的具體安排。教師應根據幼兒身心特點和發展水平以及本階段的教育目標與工作重點,選擇合適的游戲活動內容,并科學合理地設計出游戲活動方案。
(一)游戲目標
確定游戲目標,并使之具體化。應注意:第一,要表述清楚,角度一致,避免混亂;第二,要盡量使目標表述得體,便于操作;第三,具體,清晰地寫出達到教育目標的條件。
(二)游戲準備
游戲活動的準備工作包括:
1.游戲空間的規劃。
2.游戲材料的準備。
3.游戲經驗的準備。
(三)游戲過程
主要指游戲活動的時序設計。
(四)游戲規則
主要指幼兒進入游戲環境應該遵守的活動規則,以及允許或禁止出現的游戲行為。
(五)游戲形式
常見的游戲形式主要指集體活動、小組活動還是個別活動,是室內還是戶外活動。
(六)游戲評價
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對本次游戲活動的效果進行分析,總結經驗,發現不足,及時調整。
幼兒園優秀游戲案例匯編
一、小班游戲案例
案例1: 把小動物送回家
[游戲目標]
1、通過送小動物回家,鍛煉幼兒小腿的靈活性。
2、能對小動物的媽媽說句甜甜的話,并能堅持到活動結束。
[游戲準備]
1、錄制一段節奏稍輕快的音樂,一段輕柔的音樂。
2、四個簍子:里面有小兔子、小熊、小狗、小豬圖片若干。
3、上面分別扣有兔媽媽、小熊媽媽、小狗媽媽、小豬媽媽圖片的四把椅子。
4、布置好活動場地:中間放著幾排紙盒蓋當作河里的石頭,紙盒一端放著上面分別扣有兔媽媽、小熊媽媽、小狗媽媽、小豬媽媽圖片的四把椅子。另一端的簍子里放著各種小動物。
[游戲過程]
1、帶領幼兒跟著音樂,做鍛煉前的準備工作。
指導語:小朋友們,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一做操。
2、分別出示小兔子、小熊、小狗、小豬圖片。
指導語:我這里有很多的小動物,它們找不到家了,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把它們送回家吧!
出示小兔子圖片問:“你們知道小兔子的家在哪里嗎?”(小河那邊的椅子里)一次分別提問:小熊、小狗、小豬的家呢?(也在小河那邊的椅子里)
怎樣才能把小動物送回自己的家呢?(先要踩著河里的石頭過河,然后再找小動物的媽媽是誰,再把小動物送回相對應的家)
3、幼兒自由游戲,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看準小動物的媽媽是誰,再送小動物。
能對小動物說句甜甜的話。如小熊,這是你的家。
4、活動結束。
放一段輕柔的音樂,帶領幼兒一起進行放松活動。
[活動評價]
著重評價在活動中能堅持到底,并能說甜甜的話的幼兒,以及幫助小動物環境,做得對的幼兒。
[游戲目標]
1、通過嘗味道活動,體驗品嘗的快樂,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五官變化,用不同的線、形、顏色表達自己的感受,畫出不同表情。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 ,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游戲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套(畫有色彩鮮艷、不同味道的家鄉特產。)
2、準備的食物有:大棗、梨、山楂、蘋果、辣椒、糖、檸檬、大蒜、苦瓜。
3、盤子、牙簽、餐巾紙、鏡子。
4、彩色水筆、油畫棒、白紙。
[游戲過程]
一、導入:引起興趣,導入活動。
1、請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紅彤彤的辣椒,綠色的苦瓜,黃色的檸檬…… )
讓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使他們進一步了解家鄉的特產;通過色彩鮮艷的畫面為幼兒正確運用顏色表現不同味道作鋪墊。
2、教師提問:你看到了哪些特產?你吃過這些食物嗎?他們是什么味道的?
通過提問,意在加深幼兒對食物味道印象。
二、 展開:
1、 教師同幼兒做游戲《嘗味道,猜表情》
(1)教師出示四種食物,請幼兒說出食物名稱 ;再請幾名幼兒到前面品嘗酸、甜、苦、辣四種味道的食物,大家通過看他們的表情變化,猜一猜他們吃的是什么味道的食物。
(2)幼兒猜出后,教師提問:你是怎么猜出來的?從哪兒看出來的?他們的表情什么樣?(引導幼兒從眉毛、眼睛、鼻子、嘴的變化說出不同的表情)
三、結束:
1、請幼兒講解自己的作品。(講一講畫面上都有哪些表情,運用了哪些線、形來表現的?為什么要畫這些背景?運用的顏色表現了什么?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作品。)
2、將小朋友把已完成的作品放在美術區,舉辦美術展覽,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通過講評、展示作品,擴展幼兒的思維,豐富幼兒的想象,提高幼兒繪畫興趣。
案例3:雞媽媽和雞寶寶
[游戲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學習數的特點,我發現孩子學數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有趣的游戲思維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教師所提供的特定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使幼兒在愉悅的氣氛中感知數概念。并通過游戲“找蛋”、“還蛋”來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游戲目標]
1、以游戲形式幫助幼兒感知 “1”和“許多”。
2、愿意參加游戲,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老師扮演雞媽媽,幼兒扮演小雞。
2、活動場地布置許多樹、草(草內有若干雞蛋和一只鴨蛋)。
3、一幅《母雞生蛋》圖,鴨木偶一個。
[游戲過程]
一、找蛋
1、老師和幼兒一起學習兒歌《母雞生蛋》。
問:雞寶寶你們聽見了什么?
2、師:哎呀,我生了許多許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請你們幫我找一找。
3、幼兒找蛋。
二、還蛋
1、 引導每個幼兒找回1只雞蛋,找到的雞蛋放進籮筐。
2、 師:你們找回了多少雞蛋?(許多)。
3、 問個別小雞:你找回了幾只雞蛋?(1只)
4、 雞媽媽有許多孩子,1只小雞找回1只雞蛋,1只1只合起來是多少?(許多)
5、 繼續引導幼兒發現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師:這只蛋和你們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顏色、大小)?它是不是(雞)媽媽生的?會是誰生的?
6、鴨媽媽找不到自己的蛋會怎樣?
7、請雞寶寶把鴨蛋還給鴨媽媽。看看鴨窩里有沒有雞媽媽生的蛋?
三、玩蛋
1、幼兒每人拿一只蛋,隨意的在地上擺弄滾動。
2、師:請雞寶寶把蛋放回籃子里,你給我一個,你也給我一個。現在我的籃子里有多少蛋?(許多蛋)。
四、畫蛋
1、師:咯咯嗒,咯咯嗒,誰在生蛋呀?(出示《母雞生蛋》圖)原來是這只雞媽媽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幾只蛋?
2、師: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們一起把它生的蛋畫下來。
3、教師和幼兒一起把畫貼在墻上,請小朋友以后再來給雞媽媽畫蛋。
附:兒歌《母雞生蛋》
老母雞,真能干。
會捉蟲,會生蛋。
數一數,幾個蛋?
一二三,三個蛋。
老母雞,把歌唱。
咯咯咯,咯咯咯。
咯噠咯噠咯咯噠。
中班游戲案例
母雞咯咯叫
[游戲目標]
1、學習有彈性的聲音表演叫鳴聲。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喜愛,鍛煉幼兒的創編思維
3、原有的基礎上加入樂器響板,進行表演
[游戲準備]
樂譜、鋼琴、母雞頭飾、大灰狼圖片、響板每人2塊
[游戲過程]
一、教師放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讓幼兒聽音樂做小雞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導入
1、剛才我們唱的是什么歌曲?里面的小雞長大了會變成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2、今天我們來說說母雞,你們見過嗎?
3、它怎么叫的呢?(自由回答)
三、今天老師用另外一種叫法來讓小朋友學學。并出示樂譜: 咯咯 嗒︱咯咯 嗒︱(配上響板)
1、請幼兒從椅子下面取出響板學一學。
2、我們還可以換一種方法叫,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聲調,并加上響板來表演。
比如開心了:●● ˉ︱●● ˉ︱(響板敲的響)
傷心:●● ~︱●● ~︱(輕輕的敲)
找窩:●● 、︱●● 、︱(時快時慢,表現出焦急的樣子)
生蛋:●● ↓︱●● ↓︱(表現出沒有力氣的那種)
兇:●● ∧︱●● ∧︱(敲的有力)
3、個別幼兒上來進行表演。
三、在原有的聲調上加入動作和響板的聲音:
找窩→要生蛋了→生蛋中→生完蛋開心的叫。(重復表演幾次)
大班游戲案例
地球招聘清潔工
[游戲目標]
1、了解動物在大自然中的清潔作用,知道動物可以保護環境,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2、初步了解地球上存在的環保問題,懂得要愛護環境,樂意嘗試解決環保問題的辦法。
重點:了解動物在大自然中的清潔作用,知道動物可以保護環境,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難點:初步了解地球上存在的環保問題,懂得要愛護環境,樂意嘗試解決環保問題的辦法。
[游戲準備]
地球公公一個,動物圖片各一張。
[游戲過程]
一、跟地球公公打招呼。(出示不開心的地球公公)
二、心存疑問,主動探索,積極討論
1、(出示難過的地球公公)地球公公怎么了?為什么難過?
2、出示污染環境的圖片。
3、 請誰來幫忙清理這些臟東西呢?
三、借助多媒體,交流探討,學習知識,發展語言
1、 地球公公今天就想招聘一些動物清潔工。
2、 看看誰來報名了?(認識海鷗、鯽魚、烏鴉、禿鷲、蚯蚓)
3、你們覺得他們適合做清潔工嗎?如果適合他們應該在哪個地方做清潔工?
4、 出示交流表(幼兒分小組討論,說說自己的理由)
5、 分享交流
6、 聽故事驗證結果(聽聽動物們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7、 師幼共同交流,了解海鷗、鯽魚、烏鴉、蚯蚓是怎樣清潔地球的?(讓幼兒模仿動作)
8、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么呀?(幼兒表達喜愛之情)
9、小結:是啊!正是有了這些地球清潔工的幫忙,我們的地球又回到了美麗的樣子(欣賞圖片:藍藍的海水、綠綠的草地、清新的空氣)
四、聯系生活,拓展思維,發展能力,豐富語言
我們生活中還有誰也會保護我們的環境呢?(環保工人、花草樹木……)
五、情景得到遷移,意識得到增強,環境得到保護
1、 地球上有那么多的動植物來清潔我們的地球,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呢?(幼兒自由回答)
2、 我們象小動物一樣,學做一回地球清潔工,清理我們幼兒園的垃圾。
[游戲指導]
1.出示圖片,引出活動,為下一步活動做好鋪墊,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結合動物圖片,使幼兒在看看、說說、想想的過程中,了解各種動物。
3.教師適時的提問、引導,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講述,不僅給幼兒提供說的機會,而且了解動物在大自然中的清潔作用。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更好地了解地球上存在的環保問題。
實踐練習
創編1-3個規則游戲(或教師提供)
實習做教師帶幼兒一次游戲活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