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建構游戲PPT課件這個PPT共26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感知材料的特征、性質,并能根據物體的外形特征學會正確選擇和使用不同類型的建構材料,圍繞主題進行建構,讓幼兒學會分工合作,愛護建構材料和建構成果,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建構游戲及指導
1、大家小時候玩過哪些游戲?
2、什么是建構游戲?
一、什么是建構游戲
建構游戲是一種兒童用各種建構材料,通過想象和造型活動構造建筑物的形象的游戲 。
建構游戲又稱結構游戲,是創造性游戲之一。
建構游戲是以“構造”為活動方式的游戲。(幼兒操作建構材料進行物體造型的游戲)
三、建構游戲的分類(按建構方式分)
1、單元建構:這種建構的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兒年齡小,相對而言對周圍建筑物的觀察及了解少,建構經驗不足,所以小班幼兒通常只會搭建房子、火車、圍欄、花壇等單一的建構物,從中掌握基本的搭建技能。
2、主題建構:是指幼兒圍繞一定的主題,利用各種不同的建構材料,經過手的創作來反映現實生活。適合在中、大班開展。建構游戲——公園 .flv
單元建構 主題建構
幼兒園開展建構游戲活動,基本上可以新遵循這樣一個思路:
小班——單元建構、基本技能訓練
中班——立體建構、簡單的主題建構
大班——創造性的主題建構
三、建構游戲的分類
(按建構用的材料分)
三、建構游戲的分類(按建構用的材料分)
1、積木游戲:用各種積木或其他代用品作為游戲材料進行的建構游戲。積木的式樣很多,有大、中、小型積木,有空心或實心型積木,有動物拼圖積木等。這種建構游戲在幼兒園開展較早,也較為普遍。
2、積竹游戲: 指將竹子制成各種大小、長短的竹片、竹筒等,然后用它們進行構造物體的游戲。積竹可構造“坦克、火車、飛機”,還可建“橋梁、公園”,構造出的物體同樣栩栩如生,富有情趣。
3、積塑游戲:用塑料制作的各種形狀的片、塊、粒、棒等部件,通過接插、鑲嵌組成各種物體或建筑物模型。積塑輕便耐用,便于清潔。
4、金屬構造游戲:以帶孔眼的金屬片為主要的建造材料,用螺絲結合,建造成各種車輛及建筑物的模型。
5、拼棒游戲:用火柴桿、塑料管、冰棒棍或用糖紙搓成紙棍等作為游戲材料,拼出各種圖形的一種游戲。
6、拼圖游戲;用木板、紙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不同形狀的薄片并按規定方法進行拼擺的一種游戲,如可拼擺動物的房屋、故事情節等畫面。傳統的七巧板就屬于這類游戲。
7、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戲;沙土是一種不定型的結構材料,幼兒可以隨意操作,也可用水玩劃船、用雪堆雪人、打雪仗等。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建構游戲。
8、編織和粘貼游戲。
四、不同年齡幼兒應掌握的建構技能
小班應掌握的建構技能:
1、堆高、平鋪和重復
堆高、平鋪和重復是幼兒早期建構活動的突出特征。這種簡單的建構活動在很長的時期內吸引著幼兒。觀察表明,2——3歲幼兒在接觸積木一個月之后,就能“堆高”和“平鋪”。
2、圍合
“圍合”是用三塊或四塊積木形成一個包圍圈,把一塊空間完全的包圍在里面。“圍合”對幼兒來說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它需要幼兒有空間意識。“圍合”技能的掌握可以讓幼兒的許多建構活動變得豐富、復雜起來。他們往往會在被包圍的空間里放進“娃娃”或“動物”代表“娃娃的家”或“動物園”。
3、加寬 4、延長
中大班應掌握的建構技能
1、架空: “架空”是用一塊積木蓋在相互之間有一定距離的兩塊積木上。
2、插接、鑲嵌: “插接”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塊積木的一端插入另一塊積木中,使之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鑲嵌”是把一個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建構游戲中搭建臺階、滑梯、長城等經常用到這兩種建構技能。
3、排列、組合
4、模式: 中大班幼兒可以將材料按一定的方式排放在一起,開始探索多種建構的方法或“模式”,例如,在一塊紅積木之后接著放兩塊黃積木,然后重復這種組合。“紅-黃-黃”就構成了一種顏色模式。在建構游戲中出現“模式”建構技能標示著幼兒對事物之間關系的發現。
5、表征(替代物):
幼兒開始利用建構物開始象征性游戲,開始出現有意識的給建構物命名的傾向。4——5歲幼兒往往是在建構前就宣布所要建構的建構物的名字,表明幼兒建構的目的性、計劃性的提高。
6、編織、黏合: 大班幼兒可利用這些技能建構較復雜、精細、勻稱的物體形象。
五、幼兒建構游戲的指導
(一)游戲開始前的準備指導
(二)游戲過程中的指導
(三)游戲結束時的指導
(一)游戲前的準備和指導
1、經驗準備,豐富并加深幼兒對物體和建筑物的 印象
?。?)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物體
和建筑物的形狀、顏色、結構以及空間位置關
系,豐富幼兒頭腦中造型的印象。
?。梢詭ьI幼兒到大自然中去實地觀察,還可以讓幼兒觀察有關的玩具、圖片、照片等。)
2、為幼兒提供建構的材料、時間和場地
(1)提供時間和場地
(2)提供材料
游戲材料的準備要體現幼兒不同年齡特點。
小班要提供同一種類數量較多的游戲材料,避免幼兒因相互模仿而爭搶玩具;大中型空心或軟體積木、積塑、沙、水等都是幼兒喜歡且適宜的建構材料。
中大班提供豐富有變化的游戲材料,并讓幼兒參與材料的收集、設計和制作,既豐富游戲主題,又能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幼兒設計和制作游戲材料是游戲的組成部分。一些木板、紙板、紙棍、塑料、繩線、火柴桿、塑料管、冰棒棍或糖紙、金屬配件等都是孩子們百玩不厭的好材料。
利用廢舊物品為幼兒設計游戲材料
(二)游戲中的指導
幼兒:
1、自愿組合,協商分工,明確搭建任務
2、共同設計小組搭建圖紙
3、自主選擇建構材料
4、按規劃圖合作建構
游戲中的指導
教師:
1、激發幼兒參與結構游戲的興趣
2、針對不同年齡幼兒游戲的特點,具體地指導
3、巡回觀察,選擇適合的時機和適當的方式介入幼兒的游戲
4、引導幼兒自主地游戲,注意培養建
構活動的目的性和堅持性
適合的時機:
當幼兒情緒不佳時;
當幼兒獲得成功時;
當幼兒遇到技能障礙時;
當幼兒游離游戲情景之外時;
當幼兒延伸或擴展游戲內容有困難時;
當幼兒出現負面行為時;
當環境中產生不安全因素時。
(三)游戲結束時的指導
1. 引導幼兒結束游戲
對于幼兒來說,從處于專注的游戲狀態到結束游戲,需要一定的時間轉換,教師要尊重幼兒的這種心理需要,給幼兒過渡。大班可用沙漏、計時器控制時間,也可以用時鐘控制時間,還可以采取提前告知的辦法。
2.分享經驗 提升游戲水平
讓幼兒把游戲中的經驗相互分享碰撞。“上次游戲中的……問題解決了嗎?用什么方法解決的?你們小組的搭建任務完成的怎樣?與同伴合作搭建時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解決的?”等。教師認真傾聽幼兒的交流,適時為幼兒陳述遞詞,補充不完整的表達,幫助幼兒提煉出有用的游戲經驗,以此提升幼兒游戲水平,推動游戲情節的發展。
游戲結束時的指導
3.拓展思路 為下次游戲留有余興
創造性游戲具有連續性的特點,一個主題往往需要在多次游戲中不斷地推進和完善。因此,單次游戲結束后,在幼兒分享交流游戲中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啟發幼兒討論:對下次游戲你有什么好的建議?還需要增加哪些材料?幫助幼兒拓寬思路,逐漸豐富游戲的場景、材料、主題、情節,使幼兒對下次游戲充滿期待。
4、收拾和整理建構材料
通過收拾、整理建構材料,幼兒不僅可以學習自我服務和為集體服務,養成對環境的責任感;還可以獲得其他有益的經驗。
游戲結束時的指導
5、 審慎對待幼兒建構作品。
有時幼兒會強烈要求保留作品,具體會有以下幾種原因:
a.因為今天沒搭完,明天想接著搭下去。
b.還想圍繞建構物進一步開展象征性游戲。
c.只是想把自己的建構物保留下來。
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情況處理,若是前兩種情況,可想辦法保留,第三種情況可用相機拍一張照片或建議孩子自己把建構物畫下來,這些做法都可以表達成人對他們游戲成果的尊重和欣賞。
播放建構游戲指導視頻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