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兒童敏感期講座PPT課件這個PPT共3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不可理喻的執拗敏感期,審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自我意識形成敏感期。0-6歲幼兒發展特點
0-6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發育的黃金時期,
因為,這個年齡段——
是孩子一生中詞匯量增長最快的時期,是語言飛速發展的時期;
是孩子一生中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
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
0-6歲的發育狀況,對人的一生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
幼兒敏感期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嬰兒誕生,就帶著生命原初的精神胚胎來到這個世界,精神胚胎就是一個生命成長發展的密碼,它會指引這個生命如何發展。
這個精神密碼通過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的方式幫助兒童認識世界。0-6歲,兒童就做這件事——通過探究世界,破譯精神密碼,構建智能,這就是我們說的開發潛能。
兒童整個的生命狀態是由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組成的。
兒童內在有一個自然、有序的成長過程,也就是說兒童是自我發展的,不是我們成人教的,它只需要我們提供一個適合發展的環境。
我們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幼兒敏感期
幼兒發展的敏感期,是指在某一特定時期幼兒有某種心理傾向性,對一定的事物或活動表現出積極性和興趣,并能有效地認識事物和掌握活動,而一旦錯過,兒童將不再敏感。敏感期是與生俱來的。
幼兒敏感期
幼兒敏感期也是有彈性的,0—6歲的兒童,如果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發展,到了6—12歲還會有彌補的機會。
前提是,6—12歲期間,兒童必須有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
但現實是,在學習壓力下,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歲以前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疼愛,又得不到長大后成人給予的尊重。
1、 自我意識形成敏感期 6、讓父母尷尬的性別敏感期
2、不可理喻的執拗敏感期 7、充滿幻想的身份敏感期
3、審美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 8、喜歡哼唱的音樂敏感期
4、多嘴的語言敏感期 9、豐富的情感表達敏感期
5、喜歡交際的人際關系敏感期 10、喜歡閱讀的閱讀敏感期
1、自我意識形成敏感期
形成階段:1-3歲。初生嬰兒處于母嬰共生狀態,1-3歲時,這種共生狀態逐漸解體,隨著運動靈巧性進一步完善,并開始使用詞語交流、兒童開始體會自主,形成自我意識。
1、自我意識形成敏感期
主要表現:劃分“我的”以便清楚“你的”,同時通過說“不”來使用自我的意志(表示我和你不同),感覺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意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表現出完全的“自我為中心”。
關鍵詞:我的,不,打你。(4歲自我、5歲分享)
1、自我意識形成敏感期
家長的困惑和誤解:
1、孩子說“打死你”,家長會認為是粗野行為而加以制止。
孩子只是排除的意思,過了這段敏感期就好了。
2、孩子為什么總說“不”,不再聽話?
該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商量,依然允許孩子說不,這樣不會破壞他的敏感期。如果媽媽遵循孩子的意愿孩子就會迅速出現安靜和順從。
1、自我意識形成敏感期
3、孩子不愿意分享是不是自私?
先讓他擁有,然后他才能學會分享,這才是正確的過程,跟自私沒有任何關系。孩子有權利分享也有權利不分享,選擇權在兒童,沒有錯誤,父母不應該依照自己的道德觀來判斷孩子。
家長不要因為孩子不愿意分享而感到尷尬,同時也要堅持讓孩子把別人的東西還回去。保持良好的情緒,讓孩子明白該如何處理事情。
1、自我意識形成敏感期
處理方法:
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我們只去制止孩子的行為,不要去譴責,也不要說教,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讓孩子在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不要和孩子斗爭,也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人形成自我的起點。
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未來是不是很強大,這樣一個強大的能力,首先就來源于自我形成的敏感期,保證了自我形成的敏感期,就保證了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能力。
2、執拗敏感期
爆發高峰期:3-4歲(中國兒童的第一逆反期提早到了兩歲)
主要表現:獨立意識強烈凸顯,喜歡說“不”。
原因:
1、心理與生理發育接近同步,能行使自我意愿。
2、思維先于行動,且不可逆,預想的程序被破壞就會發怒。
3、父母的心態,孩子從之前的聽話到不聽話,一時接受不了。
2、執拗敏感期
注意事項:
最好的辦法是滿足,父母應順應發展,設立界限,在安全的范圍內允許孩子自己對周圍世界進行探索。
不能滿足時:第一、理解孩子。第二,安慰孩子的情緒,切記不要譴責孩子的行為,耐心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盡量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意與溫情,使孩子由此獲得快樂和順從。
理解、擁抱、講道理、轉移注意力、尋找替代目標。
2.5歲——5歲
食物——玩具——自身形象——環境、藝術作品、品質。
父母批評斥責會導致孩子膽小、孤僻、失去探索的勇氣。
語言是其他能力發展的基礎,嬰兒對語言的天生敏感。
語言的獲得:當兒童關注、體驗、感覺某個事物時,及時告訴他概念(詞語)——感覺與詞語配對。
詞語捕捉住了感覺,穩固了感覺,清晰了感覺,加深了感覺,使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成為明細的屬他的對象。蒙特梭利說,這個東西就叫“智力”。
智力就是從感覺發展到概念。
兒童整個發展的遺憾就在于,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覺的時候,我們破壞了他的感覺;另一方面就是當兒童感覺到的時候我們沒有把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上對。
語言發展階段:
無意識模仿大人的話 重復說詞語 重復說一句話 詛咒
使用新詞匯 思維和語言不同步而產生的口吃等階段。
母語與外語。
父母要善于觀察、引導、鼓勵孩子的語言發展。復述故事,描述自己的一段經歷,與同伴玩耍等可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成人的語言環境就是兒童的語言環境,因此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頭語言,要說文明的、規范的、準確的、富有美感的口語。
兒童在4-5歲前后會出現一個“數學敏感期”。錯過了數學敏感期,有的人一生都害怕數學。心理學家發現一個孩子對數學是喜歡、厭惡還是恐懼,大多數是在幼兒階段造成的。
父母只要使用實物幫助孩子建立數學邏輯;讓符號和實物配對,提供帶插圖的科普書籍,耐心講解。
幼兒發展人際關系是通過,食物—玩具—興趣愛好—理解傾聽,最終達到真正的和諧。(給孩子帶些食物、玩具)
兩種不同類型的兒童,一類對物感興趣,一類對人性充滿興趣。
他們開始建立規則、承諾,學會了放棄一些東西,滿足對方的一些需求。達到這種狀態的時候,一個認識人際關系的周期就被完好的形成了。這是在成長中自發完成的。
讓孩子在愛、自由、規則中成長,會提升和進化他的生命意識和素質。
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需要家長介入時,不是干涉而是傾聽。
兒童擁有權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且設計出解決問題的計策和方案的自由。不能剝奪兒童的這個自由,這樣才能使兒童人際關系的敏感期順利地完整進入下一個周期。
“性別角色敏感期”一般在4-5歲,對孩子的性心理,包括性別認同和性別角色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要
這個時期兒童比較關注,我從哪兒來?男孩兒女孩兒性器官的差別,衣著的差別等。
父母的態度:坦然科學地講解,不要用自己的性別觀念去干涉孩子的選擇和行為。
注意父母對性別的偏好導致“娘娘腔”的男孩子或“假小子”般的女孩子現象。
同性別的父母是兒童獲得與性別相適應的心理和行為最初的、最主要的模仿對象。所以,同性別的親子之間要多接近
建議看帶插圖的百科全書。
7、身份敏感期
4-7歲兒童有神的敏感期,那些成長在強權中的兒童崇拜強大的、有暴力傾向的神,借助強大的神去面對強大的父母和老師;那些生長在平和環境中的孩子,會崇拜智慧和美麗的神。
模仿動畫片、文學作品中形象。
在崇拜某一偶像并不斷模仿的過程中,孩子在不斷積累著未來成人時的人格特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