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理健康講座-做一個幸福的教師PPT課件這個PPT共5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解壓力,誰動了我們的奶酪?——我們的壓力源,壓力的調(diào)整——尋找壓力下的幸福之路等,歡迎點擊下載。做 一 個 的 教 師
一、了解壓力
二、誰動了我們的奶酪?——我們的壓力源
三、壓力的調(diào)整——尋找壓力下的幸福之路
杭州市中小學教師SCL-90調(diào)查結(jié)果
根據(jù)以上調(diào)查結(jié)果和平均分加二個標準差的標準發(fā)現(xiàn)有13%的教師存在心理衛(wèi)生問題。其中小學9%;初中15.6%;高中13.4%。
深圳中小學教師與深圳家長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比較
二、誰動了我們的奶酪?——我們的壓力源
1、職責重大
2、高處不勝寒——過高的社會期望
我們“被”是誰?
悲情地英雄
《鑄造名師風采》描述薛根法老師,在薛根法老師的日歷上,休閑娛樂的星期天、節(jié)假日消失了。他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時鐘,分秒不停地學習著、工作著。備課、上課、輔導,指導教研工作、組織教研活動,外出上課做講座… …每天下班鈴響過許久,他還在學校伏案疾書,還在與學生促膝談心;每當夜深人靜,他常常還在挑燈夜戰(zhàn)。長年積月的超負荷工作,使1米77的他,體重竟不足55公斤!
尚莊小學程新彬教師。帶病堅持工作十余年,倒在了他堅守了27年的講臺上。
江蘇如東身患絕癥的一位教師隱藏了病情,堅持上講臺,用廢舊作業(yè)本寫下了20萬字的《選擇堅強》——人稱“死亡筆記”。
3、角色的沖突
教師角色與家庭角色的沖突、
模范公民與自由個體角色的沖突、
既要扮演權(quán)威又要與學生成為朋友、
自我評價與外界評價不一致、
現(xiàn)有的能力水平同我們自身期待存在的沖突、
教師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認同但必須履行角色義務(wù)的沖突、
既要當管理者又要當學生的心靈陪伴者、撫慰者的沖突… …
幾乎所有的心理問題都產(chǎn)生于內(nèi)心的矛盾和沖突。這可能也是導致我們老師產(chǎn)生心理問題比較多的客觀因素。
4、工作超載——教師難以承受之重
5.成就感的滯后性和不確定性
6.學生難管
壓力源≠壓力,中間還有我們“人”因素。
一位著名的禪師說:“如果你遇到佛陀,把他殺死!”壓力的調(diào)整、幸福之路要靠我們自己。
三、壓力的調(diào)整——尋找壓力下的幸福之路
1、別跟情緒過不去
放下抱怨,接納是一種力量。
辨析自己的壓力——我們可能沒那么糟
“向左走 向右走”——調(diào)整認知 心態(tài)調(diào)整的核心
行動是情緒的天敵——以問題為中心 而非以情緒為中心
2、平衡工作與家庭——玩好我們的蹺蹺板游戲
3、完善人際支持 ——組建自己的夢之隊
4、時間管理——做駕馭時間的高手
5、調(diào)整我們的應(yīng)對習慣
放下抱怨,接納是一種力量。
任何的心態(tài)調(diào)整都是以接納自己當前的真實狀態(tài)為前提的,接納是無條件的接納,而非有條件的接納。事實上如果一切都很好,都滿意就不存在接納與否的問題了。壓力源是客觀存在,不會因為我們的拒絕就消失。
接納意味著改變,羅杰斯說“我發(fā)現(xiàn)當我決定開始面對問題的時候,改變就發(fā)生了。”
抱怨可以達到宣泄、找到歸屬感。但也會導致不去適應(yīng),進而進一步被邊緣化。
森田正馬:“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事實上有些問題當我們真正開始面對的時候,我們的壓力會隨之變小。壓力如狗。接納就不是拒絕,如果接納不了,最起碼的是能做到擱置情緒。“在情緒狀態(tài)之下,我仍然可以做事情”
“向左走 向右走”——調(diào)整認知 心態(tài)調(diào)整的核心
不合理的認知的特點是:“絕對化”、“一定”、“必須”
合理的認知特點是:“有彈性”、“可以”和“可以不”
是對生活充滿理解和彈性的信念;對生活充滿原諒和感激的信念;對人生充滿耐心和希望的信念。
艾里斯在他的著作中說所有的不合理信念的背后,主要有三個想法:
我一定要表現(xiàn)杰出,否則我就是個沒用的人!
我一定要受到別人公平的對待!
我的人生一定要順利,一定不能有挫折!
跳出完美主義的陷阱
嚴師出高徒,嚴師的完美主義傾向更為明顯。非好即壞(幼兒式的二分法),要不是絕對的好,就是絕對的壞。
情緒化,工作中寬容缺乏,包括對待自身和學生。同時完美主義者比較容易出現(xiàn)職業(yè)倦怠。
完美主義的人必然伴隨過度的自我批評,并對工作設(shè)置過高的標準。
平衡工作與家庭——玩好我們的蹺蹺板游戲
《第五項修煉》對于家庭與工作角色的沖突提出“富者愈富”模式。
自己用于家庭的時間減少,關(guān)系不佳,可能會面臨心理壓力,更避開關(guān)注家庭問題。此時我們可能更加傾向于在工作上投入更大的精力,避免回家看到不快樂的另一半或令人頭痛的子女。
“沉重的書臺,不可當你的救星,憑什么搶走你忠貞。可否發(fā)揮你十秒不工作的熱誠。”
——《工作狂》(鄭希怡)
以問題為中心 而非以情緒為中心
如果情緒不好,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 …當我們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尤其如此。
當我們整天想著怎么才可能開心一點、我的幸福到底在哪兒的時候,是一個對不良情緒強化的過程。情緒不好只是我們遇到問題時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
回避:努力不去想這個情境,所以能盡可能多或盡可能長時間地回避焦慮。“擔心也沒有用”,“別想它了,想點別的吧”。
好為人師
“溢出”
一種角色中所持有的態(tài)度、情感會延伸到另一種角色之中。這在所難免,但如果溢出的太多就容易導致教師角色的沖突混亂,最典型的就是教師角色同家庭角色的沖突。
給自己一個時間,走出這個模式,靜思一下:
兼顧工作與家庭是不是我的愿望(這并非一個無關(guān)緊要的質(zhì)問)
認清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做出一個決定
誠實的對周圍的人說出自己的決定
不要勉強他們同意或表面上支持自己的決定
設(shè)定工作與生活的界限,這個界限很難是時空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界限。不是絕對的平衡,就像蹺蹺板一樣處于動態(tài)的平衡之中,并且轉(zhuǎn)化為一種生活的常態(tài)的時候,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間會成為良性的互動,而不是惡性的循環(huán)。是角色的融合而不是角色的沖突。
克服拖延
我所知道的生活中最悲慘的人,莫過于拖拖拉拉地生活的人。我們都夢想地平線外有一座神秘的玫瑰花園——而忘了欣賞今天盛開在窗外的玫瑰花。——卡耐基
調(diào)整我們的壓力應(yīng)對習慣
過度抽煙 喝酒
把情緒轉(zhuǎn)嫁到別人身上
……
放松——讓我們一起心呼吸
放松的坐好,想象全身由一系列充滿了氣的像皮球組成:
1、想象打開兩腳底部的塞子,腿腳里面的氣傾瀉而出,腿腳癟下去。
2、想象打開心窩處的塞子,胸腹部癟下去
3、想象打開兩肩的塞子,雙手和手臂癟下去
4、想象打開頭頂?shù)娜樱^部癟下去
5、想象全身象放了氣的皮球軟軟的癱下來,保持二到三分鐘
6、從一數(shù)到五,邊數(shù)邊讓自己恢復正常狀態(tài)。
合理宣泄
號哭族
“請充分利用你的感官。定靜在原處,環(huán)顧四周,但是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去做任何的分析和解釋。觀察一些光線、形狀、顏色、質(zhì)感等。關(guān)注每個東西寧靜的存在,關(guān)注那個容許所有事物存在的空間。傾聽聲音,但不要去判斷它。聆聽聲音之下的寧靜。觸摸一些東西,并感覺和認可它們的存在。觀察你的呼吸的節(jié)奏,感覺空氣的流入流出,感覺在你體內(nèi)的生命的力量。” ——《當下的力量》埃克哈特·托利 向孩子學習
尊重規(guī)則
他們抓住一切機會學習……
懂得自我激勵
勇于挑戰(zhàn)新的高度
善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
懂得彼此依靠
他們相互欣賞
他們敢于探索……
他們坦率地表達自己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