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4
這是小數與單位換算教材,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名數、單名數、復名數的意義,會進行不同計量單位的改寫。
2、理解把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用乘法計算,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的名數用除法計算的算理、算法以及單名數化成復名數和復名數化成單名數的方法。
3、提高分類能力、比較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名數、單名數、復名數的意義,會進行不同計量單位的改寫。
2、難點:不同計量單位之間的改寫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教材情景圖)
1、師:按照高矮順序排隊,你會排嗎?
生:數據太亂了,無法直接排出。
2、師:要想按照高矮順序排列,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生:上面各個數據的單位不同,我們能否把它們轉化成相同的單位后再排列。
3、師:在實際生活中,通常把量得的數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帶有一個單位名稱的叫做單名數;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名稱的叫做復名數。你能分別找出上面數據中的單名數和復名數嗎?
生:上面的數據中,80cm、1.32m、0.95m是單名數,1m45cm是復名數。
4、師:遇到不同單位的量進行比較時,我們需要把它們轉化成相同的單位后再進行排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與小數有關的單位換算。(板書:小數與單位換算)
(二)自主探究。
1、低級單位的數化為高級單位的數。
(1)師:讀情景圖,你能找出所要解答的問題和已知信息嗎?
生:所求的問題是按照高矮的順序給四位小朋友排隊;已知的信息是四人的身高分別是80cm、1m45cm、1.32m和0.95m。
(2)師:要想解答上面的.問題,你們能找出自己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法嗎?
生:可以把上面的數據都改成用米作單位的數。
(3)師:改成以“米”為單位的數,上面的哪個數需轉化呢?
生:需要把80cm和1m45cm改成以“m”為單位的數。
(4)師:好,現在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探究如何把80cm和1m45cm改成以“m”為單位的數?(小組討論,學生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5)師:1cm等于多少m?80cm里有多少個1cm?
生1:1cm=m,80cm中有80個m,所以80cm=m=0。80m=0。8m。
(6)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2:1m=100cm,80cm=( )m,就是把80縮小到它的,也就是除以100,可以直接把80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得到0.80,即80cm=0.80m=0.8m。
(7)師:1m45cm改成以“m”為單位的數,這是復名數轉換成單名數,應該怎樣轉換?(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匯報)
(8)師:復名數1m45cm轉換成單名數后是( )m,同級單位的1m怎么辦呢?
生:不用轉化,直接作為轉換后數據的整數部分。
(9)師:低級單位的45cm轉換成以m為單位的數,你現在會了嗎?
生:簡便方法是用45除以100,也就是把45的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后,點上小數點,補“0”轉換為0.45m。
(10)師:那1m45cm=( )m?
生:用1m加上0.45m,結果就是1.45m。
(11)師:現在你能排出他們的高矮順序嗎?(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師生共同總結:80cm=0.8m 1.32m=1.32m 0.95m=0.95m 1m45cm=1.45m。所以,1.45m>1.32m>0.95m>0.8m
(12)師:現在我們嘗試做教材第49頁上面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生:24dm=(2.4)m 1450g=(1.45)kg 6km350m=(6.35)km 8t40kg=(8.04)t
2、高級單位的數化為低級單位的數。
(1)師:如果把情景圖中的數據都轉化成用cm為單位的數,需要轉化哪些數據?
生:0.95m、1.32m和1m45cm。
(2)師:把0.95m轉化成用cm為單位的數,你會嗎?(學生自己嘗試,全班交流)
生1:直接根據小數的實際含義進行改寫。0.95m表示9dm5cm,9dm5cm合起來就是95cm。
生2:1m=100cm,所以,0.95m=(0.95×100)cm,再利用小數點移動的規律,直接把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得出最后結果0.95m=95cm。
(3)師:按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把1。32m化成以cm為單位的數嗎?(學生單獨完成,小組討論、全班匯報)
生:把1.32m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都用cm表示出來,再求它們的和。1m=100cm,0.32m=32cm,合在一起就是100+32=132(cm)。
(4)師:非常棒。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轉化方法?
生:高級單位的數轉化成低級單位的數,還可以用乘法計算,所以把1.32m化成用cm表示的數,就乘進率100,也就是把1.32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得到132cm。
(5)師:1m45cm用cm作單位,你會表示嗎?
生:1m=100cm,所以1m45cm=145cm,即1×100+45=145cm。
(三)探究結果匯報。
1、師:把低級單位的數轉化成高級單位的數,你是怎樣做的?
生:把低級單位的數改成高級單位的數時,用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
2、師:把復名數化成單名數時,應該怎么辦?
生:把復名數轉換成單名數時,同級單位的數作轉換后數據的整數部分,只需要把低級單位的數除以進率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后,作為改寫后的數的小數部分即可。
3、師: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我們是怎樣做的?
生:把高級單位的數改成低級單位的數時,要用高級單位的數乘進率。
4、師:把復名數改寫成單名數時,怎么辦?
生:把復名數轉化成單名數時,要分兩部分轉換,同級單位的不用轉換,高級單位的,用高級單位的數乘進率改成或低級單位的數后,再加上同級單位的數即可。
(四)師生總結收獲。
1、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知識上的收獲?
生:學習了高級單位和低級單位之間的換算,還學習了復名數與單名數之間的轉化。
2、師:本節課的學習,你還有哪些收獲?
生:通過學習小數的單位換算,我知道不同級別的單位之間的轉換方法,體會了數學的“轉化”思想。
3、師:有關小數的單位換算,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進行有關小數的單位換算時,要看單位→想進率→定方向→移動小數點。
教學內容:教材第 48,49 頁的例1,例2
學習目標:
1.掌握低級單位的名數和高級單位的名數之間的互化方法
2.能夠正確地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教具學具: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批注
一、揭示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數與單位換算 ”,板書課題。
二、 出示學習目標
過渡語: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什么?請看小黑板(出示目標生齊讀),這個目標能當堂達到嗎?(能)
三、自學指導(時間 5 分鐘,要求認真自學、坐姿端正、獨立思考!) 認真看課本48-49頁的內容,看圖、看文字,重點看例1,例2,并思考下面問題:
看例1,給他們排排隊,有:80,1m45cm,1.32m,0.95m這些數有cm,m怎么比較它們的大小?
怎么把單位化統一?看例1,80cm= ——m的做法,想想要把厘米變成米需要知道什么?那么1m45cm= ——m呢?
看例2,如果把這些數改寫成用厘米做單位呢?那么0.95m=——cm,1.32m=——cm
自學競賽開始, 5 分鐘后,我們要進行口頭或書面檢測,比比誰最棒!
四、先學
1、看一看
學生認真看書自學,師巡視,確保每一位學生都在緊張自學。
2、檢測(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來定,一般直接做題檢測)
A、口頭檢測(匯報自學結果)
(1)、把這四個數改寫成單位相同的數,改寫之后再比較大小
(2) 、把它們都改寫成用厘米做單位,或用米做單位。
B、做一做(出示檢測題)
課本49頁
做一做 24dm=( )m 1450g=( )kg
6km350m=( )km
8t40kg=( )t
做一做 0.3kg=( )g 0.86=( )d
2.63km=( )m 3.7t=( )kg
時間5 分鐘,比誰做得又對又快,比誰字體工整,坐姿端正。
2D、8D、9D 、14D、同學板演,其他同學做在練習本上。
(做一做:即板演,選好與例題類似的檢測題,一般是課本上的做一做,讓2——4名學困生演板,最大限度暴露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五、后教
1、更正
板演同學的組員或者組長上臺批改,有誤訂正。待本組批改糾正完以后,還有不同意見的進行二次訂正。建議:用紅粉筆批改,把錯誤的圈起來,旁邊訂正。
2、評議:
認為做對的請舉手?(對于同學們都掌握的內容,可對對答案一語帶過,不必細講,不可過多占用時間)
重點評議:
認為做錯的請舉手?錯在哪了?怎樣改正?(建議:讓批改本題的同學說明錯處,并講明改法,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可由師引導幫助解決;之后再由出錯同學重復一遍,看是否掌握,后教是否成功)
(1)、6km350m=(6.035)km(×)
應該 6km350m=(6.35)km
不變 ↓↓350÷100=0.35
↓6+0.35=6.35
(2)8t40kg=(8.04)t
不變↓↓40÷1000=0.04
↓8+0.04=8.04
3、評議板書和正確率
板演正確、字跡工整的記 5 分(或者獎勵1面小紅旗等)。
4、同桌互改、有誤訂正。
5、統計正確率或錯誤率,調查學情。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六、課堂小結(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數學知識的規律或是做題方法)
除以進率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
低級單位→高級單位
←
乘以進率
七,當堂訓練(時間8-10分鐘,要求認真讀題,獨立完成!)
1、 基礎訓練
一,知識之窗
18厘米=( )米
0.2分米=( )毫米
1米5分米=( )米 6.5元=( )元( )角
1040米=( 千米 34.52平方米=( )平方分米
二,在( )里填上"<,=,>"
324千克( )3.24噸 6.72元( )6元7角
0.4平方米( )40平方厘米 5.2噸( )5噸20千克
20.45克( )2.45千克 4.6米( )452厘米
三,應用題:
某地海水1千克含鹽0.06千克.100克海水含鹽多少千克?
2,運用拓展
四,拓展;在8.9中添上一個"0" ,使它成為......
小于8.9的數,這個數是——
‚等于8.9的數,這個數是——
ƒ大于8.9的數,這個數是——
檢查檢測(3分鐘)教師改組長的,組長改組員的,有錯誤的組內解決,訂正。
七、A、抽查清(3分鐘) B、今日作業:
8分米=( )米 ABC生: 練習十二:1,2,4,5
0.53米=( )厘米 D生:1
640厘米=( )米
10.3米=( )米( )分米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八,板書設計 小數與單位間的換算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
除以進率
《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小數與單位換算》教學設計
低級單位→高級單位
←
乘以進率
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教學小數與單位換算,教材從解決問題入手,引出小數與單位換算,突出這種換算是解決問題的需要,使學生感受到改寫的必要性。教材創設了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按身高排隊的情境,呈現了不同單位、不同形式的數據,由于數據太亂,不便于比較,從而產生了改寫成相同計量單位的必要,引出改寫數據的教學。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有了學習概念的經驗,他們在學習自然數、分數的初步認識過程中體驗到概念的學習需要從實際出發;在知識上他們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礎知識,會根據具體的情境寫分數;會讀寫小數,能結合具體的計量單位說出小數表示的實際含義,會進行簡單的一位小數的加減法,會比較簡單的兩位數小數的大小;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進率,有了這些基礎,本節課教學會更順利。
學法建議
本節課我將開展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體的學習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學習活動,促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活動。主要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主,引導學生去觀察、猜測、驗證、發現、總結運用,充分運用洋蔥教學資源和多媒體,聯系舊知識,讓學生充分感知,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
教學內容
小數與單位換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利用單位間的進率將高級單位的名數與低級單位的名數進行改寫。
過程與方法
充分利用洋蔥學院這節課的微課資源,培養遷移、類推和歸納概括的能力,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小數與單位換算的過程,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名數互相改寫的方法。
難點:進行名數改寫時,小數點的移動規律。
教學準備
常規教學
教學過程
一、 聯系生活,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用圖片的形式出示例1中的情境圖,引發需求。
師:同學們,看這幾個小朋友高度相同么?
生:不同。
師:對,顯然高矮不一樣。請同學們幫他們按照高矮順序排排隊吧。
二、 探究新知
1. 你打算怎樣解決這個問題:說一說你的思路。
預設:將這四個數都換成以米為單位的數或是以厘米為單位的額數。
看來,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時,經常要進行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部分的內容。(師板書課題)
將這四個數都化成以米為單位的數。
板書:80厘米=( )米 1米45厘米=( )米
2.研究80厘米=( )米
(1)同桌合作解決
(2)匯報結果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觀察這兩種方法之間有什么聯系嗎?
師總結:兩種方法的實質都是將80縮小到原數的 ,都可以用80除以100
3.鞏固小練習:
1250米=( )千米 43平方分米=( )平方米
24dm=( )m. 6km350m=( )km
4.觀察以上三題都是將什么樣的單位化成什么樣的單位:
預設:都是將低級單位的名數化成高級單位的名數
師:怎樣將低級單位的名數化成高級單位的名數?
板書:
5.研究1米45厘米=( )米
(1)學生獨立探究
(2)匯報結果,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6.鞏固練習
0.3kg=( )g. 2.63km=( )m
三、 繼續探究
師:剛才我們總結了低級單位的名數化高級單位的名數的方法。那么高級單位名數怎樣化成低級單位名數呢?
出示例題2探究高級單位的名數化成低級單位的名數的方法。
(1) 學生自主探究
0.95米=( )厘米 1米45厘米=( )厘米
(2)匯報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0.95米==95厘米
1米45厘米=( 145 )厘米
(3)鞏固:完成練習紙上練習題三
(4)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預設:都是將高級單位的名數化成低級單位的名數
(5)師生總結:怎樣將高級單位的名數化成低級單位的名數
板書:
(6)拓展深化
將剛才練習的1.32米=( )厘米改成1.32米=( )米( )厘米
獨立探究怎樣解決
匯報交流:你是怎樣思考的?
學生匯報
師板書:1.32米=1米32厘米
練習:完成練習紙上練習題四
獨立完成,同桌訂正
四、暢談收獲
鼓勵學習積極發言,分享自己這節課的所得所獲,并鼓勵學生給家人分享今天的學習成果。
板書設計
第1節 小數與單位換算
80cm=( )m
0.95m=( )cm
1.32m=( )cm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小數與單位換算》中的第1課時。本課主要聯系生活實際,運用實際操作,讓學生初步感受單位改寫方法的學習過程。并借助熟悉的貨幣單位、長度單位等生活中常見的十進制關系理解小數與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小數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是本節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雖然整體效果不錯,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在引導學生探究時,自己引導得太多,沒有充分放手給學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夠相信學生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在教學中要學會多些耐心。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繼續充分利用洋蔥學院的教學資源,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導學:
(1)生成情境
我們可以將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那么也應該可以將高級單位的數換算成低級單位的數.我們先復習一下昨天的內容:80厘米=80÷100=0.80米=0.8米
或者:80厘米=80/100米=0.80米=0.8米
(板書課題:小數與單位換算)
2、出示教學目標
(1)掌握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的方法.
(2)進行單位改寫的對比,學會區分.
(3)形成一種程序性的思維方法.
二、自主探究
1、請說一說你是怎樣將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的.
2、揭示課題: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
3、從左至右是低級化高級,那么從右至左呢?90厘米=0.9米,0.9米=90厘米.
4、0.9米=90厘米是怎樣換算出來的呢?
(1)學生獨立思考.
(2)交流.
5、學習例2.
(1)學生獨立閱讀.
(2)0.95米=()厘米,你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6、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學生獨立思考,策劃自己的表現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幾種方法去理解?
二、學生自學
學生按自主探究中的問題要求看書、自學例題。教師巡視發現學生好的方法及時表揚、獎勵星章一枚,同進注意多關注后進生。
三、小組內互學
在小組長的組織下,合作解決自學指導中的問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討論積極的小組及時表揚、全組獎勵星章一枚,多關注出現困難的小組。
四、展示
1、分小組展示學習成果,回答自學指導中的問題,并提出組內沒有解決的問題,其它小組作補充、質疑。
2、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進行補充教學,歸納總結。
五、測評。
第50頁“做一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