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30
這是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設計: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體驗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這樣就需要創設解決問題的情境,把學生帶回生活中,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首先創設情境讓學生介紹同學,通過不同方向的介紹,明確前后的確定與面對的方向有關,為分清左右突破難點,學習左右時采用介紹同學、作游戲解決生活問題等,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使學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時學習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和游戲中,體驗前與后、左與右的位置與順序。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2、初步培養學生首先確立參照物,再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反應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體會前后,左右的相對性,提高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能準確地確定物體前后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
準確的區分左和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想和大家做一個游戲,猜一猜同學的位置。
教師說位置,學生做一做,找一找
二、新授:
(一)學習左右。
1、你能不能不轉身,把你周圍的同學介紹一下?
(1)出現兩種情況:
說出左右,(他這樣介紹同學的,你還能介紹嗎?)
說不出左右,(他這樣介紹同學的,你還能怎么介紹?)
(2)比較,兩種說法哪種更好?
(3)原來我們可以用左右來介紹兩邊的同學,這樣說真清楚,你也能這樣介紹你兩邊的同學嗎?
(4)我們剛才用了哪兩個詞介紹我們兩邊的同學的?我們又認識了兩個新朋友。板書:左右。
你的哪邊是左邊?右邊呢?
指指你左邊是誰?右邊呢?
2、做游戲。
跟著老師的口令做動作。
舉左手、指右眼、左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腿、(起立)伸右腿、左腳向前一步……
3、練習
提出問題:他們為什么都在左邊走呀?
組織學生討論,像前后那樣得到結果:面對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二)、學習前后
向你的朋友介紹你的前后都是誰?
(三)、觀察課件,請你向大家介紹你看到景物
學生認識上、下
三、鞏固練習
46頁試一試。
1、看參照物。
2、說出相對應的前后左右的車。
47頁練一練
1、左右的練習。
2、相對性的靠右行走(公共道德)
3、思考題:上下左右的相對位置綜合練習。
四、課堂小結:
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
前上
左右
后下
教學反思:
學生對于平面內前、后掌握較快,對于左右掌握會很慢,在介紹自己的前后左右的同學時,先讓他找到自己的右手(寫字的手一直舉著),學生很快分清左和右。上下是立體的通過樓上與樓下就分清。練習中讓學生學會看圖理解題目要求,學生就會了。
教學目標
1、認識我們的學校,了解我們學校的特色。
2、知道自己學校的校訓,會唱校歌。
3、在學習《上學歌》的同時,使學生明白上學的重要性,從小愛學習、愛勞動。
4、體驗當一名小學生的愉快和自豪。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敘述我上學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樣的。
2、讓學生動手制作課程表。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認識上學的樂趣
老師:講課之前老師先恭賀小朋友從現在起成為一名小學生!做小學生可真好!你們做了小學生心情一定很好,很高興!
1、老師先讓學生互相做自我介紹(說一說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幾歲,家里有哪些人最
喜歡的人是誰呢,你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呢)。
2、接著老師讓學生自己選同桌(可以選自己最喜歡的人或是你認識的人做你的同桌,找不到同桌的小朋友有老師來安排)。
3老師讓學生來討論幼兒園和上小學的不同(學生可以舉手發言,談談上小學的樂趣,還要問學生,“上小學了有哪里不適應的地方都可以跟老師說一說”)。
4、老師總結一下上小學的樂趣,可以認識新朋友。
5、除此以外,還有最大的好處是:你能學到好多的知識。(學生打開書包隨意看看自己的新書,自己看5分鐘。老師:這樣的書都很有意思。比如:我們這本書《品德與生活》,逐頁帶學生看書一遍。)
二、欣賞歌曲《上學歌》
1、教師示范
學生可以拍手,也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唱。
教師提出問題,問學生:“這首歌曲表現的是什么心情?你為什么來上學?”
2、師生對讀
教師讀一、三句,學生讀二、四句。由于這首歌曲許多學生在上學之前就學會了,但在以往的教學中,部分學生演唱的歌詞、節奏存在問題,所以教學的重心應該放在歌詞的掌握上。
3、學習歌曲
教師教會全體學生都學會唱《上學歌》。
三、學習小學生守則
1、老師給學生讀一下小學生守則,并指導學生應該怎么做才是一個好學生。
2、還有學校的校規,學生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四、和學生一起做課程表
1、老師先給學生看一下課程表,介紹一下小學的課程。(如科學課是做什么的,了解大自然,音樂課可以唱歌和跳舞,美術課可以學畫畫,數學課要數數。)
2、老師教學生制作課程表,做得好的學生可以獎勵小紅花,做的不好的也給予鼓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運水游戲中,再次感知水的特性。
2.能認識和選擇在不同情況下適宜運水的工具、材料,并用語言表達出來。
3.在活動中充分感受玩水帶來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水、充氣盆、空桶、漏斗、瓶子、小水桶、小杯子,小鏟子,小筐、小勺子、毛巾、棉花、吸水紙、海綿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起學生對水的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玩過水嗎?""水是什么樣的?""玩水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把自己和同學的身上弄濕)
(二)通過玩水,自由探索。
1.運水。
(1)我們今天接到一個新任務,就是把這邊水槽里的水運到那邊的水槽里去。(不能直接倒,并且不能漏了水或著撒了水。)
(2)學生運水。(滲透教育“水是很珍貴的,別把它漏到地上了。”
2.看圖片。
師:看著圖片你想到了什么?
(水會流東,水很珍貴,要節約用水;誰能給人們帶來方便,也能帶來危害。)
(三)活動延伸:
師:今天的任務都完成得很好,下面讓小水輪轉起來。(兩人一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