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游戲的分類PPT課件這個PPT共19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游戲的分類,兒童游戲的發展幼兒游戲的分類及發展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游戲的分類及發展
第一節 游戲的分類
一、從認識發展的角度分類
1、感覺運動游戲
2、象征性游戲(符號游戲)
3、結構性游戲
4、規則性游戲
二、從游戲社會性的角度分類
1、無所用心的行為或偶然的行為
2、袖手旁觀的行為
3、單獨的游戲
4、平行的游戲
5、聯合游戲
6、合作游戲
三、我國游戲分類
在我國幼兒園,通常采用下面的游戲分類方法
本體性游戲
工具性游戲
茅紅美《論本體性游戲和工具性游戲的
關系及指導》
作業:
舉例說明本體性游戲和工具性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應如何更好地發揮各自的作用?
第二節 兒童游戲的發展
一、以認識為主線的兒童游戲的發展
1、學前兒童游戲的最初發展——感覺運動水平
感覺游戲:2、3個月開始,1歲前最多
嬰兒的感覺運動游戲在感知覺
器官和運動系統的發展、成熟過程中
不斷發展,同時也不斷地促進著感知
和運動機能的成熟和完善,促進著以
感知覺和實際動作為基礎的感知行動
性思維即嬰兒認識的發展,繼而
促進身心的整體的發展
2、學前兒童游戲的典型發展——象征性水平
2歲以后游戲開始達到一個新的發展階
段,象征性游戲以及結構游戲成為幼兒游
戲的主要形式,也就是進入學前兒童游戲
的象征性階段,象征性游戲是嬰兒典型的
游戲形式。2-4歲左右是象征性游戲的多
發期即發展高峰期。
(1)象征性游戲的發展
情景轉變,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戲的基本構成要素。
象征性游戲在4歲后呈衰減趨勢,這
表明孩子越使自己適應自然和社會世界,就越少迷戀于象征的歪曲和轉換,因為兒童逐漸使自我服從于現實,而不是使外部世界服從于自我。
(2)結構游戲的發展
我國幼兒園、托兒所最常見的一種游戲形式。這種游戲占3-5歲兒童全部活動的40%,4-6歲兒童的51%。
象征性游戲與結構游戲在學前兒童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既交叉又融合,游戲發展由感覺運動水平向象征性水平的轉化和升華,使象征性成為在幼兒階段游戲的典型特征。
3、學前兒童末期的游戲新發展 ——規則
性水平
規則游戲的大量出現發生在學前末期,當然,帶有感知運動特點的簡單的規則游戲在幼兒初期就出現了,如捉迷藏,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等。兒童在規則游戲的發展中,對規則理解的認知水平和規則遵守的行為水平隨兒童年齡的增長表現出由低到高的增長趨勢。
二、以社會性為主線的學前 游戲的發展
1、獨自游戲階段
學步期及其前后的嬰兒通常是以這種方式進行游戲。該階段兒童的游戲并沒有表現明顯的社會性特征。嬰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太容
易察覺別人的存在。
2、平行游戲階段
3歲左右的幼兒會在一起玩,一般各玩各的,彼此之間交流很少,他們會察覺到其他幼兒的存在,幼兒之間會相互模仿,形成了初步的玩伴關系。
3、聯合游戲階段
4歲以后,幼兒會留心別人的游戲,會
互借玩具,有時會加入對方的游戲中,并
且相互交談,但沒有建立大家一致的共同
目標,沒有真正的組織者或領導者。
兒童在聯合游戲中開始表現出明顯的社
交行為,但每個兒童在游戲中仍以自己的
興趣為中心。
4、合作游戲階段
5歲以后開始出現較多的合作游戲,
合作游戲是社會性程序最高的游戲。
5歲以后的幼兒已有較豐富的社會交
往經驗,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可
以一起商討,確定游戲的主題,角色的
分配,材料的選擇等,有了集體活動的
共同目標。
實踐練習
到幼兒園見習,觀察幼兒園小中大各年齡班幼兒的游戲,試分析幼兒的游戲發展狀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