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胡蘿卜PPT課件教案這個PPT共1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教案。PPT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知道胡蘿卜的吃法,胡蘿卜生長的環境,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對稱折剪的方法制作胡蘿卜。
2.初步掌握胡蘿卜表面紋路的鏤空剪法,提高手指的靈活性。
3.培養對剪紙活動的喜愛之情。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能運用對稱折剪的方法制作胡蘿卜。
活動難點
初步掌握胡蘿卜表面紋路的鏤空剪法,提高手指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桔紅色的彩紙、剪刀、范作、自制的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了解胡蘿卜的特征
1.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胡蘿卜嗎?
2.你見過的胡蘿卜是什么樣子的?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呀?胡蘿卜的表面是怎么樣的?
3.俞老師最喜歡吃胡蘿卜,因為它好吃又有營養,還能讓我們的眼睛變得更亮呢!今天我們來做一個胡蘿卜,做好了可以拿到蔬菜區里去賣哦,你們想做嗎?
二、欣賞范作
1.出示教師已剪好的胡蘿卜,這是什么?它是一個什么顏色的胡蘿卜呀?它由哪兩部分組成呢?
2.它和我們看到的胡蘿卜有什么不一樣?是怎么做出來的?
3.出示步驟圖,教師講解、示范胡蘿卜的制作方法。
4.重點示范胡蘿卜表面紋路的畫法和剪法,引導幼兒初步了解鏤空的剪法。
三、幼兒操作
1.幼兒剪紙,教師觀察指導。
2.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進行制作。
3.指導個別幼兒如何畫胡蘿卜,以及胡蘿卜表面紋路的剪法,提醒幼兒在畫的時候和剪的時候要細心。
四、展示與評價
1.引導幼兒將作品放在蔬菜區進行展示。
1.小朋友,你們看到這么多胡蘿卜,心里感覺怎么樣?
2.請個別幼兒進行評價,說說喜歡哪一個胡蘿卜,為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的開展,大部分幼兒已經學會了制作胡蘿卜的方法,在活動的最后,差不多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作品,課上氛圍也還不錯,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對于鏤空的剪法,還是有個別幼兒沒有掌握好;還有一些幼兒學會了這個方法,但是剪的卻有些緊湊,還有的幼兒不太會畫胡蘿卜,需要多加指導。總的來說,大部分幼兒還是學會了制作胡蘿卜的方法,但是由于年齡差異,做出來的作品也是不同的。所以,對于混齡班的幼兒來說,對于技能的掌握還是存在差異的,還是需要我們老師花時間去針對性的進行指導的。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季節故事內容。
2.嘗試看圖重復故事。
3.初步了解人體消化食物的過程。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1、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2、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3、嘗試看圖重復故事。
活動準備
1.胃先生紙偶、保鮮袋、餅干。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胡蘿卜的旅程》。
2.向幼兒提問:
(1)小新愛吃什么?(胡蘿卜)
(2)胡蘿卜到了嘴巴里后都發生了什么變化?(自由回答)
(3)圖中長長的管子是什么?(食道)它像什么?(自由回答)
(4)胡蘿卜到了胃里,胃會做什么?(胃會把胡蘿卜變得越來越小)
(5)你認為胃的作用重要嗎?為什么?(自由回答)
(6)胡蘿卜最后變成了什么東西?(大便)
3.老師在保鮮袋里放幾片餅干,請幼兒觀察餅干被捏碎的過程,老師以此比喻胃磨碎食物。
4.請幼兒總結胡蘿卜在小新的身體里到過什么地方。(嘴巴、食道、胃、小腸、大腸)引導幼兒初步認識食物在人體內要經過一系列的消化過程。
5.請幼兒嘗試重新講述故事。
活動建議
活動前,老師應為幼兒提供人體消化系統的圖片或模型,為活動進行積累相關經驗。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比較感興趣,孩子們聽完故事后,很快知道食物消化的整個過程,食物經過嘴巴、接著到胃,胃把食物嚼得更碎、更小、再到小腸,小腸把食物中的營養吸收,再把沒用的殘渣送到大腸去,最后變成大便送出體外。特別在出示消化系統圖時,孩子們特別好奇,這時,要借助一個模擬人體器官,讓幼兒去摸區感受,這樣效果就會更好些。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聽故事的技巧和觀察畫面的能力。
2、借助繪本閱讀,在觀察、想象、表演中,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情趣。
3、以故事的形式引領孩子們豐富的情感世界,讓他們體會到要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
4、以讀寫繪的方式引領學生續編故事或創編故事。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6、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就讓你們來猜一個。(胡蘿卜)那在生活中胡蘿卜有什么用呀?對啊,其實這胡蘿卜啊,不僅好看好吃,他的身上還藏著好聽的故事呢!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這樣一本書,這個好聽的故事可就藏在書里呢?
二、觀察封面:
1、 就是這本書的封面,你看到了誰在干什么?你覺得他看上去是一位怎樣的老先生?這位老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蘿卜先生。這個故事的題目就是--《胡蘿卜先生的胡子》,作者是王一梅阿姨。
2、看了這個漂亮的封面,你能來猜猜這本書會寫些什么嗎?
三、共讀故事,隨機設疑:
(一)片段一
胡蘿卜先生長著一把濃密的胡子,每天早晨他都要精心梳理他心愛的胡子。(課件)你瞧,這一大早的,胡蘿卜先生就在那里對著鏡子,細心地梳理著自己的胡子。可見,胡蘿卜先生對他的胡子是非常的--喜愛,他簡直就是把胡子當做了自己的--心肝寶貝。
(二)片段二
1、一天,胡蘿卜先生匆匆忙忙地拿著一片果醬面包就上街去了。他一邊走一邊吃,一不小心,長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醬,這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的胡子--飛快地長了起來。
2、胡蘿卜先生拖著他的長胡子一步一步往前走,長胡子被風吹到了身體后面。
3、呀,哪些小動物們看見了啊?他們都有什么樣的反應呢?(驚奇、有趣、奇怪……)
4、多有意思的胡子啊!胡蘿卜先生就拖著它走啊走,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指名說)
(三)片段三
1、一個小女孩站在街口放風箏,因為風箏的線太短了,她的風箏怎么也飛不過屋頂。小女孩使勁地拉啊,拽啊,風箏還是沒有飛起來,她的心里可著急了。她會怎么說呢?
2、當胡蘿卜先生經過的時候,小女孩看見了風里飄動的長胡子,高興地說--(引讀):"我可以用它來做放風箏的長線了。"女孩剪了一段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用來放風箏。風箏一下子就越過了屋頂。望著越飛越高的風箏,小女孩的心情怎么樣呀?她又會怎么說?(指名)。
3、那胡蘿卜先生呢?當他發現小女孩用自己的胡子作了風箏線,他會怎么樣?為什么?
4、看得出來我們小朋友和胡蘿卜先生一樣善良、樂于助人的人。是呀,看到小女孩這么開
心,胡蘿卜先生也因為自己幫助了小女孩而感到非常快樂!
過渡:我們繼續往下看吧!(引讀)胡蘿卜先生的胡子--越來越長,他繼續往前走。
胡蘿卜先生剛剛給小女孩帶來了快樂,自己也非常快樂啊,讓我們快樂地讀讀。
(四)片段四
1、當他走過鳥太太的樹下,鳥太太正在發愁呢?(看圖)你知道鳥太太為什么發愁嗎?
原來鳥太太的寶寶們尿褲子了,她正找不到繩子晾寶寶的尿布呢!當鳥太太看見胡蘿卜先生風
里飄動的長胡子,高興地說:"可以用它來晾寶寶的尿布呀。"鳥太太剪了一段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系在兩根樹枝的中間,晾起了一長串鳥寶寶的尿布。
你瞧,鳥太太和鳥寶寶笑得多開心啊,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干凈舒適的尿布了。胡蘿卜先生看見鳥太太和鳥寶寶們笑得那么開心,他也高興地笑了。
過渡:胡蘿卜先生的胡子越來越長,他繼續往前走。
2、(教師繼續講故事):鼴鼠老師帶著學生過馬路,他們挨著個,但不是前面的撞了后面的,就是后面的踩了前面的,走起路來可真困難啊!
這時,鼴鼠老師看見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突然有了好主意。聰明的鼴鼠老師想到了什么?(指名說)你和鼴鼠老師一樣聰明。
她剪下一段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讓每個小鼴鼠都拉住這段胡子,自己牽著胡子走在最前面。這樣,小鼴鼠順利地過了馬路。
現在,他們走的多--自在,多--輕松,多--開心啊!站在馬路旁邊的胡蘿卜先生看見了,他是多么快樂啊!
過渡:胡蘿卜先生的胡子越來越長,他繼續往前走。
3、 又發生什么事了啊?(看圖指名說)
(出示句式):誰能用上老師給你的幫助說說?(自由說--指名說)
看著一搖一擺走了的鴨子先生,胡蘿卜先生快樂極了。
過渡:胡蘿卜先生的胡子越來越長,他繼續往前走。
4、他的長胡子飄在后面,不知不覺被許多人剪下,派上了許多用處。孩子們,趕快來找找胡蘿卜先生的胡子在哪?它又幫助了誰干什么?(課件)
過渡:胡蘿卜先生的胡子越來越長,他繼續往前走。
6、胡蘿卜先生想為自己配一副近視眼鏡,就走進白菜小姐開的眼鏡店。配完眼鏡,白菜小姐說:"如果你用長胡子做繩子,把眼鏡系住,就不怕找不到眼鏡了。"白菜小姐說這些話的時候,用一根長胡子系住了眼鏡。當胡蘿卜先生的眼鏡不小心從鼻梁上滑落下來的時候,他的胡子系住了眼鏡。胡蘿卜先生說:"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你覺得胡蘿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樣?(指名夸夸--齊來夸夸)
四、整體回味,感悟主題
1、設疑感悟:
(1)是呀,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僅幫助了自己,更幫助了別人。(課件)讓我們再來想想胡蘿卜先生的胡子都幫助了誰?
(2)難怪,胡蘿卜先生說--(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
(3)可是孩子們,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胡蘿卜先生可愛他的胡子了,他把自己的胡子當做了心肝寶貝呢!那為什么當他發現自己的胡子一次又一次被別人用掉的時候,他不僅不生氣反而覺得很快樂呢?(指名說)
(4)你們說得真棒!胡蘿卜先生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了別人,讓別人感到快樂的同時,自己也覺得非常快樂,這就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課件)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2、創編故事,繪寫結合:胡蘿卜先生的胡子還會繼續長,他還會繼續往前走,一路上,他的胡子還可以幫助誰,用來做什么呢?拿起你的筆來畫一畫,并寫上幾句話。
3、 交流繪寫作業。
4、 來,王一梅阿姨的這本書讓我們學到了很多,那你還想讀讀她其他的作品嗎?
老師今天也給你們介紹幾本,有《會走路的樹》、《冒冒失失的花精靈》、《鳥窩里的樹》、《糊涂先生作曲》……以后的童書課老師會繼續給你講,希望這些書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快樂!
活動反思:
在《茉莉花》這個韻律活動中,我都是以“情”取勝,舒展的音樂,輕輕的語調,柔柔的氛圍。第一次上課的時候,很多老師就說:怎么選擇這么單一的音樂?應該要 ab結構的才好嘛,這樣才能有**、有激情。這固然是一種慣例,不過,我想的是,如何運用這個家喻戶曉的《茉莉花》音樂,來營造、宣揚我縣的茉莉花特質,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小花,清純潔白,也不張揚,從不與百花爭艷,卻家喻戶曉,人見人愛。于是,我還是堅持要了一直是輕輕柔柔的音樂,在這個韻律活動中,沒有大起大落,沒有緊張和刺激,可并沒有抑制孩子的創造力,相反,孩子們能夠在這段音樂中體驗了快樂,舒展了自己的整個身心,我和孩子也深深陶醉其中,在這個過程中既是開放,又是層層遞進,真正發揮了教師的引領作用。
設計意圖:
我們都知道,蘿卜是幼兒比較熟悉的蔬菜之一,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蘿卜在農村菜場等地隨處可見,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種非常豐富,有白蘿卜、胡蘿卜、卞蘿卜等,其中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它營養豐富,吃法繁多,可煮湯、可涼拌、可紅燒、可腌著吃,有的還可生吃呢!然而幼兒雖然知道蘿卜,但對蘿卜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太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現幼兒不愛吃蘿卜的現象。因此,我認為:此活動有一定的季節性、必要性,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在話題《秋天的果實》中我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生成了此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了解蘿卜的外形,形成對蘿卜正確的認識,加深對蘿卜的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愛蘿卜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白蘿卜、胡蘿卜,學會從顏色、外形、味道等方面進行相對應的比較,找出其不同點。
2、知道蘿卜有營養,喜歡吃蘿卜。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蘿卜的特征、用途。通過探索發現、品嘗蘿卜,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難點:講述蘿卜的不同特征,并通過集體小結、整理兩種蘿卜的特征。
活動準備:
1、白蘿卜、胡蘿卜若干(數量超過幼兒的人數),切成小塊的兩盤蘿卜及牙簽。
2、小兔子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
3、課前請家長配合有意識地讓幼兒認識一些蘿卜食品并品嘗。
活動過程:
1、以游戲的形式和口吻進入主題。
(1)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場地,手指蘿卜筐:“寶寶們,看那里有什么呀?”幼兒集體邊看邊一起回答:“有蘿卜。”教師:“那現在媽媽請寶寶每人去拔一個蘿卜。”
(2)教師帶動幼兒跳著去拔蘿卜,拔好后按一白蘿卜一胡蘿卜相隔坐好座位。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小兔形象,為幼兒創設了“小兔拔蘿卜”的語言情境和物質(蘿卜)情境,引發幼兒觀察蘿卜的興趣,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2、比較兩種蘿卜的異同。
(1)認識名稱:寶寶,告訴媽媽你拔到的是什么蘿卜?(引導幼兒先從名稱上分清兩種蘿卜)
(2)比較兩種蘿卜:
比較顏色:看一看,它們的顏色一樣嗎?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分別觀察自己與同伴的蘿卜,學習詞語:桔黃)
比較形狀:看看寶寶手里的蘿卜是什么樣的?和好朋友手里的蘿卜一樣嗎?(引導幼兒說出蘿卜有大有小、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摸摸蘿卜的皮有什么感覺?(學習詞語:光滑)
比較味道:你知道蘿卜有什么用?(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自由地講述。)今天媽媽給寶寶們準備了生的白蘿卜和胡蘿卜,請寶寶們去嘗嘗看是什么味道的?(幼兒自由品嘗并及時地講述自己吃到的白蘿卜、胡蘿卜分別是什么味道的)
(評析: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運用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在第二環節我就安排了孩子自由探索。讓幼兒人手一個蘿卜,引導幼兒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嘴巴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幼兒通過比比、摸摸、說說各自看到的蘿卜的特征。)
3、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
(1)白蘿卜里外都是白的,圓圓的或長圓的,皮很光滑,吃起來甜甜的;胡蘿卜里外都是桔黃色的,長長的有點尖,皮不光滑,吃起來有點藥味,也有甜味。蘿卜很有營養,小朋友應該多吃。
(2)寶寶們,拿起我們拔到的蘿卜到食堂看阿姨怎么用蘿卜做成好吃的菜。(幼兒帶著蘿卜和老師一起離開活動室去食堂)
(評析:在活動中孩子獲得經驗是零碎的,那怎樣進行加工整理呢?為此,在自由探索后我就通過引導與幼兒一同小結的方式,對幼兒獲取蘿卜的經驗進行整理。同時,引導幼兒品嘗蘿卜,大家吃吃講講,在興奮的狀態之中,幼兒也逐步意識到多吃蘿卜(蔬菜)營養好的道理,從而自覺地做到不挑食,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使身體長得更捧,目標2就自然完成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效果非常好。幼兒在能看、能摸、能聞、能嘗的親身體驗中達成了活動目標,活動中幼兒興趣性高、自主性強,特別是讓幼兒與同伴比較兩種蘿卜的異同,每個幼兒都能積極主動地把兩種蘿卜擺放在一起,邊看邊大膽地表述自己的見解,但是在“蘿卜有什么用”的環節當中,多數幼兒只說了蘿卜“能做湯吃”,說明幼兒課前知識經驗還不夠豐富、我與家長的聯系還不夠充分、到位,沒有讓家長真正地參與到我們的活動當中。由此,我深深地領悟到:家長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描述蘿卜的短句。
2.了解蘿卜品種的多樣性,對周圍事物的差異性感興趣。
3.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兔子嗎?小兔子最愛吃什么呀?(青菜,蘿卜,青草)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 欣賞故事第一遍。
師:小兔子們愛吃蘿卜,還會種蘿卜呢。下面,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小兔子種蘿卜的故事,豎起我們的小耳朵,仔細聽哦。故事講的是什么呀?里面都有誰啊?(小兔子種蘿卜,山羊爺爺、小白兔、小灰兔和小黑兔。)
2. 欣賞故事第二遍。
師幼共同閱讀,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根據圖片,一邊展示,一邊講故事。)(提問請幼兒回答時,可以請幼兒一個一??的來回答。)
(1)春天時,山羊爺爺把什么分給了小白兔、小灰兔和小黑兔?有幾包蘿卜種子啊?你們覺得這三包種子都一樣嗎?(蘿卜種子,三包)
(2)三只小兔子把蘿卜種子種到地里,種子發芽了,地里面長出了什么呀?(小蘿卜苗)故事里的小蘿卜苗是怎樣的呀?(綠油油的小蘿卜苗。)
(3)秋天來了,蘿卜成熟了,小兔子們都收獲了自己的蘿卜。小白兔收獲了一只怎樣的蘿卜?(長長的,白色的)哦,原來小白兔收獲了一只形狀是長長的,表皮的顏色是白色的蘿卜。那我們說小白兔收獲了一只長長的白皮蘿卜。
小灰兔收獲了一只圓圓的綠皮蘿卜,小黑兔收獲了一只一頭圓、一頭尖的紅皮蘿卜。
(4)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一些不一樣的地方呢?(蘿卜形狀和顏色不同)真奇怪啊,每只小兔子都從山羊爺爺那里得到一包蘿卜種子,為什么她們種出的蘿卜會不一樣呢?三只小兔就拿著蘿卜問山羊爺爺:“為什么我們的蘿卜都長得不一樣啊?”山羊爺爺笑著說:“這沒有什么奇怪的,你們看看,你們身上的皮毛的顏色也不一樣嘛!”?
(5)小朋友們看一看,三只小兔子身上的皮毛為什么是不一樣的?(白,灰,黑)
(6)雖然這三只都是小兔子,但是他們的皮毛的顏色都不一樣,為什么呢?因為小兔子都有不同的品種。那么蘿卜也有不同的品種,所以形狀和顏色與不同。
3.欣賞故事第三遍。(一邊出示圖片,一邊講故事)
三、聯系實際,說說感想
師: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但是又有形狀,大小,顏色等等方面的不同之處。比如蘋果有不同的顏色,就有紅蘋果,青蘋果。積木有不同的材質,就有塑料積木,木頭積木。小朋友們,看看我們的教室里,還有哪些事物有不同的種類?
活動反思:
1. 講故事要有技巧,第一遍時要單純的繪聲繪色的講,不要有自己加進去的語言,故事簡潔的語言都是經過思考組織過的。可以讓幼兒一個一個進行短句回答,學習幾個具體書面短句。
2. 知識不是生硬的灌輸給幼兒的,需要通過提問解答,進行理解,加深印象。問題要細致具體,難度適當,使幼兒夠得著。
3. 提問時,要大膽,要請幼兒一個接著一個,來回答問題,發表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多說多認真聽講,這樣可以使知識更加深入,更易被接受,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的氛圍。相比于第一次,這次我已經有一些進步。
4. 幼兒對圖片興趣很好,能夠十分認真的觀看,并進行理解,在教學時可以適當增加圖片、視頻、音樂等更加具體有趣的形式。
5. 通過這堂語言故事課,可以看出幼兒對顏色的認知比形狀好,因此在平時的活動中可以多多引導幼兒對形狀的認知。
6. 小班幼兒的一節課時間應該為15-20分鐘,不宜拖長,所以教師在組織語言時要簡潔。我在提問時,想讓幼兒回答一句完整的句子,以及對形狀的描述,這個要求太高。
目標:
1、指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形狀制做出自己想做的圖形。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欣賞力。
3、體驗蘿卜拼做的樂趣。
準備:
胡蘿卜切成圓片或各種形狀。
過程:
一、欣賞
1、看老師做的胡蘿卜拼盤像什么?
2、胡蘿卜都切成了什么形狀?讓幼兒回答。
二、聯想創作
1、幼兒自由探索,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如:大紅花、小動物等。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三、交流討論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我做的是什么,為什么想到做這個?
可以嘗嘗自己或同伴拼的胡蘿卜拼盤。
活動反思:
在這節美術活動中,我盡可能提供給每個幼兒表現與表達的機會,允許他們之間存在不同之處,這對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活動中、活動后評價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在評價中,我對過程中幼兒表現出的認真、耐心、興趣等給予及時的、積極的肯定,不管美術活動結果怎樣,只要幼兒能認真對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們的作品就應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這樣有助于每個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