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PPT課件這個PPT共7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了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培養廣泛的興趣。
近年來,幼兒園老師虐待孩子事件屢屢發生
指揮女童掌摑男童,老師攝像取樂;因為幼兒愛說話,老師用膠帶封他們的嘴;捆綁孩子午睡;在冷天讓幼兒脫光衣服吹冷空調;用紫外線消毒燈照射孩子;用注射器針扎幼兒;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心理衛生大會提出:“在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快樂”就是心理健康。”
教師心理不健康的案例:
江蘇省鹽城市一名30多歲的教師因解答不出學生的提問,竟然自殺身亡。
因試題題目超出大綱, 江蘇江陰一個從教26年的老教師服毒自殺。
寧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長在千丈巖縱身一躍。身后留下的遺書上說,自己工作壓力太大、郁悶、壓抑,實在忍受不了。
2006年5月10日晚上10時左右,浙江嘉興平湖一位初中英語教師在杭州割喉自殺,年僅33歲。
一、教師心理健康狀況
全球心理健康比例
最新的統計表明,全球完全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6%,完全沒有心理疾病的人只占9.5%,有84.5%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
心理治療針對那些不正常的6%,而心理咨詢和心理保健關注的是那些84.5 %處于亞健康狀態的有小問題的正常人。
一、教師心理健康狀況
一、教師心理健康狀況
一項關于教師的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結果:
69.15 %的教師感到壓力大,嫉妒、焦慮情緒也比較高;
58.46 %的教師在工作中煩惱多于歡樂;
55.98 %的教師經常患病或有慢性病;
40.15 %的教師很少同校外人交往;
33.64 %的教師在校內很少同別人交往;
31.51 %的教師有輕度心理障礙;
28.57 %的教師在工作中經常有苦惱;
21.61 %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
12.37 %的教師有中度心理障礙。
深圳中小學教師與深圳家長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比較
二、你怎樣了解自己是否心理健康
個體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健康水平和生活的質量,也影響到家庭的幸福感、單位的穩定性、社會的和諧性。
二、你怎樣了解自己是否心理健康
個體心理健康的主要判斷標準:
1. 智力正常,能順利完成認知活動;
2. 情緒情感穩定,反應適度;
3. 客觀評價并且悅納自己;
4. 良好的社會適應性;
5. 善于自我控制、自我激勵;
6. 人格完整和諧;
7. 與同齡人的心理行為特征趨于一致;
現代人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
現代教師最突出的五類心理問題
壓力
1.客觀壓力源(外部)
社會、 工作、環境、家庭、朋友和伙伴等
2.主觀壓力源(內部)
自我意識、自我成就動機、自我抱負和志向級別、自我期望、 個性特點等
壓力管理與心理調適
(一)尋找壓力源,是實施壓力管理的前提
壓力源是指對個人產生壓力的情境或事件。
壓力管理與心理調適
(二)面對壓力關鍵在于人的態度
(1) 塑造陽光心態。享受生命的意義,
遠離悲觀思維,活在當下,做快樂
的自己。
保持自己的一顆童心
學會樂于助人,享受陽光般的生活
(2) 塑造積極心態。
積極地對待人和事,積極對待困難和挫折,發奮圖強,自動自 發,做最好的自己。 增強自信心
1. 積極自我暗示
2. 在成敗中更關注成功體驗
3. 合理的歸因分析
(3) 塑造共贏心態。
樹立利人利己的人際關系共贏思維,正確處理與單位、上司、 同事等各方面的關系,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 別人和自己一樣重要
★ 情商比智商重要
★ 學會寬容,善待彼此
★ 控制憤怒,適時轉移注意力
★ 修煉同理心,嘗試換位思考
★ 懂得分享,注重團隊合作精神
(4) 塑造老板心態。
把老板的錢當成自己的錢,把老板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像老板和上司那樣去工作,老板就會把你當成自己的人。
(5) 塑造感恩心態。
感恩國家、單位、家人和每一個人,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正確比較,知足長樂
★ 只看自己擁有的,不看自己沒有的
★ 酸甜苦辣才是真正的人生
★ 和諧平衡,多元成功
經常保持微笑
對生活要有一種積極心態
選擇最好的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你的態度決定了你一生的高度
做人要能大能小,能上能下,能屈能伸
學會寬恕他人,善待彼此!
常和別人合作,并從中獲得樂趣
學會平衡
1. 改變參照物 (必上不足比下有余)
2. 酸葡萄反應:對得不到的東西就貶低它,以 平衡自己的心理,這是人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
3. 甜檸檬效應:是說一個人拿著一個青青沒熟的檸檬,明明知道檸檬是熟透了才甜,因為手上只有青皮的,就說自己這個檸檬味道一定很好,會特別甜,何況有檸檬總比沒有的好。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防御方式。
學會處理壓力的技術
心理宣泄
寫壓力日記
尋求心理咨詢和輔導
放松療法
(肌肉放松訓練、倒數放松、
深呼吸放松等)
積極的自我暗示
--------語言誘導、冥想與想象
轉移注意力
自我催眠
音樂調節法
幽默法
要注意鍛煉身體
學會傾訴
要注意自身形象
學會幽默,笑對人生
自我激勵——建立自己的加油站
正能量
睡眠
宣泄
采用積極的自我暗示
我能行!
放松
放松,坐好,想象全身由一系列充滿了氣的皮球組成:
1、想象打開兩腳底部的塞子,腿腳里面的氣傾瀉而出,腿腳癟下去。
2、想象打開胸口的塞子,胸腹部癟下去
3、想象打開兩肩的塞子,雙手和手臂癟下去
4、想象打開頭頂的塞子,頭部癟下去
5、想象全身象放了氣的皮球軟軟的癱下來,保持二到三分鐘
6、從一數到五,邊數邊讓自己恢復正常狀態。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動 非禮勿言
如果可以選擇,盡可能選擇積極的、正面的、美好的事物,正如健康的食品有益于我們的身體,美好的事物具有滋養心靈的作用。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送人荊棘,心有余刺
角色重構
換全角度看事物,可能不一樣
看看她是什么人
看看她是什么人
有兩個婦人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
別提了,真是不幸哦!”這個夫人嘆道:“他實在夠可憐,娶
個媳婦懶得要命,不燒飯、不掃地、不洗衣服、不帶孩子
,整天就是睡覺,我兒子還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那女
兒?”“那她可就好命了。”婦人滿臉笑容:“她嫁了一個不錯
的丈夫,不讓她做家務,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辦,煮飯、
洗衣、掃地、帶孩子,而且每天早上還端早點到床上給她
吃呢!
從前有位 老婆婆 ,有二位女兒,一賣雨傘,一賣冰棒,不論 晴天雨天 ,老婆婆總是憂心,雨天時,賣冰棒的女兒沒生意,晴天時,賣雨傘的女兒則生意清淡;
后來遇到一智者,建議老婆婆以逆向思考,雨天時為賣雨傘的女兒高興,晴天時則為賣冰棒的女兒歡欣,如此不是都可笑容常在了。
不是所有的人生來就樂觀(樂天派),樂觀也可以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并且完全可以通過持續努力得以養成,成為良好的習慣和品性——習得性樂觀。
嘗試不完美
英國人的諺語:Do your worst
盡力就好
放棄是一種智慧
丹麥哲學家布里丹講過一則寓言:有頭毛驢,在干枯的草原上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堆草,由于不知道先吃哪一堆好,結果在無限的選擇和徘徊中餓死了。后來人們就把決策過程中類似這種猶豫不定、遲疑不決的現象稱之為“布里丹效應”。
人在接受了選擇的有限性之后,才能優雅地生活下去
活在當下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更不要時常查看過去的傷口
用心把握此時此刻
不要為過去自責自怨,你知道那徒勞無益,
不必為將來發愁憂慮,那些還遙不可及,
只有眼前才最真實,
你能抓住的,就是此時此刻,
因為只有眼下付出努力,未來才有希望。
活著不是為了痛苦
選擇快樂、放棄憂傷的理由
新的一天又來了,我還活著;我竟然還活著。
在過去的一天中,肯定有很多人很不情愿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若不快樂地活著,很對不起他們離去時對生命的眷戀。
讓愛我的人看著我快樂,那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
讓恨我的人看著我快樂,那是對他們最好的報復。
憂傷或者快樂,都是一樣地過日子,選擇快樂并不會更麻煩一些。
也許生活中確實發生了一些令人憂傷的事。快樂不可能改變事實,但卻能改變這些事件可能導致的最后結果。
與其為憂傷而憂傷,不如用快樂驅趕憂傷。
在任何時候,快樂都是給自己和給他人的最好的禮物,而憂傷不是。
快樂并不昂貴,有時候它只需要幾分鐘的幻想、幾句交談或者幾個笑聲。
快樂比憂傷道德,佛所說的慈悲的意思,就是與一切眾生樂,拔一切眾生苦。
快樂比憂傷健康,被快樂滋養的心靈和軀體能更好地抵御疾病的侵襲。
快樂當然也比憂傷更美麗,就像陽光比烏云更美麗一樣。
因為情緒是可以傳染的,所以在人際關系中,快樂是一種禮貌,而憂傷是一種不禮貌。
人一生下來就會哭,笑是后來才學會的,所以憂傷是一種低級的本能,而快樂是一種更高級的能力。
其實只要記得人活著不是為了痛苦,快樂就變得簡單容易了。因為活著,所以快樂。
學會感謝和感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