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綱要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43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綱要》背景,頒布時間,《綱要》的認識,《綱要》的框架,《綱要》的依據、目的等,歡迎點擊下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解讀
一、《綱要》背景:全國第八次基礎教育改革背景下,在政府領導下,中、小、幼(0-18歲)整體性的行動,幼教改革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要組成部分。
二、頒布時間: 2001年7月,教育部頒發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三、《綱要》的認識:體現國家的意志,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指明了幼教發展方向,提出貫徹《綱要》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第一部分總則:其精神貫穿全文
第一條:制定《綱要》的依據、原因、目的
第二條:幼兒教育的性質、任務
第三條:幼兒教的外部原則
第四條:幼兒教育的自身特點
第五條:幼兒教育的內部原則
《綱要》的依據、目的
依據:《教育法》《條例》《規程》
目的:指導幼兒園深入實施素質教育
注:宏觀文件;較概括,其轉化需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制定細則。(江蘇:從理念到行為《綱要》行動指南)
幼兒教育的性質與任務
性質: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幼兒教育是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讓每個孩子擁有人生的最佳開端)(十七大--重視幼兒教育--“后普九時代”
教育經濟學:教育階段越低,教育的社會效益越高
教育公平、社會公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而學前教育則是起點上的原點
任務: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大好基礎
幼兒教育的外部原則
辦開放的、社會化的幼兒教育:與家庭、社區等密切合作(讓社區成為幼兒進行真實的場景化探索的重要基地)
幼兒教育的自身特點
與小學的不同:
小學:通過學科教學獲得間接知識
幼兒園:通過創設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來幫助幼兒學習的,幼兒學習方式:是通過在環境中與他人共同生活來獲得經驗的,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幼兒教育的內部原則
對幼兒的尊重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個性發展:
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
以何種維度劃分領域,不是《綱要》的實質和核心所在,教育內容的分類與教育的理念、實施過程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實施形態是其關鍵:“在幼兒的生活中綜合的實施教育”,“通過創設環境進行教育”。使各領域綜合地\統整地呈現在幼兒的生活與各種活動中.
目標的確定
明確該領域的教育重點、主要的價值取向;
目標的表述較多使用了——
體驗、感受、喜歡、樂意、
感興趣、有好奇心……
突出對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的關注;
著眼于培養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情感和態度)
例1:
健康(自我保護)
……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語言(表達能力)
樂意與人交談,……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社會:(社會能力)
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 享,有同情心;
科學(思維能力)
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求知欲;
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
藝術:(創造能力)
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 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現;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內容與要求 ——為實現目標
教師應當做什么,如何做;
不以固定的知識點為目標來設計教學活動;
強調組織適合幼兒的活動,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實現幼兒主動學習;
例2:
健康: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
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
語言:
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交往;
社會:
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
科學:
……,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藝術: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指導要點 ——教和學的特點
點明該領域知識的主要特點及恰當的學習方式,點明帶有普遍性的問題;
社會領域的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科學領域的學習需要幼兒與物體、外部世界直接的相互作用,通過活動自我構建。
例3:
健康:
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語言: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敢想、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科學:
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藝術:
……,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的傾向;
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
11個條目貫穿著尊重幼兒的權利,尊重教師的創造,尊重幼兒在學習特點、發展水平、個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尊重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突出了幼兒園教育的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開放性、針對性、靈活性等原則。
第四部分教育評價
圍繞幼兒園的教育評價,提出了評價的發展性、合作型、標準的多元性以及在評價方法上強調多角度、多主體、多方法、重過程、重差異、重質性研究的原則。
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理念
《綱要》各領域的目標、內容和要求、指導要點以及組織實施與評價均一致地將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放在核心地位;強調教育活動“既要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有利于長期發展”
終身持續發展最基本的素質:積極主動的態度、強烈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與環境互動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識、責任感等;
2.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綱要》旗幟鮮明地倡導尊重幼兒、保障幼兒權利、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兒童觀;
《綱要》總則突出:
“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 ;
“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 ;
“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 ;
“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 ;
“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闡明了幼兒的現實生活本身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而不僅僅是未來生活的準備;(獨立的人,肯定幼兒的興趣、需要、游戲具有獨立的而非從屬的價值,現實生活本身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幸福的童年)
3.科學的幼兒教育的理念
目標方面:把情感作為幼兒認知發展的推動力,同時也引導幼兒認知的情感化;
快樂情緒對記憶與學習的影響是重要的:學生更有可能學會或記住他們對之有一種積極情感的材料。
內容方面:吸收了建構主義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視知識為動態變化的、幼兒主動建構
實施原則方面:保證幼兒的游戲、自由和自發的活動時間
學科融合的方向:各領域有機整合,教育貼近生活,綜合化、多樣化、具體化
六、《綱要》對課程的導向
是幼兒園制定課程的主要依據,是實現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基礎。
課程政策的導向
課程結構的導向
學習方式的導向
課程內容的導向
課程功能的導向
課程評價的導向
課程政策的導向
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系,增強課程對地方、對學校的適應性
園本課程:充分利用當地社區和學校的課程資源而開發的符合幼兒園實際、可供幼兒選擇的課程。
課程結構導向:
整合:將分開的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成整體
整合課程:將課程的各個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整體。
學習方式的導向
強調自主、探究、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經驗來認識建構已知與未知的學習方式,使幼兒感覺學習是一種樂趣、享受,從而培養學習責任感、養成終身學習的愿望。
課程內容的導向
適合現有水平、又有挑戰性
符合現實需要、又有利于長遠發展
貼近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經驗和視野
課程功能導向
促進幼兒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幼兒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增強他們對自然規律和社會的責任感,并具有初步的整確價值觀。
幼兒成長檔案袋評價
課程評價的導向
由側重甑別轉向側重發展
七《綱要》背景下的課程實踐
以主題活動形式為主要形式
案例:同題異構主題活動《可愛的動物》
揚中機關一園;鎮江大地
體現開放的精神、整合的理念
專業意識:課程意識、整合意識、資源意識
專業能力:選擇與創造的能力、預設與生成的能力、反思與調整的能力
主題背景下的集體教學活動
案例:《水果-香蕉》課前-課中-課后
領域課程模式:(觀摩教學)
一、學科特點:學科核心意義的內容
二、幼兒學習特點:選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內容,即與原有經驗聯系,又有新的挑戰
案例:語言活動《放風箏》;美術活動《蝴蝶飛飛》;數學活動《氣球》
設計集體教學活動要求
活動材料的品質要好
活動目標定位準確、清晰、可達成
過程切實可行、行之有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