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游戲觀察與評價PPT課件這個PPT共4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掌握學前兒童游戲記錄與分析的方法,學會使用常見的幾種觀察量表觀測評析學前兒童游戲,理解學前兒童游戲觀察的含義、意義、內容。
教學目標
1. 理解學前兒童游戲觀察的含義、意義、內容
2. 掌握學前兒童游戲記錄與分析的方法
3. 學會使用常見的幾種觀察量表觀測評析學前兒童游戲
教學內容
問題引入 ?
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真實了解兒童?
第一節 游戲觀察概述
一、游戲觀察涵義
學前兒童游戲的觀察就是成人對學前兒童游戲中自然表現出來的表情、語言、動作、交往、使用材料和工具等,加以記錄并分析的過程。
二、觀察的意義
1、真實地了解兒童
反思:
為什么要了解兒童?
我了解我的孩子嗎?
怎樣才算是了解?
通過怎樣的方式了解兒童?
了解兒童的具體內容
了解兒童的興趣和需要
(比如區域選擇的人數、孩子專注活動時間的長短、孩子游戲的過程等)
了解兒童的發展水平和規律
了解兒童的個性特點和能力差異
2、旨在準確預設游戲、環境與材料
預設游戲,處理好游戲與課程,游戲與兒童年齡特點相適應應等問題。
創設適宜的游戲環境。
提供適宜的游戲材料。
3、恰當地指導游戲
把握指導的具體時機
選擇恰當的指導方式
選擇有效的指導策略
4、更有效地評價兒童游戲及其發展
為評價提供具體詳細的資料
及時發現兒童游戲和成長中的問題
給予兒童積極有效的反饋
三、游戲觀察的內容1
1. 游戲的時間和組織
(1) 是否有充足的游戲時間。
(2) 是否有過多的等待和過渡。
(3) 是否給予了孩子充分的自主。
2. 游戲的場地和材料
(1) 游戲的場地、材料是否安全、衛生。
(2) 場地各區安排是否有空間浪費和擁擠現象。
(3) 場地標志是否清晰,規則要求是否合理。
(4) 材料是否充足,難度是否適宜。
游戲觀察的內容2
3. 游戲的心理氛圍
(1) 教師是否和孩子們建立了平等、親切、民主、和諧的師幼關系。
(2) 孩子之間是否建立了互助友愛的積極伙伴關系。
(3) 教師之間是否真誠相待、友好合作。
4. 游戲中的幼兒是否積極
四、游戲觀察的方法
(一) 觀察游戲之基本準則
事先決定你要了解何種游戲行為
盡量在兒童的游戲情境中進行觀察
盡量多地在室內及戶外觀察兒童的游戲行為
盡量將觀察的時日間隔拉大
盡量將抽樣觀察隨機化。
(二)觀察方法
一般采用定區觀察法和定人觀察法,兒童游戲觀察常用三種具體方法:檢核表、評分量表及軼事記錄法。
(三)觀察過程
1、制定觀察計劃依據:
(1)本學期教育計劃及現階段教學內容
(2)本班幼兒的游戲發展水平與實際情況
既考慮年齡差異,又考慮游戲的實際情況、存在問題
(3)本次游戲作了哪些準備,如材料準備、經驗準備
(4)本次游戲的具體要求及實施情況
2、確定游戲觀察的方法
(1)掃描法
在固定時間段里對觀察對象依次進行輪流觀察,平均分配時間給每個觀察對象,粗線條了解全班幼兒的游戲狀況:游戲主題、角色分配、材料使用、游戲場地使用、幼兒的游戲水平等
(2)定點法
固定地點觀察,記錄兒童的游戲行為、語言、表情,可以采用實況描述和事件抽樣的方法記錄。
(3)追蹤法(定人觀察)
3、確定觀察的內容和重點
游戲的要素?
(材料、幼兒、角色、主題、規則)
各年齡班游戲發展的水平?觀察的重點?
小班:物品使用
中班:幼兒之間的沖突
大班:創新,游戲交往與沖突解決
4、做好游戲觀察記錄
記錄方式:
表格型
文字型
符號型或圖示型
攝像型
5、 分析游戲觀察結果
(1)分析的內容
游戲空間
游戲時間
游戲材料
游戲主題
游戲水平:社會性水平與認知水平
游戲規則
(2)分析的技巧
結合兒童心理年齡特點進行分析
結合游戲理論進行分析
結合兒童成長背景進行分析
縱向對比進行分析
橫向對比進行分析
第二節 游戲觀察記錄
記錄方式:
表格型
文字型
符號型或圖示型
攝像型
一、表格記錄法
二、軼事記錄法
軼事記錄:記錄事件的故事性描述,是在事件發生之時或發生之后即馬上記錄事件的始末。通常是記載兒童的游戲能力及表現的社會認知、學習及身體發展的情形。主要內容和要求:
(1) 提供日期,時間,情境及基本活動的信息
(2) 記錄主角行為及行為注解
(3) 保留整個情節的順序
(4) 記載兒童所說的話,保留整個對話
(5) 要盡量客觀及正確記錄
閱讀以下記錄內容:分析該記錄的優缺點。
觀察地點:小醫院
觀察時間:2012年3月18日下午
今天幼兒在小醫院里玩得非常開心,并且能認真地分配角色,有的當醫生,有的去看病,有的去開藥,還有文文小朋友像真的生病一樣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療。我看著“醫生”正在為文文“病人”治療,幫他量體溫,讓他吃藥好好休息,非常地認真。突然,這位“病人”有要求了,他讓“醫生”把醫藥箱子給他,“醫生”還沒有反應過來,這個“病人”就拿起里面的輸液瓶子為自己打點滴,一會兒又要吃藥,一會兒又要打針,弄得這個“醫生”不知所措……
三、 圖示記錄法
圖示法是指利用幾何的點、線、面、色彩等的描繪,把所研究對象的特征、內部結構、相互關系相對比情況等方面的統計資料,繪制成整齊簡明的圖形,用以說明所研究對象的量與量之間的對比關系的一種方法。
圖示記錄舉例
四、 攝像記錄法
攝像記錄法是用攝影機、數碼相機等拍攝幼兒游戲活動,利用照片和音像來記錄幼兒游戲活動的方式。
攝像記錄可以更加直觀、形象地詳細記錄整個活動的過程,把教師從描述記錄的負擔中解放出來,更好地和幼兒進行互動。
目前這種記錄方式已經在幼兒園迅速推廣,攝像記錄可以為教師事后反復重溫、評估幼兒游戲狀況提供更加客觀、準確的實況,對于提高教師的觀察分析技能提供了便捷的方法。
一、游戲興趣量表(利伯曼)
利伯曼是第一個設計游戲評價量表的研究者,他的“愛做游戲的量表”包括七個主要項目:
(1)兒童在游戲中自發進行身體運動和活動的次數有多少?
在身體活動中,他的運動協調能力如何?
(2)在他的游戲活動中,顯示出來的高興有多少次?
他以什么樣的自由方式表達他的高興?
(3)在游戲中兒童表現出的幽默次數有多少?
幽默所表現出來的持續程度怎樣?
(4)與周圍群體的相互作通用
(5)表演和戲劇游戲中的表現
(6)兒童的聰明程度
(7)兒童有多大的吸引力?
二、游戲發展進度量表
高爾登和庫爾特爾1980年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兒童玩物游戲、表征游戲、社會游戲、體能游戲的發展隨年齡增長變化的規律。
三、游戲的社會---認知量表
四、豪威斯的同伴關系量表
豪威斯1980年發表的考察兒童社會性游戲行為的同伴關系量表,它比較具體地將兒童游戲的社會性水平分為五個層次:
簡單平行游戲
具有成熟意識的平行游戲
簡單社會性游戲
具有成熟意識的互補\互惠游戲
互補互惠的社會性游戲
豪威斯的記錄例表吸收了帕頓的“獨自游戲”和非游戲行為條目,并增加了教師參與和游戲地點與材料。
五、斯米蘭斯基量表
六、 沃斯曼(Frost-Worthman)游戲發展檢核表
七、 游戲場地評價表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教授弗羅斯特(1991)提出的關于游戲場的評價標準。
量表有關內容舉例:
補充:幼兒園常用游戲量表舉例
1、游戲區對幼兒的吸引力觀察記錄例表
2、角色游戲區觀察記錄例表;
3、結構游戲區觀察記錄例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