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游戲分類PPT課件這個PPT共22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游戲分類的標準,我國游戲的分類,游戲分類在幼兒園中的作用等,歡迎點擊下載。PPT說明
一、幼兒游戲分類的標準
1、從認知發(fā)展的角度
(1)感覺運動游戲 (2)特征性游戲 (3)結構游戲 (4)規(guī)則游戲
2、從游戲的社會性角度
(1)偶然的行為 (2)袖手旁觀的行為 (3)單獨的游戲 (4)平行游戲 (5)聯合游戲
(6)合作游戲
二、我國游戲的分類
創(chuàng)造性游戲 規(guī)則性游戲 二者之間的關系
三、游戲分類在幼兒園中的作用
1、幼兒園各年齡段游戲的類型是不同的
2、幼兒園各年齡段游戲的材料是全面的
3、幼兒園教學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手段
討論:
你覺得幼兒游戲可以按什么標準來分類?怎么分?
一、從認知發(fā)展角度分
游戲理論是皮亞杰認識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兒童在不同的認識發(fā)展水平上,便會出現不同水平不同類型游戲。
感覺運動游戲
即機能性游戲,練習性游戲,實踐性游戲,這類游戲主要由簡單的重復動作運動組成。
例如:搖鈴、拍水、滾球、滑滑梯等。
這種游戲的動因在于感覺運動器官在運用過程中所獲得的快感。
機能性游戲是兒童最早出現的一種游戲形式,一般處于從兒童出生到2歲這一階段,以后比例逐步下降,到6歲時,只占全部游戲的14%左右。
象征性游戲(符號游戲)
是2—7歲學前兒童最典型的游戲形式,占的時間也最長,從2歲開始,直到入小學,高峰期在3歲。
象征性游戲是兒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為表現形式的象征過程,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形式。角色游戲是其主要的表現形式。
通過象征性游戲,兒童可以脫離當前對實物的知覺,以象征代替實物并學會用語言符號進行思維,體現著兒童認知發(fā)展的水平
結構游戲
結構游戲是兒童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積木、積塑、泥、沙、雪等)來構建、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物體的活動。如搭積木、插積塑、泥工、折紙、堆雪人、玩沙、玩泥。
它是游戲活動向非游戲活動的過渡,前期帶有象征性,后期逐漸成為一種智力活動。
規(guī)則游戲
規(guī)則游戲是7—11歲的兒童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進行的、帶有競賽性質的游戲,參加游戲的兒童必須在兩人以上。
由于規(guī)則本身具有不同復雜程度,動作技能的要求不同,這種游戲從幼兒一直延續(xù)到成人。
對規(guī)則的認識理解和遵守可以為幼兒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從游戲的社會性角度分類
社會性發(fā)展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方面,美國心理學家帕頓(Parten,1932)根據兒童(2歲-6歲)在游戲中的社會交往水平,劃分為六類行為:
1、偶然的行為(或稱無所事事)
兒童無所事事,獨自發(fā)呆,或玩弄的衣服,東游西蕩,偶爾會注意看看他人,或碰到什么東西會隨手玩弄兩下。
2、袖手旁觀的行為
兒童在近處觀看同伴的活動,但不主動參與游戲。
3、單獨的游戲
專心地獨自玩自己的玩具,不注意也不關心別人的存在。
4、平行游戲
兒童相互之間可能會玩相同的玩具,相似的游戲,也會有相互模仿的現象,也會有少量的交談,但他們仍是在獨自游戲,相互間沒有合作。
5、聯合游戲
兒童相互之間一起游戲,談論共同的活動,時常會有借還玩具的行為,但兒童關注的仍是自己的興趣。例如大家一起玩雪片。
6、合作游戲
以集體共同的目標為中心,有組織、有分工。例如:大家一起玩雪花片,插一個小公園,甲插小橋,乙插小花、丙插樹……大家組合一起就成為一個小公園。
三、我國游戲分類
我國幼教界在學習和借鑒國外游戲理論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形成了幼兒園實用的游戲分類。
角色游戲
創(chuàng)造性游戲 結構游戲
表演游戲
智力游戲
規(guī)則性游戲 體育游戲
音樂游戲
這種分類方法主要是由于長期以來受前蘇聯游戲理論的影響,建立在長期幼兒教育實踐和經驗之上的一種習慣性模式,著眼于教育活動中游戲的形式、內容及其與發(fā)展功能的一致性,便于教師的識別和組織。
創(chuàng)造性游戲與規(guī)則性游戲的區(qū)別
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規(guī)則是內隱的,規(guī)則對游戲活動的制約是內隱式的,兒童在游戲中自由度較大,自由創(chuàng)造的“余地”也很大。
規(guī)則游戲的規(guī)則是外顯的,規(guī)則對游戲活動的制約是公開式的,兒童必須嚴格按游戲規(guī)則開展游戲活動,自由度較小,自由創(chuàng)造的“余地”也較小。但這并不排除創(chuàng)造性的存在,只是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方式發(fā)生變化。
創(chuàng)造性游戲與規(guī)則性游戲的區(qū)別
前者強調兒童游戲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自發(fā)的創(chuàng)造性游戲,
而后者強調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主張在教師組織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地開展游戲活動。
創(chuàng)造性游戲與規(guī)則性游戲的密切聯系
各種游戲之間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現象或交叉關系,只是一種相對獨立的游戲類型,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并列關系。
這些游戲類型中,角色游戲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幾乎可以滲透入任何一種游戲中,構成一種輔合性游戲。
智力游戲具有較強的擴散性,幾乎任何一種游戲都在不同程度上包括了智力的因素或成份。
四、游戲分類在幼兒園游戲中的運用
1、幼兒園各年齡段游戲的類型是不同的
小班及中班前期:以玩耍游戲為主,根據幼兒的特點及需要,適當增加簡單的規(guī)則游戲。
中班后期開始:逐漸增加結構游戲及規(guī)則游戲的成分,以滿足幼兒智力及體力發(fā)展的需要。
因此,幼兒園教師在組織游戲的時候,要考慮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游戲的情況,不能盲目照搬,以偏概全。
2、幼兒園各年齡段游戲的材料是全面的
幼兒游戲的主題是和他們的發(fā)展緊密聯系的,不同年齡幼兒游戲的主題基本上都與他們生活的經驗緊密聯系,大部分主題是相同的,但所反映的內容情節(jié)則是有年齡層次的,大致體現了從玩耍游戲向規(guī)則游戲過渡的規(guī)律。
因此,在提供游戲材料時,應注意給年幼的兒童提供成型玩具為主,適當提供一點半成型玩具;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增加玩具的種類和半成型玩具的數量。
3、幼兒園教學游戲是為教學服務的手段
教學游戲是教師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利用游戲的形式創(chuàng)編的游戲。因此,教學游戲實際上只能是教學手段,是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的初步體現。
我們不能以為安排了幾個教學游戲,讓孩子們在那里安靜地操作,就是給幼兒提供了游戲的機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