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表演游戲PPT課件這個PPT共5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表演游戲概述,表演游戲的環境創設,表演游戲的表演技能,表演游戲的組織與指導等,歡迎點擊下載。(三)影子戲的舞臺與布景
二、木偶操作技能
(一)舉偶方法
三指舉偶
五指舉偶
雙手舉偶
(二)布袋木偶頭部操作
1、屈伸
2、搖擺
3、搓動
(三)布袋木偶“手”的操作
1、單純雙手動作
2、組合動作
第四節 表演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一、表演游戲組織與指導的原則
(一)游戲性先于表演性
(二)游戲性與表演性的統一
游戲性是基本的;
表演性逐漸提高完善的
二、表演游戲的指導
1、選擇適合的表演內容
(1)思想健康、內容活潑,并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作品。
(2)表演性 :有一定的戲劇成分,有適當的表演動作,有集中的場景
(3)起伏的情節
如《小兔乖乖》《拔蘿卜》《小熊請客》《三只蝴蝶》《白雪公主》《小紅帽》《狼和小羊》《三只小豬》等。
3、深入理解文學作品,結合作品研究如何扮演角色。
(1)通過示范提問等,讓幼兒深入理解文學作品.
(2)要讓孩子們理解聲音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聲音表情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如“下雨了”
(3)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學習,訓練聲音表情動作表演技巧。
(4)盡量淡化性別角色
4、以靈活的組織鼓勵幼兒創新,讓幼兒大膽創編故事情節。
(1)引導幼兒在角色的語言和動作上進性創新。
(2)創編、改編故事,鼓勵幼兒進行創新。
三、中、大班幼兒表演游戲的指導
(一)中班幼兒表演游戲的指導
年齡特點:可以自行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換的意識不強;游戲的目的性、計劃性差;以動作作為主要表現手段
指導
安全有趣的半封閉空間;材料簡單易搭配,數量2-4種為宜;時間不少于30分鐘
游戲開始階段,幫助做好分組工作,講解角色更換原則;展開階段,提高幼兒的角色表現意識
(二)大班幼兒表演游戲的指導
年齡特點
能獨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務,并有很強的角色更換意識;游戲的目的性、計劃性較強,能自覺表現故事內容;具有一定的表演意識,但尚待提高;具備一定的表演技巧,能靈活運用多種表現手段,但水平善待提高
指導
提供多種類的游戲材料
游戲最初階段,盡可能少干預
應及時給幼兒提供反饋,重點在如何塑造角色上。
小猴賣“O”
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他很聰明,肯動腦筋。一天,店里來了五位顧客,每人手里拿著一張紙片,每張紙片上畫著一個“O”(圓圈)。咦,這個“O”是什么意思呢?小猴摸摸腦袋想辦法:有了,我要問清楚這個“O”的用處。
小猴問小鴨:“你買這個圓圈去干什么呀?”小鴨說:“我要學游泳。”小猴明白了,給了小鴨一個大紙包。小鴨付了錢,高興地走了。
小猴問小貓:“你為什么買圓圈?”小貓說:“我想用它照著洗臉、梳頭。”
小猴拿出一個紙袋,裝上東西給小貓。小貓看看,付了錢,滿意地笑了。
小猴問小狗:“你為什么買圓圈?”小狗舉起手中的鐵鉤子說:“我要和小熊一起玩。”小猴很快把一個東西裝入紙袋,賣給了小狗。
小猴問小老虎:“你為什么買圓圈?”小老虎說:“瞧我腳上的新球鞋,今天我們有一場比賽。”小猴很快拿出一個東西裝進紙袋,賣給了小老虎。
最后輪到小兔,小兔說:“媽媽今天要出門去,要我買些圓圈當早點。”小猴拿出一個食品袋,裝了三四樣東西賣給小兔,小兔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大班表演游戲《小猴賣“O”》教學教案
游戲的產生:
孩子們聽了小猴賣“O”的故事,對故事的內容十分感興趣,常常在區域活動的時候自導自演故事。有的孩子向我提出為他們提供材料讓他們可以制作表演的道具、服裝等等。于是就開展了一系列的表演游戲。
游戲總目標:
1、根據自己的表演需要制作道具、服裝等。
2、喜歡參與表演游戲,大膽對角色動作表情進行探究,感受故事中情感、情緒的變化,并通過語言及動作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3、學會游戲中如何商量,制定游戲計劃;為游戲準備材料;解決角色的分配等等游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4、養成游戲過程中與同伴友好合作的習慣。
5、會簡單的根據游戲的情況進行評價,并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自己對下一次游戲的改進方案。
第一階段:
游戲核心目標:
學會游戲中如何商量,制定游戲計劃;為游戲準備材料;解決角色的分配等等游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體驗表演的樂趣。
準備活動:
1、復述故事討論自己喜歡扮演的角色。
2、收集游戲所需的頭飾、道具
3、討論怎樣使道具、服飾更美
4、裝飾服飾、試穿、修改。
5、展示幼兒設計的服裝、道具。
指導要點:
1、回憶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中有誰?小猴店里來了幾個顧客?它們想買什么?小猴怎么想?
2、討論要表演這個故事,需要哪些道具,角色?
1)分小組討論,制定布置計劃。要求孩子用最簡單的方法布置,但要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什么地方。
2)展示布置方案,共同敲定最好方案。
3、討論需要制作的服飾、道具。
提問:(1)有哪些角色的道具我們以前做過?
(2)現在還需要哪些角色的道具?哪些角色需要制作服裝?哪些角色需要面具?哪些需要做頭飾?了解同伴們制作的道具
4、幼兒自由分組表演
(1)注意各組的人數,根據故事中的角色數量來定人數,自行調整本組的人數。
(2)選擇適當道具進行表演。
5、請個別組幼兒上前表演,共同評價
6、再次分組表演
(1)根據故事情節表演。
(2)注意場景道具的利用。
7、游戲評價:
哪組孩子用道具用得好?下次游戲還需要增加什么東西嗎?
第一階段游戲的觀察與推進:
觀察:在活動中幼兒展示了自己制作的道具、服飾并且迫不及待的打扮自己,可一部分的幼兒不能根據各個角色細微的特征來打扮自己。游戲中幼兒會根據故事情節表演,但不夠生動。
推進:下次游戲將把重點放在孩子的表演,引導幼兒角色表演。
第二階段:游戲的核心目標
1、喜歡參與表演游戲,大膽對角色動作表情進行探究,感受故事中情感、情緒的變化,并在故事表演中進行嘗試,體驗表演的樂趣。
2、能使用自制及收集的游戲材料創設主要情境與同伴合作開展游戲。
3、能與同伴互相配合學會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游戲活動準備:
1、討論交流:如何能把各個角色表演得更加生動
2、手工作坊:繼續制作,豐富表演中所需的服飾和道具
游戲指導要點:
1、欣賞幼兒布置的店引起幼兒表演的欲望。
2、幼兒分組表演,教師觀察指導:
1)重點指導幼兒運用生動的語言、動作、表情表現角色特征,及時表揚能與同伴合作進行游戲的幼兒。
2)對能力弱的幼兒給予鼓勵,激發其表演興趣,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完整地表演,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或找同伴協商解決。
3)滿足幼兒提出的新構思及要求,指導幼兒在發展情節中出現困難。
3、評價活動:
1)請幼兒說說自己在表演中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情況。
2)組織幼兒討論游戲中還缺少什么,鼓勵大家一同收集制作。
游戲的觀察與推進:
觀察:孩子們對對話和動作都比較熟悉了,能與本組的小朋友合作,完成表演。有些孩子,表演得特別生動,特別大膽。游戲中,我給了她們很大的肯定。但孩子們在游戲中,似乎很不喜歡扮演他們不喜歡的動物。
推進:在下次活動中,我將和孩子們交流一下,共同解決角色分配的問題,避免孩子們在游戲中不停地扮演同一角色。
第三階段游戲準備活動:
環境創設:繼續設計布置小猴的店。
手工作坊:繼續分小組制作補充游戲材料
指導要點:
1、回憶上次游戲情況(引導幼兒說出有那些不足)
請孩子們說說自己發現的問題,自己解決簡單的問題。
2、教師提出對上次游戲中問題的建議,與幼兒共商討解決。
1)為什么有一些角色小朋友不愿意扮演呢?如果不要這些角色行不行呢?
2)你們看過的動畫片里有沒有你不喜歡的人,為什么他們還要在動畫片里出現呢?有什么用處?
引導孩子發現故事中的每個人物都很重要,都有他們特點。
3、討論:如何創造性地利用材料合理設置情景讓游戲中的角色更生動?讓游戲的情節更有趣呢?
4、幼兒分組表演,教師觀察指導
1)鼓勵幼兒根據情節大膽表現角色特征。
2)啟發幼兒用與情節相適應的語言、動作來表現角色,如:狐貍對三個小動物說話時不同的語氣語調、表情等。
3)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愛惜游戲材料。
5、結束、評價:
1)鼓勵幼兒說說同伴具有創造性的表現,并請其他幼兒向他學習。
2)討論:“游戲中還可以增加哪些故事情節?”鼓勵幼兒在活動繼續想象可豐富的故事情節。
敬請批評指正 !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