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工作講座PPT課件這個PPT共5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家長工作概述,家長工作技能,家長工作藝術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家長工作技能與藝術
第一部分:家長工作概述
第二部分:家長工作技能
第三部分:家長工作藝術
兒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發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并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目的上,還是過程和手段上,都不要分歧。
——蘇霍姆林斯基
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
——陳鶴琴
家長工作的重要性
幼兒角度來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社會領域中也指出:“家庭、幼兒園、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溫暖、關愛、平等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
教師角度來說: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在幼兒園工作中,到底是家長給你的煩惱更多更大還是幼兒?”結果95.89%的幼兒教師認為給自己帶來更多更大煩惱的是家長而不是幼兒。
經常聽有的教師說:“我見了孩子就高興,見到某些家長就頭疼”。
可見,家長工作影響著幼兒教師職業生活的質量,也影響著職業生活的幸福感。
幼兒園角度來說:
曾經有一位園長說過:“贏得1個家長就等于贏得100個家長;放棄1個家長就等于放棄100個家長。”
這種說法有點夸張,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你贏得一個家長的心,他就會到處宣傳你的“好”;你失去一個家長的心,他就會到處說你的“壞”。
“金杯、銀杯不如別人的口碑”,家長的評價,對于幼兒園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幼兒園家長工作概述
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含義:
幼兒園家長工作就是幼兒園主導的,以各種日常的以及專門設計的活動為途徑,旨在促使家園教育在優勢上互補,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活動的總和。
幼兒園家長工作主要涉及: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會、接送交流、QQ群交流、微信交流、家訪、家長志愿者、家園聯系手冊、家園聯系欄及親子活動。等等。
一、幼兒園家長工作的目的和任務
1、增進家園良性互動,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為孩子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2、提高家長教育水平,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
3、互通孩子教育方面的信息,協同一致,形成合力,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
4、了解家長的要求,更好地服務于家長。
根據不同角度進行劃分(內容):
一、按家長工作的目的進行劃分:
(一)、教師指導家庭教育的工作,其要求:
1、基于家長及幼兒的需求
2、做出個性化的建議與服務
(二)、家長督促和評估教師的工作,其要求:
1、工作前要強調事件的重要性
2、工作中要引導家長表述真實的想法
3、工作后要做好對家長的反饋交流
(三)、家長參與班級管理的工作,其要求:
1、做好準備工作,避免輕視
2、做好組織工作,避免混亂
3、做好后續工作,避免失信
(四)、家長與教師雙向交流的工作,其要求:
1、交流要體現及時性
2、交流要體現專業性
3、交流要體現互動性
二、按家長工作對象群體的年齡進行劃分:
(一)、父輩家長工作,其要求:
1、平等合作的態度
2、客觀公正的態度
3、專業知識的引領
(二)、祖輩家長工作,其要求:案例
1、尊重其地位
2、了解其需要
3、委婉提出建議
二、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基本原則
尊重性原則
平等性原則
顯示愛的原則
教育性原則
針對性原則
三、幼兒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定位與溝通
思考:
1、教師與家長之間什么關系?指導者與被指導者?朋友關系?
2、教師與家長交流應注意什么?
理想中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合作關系。
其特點:
1、以工作為起點
2、以幼兒為紐帶
3、以教育為目的
4、以合作為手段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原則 :
一、平等性與主導性相結合
社會地位的平等、教育身份的認同、教育理念的主導、教育策略的支持
二、經常性與及時性相結合
經常溝通意在互相理解、及時溝通重在解決問題
三、專業性與情感性相結合
交流要體現專業性、交流要飽含情感性
三、幼兒教師做好家長工作應具備的素質
一、做好家長工作應具備的知識:
1、幼兒教育專業知識 2、幼兒家庭教育知識
3、禮儀知識 4、社會人文知識等。
二、做好家長工作應具備的職業道德品質
公平、公正、尊重、熱情、負責、體貼、體諒、合作之心
三、做好家長工作應具備的專業能力
1、觀察和了解家長教育需求的能力
2、設計、組織實施各項家長工作活動方案的能力
3、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的能力
4、研究和反思家長工作的能力
5、與家長溝通交流的能力
四、做好家長工作應具備的良好心理素質
1、心理承受能力
2、情緒自我調節能力
3、專業信仰等
四、幼兒園班級家長工作的形式與技能
一、集中型家長工作
1、班級家長會
一般學期初進行,目的是讓家長了解新組合的班級教師、班級的工作計劃、本年齡段幼兒特點、本班幼兒情況分析、本學期的一些主要活動、班級特色、班級常規以及班級內其他一些該共同說明的問題。等等。
2、家長開放活動
一般學期中,向家長開放半日活動、運動會、親子體驗活動、元旦聯歡、觀看幼兒演出等。
如:半日活動開放,開始前要進行一個簡短的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本次開放日的流程,注意事項(旁觀者,不參與),引導家長從哪些方面去關注孩子(縱向、橫向)
二、分類型家長工作
1、家訪
2、“個性服務”——約談。 應注意:
a、明確約談的時機 b、做好準備工作
c、營造寬松氛圍 d、避免使用專業術語
e、要讓家長感受到平等、尊重
f、談孩子的缺點時要注意方式
g、交談時慎做橫向比較
h、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方案
i、愉快地結束約談活動
三、日常型家長工作
1、每日互動——接送時簡聊(來、離園)
注意: (與接待、晨檢相結合)(特殊情況及時向家長說清)
a、簡聊的事件一定要簡單、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避免長篇大論
b、簡聊的對象一定要多,努力和更多的家長談談孩子的表現,避免顧此失彼(計劃觀察)
c、內容要具體(事件、評價、建議),避免“他今天還可以”、“表現還行”等含糊其辭的話語。
d、簡聊的問題如果無法立即解決,可請配班教師進行進一步個別約談。
2、書面互動——家園聯系欄
a、注意目標導向:向家長介紹現代家庭教育觀念、做法、反應班級日常保教工作情況,提出家園配合的要求等。
b、內容與欄目:一周活動計劃、育兒知識、保健知識、本周小明星、親子游戲推薦等。
注意:1)、內容實用,有針對性
2)、位置要適宜
3)、內容要及時更新
3、網絡互動——微信群、QQ群、飛信群等。
最常用:微信群
內容:分享孩子們的游戲生活學習照片(盡量人人有)
及時提示家長(生活、學習等)
及時公布通知、分享教育智慧或做法
鼓勵家長分享孩子在家的表現、育兒經驗等。
注意:
a、實名制,教師要管理,確認家長全部加入。
b、及時回復,但是帶班時,不回信息。
c、預先制定公約,如:不亂發廣告或虛假信息、注意言辭文明、個別問題請私下找老師或直接打電話、不要濫發表情包等。
d、教師用語:您、家人們、親等。
★幼兒園家長工作技能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一、傾聽在前,反思在后——當家長有話要說時(案例)
1、從家長的敘述中尋找合作的契機
2、從家長的建議中探尋教育的良策
3、從家長的投訴中反思管理的不足
二、基于需求、分類溝通——當遇到不同類型的家長時
*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家長進行溝通
1、陽光積極型
教師不需特別的準備便可在輕松的氛圍中與其進行溝通,要努力爭取其成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合作骨干”,并發揮其優勢,引領其他家長朝著良好的溝通方向發展。
2、沉默少語型
教師要努力用自己的教育熱忱來改善家長對待教育的態度,要善于用“獨白”的方式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
3、敏感多疑型(案例)
教師要首先照準“過敏原”,再為其“脫敏”。要相信,家長對于某些事情之所以敏感并表現出懷疑的態度,一定是有原因的。教師要發現這些原因并幫助家長了解事情的真相,消除其懷疑的不良情緒。
4、沖動暴躁型
教師既要“以柔克剛”,又要“理直氣壯”。當家長情緒失控或言行過激時,一定要保持冷靜,避免與家長發生沖突,以溫柔的語氣耐心回應;同時也要有直面問題的底氣與解決問題的勇氣,前提是基于幼兒發展的角度。
*如何與不同職業的家長進行溝通
1、機關事業單位的家長
這類家長政治素質較高,注意師德形象;對教育問題比較關注,與其溝通時既要表達對全體幼兒的關注、又要體現對其子女的特殊關照;組織能力或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可邀請其參與家委會或者各類活動的發言等。
2、個體私營與企業就職的家長
這類家長比較忙,經常無法參加班里活動,教師要選擇靈活方式與其溝通。
3、全職媽媽
這類家長比較有時間,要爭取她們多參與班級各類活動,也要多與其探討正確教養子女的方法。
*如何與不同教育需要的家長進行溝通
1、崇尚自由型biao'xian
表現為:對孩子天性過度順應而對“自由”缺乏科學的認識。
要讓其認識到:a、孩子的自由不等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何自由都是有條件的;b、無原則的順從只會害了孩子對孩子的集體生活和社會交往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2、過度照顧型
表現為:經常過低評價孩子的“能力”,怕孩子做不好或受委屈而包辦代替。教師應肯定家長的辛苦付出,要讓其認識到:a、孩子的“潛力”和“能力”不容低估;b、孩子的自理能力對其今后學業、生活和成長至關重要。
3、望子成龍型
表現為:對孩子期望過高,盡全力對孩子的發展創造條件,有“過度表揚”和“要求過高”兩個極端。教師應肯定家長對其子女教育的重視,也要關注對其子女某些方面的培養,更重要讓其認識到:a、天才兒童畢竟是少數,不要無形中給孩子過高的定位和壓力;b、不要過分攀比孩子知識的習得,早期教育貴在學習品質和興趣的培養。
4、放任自流型
表現為:對孩子的成長漠不關心,認為“樹大自然直”,對老師沒有特殊要求,對班級和孩子也不關心。教師要做到“不放棄、不拋棄”,要經常性地主動溝通,也可有意識邀請其參加一些親子互動,通過“潤物細無聲”地影響,逐步增強其教育子女的意識。
三、 服務在前、要求在后——當需要家長配合時(案例)
在向家長不知任務時,應介紹自己都做了哪些工作,使家長了解到教師都是為了孩子的發展著想,然后再提要求。
四、契而不舍、態度積極——當一次溝通無效時(雨欣鬧情緒、眼睛)
★幼兒園家長工作藝術
一、與家長建立良好情感關系的藝術
1、努力給家長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每個第一次)
如:穿著、干練、專業、熱情、大方、有修養、有活力等。
2、展示你的專業品德
如:公平、公正、無私、尊重、關愛、耐心、責任心等。
3、讓家長感覺到你很專業。
包括:專業技能展示、專業知識介紹、環境設計、為家長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為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智慧等。
4、通過共同的任務或活動,增進彼此間的了解和感情。
5、在家長面前表現出你對孩子的成長很用心
如:用具體事例來和家長溝通孩子的狀況、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平時留心觀察并記錄每個孩子的表現等。
6、讓孩子喜歡你。
贏得孩子的喜愛,就會贏得家長的認可和喜愛。平時可通過肢體動作體現對孩子的愛:拉拉手、拍一拍肩膀、摸一摸額頭小臉蛋、抱一抱、善意地微笑、豎起大拇指;充滿愛意的語言交流等。
7、讓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孩子的愛
a、教師與孩子的親密關系要讓家長看得到
b、關注孩子的穿衣打扮(離園前)
c、用照片和錄像來體現教師對工作的用心
d、做的好事要讓家長知道
8、做一些讓家長感動的事情
如:入園初、短信關懷、說說孩子的進步、趣事、用微笑感動家長、細節(生?。?br />9、讓家長感受到做幼兒教師真的不容易
10、與家長有誤會時要主動化解
11、家長交代的事情要努力做好并及時反饋
二、與家長交流孩子發展信息的藝術
1、注意保密性原則
2、注意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態度的端正
3、明確信息交流的目的和內容
4、注意縮短心理距離
5、要以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
6、溝通要用事實來說話
7、描述、但不下結論
8、善于說具有暖意的話(例)
三、向家長反應孩子發展問題的藝術
1、不要以告狀者的身份參與家長交流
2、讓家長感覺到受尊重
3、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后再談
4、先揚后抑
5、為家長提供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
6、遵照你的計劃并適時結束(一般半小時左右)
四、應對家長工作棘手問題的藝術
* 應對家長晚接孩子的藝術:
1、預防家長晚接
如:告知家長接送孩子時間;提醒家長晚接孩子會引起孩子焦慮、有被拋棄的感覺,對孩子性格培養不利(更易打動家長);和家長溝通自己也有家庭生活,如家長遲到了也會影響到你。
2、家長晚接孩子后的措施
注意和家長說話的態度(案例)
*應對家長不合理要求的藝術 (案例)
1、了解家長的顧慮和需要
2、盡可能從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找出回絕的理由
3、不要簡單回絕家長的無理要求
4、如何回應(案例)
*應對家長非理性卷入孩子沖突的藝術
1、讓沖突雙方冷靜下來(互相暫時隔離)
2、傾聽(雙方:想做什么,目的是什么,不評價)
3、引導每個家長關注自己孩子的感受及言行的效果
4、引導每個家長改進措施,教師總結并提出措施、建議
5、遵循達成一致的解決辦法。
*應對家長不滿情緒的藝術(語言) 1、承認家長有理由生氣 2、冷靜且認真傾聽 3、積極回應 4、始終尊重家長 5、愛心不變 *應對孩子在園受傷的藝術(案例) 受傷前:1、避免孩子受傷(班內設施、晨檢) 2、告訴家長正確的安全理念 3、平時注意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 受傷后:1、及時與家長溝通 2、敢于擔當 3、采取有效補救措施,避免類似事情再次發生 4、做好后續工作
*會說不如會聽。 *時刻保持微笑,因為微笑是最好的溝通方式。 *愿大家都能贏得家長的喜歡、信任、支持、維護、體諒,從而體驗到職業的幸福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