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6
這是認識直角學情分析,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課本P40例3、例4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初步認識直角,感知直角的特點——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直角是一類特殊的角。
2、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題。
3、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并會判斷直角。
難點:正確畫直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三角板、折紙、課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舊知
出示任意角,請學生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出示書中例圖,請學生說出例圖中是否有角。
?。?)揭示課題
讓學生觀察例圖,引導學生說出這些角有什么特點?并告知有此類特點的角為直角。
從例圖中抽象出直角的圖形,讓學生認識直角的標志。
畫三個邊長長短不等的直角板書,強調直角的大小不隨邊的長短變化,直角的大小是一定、固定不變的。
二、認識直角
(1)請學生拿出三角板,找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說明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的.方法(疊合法):先將三角板上直角的頂點和要判斷的角的頂點對齊,再將三角板上直角的一條邊和直角的另一條邊重合,若重合是直角,若不重合不是直角。
?。?)讓學生用三角板量一量數學書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請學生拿出折紙,親自動手折直角,并驗證是否是直角。
三、畫直角
課件出示3幅連續的直觀圖,呈現了三角板上的直角畫直角的方法(重復判斷直角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數一數課本“做一做”第2題中的直角。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生活。”
本周我有幸能在中心校領導的參與中開展了一節關于《認識直角、畫直角》的數學課,課后不僅得到了校領導們的認同,而且得到了校領導的指導與建議,讓我受益匪淺,現將我在此次教學案例中的反思與收獲整理如下:
認同點:
1、針對本節課程,我以課本為基礎,以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師用書為藍本設計了此次教學活動,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了本節課,使本節課的所有活動都有的放矢。
2、充分利用了學校提供給教師的教育資源,如教師用書、多媒體等,緊跟時代步伐,采取多樣化方式給與教學支持。
3、教學的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能抓住學生反映出來的明顯問題。
4、關注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折直角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5、學生的行為習慣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上課的專注程度有了很明顯的提高,回答問題積極踴躍,能跟著老師的引導進行思考,做到了有效課堂的基本要求。
領導們不僅對我的努力以及授課水平給與了肯定,而且提出了很多了讓我茅塞頓開的建議,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欠缺與不足:
1、前期基礎知識要扎實,學生的基礎不扎實導致后面的知識理解起來很困難,技能明顯會感到欠缺,解決問題時會有很強的力不從心感,打消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引導學生清楚明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并把自己的做法說明白,讓同班的同學充分理解。
3、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切實貼合本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規范教師語言,讓學生不僅能聽懂教師說的話,更能感同身受地理解教師的思想。
4、在選擇教材資源時,要從身邊發現生活實例,拓展教材的選擇寬度,貼合學生的生活情境,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
5、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聽講狀態,注意學生的反饋,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來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真正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6、盡量避免教師說的多、學生做的少的現象,貼合學生實際的身心發展水平來選擇教學方法。
7、加強學生的示范與動手能力,讓他們在做中學,做了就記住了,改掉傳統的老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尋求新的突破。
8、增加學生親自上臺示范講解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出來并親自講出來,規范學生的課堂語言,加強普通話的訓練......
當然,此次活動帶給我的收獲不僅僅是以上這些,還有很多值得我事后細細品味的建議與指導,有了領導們專業成長的智慧引領,對于我們教師主體性的釋放、創造性的提升、專業的成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還要堅持隨時隨地的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讓我們在研究中成長,在反思中成長,使自己真正成長為一名科研型、學者型的.教師。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能辨認、判斷角和直角。
3.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動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體驗數學來源于實踐的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畫角。
難點:引導學生從實物逐步抽象出幾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
談話::小朋友還記得我們一年級學過哪些圖形嗎?
教師出示一本書,問:誰知道這本書的這部分(師沿著一個頂點向兩邊摸,手勢指出兩條邊所夾著的部分)叫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一種幾何圖形。 (板書課題:角)
老師挑選了幾件物體,你能說說看,這些物體的角分別在哪里?(課件出示:書、剪刀和鐘面:讓學生逐一指出書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形成的角。)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現在你能說說在我們的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豐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認識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數學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樣呢?我們一起來看(把剛才電腦投影的實物體逐漸去掉顏色及其他非本質的東西,只顯露出角“∠”,明確指出這就是角)。
3.角的特點。
(課件出示)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以鐘面形成的角為例)一個角是由什么組成的?(一個點和2條線)
對,這個點我們把它叫作角的頂點(扇動3次:出現頂點)由頂點引出的2條直線叫作角的邊。(扇動3次:出現邊)
從頂點出發,引出的兩條邊,中間所夾的部分就是角,我們要用圓弧表示(出現圓?。?/p>
小結:角是由什么組成的?(一個頂點,2條邊組成的)
用什么表示角?(圓?。?/p>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找角的游戲。
判斷題:指出下列圖形是不是角,為什么?
總結:只要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圖形就是角,這圖形無論朝什么方向、無論放在什么位置、無論大小,只要有以上特點就是角.
4.畫角。
下面我們就根據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這樣的特點把它畫出來,并標上符號。
(1) 教師先示范一次,先畫一個頂點,從這個頂點引出2條邊,中間所夾部分就是角,用圓弧表示。
(2) 學生畫。
(3) 反饋評講。
5.認識直角。
(1) 引入:剛才,我們認識了角,并知道了角的特點,下面,誰能告訴老師三角尺中有幾個角?(3個)
(2) 師指著直角問:這個角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對呀,象這樣方方正正的角我們叫它:直角(板書:直角)。
(3) 直角表示方法:用正方形的一半。
(4) 請你拿出這樣一把三角尺,自己摸一摸這個直角。小朋友真聰明,拿另一把三角尺問:那這把三角尺中也有直角,請你也找出來。
(5)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一量(演示:量角的方法,頂點重合,角的邊重合。)我們數學書封面上的角,你發現了什么?(四個角都是直角。)
(6) 小朋友們真行,不僅找到了三角尺上的直角,而且還會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驗證,可是老師遇到一個問題:現在老師手里只有一張紙,沒有其它的工具,可老師又需要一個直角,怎么辦呢?(讓學生充分說,自由的折。)
(7) 折直角。(課件示范折的過程,要求學生先說一遍,再折一遍,最后,打開數一數共有幾個直角?并用直角符號表示一下。)
(8) 游戲。“尋找直角”規則:我們今天認識了角和直角,剛才同學們找出了身邊的角,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拿著三角尺或者是你折的直角找出教室里的直角。
(9) 指名匯報。
(三)練習判斷。
( )
( ) ( ) ( ( )
(四)拓展延伸。
過渡:剛才小朋友認識了直角,并學會了尋找生活中的直角,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直角以外,還有許多角,看:
(課件演示:用直角尺和銳角比,和鈍角比)
拓展:象這樣比直角大的角我們叫它鈍角,比直角小的角,我們稱為銳角,課后你還可以搜集這兩個角的一些知識。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角有什么特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