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8
這是三位數乘兩位數聽課記錄,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今天,我聽了吳帥娟老師和王俊芳老師上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課,對于這兩節課我有以下的體會:
顯而易見,兩位老師備課時把握了知識的前后聯系,考慮到小學階段對整數筆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兩位數乘兩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關鍵。因此兩位數乘兩位數和三位數乘兩位數同是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只要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再恰當的利用遷移,學生肯定會很快的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在具體計算中,讓學生先嘗試,后討論,對學生使用的多種不同算法,只要他們講的出理由,都給予肯定,培養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計算的意識,它直觀的體現了乘法分配律,與學生的第一種方法是一致的,是豎式的一種直觀體現,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位置值的思想。最后重點討論豎式計算,引導學生歸納用豎式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先用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乘得的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三位數,乘的得數的末位和兩位數的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的數加起來。培養了學生算法多樣化的能力。
總之,在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確了每一種運算的基本步驟和方法,重視知識的呈現過程,在算法多樣化的培養上,當一個具體的問題提出以后,學生有許多不同的想法,這些想法,有的與老師的思路相同,有的不同,甚至有的想法很笨,但這些想法都是學生獨立思考自己的出來的,他經歷了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他的想法“笨”,但思考一點也不少,教師要給予尊重,鼓勵學生這種思考,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一種體現,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學到了一種適合自己的筆算方法,通過交流,學生會自己比較那一種方法更適合自己,從而選擇對自己來說“最優”的方法,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
教學,能力,知識
今天,聽了王老師的這一堂課,感受頗深。
作為同年級的老師,對于這節課我有更深的感觸,我認為王老師設計的引入比較新穎,較符合本節課的內容,起到了一定的遷移作用。首先,王老師復習兩位數與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再導入新課。使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接著在新授課中,對于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講解得也很透徹,對于計算過程中算理的理解很深入,并滲透了估算的方法。
本節主要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它是在學生掌握了整百、整十數乘兩位數口算的基礎上,探討每一位上的積都不滿十的`任意兩、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引出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教師能對教材進行適當的處理,教學采用了創設情境、自主探索、呈現算法、理解算理、鞏固應用、掌握算法的教學模式。即抓住了重點,又讓枯燥的筆算教學生動而不呆板,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教師能抓住教學重點,課堂銜接緊密,巧妙地將各個環節連接在一起,很好的實現了計算教學的目標。從本節課中,對于我怎樣才能更好的上好一節計算課有了很大的幫助。
在今后的計算教學中,要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入手,把枯燥乏味的計算課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樂學。注意算理的講解,同時體現算法的多樣性拓展學生思維,注意練習題的設計與訓練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強調計算題的書寫格式等。
10月18日下午第一節課我聆聽了張海玲老師執教的《加法的驗算》這節課,我覺得張老師這節課有以下特點;
1. 老師能聯系實際創設情境——“要開運動會了,學生需要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課件出示此情境圖后先讓學生觀察然后提出數學問題,最后學生自己列式解決了,接著老師提問:“你們的計算對不對呢?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呢?最后引出新課——《加法的驗算》,再讓學生分組交流體驗驗算方法:如驗算的方法有用183-135=48;183-48=135;48+135=183來驗算,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突破難點。
2.老師非常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應用所學的知識找到驗算的方法,這樣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主要體現在第一、二環節上)。
3. 教學環節緊湊,準備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這節課中,可以看出學生是在老師創設環境中先提出數學問題而后輕松學習新知的。
4. 老師非常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如:強調驗算的書寫格式等。
5. 教師評價學生的方法多元化,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鼓勵。
在聽的過程中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1、在引入新課題時,由于驗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非常陌生,所以學生可能會說不出“驗算”這個詞來,我覺得是否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學生把一套運動服和鞋的錢計算出來后就用課件顯示教材中小精靈的話:你怎么知道這個結果就是正確的呢?讓學生獨立思考大約2分鐘后再回答:學生可能會說出:用口算再算一遍、也會有學生這樣說:我在草稿本上再計算一遍……這時老師就可以說:對!你們的方法很好,在數學中我們把它就叫做驗算,今天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研究有關“加法的驗算”,大家有沒有信心!
2、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從四道題中任意選一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驗算;或者分男女兩組各做兩道題后到視頻展臺上展示。(讓1—2名學生重點講一講他是怎樣驗算的;如果四道題每個學生都做并且驗算的話會用去很多時間而影響后面的進程。)
3、板書驗算方法時可以不用文字的形式寫出來;當學生匯報驗算方法時,教師直接這樣板書出來:①183-135=48;②183-48=135;③48+135=183再讓學生在下面和同桌互說,比如生1說:“我是用183減去135看它是否等于48的……
4、練習設計雖然有層次性但形式有點單一;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將練習展現在學生面前,如:誰是驗算大師、智慧大門我來開等形式。
總之,在這次聽課活動中,我汲取的一些好方法,將其也要嘗試到自己的教學中,力爭使自己也有一個提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