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8
這是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及有關概念 (2)能根據定義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的性質 (3)了解平行四邊形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能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和證明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經歷用平行四邊形描述、觀察世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2)在進行性質探索的活動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 (3)在對性質應用的過程中, 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繹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探究討論中養成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在性質應用過程中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 (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2)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性質的應用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探究
教學過程:
一、設置疑問,導入新課教師活動:介紹四邊形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系,指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都是特殊的四邊形。提出問題(1)四邊形與平行四邊形(教材91頁章前圖)(2)四邊形與平行四邊形有怎樣的從屬關系? 學生活動:(1)利用章前圖尋找四邊形 (2)說說四邊形與平行四邊形的關系【設計意圖】指明學習任務,理清四邊形與特殊的四邊形之間的關系,引出課題
二、問題探究 (1)教師活動: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庭院的竹籬笆,電動伸縮門,活動衣架等學生活動:欣賞圖片并舉例結合小學已有的知識以及對圖片的觀察和思考,歸納: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再動手根據定義畫出平行四邊形【設計意圖】由現實生活入手,使學生獲得平行四邊形的感性認識,同時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教師活動:提出問題根據定義畫一個平行四邊形,觀察這個四邊形,除了“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以”外它的邊角之間還有其他的關系嗎?度量一下,是否和你的猜想一致?然后深入到小組中參與活動與指導學生活動動手畫圖,猜想,度量,驗證,得出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鄰角互補 (3)教師活動: 你能證明你發現的結論嗎? 學生活動:小組內交流,并與前面所學知識聯系,證明線段和角相等的辦法是三角形全等,而四邊形問題轉化成三角形問題是作對角線 學生活動: 獨立完成證明,一名同學板演
【設計意圖】經歷猜想—實踐---驗證的過程,從中體會親自動手實踐學到知識的樂趣,獲得成功得體驗在尋找證明線段和角相等的辦法---三角形全等,一方面體會知識的前后連貫性,另一方面意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完成證明,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以及嚴謹的學習態度三、講解例題,鞏固練習 教師活動:例1.小明用一根36米長的繩子圍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場地,其中一邊長16米,其它三邊長多少?引導學生審題學生活動:弄清題意,自己嘗試 教師活動:示范解題過程 強調平行四邊形性質的幾何表達 在 中 ABCD ADBC AB=CD AD=BC ∠A=∠C ∠B=∠D 學生活動:生練習課后習題【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審題,這是解題的關鍵,同時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訓練學生能清晰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 四、小結 教師提出問題: 1. 通過學習,本節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 2. 在對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探究過程中,你有那些認識? 3. 在應用平行四邊形性質解題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活動:交流獲得的知識和得到的感受【設計意圖】通過整理,一方面讓學生理清本節課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感受探究過程的樂趣,體驗克服困難的勇氣樹立自信心。布置作業:教材99頁第1題,第2題,第6題 板書設計: 1.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的表示: 3.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鄰角互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