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7
這是分數乘分數的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節課內容是《分數乘分數》,它是建立在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在于使學生理解分數乘
分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
難點。
本節課在教學中充分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通過觀察、涂畫、比較、歸納等活動,通過例題的直觀操作,通過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理解了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初步掌握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直觀導入
在教學中為了突破教學的難點,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分數乘法計算法則的算理,一開始我就請同學們看黑板上貼的長方形紙,涂色部分分別表示這張紙的幾分之幾?,通過對長方形紙的涂色,很好的揭示這一道理。將抽象的算理與直觀的示意圖結合起來,使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在解決算理時,通過數與形之間的對應和轉化,從而啟發計算思維。比如畫斜線的1份占1/2的1/4,此時的單位"1"是1/2,但是對于整個長方形來說是1/8,此時的單位“1”是一個長方形。
二、關注算理的推導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這一新的理念說明:數學教學活動將是學生經歷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是學生自己建構數學知識的活動。因此,本課時力圖讓學生親自經歷學習過程。即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究算法——舉例驗證——交流評價——法則統整等一系列活動中經歷“分數乘分數”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
新知教學時,我出示“1/2×1/3”猜一猜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義?我提示學生想一想分數與整數的意義看一看適合分數與分數相乘嗎?最后學生得出,“1/2×1/3”表示二分之一的三分之一是多少。這時,我告訴學生這道算式也可以表示三分之一的二分之一是多少。我想肯定有同學能夠很好掌握,可是肯定也會有一部分學生不能理解,于是我接著要求學生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出這個算式的意義。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地理解分數與分數相乘的意義也加深學生對“分數與分數相乘”計算法則的理解。
當學生畫出這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時,我問學生,從圖中你能看出“1/2×1/3”的結果嗎?學生一下子就說了結果1/6,然后我又出了幾個分數與分數相乘的算式要求學生先畫圖再說出得數這樣經過幾次動手操作,學生對分數乘法的計算有了深刻的理解。
三、注重學法的滲透
本課時從教學的整體設計上是由“特殊”去引發學生的猜想,再來舉例驗證、然后歸納概括,力圖讓學生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歸納思想。首先讓學生通過活動概括得出“分數乘分數”只要“分子不變,分母相乘”或“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計算方法,再由學生自己用畫圖、折紙、分數的意義等方法來驗證這種計算方法,發現了“分數乘分數,分子不變,分母相乘”的特殊性,以及“分數乘分數,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普遍性。這其間滲透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這樣在計算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自己去做、去悟、去經歷、去體驗,去創造,既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又使學生在理解掌握方法的同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數學情感與價值觀。
《分數乘分數》對于學生而言是新的內容,它的計算方法與整數、小數的計算方法有很大區別,記住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不困難,但讓學生理解分數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數乘分數的算理,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
《標準》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學中要改變以往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改變以記憶法則,機械訓練為主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學習這節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學,讓他們試著去解決課本上的幾個問題:
課上讓學生交流探索的結果。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在前一問的基礎上可以類推出分數乘分數的方法。
有的學生采用了折紙的方法,一步步的給大家講解,效果也不錯。
學生講解的頭頭是道,說實話,這節課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千萬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該放手時一定要放手讓學生去做,很多時候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整節課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安排學生的探究、討論活動,讓學生在討論研究中提出猜想,最后在舉例中檢驗猜想后達成共識,得到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理解算理,由于學生的探究花了大量時間,最后只是對法則進行了總結,從時間的分配上來說,后面的鞏固練習時間很少,學生對分數乘分數到底掌握到什么情況心中沒數。這讓我想到,我們在課堂上無論事先設計的多么完善,都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跟著學生的思路走,而不能死套教案,一定要靈活處理。
遺憾的地方:能講解的學生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孩子是聽會的,個別學生對算理仍然不能很好的理解,對后續學習會有一定影響,對這部分學生要多幫助、多鼓勵,樹立他們的信心!
本節課我注重從生活引入,并且充分的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探究。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實際狀態出發,通過操作,討論,歸納,經歷了知識的發現和探索過程,從中也收獲了解決問題的喜悅。
分數乘分數又是第一單元中的一個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但在課堂教學預設中,我覺得本班學生對計算的方法學習較快,對分數乘分數的意義理解顯得就不那么容易了。
首先,我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個長方形,然后讓他們將這個長方形平均分成3份,問:每份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接著我在讓學生將其中的一份平均分成2份,問:其中的一份是三分之一的幾分之幾?最后讓學生將二分之一涂色顏色。問:涂色部分是原來長方形的幾分之幾?一步一步將學生引入分數乘分數的學習中來,學生一邊畫圖一遍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就不難寫出算式,從涂色部分學生自然就知道結果了。
然后,我讓學生分小組按照剛才畫圖的方法進行自學課本例3,學生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各環節的交流學習中,通過與小組成員的配合,幫助,知道本題是求二分之一的五分之二是多少,要用乘法計算,表示二分之一公頃的菜地是單位“1”,求它的五分之二是多少,列出算式,在涂一涂環節學生就得出了結果。
最后,我讓學生結合圖例、算式、結果,發現并總結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通過觀察和討論,學生很容易就總結出來計算的方法: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做分母。
今后我將在教學中加強這些學生的輔導,提高他們的認知水平和解題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