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1
這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應用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問題的形式幫助學生整理全章的內容,建立知識體系。
(2)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和全班的交流,使學生通過交流和反思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步建立知識體系。
教學思考
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立,使學生再現已學知識,鍛煉抽象、概括的能力。解決問題
通過具體問題來體會知識間的聯系和學習本章所采用的主要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獨立思考獲取學習的成功體驗,通過小組交流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通過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增強自信心。
●○重點和難點
重點:對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性質的掌握;理解不等式(組)解及解集的含義,會解簡單的一元一不等式(組),并會在數軸上表示其解集;會解相關的問題,建立起相關的知識體系。
難點:建立起相關的知識體系。
●○課前準備
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交代本節課的主要任務.
多媒體顯示本章的知識框架圖
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本章內容
結合本章的知識框架圖,統觀全章的知識內容,積極思考并回答問題
問題1
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質?它與等式的性質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小組交流有關不等式和等式基本性質的知識點.
問題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異同?引導學生回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比較兩者之間的不同學生舉例回答.
回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
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
問題3
舉例說明在數軸上如何表示一元一不等式(組)的解集分組競賽.看哪一組出的題型好,全班一起解答.
問題4
說一說運用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
回答教師提問
問題5
舉例說明不等式、函數、方程的聯系.引導學生回憶函數的有關內容.舉例說明三者之間的關系.小組討論,合作回答.函數性質、圖象
小組交流、討論不等式和函數、函數和方程等之間的關系,分別舉例說明.
課堂小結理解不等式的重要作用
結合本章知識框架圖,讓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開動腦筋,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回顧與思考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加深對全章知識體系理解。
(2)發展學生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條理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思考:
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并學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從交流中學習,并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同時尊重與理解別人的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嘗試學習數學的成功體驗,認識到不等式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逐漸形成對數學活動積極參與的意識。
●○重點和難點
重點:
對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性質的掌握;理解不等式(組)解及解集的含義,會解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并會在數軸上表示其解集;會解相關的問題,建立起相關的知識體系。
難點:建立起相關的知識體系。
●○課前準備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引導學生寫出本章的知識框架圖 不等式─→不等式基本性質
↓ ↓
↓ ↓
實際應用←──────學生回答問題
安排一組練習讓學生充分充分討論解決.
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表示在數軸上
(1)2(-3+X)>3(X+2)(2)
(3)(4)
(5)求不等式5(X-2)≤28+2X的正整數解
2.已知函數Y=2X-4
(1)當X取何值時,Y>0(2)當X取何值時,Y=0(3)當X取何值時,Y<0
3.某工人制造機器零件,如果每天比預定多做一件,那么8天所做零件超過100件;如果每天比預定少做一件,那么8天所做零件不到90件,這個工人預定每天做幾個零件?
更多初二數學教案,請點擊
學習目標: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意義。
2、會解由兩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能借助數軸正確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3、通過探討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以及解集的確定,滲透轉化思想,進一步感受數形結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
4、體驗不等式在實際問題中的作用,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學習重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
學習難點: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的確定。
一、學前準備
【回顧】
1.解不等式 ,并把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預習】
1、 認真閱讀教材34-35頁內容
2、____________ _ 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______ _______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
叫做解不等式組。
4、求下列兩個不等式的解集,并在同一條數軸上表示出來
①
二、探究活動
【例題分析】
例1. (問題1)題中的“買5筒錢不夠,買4筒錢又多”的含義是什么?
例2. (問題2)題中的相等關系是什么?不等關系又是什么?
例3. 解不等式組
【小結】
不等式組解集口訣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間找,大大小小解不了”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集四種類型如下表:
不等式組(a<b) 數軸表示 解 集 記憶口訣
(1)x>ax>b
x>b 同大取大
(2)x<ax<b
x<a 同小取小
(3)x>ax<b
a<x<b 大小取中
(4)x<ax>b
無解 大大小小解不了
【課堂檢測】
1、不等式組 的解集是( )
A. B. C. D.無解
2、不等式組 的解集為( )
A.-1<x<2 B.-1<x≤2 C.x<-1 D.x≥2
3、不等式組 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4、寫出下列不等式組的解集:(教材P35練習1)
三、自我測試
1.填空
(1)不等式組x>2x≥-1 的解集是_ __;
(2)不等式組x<-1x<-2 的解集 ;
(3)不等式組x<4x>1 的解集是__ __;
(4)不等式組x>5x<-4 解集是___ ___。
2、解下列不等式組,并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1)
四、應用與拓展
1、若不等式組 無解,則m的取值范圍是 ____ _____.
五、數學日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進一步熟練地解一元線性不等式,并能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模型,
能用一元不等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實踐、討論等活動,積累和運用一元線性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
他也是現實中描述世界數量關系的一個重要模型
3、情感目標: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現實的態度和獨立思考
學會與其他學生交流,培養解決問題時的合作精神。【重點難點】:
重點:一元線性不等式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難點:在實際問題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數量關系。
重點:突出建模思想,刻畫定量關系,從現實中抽象定量關系。注意問題中隱含的問題
該不等式由列代數公式得到,并轉化為純數學問題。教學過程:創設情境,研究新知識
這個周末我們要去杜氏旅游度假村,所以我們要做兩個準備:首先選擇一家旅行社,然后購買一些必要的旅行用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看學生能否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
問題一:中國旅行社的原價是每人100元,可以打7.7折;藍天旅行社的原價和他們的一樣,但是三個人可以免費,其他人費用可以降低20%,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應該選擇哪一種省錢呢?
(從生活中的問題出發,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這是一個具有一定開放性和探索性的最優方案選擇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應根據問題的情況分別計算結果,然后進行比較選擇。通過問題設置,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意義的能力,分析問題中的相關條件,發現問題中的不平等關系。讓學生充分討論和交流,體驗不等式在活動中的應用。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使用“求差值比較大小”讓學生掌握一種新的方法來比較兩個量的大小,同時實現分類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
選擇了旅行社之后,我們就去購物,只是為了吸引顧客商店都在舉行打折活動
問題2:
a店和B店銷售同一商品,價格相同,優惠方案不同:a店購買100元商品后,按原價90%收取;B店在B店購買50元商品后,將按原價的95%收取購買商品的費用,只有選擇購物才能獲得更大的折扣?分析: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從哪里入手?a店優惠方案的起點是在購買金額達到人民幣之后;B店優惠方案的起點是在購買金額超過人民幣之后?我們如何劃分局勢?
(1) 如果累計購物金額不超過50元,兩個店的費用是有區別嗎?
(2) 如果累計購買超過50元,哪家店的成本會更低?為什么?
關鍵是對第二個問題進行分類,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對研究問題發表意見,探索、合作、交流,提出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教師要及時引導、總結、總結,使學生在活動中感知不平等的建模,體驗不平等在實踐中的作用。
摘要:利用一元線性不等式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步驟是什么?實際問題從關鍵語句中找到條件
符號的表達式
1、根據適當未知數的設定
2、每個過程量用代數表達式表示
3、尋找問題中的不等關系并列出不等式
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質在解不等式中的應用
(在這個部分,我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學生代表發言,互相補充,最后總結。學生將認識到,在這節課中,我們不僅解決了如何分析問題中的不平等關系,列出不等式,而且還嘗試用分類法來考慮問題,同時,我們學到了一種比較兩個量大小的新方法:差分比較法。他體現了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生主動性、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新總結方式。)我們還擔心目的地的天氣,下節課,我們來看看杜氏旅游勝地的天氣,你可以自己去查查。
(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
一元線性不等式的實際應用是七年級第二卷第九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基礎上研究一元線性不等式的性質和解,并用一元線性方程求解實際問題,將實際問題與一元線性不等式在一起結合起來,不僅是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深化,同時也是下一節的一組一元線性不等式,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可以向學生滲透“求差比較兩個量的大小”方法和分類思考的探究方式,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教學設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設置:
1、教學內容:本課程大部分教學內容都是針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情境,給予學生親切的關懷
學生感受到數學來自生活,學生可以合作,努力學習
解決問題,實現學習數學的價值。
2、組織形式:本課程以開放式的形式組織,使學生能夠合作學習,相互操作
共同探索、研究和解決問題。由于本節教學內容的特點,教師不需要解釋太多,只需引導和組織學生的活動,自覺讓學生主動觀察、比較、分類、總結、積極思考,真正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來。這堂課成功與否不是教師的講解能力,而是調動、啟發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生學習數學主動性的藝術水平。
3、學習方法: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是學習數學的重要途徑,所以這一課改變了以往的接受
學生不是等待知識的轉移,而是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成為學習的主體。
4、評價方法:教師注重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和學生的思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