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7
這是一年級加減混合教學反思優缺點,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加減混合”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它們在編排上基本相同,孩子們每天要上的課很多,自我檢討,為什么一說上美術、音樂、體育課時孩子們表現出的興趣是那么地濃厚,由此,我深深地進行了自我反思,根據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并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從而在本節課中,我采用的是故事串連整堂課中,讓學生從課的開始到結束都充滿好奇心。同時,我在設計上也體現了“教—扶—放”的原則。
為此,我在本課的設計中,努力做了以下幾點:
1.利用舊知,鋪路搭橋
課開始,復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及連加、連減的速算擂臺,而這些都是加減混合的基礎。而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也與加減混合相同,因此通過這一知識的復習及5+3-2 、10-5+3式題的引入,可以使學生自然地找到新舊知識的切入口,從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識的重點,為突破難點做好準備。
2.體現教學活動的雙主體性,采取各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中,教師演示與小組合作討論相結合多層次的信息反饋,全班的教學活動與個體差異很好地結合起來,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體現教學活動“教—扶—放”原則,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例2的教學。同時教師還重視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概括規律,把加減混合與連加、連減聯系起來,從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結論。練習題設計有梯度、有趣味,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3.美妙動聽的故事提高了學習的興趣。
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愛玩好動,因此在教學中始終由白天鵝來牽線,在森林中完成例題和練習。大森林里所發生的一個又一個美好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例題和練習題。這樣激發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并鞏固了所學知識。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注意到為充分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條件,使他們學得輕松,學得快樂,真正體現了上課開始注意力集中,下課之時仍能興趣盎然,做到了教與學融為一體。
今天,帶著孩子一起學習了《小數加減法混合運算》,因為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很自然的會將知識遷移到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中去。課前的復習我準備了幾道小數加減法口算,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回憶起小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
本節課的重點是解決小數連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每步計算的意義。于是我整合了教材內容,做了大膽的取舍,并沒有按部就班的講教材,而是選擇讓學生自己解決,因此這節課的重點我放在讓學生經歷小數連加和加減混合計算方法的過程上,體驗算法的多樣化。通過讓學生自主看書學習,在學生了解例題的信息后,我利用提問,明晰了這道題的來龍去脈,然后,讓學生在回答我的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各種算法的不同點和相同點,最后觀察三個算式后,得到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這一點上我覺得處理的還不錯,問題出示以后,我沒有急著去總結,而是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在觀察之后,學生自己得出了結論: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以前學過的整數運算順序是一樣,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總結,而我一直處于引導、合作的'地位,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和主體性,也體現了新課標中所倡導教師的主導性,最后通過練習讓孩子順利的掌握了新知。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意識到,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已經開始形成,如果有適合學生自學的課程,那么,我以后會繼續放手,讓學生自學。這樣可以很好的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概括總結的能力,同時更多的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學習了看圖用簡練的數學語言說圖意,并提數學中的問題。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繼續訓練學生看圖說圖意和提數學問題的能力.
首先我安排了連加和連減的復習,然后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來引出加減混合的算式。
上下車問題是典型的加減混合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也許根據這一問題創設情境作為新課導入并展開更能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的理念。
在出示課本的上下車的情景圖后,讓學生充分發現情景圖中的數學信息,讓他們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并且讓學生提出問題:車上原來有7人,到站后下車2人,又上來了3人?,F在有多少人?接著提問:這道題該如何解答?讓學生自己試著列式解答。
當學生完成后,便讓學生講講自己是怎樣做的,整個解題的過程我試著讓學生們自己去講,學生也理解了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并且也加強了學生對圖畫意思的理解和表達。
從開學至今,我在課堂上一直很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對數學語言的培養,所以學生在對圖意和算理的表述上都比較好.
本節課我對想想做做的1、2兩題也用了較多的時間,從動畫演示到靜態圖,讓學生說圖意似乎比較難。
我想:加減混合的圖意理解其實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如果根據圖出示不完整的算式讓學生根據圖意填寫完整,再來說圖意,這樣,給了學生一個可以過渡的平臺,也許學生可以理解得更快,也可以節約一些時間用以后面的鞏固練習。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