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8
這是《反比例函數圖象和性質》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反比例函數»的教學,可以從定義、圖像、性質幾方面入手,有了正比例函數的基礎,學生能夠更加系統的理解本章內容,更快的進入新課的學習。首先,我從學生熟悉的問題入手,學生比較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兩個量的變化規律很快就找出來了。由于學習了正比例函數,學生對反比例函數的定義總結得很規范。形如y=k⁄x(k≠0)的式子叫做反比例函數。如果這時候認為自己的教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那就大錯特錯了。這里存在著三個問題。(1)學生往往疏忽去判斷兩個量是不是變量。(2)學生對數量關系的掌握不是很熟練,因此在做文字題的判斷時難以靈活運用。(3)式子Υ=Κ⁄Χ(Κ≠0)還有兩個變形,Υ=ΚΧ-1(Κ≠0)和ΧΥ=Κ(Κ≠0)。如果不在出示定義時同時說明,那么學生在做題時就會混淆。在這里我深切的感到,學生在探究階段都很積極,也容易達成目標,但讓學生運用這些知識的時候,就感覺難以下手,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新知,還要把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預測,讓學生有所準備,也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了解---理解---掌握是一個時間積累的過程。
反比例函數圖像的性質是反比例函數的教學重點。我采用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1)讓學生從特例Υ=6⁄Κ和Υ=-6⁄Κ的圖像探究反比例函數的圖像.(2)由圖像直觀歸納、概括出反比例函數的性質。(3)反比例函數圖像和性質的簡單應用。課堂中,我營造了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自主探索,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了不斷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往往是從動手開始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2)重視合作交流,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掌握作圖的技能。(3)相互評價可以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在數學課堂中,評價的形式有很多,但較多的還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作出的評價,教師扮演著裁判員的角色。而在這節課中,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外,更重視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尋找到了問題解決的方法,最終達到自我矯正的目標。
在反比例函數的教學中,還應該加強反比例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對比,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串聯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兩種函數的關系式有何不同?兩種函數的圖像特征有何區別?(2)兩種函數的取值范圍有何不同?常數符號的改變對兩種函數圖像的變化趨勢有什么影響?在新知與舊知的區別與聯系中,既鞏固了舊知,又加深了對新知的理解,可謂一舉兩得。而在這種比較中,也大大強化了數形結合思想,有利于突破本章內容的難點。本節課中,學生先從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得到反比例函數的性質,而在比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解析式的角度去研究函數圖像的性質,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做到“既要從數到形,又要從形到數”。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