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2
這是認識長度單位厘米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呈現古人用庹量巨石的寬度、用拃量布的長度以及用腳長量竹竿的長度的情景,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測量長度的必須要有長度單位,同時理解到很久以前人們用身體的某部分作為長度單位。
2、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明白測量物體要用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認識厘米,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cm)的長度觀念,同時體會測量長度的本質(就是確定一段摻毒里包含多少個長度單位)
重點:了解統一單位的必要性
難點:建立1厘米的觀念,了解測量單位的本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 故事引入
呈現古人用庹量巨石的寬度、用拃量布的長度以及用腳長量竹竿的長度的情景,并配有動畫情景。
二、探究新知
1、活動探索,用拃測量相同物體不同的測量標準,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從而體會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動畫演示、講授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知道尺子是我們測量長度的工具。
3、學會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通過具體方法的指導,體會測量長度的本質,就是確定一段長度里包含多少個長度單位。從而領會到為什么測量時,尺的刻度“0”要與所量物體的左端對齊。
三、知識應用
(一)用身體量一量
很久以前,人們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
請你用這些長度單位量一量生活中物體的長度。(1)數學書長約()拃。(2)課桌長約()拃。
(3)黑板長約()庹。(4)教室長約()步。(二)找一找、量一量
尺子上從刻度0到1的長度就是1厘米,
從()到()也是1厘米,從()到()還是1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寬約()厘米,手掌寬約()厘米,
一拃長約()厘米。(三)量一量
教學目標
1、呈現古人用庹量巨石的寬度、用拃量布的長度以及用腳長量竹竿的長度的情景,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測量長度的必須要有長度單位,同時理解到很久以前人們用身體的某部分作為長度單位。
2、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明白測量物體要用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認識厘米,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cm)的長度觀念,同時體會測量長度的本質(就是確定一段摻毒里包含多少個長度單位)
重點:了解統一單位的必要性
難點:建立1厘米的觀念,了解測量單位的本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 故事引入
呈現古人用庹量巨石的寬度、用拃量布的長度以及用腳長量竹竿的長度的情景,并配有動畫情景。
二、探究新知
1、活動探索,用拃測量相同物體不同的測量標準,測量的結果不一樣,從而體會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動畫演示、講授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知道尺子是我們測量長度的工具。
3、學會用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通過具體方法的指導,體會測量長度的本質,就是確定一段長度里包含多少個長度單位。從而領會到為什么測量時,尺的刻度“0”要與所量物體的左端對齊。
三、知識應用
(一)用身體量一量
很久以前,人們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
請你用這些長度單位量一量生活中物體的長度。(1)數學書長約()拃。(2)課桌長約()拃。
(3)黑板長約()庹。(4)教室長約()步。(二)找一找、量一量
尺子上從刻度0到1的長度就是1厘米,
從()到()也是1厘米,從()到()還是1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食指寬約()厘米,手掌寬約()厘米,
一拃長約()厘米。(三)量一量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刻度尺,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cm,借助實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2)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并通過估測,形成初步的估測意識。
2、過程與方法:
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測量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養成做事嚴謹、認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長度單位,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用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正確方法
教學工具
課件、數學課文、鉛筆等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提出問題。
教師:同學們,比一比這兩本書,哪本長,哪本短呢?兩本書到底有多長,有多短呢?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們這幾課就學習這個問題。
2.探究新知
學習第2頁例1.
提出問題:
a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小組討論。
b交流匯報:剛才同學們想了很多方法,大多用鉛筆、鉛筆盒、課本做為工作測量。下面每4個人為一組和老師一起用手測量課桌的長度。
C動手操作,合作完成。
匯報:相同的課桌為什么測量的結果不同呢?學生的五拃長,老師的三拃長。
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手,結果一定會是不同的。
歸納: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為標準進行測量。
學習第3頁例2
a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看上面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
數字 小格 大格 厘米.
尺子上的線有長有短,我們叫它刻度線。
0在最左端,尺子上的0表示起點。
b我們身邊有哪些物品是1厘米?
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釘、田字格本,小組合作,共同操作。
學習第3頁例3
a發一張課前準好的彩紙,請同學們先估量一下它的長度,然后動手操作量一量。
b請一名同學上前操作,看看是否正確,然后同學評議。
教師:一定要把彩紙的左端對準直尺上的刻度0,然后看右端在哪個數字上,就是幾厘米。
3.課堂練習
學完測量的方法和注意的事項,讓學生試著測量準備好的鉛筆等物體。
教師提出要求:
a正確準確的測量自己準備好的物體(鉛筆、橡皮、小刀等)
b先獨立測量后小組交流
c小組合作探究。師巡視指導,引導學生注意直尺要水平放,物體的左端要對準直尺上的“0”刻度。
4.鞏固提升
1、用直尺測量自己的數學課文的短邊。為了照顧理解能力差點的孩子,鞏固提升也是由易到難的安排。
2、課件出示兩種測量方法,讓學生判斷哪種是正確的,這樣的練習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準確的掌握測量的方法。
課后小結
a提問: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b教師總結
1、厘米是最小的長度單位,在里面尺上,每相鄰兩個數之間是1厘米。
2、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時,要把直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板書
認識厘米和使用厘米測量
1. 認識刻度尺
2. 認識1厘米 從刻度0到刻度1
3. 認識幾厘米
4. 把尺子上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紙條右端對著數字幾,就是幾厘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