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0
這是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教案設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能夠根據計算方法正確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探究計算方法,理解算理。經歷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自主探索意識,主動合作意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1.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清楚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和整十數的算理。
2.建立數位的概念,明確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教學突破:
在教學時,多讓學生口述算理算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計數器、小棒,紙條。
教法學法:
引導探究法,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復習舊知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做游戲?在學新課之前我們來做個問答游戲。我來問,你來答,看一看咱班誰的反應快,說的對,大家準備好了嗎?(幻燈片出示) 看誰算得又準又快
20+20= 20+7= 60+30=
40+5= 30+50= 30+8=
過渡:你們算得又快又準,真了不起,老師為你們感到高興,同學們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真好,老師期待你們在這節課有更出色的表現,大家有信心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板書課題:整十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二、探究新知
(一)同學們:小林和小紅是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寫字,今天他們又在一起寫字了,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寫字的情況。(幻燈片出示情境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和同桌說一說你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誰愿意把你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指名答)
你們能根據它提供的數學信息,來提一個問題嗎?當學生提出“小林要寫多少個字?”和“小林和小紅已經寫了多少個字?”時就把紙條貼在黑板上。要解答“小林要寫多少個字?” 該怎樣列式解答呢?(指名答) 板書:25+2= 要解答小林和小紅已經寫了多少個字?該怎樣列式解答呢?指名答后板書:25+20 =
(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討論算法
1、兩位數加一位數
(1)“25+2”的結果是多少呢?該怎么算?請同學們選擇你所喜歡的方式算一算,算完之后請與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想出好的解決辦法,開始吧!
(同學們活動交流)
(2)感悟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計算的好方法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呢?
(學生臺前演示)
交流展示:(預設)
①擺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
指名演示后課件出示小棒圖,讓學生觀察計算過程。同桌互說計算過程。
②撥計數器,理解口算的方法。
③用拆分的方法。
④從25往上數2個,等于27。
(3)引導發現:同學們的表現很出色,經過你們自己的努力計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種方法我們在計算時都有一個相同點,你們發現了嗎?
(4)小結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方法:
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與十位上的數相加。
過渡:剛才你們運用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順利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那第二個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2、兩位數加整十數
(1)25+2我們已經會計算了,那么,25+20又該如何計算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算一算,算完以后,小組間交流一下你的計算好方法?
(2)感悟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計算的好方法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呢?(學生臺前演示)
交流展示:(預設)
①擺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
②撥計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
③用分成圖理解口算的方法。
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兩位數加整十數的計算。那么在計算兩位數數加整十數時我們要注意什么呢?(先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再與個位上的數相加)。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真聰明,對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算法很快就學會了,現在老師要考一考大家,大家敢接受挑戰嗎?
1.算一算
幻燈片出示2組算式,學生口答,通過觀察每一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嗎?
引導學生總結:
(1)左邊的題目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要先把個位上的數相加。
(2)右邊的題目是兩位數加整十數,要注意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
2、開鎖游戲
同學們表現的真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領大家做一個數學游戲,你們高興嗎?(幻燈片出示開鎖游戲)
四、總結本課
回憶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二)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口算的思維過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口算的方法.
難點:理解相同數位的數相加的道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30+2 8+10 50+7 4+20
20+30 60+20 80+10 50+40
2.口答:
(1)42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37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5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是多少?
(4)1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數是多少?
3.30+40+6= 4+3+50=
(二)學習新課
1.導入新課.
教師再次出示算式:30+2,讓學生說怎樣計算?又是怎樣想的?
師:整十數加一位數的口算是我們學過的知識.現在老師把這道題改變一下.
板書:34+2.
師:觀察算式,這道題是怎樣的兩個數相加?啟發學生回答.
師:兩位數加一位數,你們會計算嗎?知道計算方法嗎?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
板書:兩位數加一位數
2.教學:34+2=____.
(1)動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
讓學生擺小棒,左邊擺34根,右邊擺2根.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計算?4人一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可能結合實物這樣回答:
先把單根的小棒(4根和2根)合并起來,然后再和整捆的小棒(3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6根小棒.
也可能結合算式這樣回答:
先把個位上的4加2得6,再加30得36;
十位上的30不變,個位上4加2得6,30加6得36.
(2)觀察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師:為什么要先算個位上的`4加2呢?(因為個位上的4表示4個一,2表示2個一,4個一和2個一相加得6個一,是6)
師:也就是個位上的數和個位上的數相加,(邊講邊用紅色粉筆把4和2連起來,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板書:
接著,可讓幾個學生說一說口算步驟.(把34分成30和4,先算個位上的4加2得6,再用6加30得36)
(3)變式練習.
試算:2+34=____(板書:2+34)
師:先算幾加幾?再算什么?得數是多少?
學生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師:同學們學得很認真,已經學會了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現在老師再把34+2這道題改變一下.
板書:34+20=____
師:觀察算式,這道題是怎樣的兩個數相加?啟發學生回答.
師:下面我們接著學習兩位數加整十數.
板書:兩位數加整十數.
3.教學:34+20=____.
(1)讓學生擺小棒,左邊擺3捆零4根,右邊擺2捆.邊擺邊口述計算過程.
(2)結合擺的過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
師:34+20應該怎樣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在式子下面用線段先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加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個十,然后再加上個位上的4,得54)
板書:
師:計算時要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相加,然后再加個位上的數.
(3)變式練習
試算:20+34=____(板書:20+34)
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應該怎樣算,然后老師再提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
學生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4.引導學生對34+2和34+20的計算方法進行比較.
討論:34+2和34+20的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兩位數加一位數,一位數要與兩位數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整十數要與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加)
5.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
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
師:怎樣計算這些題呢?計算時要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這也就是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
(三)鞏固反饋
1.先說口算過程再計算.
43+5= 43+50=
2.口算:(一組一組地出示口算卡片)
5+3 2+6 4+5 3+2
35+3 92+6 4+25 3+72
25+3 2+65 3+46 44+4
25+30 20+65 30+46 44+40
3.接力比賽.
每行發一張卡片,每張卡片上有6道題,從最后一位學生做起,每人做一道題(人數不夠的由第一位學生完成),做完后往前傳,由第一位學生交給老師,最先做完而且做對的一行為優勝,老師獎給每人一朵小花.
以一張卡片為例,題目為:
36+20 5+43 17+40
50+24 8+31 33+6
4.在教科書上做p。49做一做的第1,2,3題.老師行間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的重點是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理解相同數位的數相加比較難.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思考、集體討論、試算等方法,給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探究活動的情境,使學生在獲取新知識的同時也掌握了學習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法設計上還注意了知識的遷移,由30+2→34+2→34+20的變化,將整十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有機的聯系起來,減小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坡度.另外,適時地進行變式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同數位的數相加,并為學習加法交換律做了早期孕伏.
在練習的設計中出現44+4和44+40一組式題,再次強化了相同數位的數相加.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課本第61頁例1、做一做,練習十一1—4題
教學目標:
1、知道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
能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
教具、學具準備:掛圖,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算下列各題,并說出計算過程。
40 + 20 40+2
50 + 30 50+3 比較以上兩組算式的不同點。
二、揭示課題
三、創設情景 ,自主探究
1、出示掛圖,教師給小朋友發新書了。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掛圖)
(數學書有多少本?語文書有多少本?一包數學書和一包語文書共有多少本?零星的語文書和數學書共有多少本?)
2、學生獨立從圖上尋找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數據和信息。
板書:35+3 30+8 35+30 8+3
請你找一找,哪幾個算式已經學過了?得數是多少?(30+8=38,8+3=11)
35+3 35+30得多少?先想一想,再用小棒擺一擺,也可以直接在頭腦里想。
3、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各種計算方法
用小棒擺:先擺5根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來是38
用小棒點數的方法算,35,36,37,38
不用小棒直接算
計算35+30 用小棒幫助解答
先用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來是65
用小棒點數的方法算是35,45,55,65
先計算個位上的30+30=60,再計算60+5
四、你覺得上面哪種方法比較方便?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方法,共同點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
五、練習:
1、書上第61頁的做一做
可以把它們歸結為兩位數加整十數或一位數,進行計算。
完成課本第61頁的做一做
2、練習十一1—3題
六、課堂小測與評價:
練習十一第四題
20+3= 25+3= 76+3=
2+30= 20+30= 69+30=
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知識?請大家自我評估一下,今天的學習你成功了嗎?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加)說課
說教材: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中的內容,包括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有兩個例題,共用3節課完成。本節課是第一節,主要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材把加一位數與整十數對比集中編排,其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加減的算理認識,為后面學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打基礎。
教材的設計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轉自數 學吧 )象的原則。先讓學生在計算問題的情境中,動手操作、動腦想、討論交流探討不同的計算方法,再讓學生運用獲得的方法進行口算,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練習設計注意專項與綜合訓練相結合,注意變換形式,突出正確率。這些都是我們教學中值得借鑒的。
目標分析:
1. 學生創設的生活情景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加深對“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的認識。
2. 學習后學生能正確地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斷提高計算能力。
3. 不斷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4. 培養學生認真聽、積極探究與合作的習慣。
說教法:
創造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標提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是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積極改革,大膽創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創設有意義的數學學習活動——如小兔采蘑菇,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空間。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發現信息、提出問題、解
決問題、合作交流、弄清算理、算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尊重學生的自我表現和個性思維,鼓勵學生創新。這樣的數學活動長期堅持,一定會使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并獲取數學活動經驗。為增強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培養運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乃至終身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說學法:
學生已具備了學習本節課內容的基礎:整十數加一位數,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加法以及剛學習的整十數加整十數。學生能夠自主解決本節課的新問題。只是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性,所用的時間長短與方法會有所不同,需要老師的點撥與引導,同時大多數學生很難認識到“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這一算理層面上來。
說教學過程:
一、 對口令游戲,鞏固舊知。
師:大家喜歡做游戲嗎?下面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看誰反應快,說得對。
1. 5個十是( ),5個一是( ),5個是和5個一是( )。
2. 20+30 20+3 50+30 50+3
二、 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1. 師: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小兔采蘑菇的故事。兔姐妹倆住在小河邊,一場大雨,河水沖跨了她們的小屋。豬大哥知道了,幫助她們修好了一間既結實又寬敞的房子。兔姐妹倆為了感謝豬大哥的'幫助,在一個雨過天晴的星期天,姐妹倆決定上山去采蘑菇送給豬大哥。她們走啊走啊,終于采到了很多蘑菇,兔姐姐采了35個,她還準備采;兔妹妹采了30個,她已提不動了。請大家看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
2. 學生獨立思考后,提出問題,說出解決方法。
3.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選擇有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問題板書:(1)兔姐姐一共可以采多少個?(2)兔姐妹倆已經采了多少個?讓學生說說兩個算式35+3,35+30的口算有什么不同?
4. 學生分組討論算法。
5. 集中匯報,并引導學生理解算理——“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
三、 趣味練習,拓展延伸。
1. 師:兔姐妹倆休息了一會兒繼續找,她們發現了4個蘑菇,怎么采也采不動。這時候,蘑菇講話了:要想采到我,就要先找到我的密碼,兔姐妹想請大家幫忙,你們愿意嗎?
2. 分組接力采蘑菇。(1)對比計算題;(2)兩位數加一位數;(3)兩位數加整十數;(4)變式題。
3. 延伸出進位加法。
師:在大家的幫忙下,兔姐妹又發現了一片草地上有幾堆蘑菇,這時候她們只剩下一個筐子空著,能裝33個,請大家幫助算一算,哪兩堆蘑菇正好裝滿筐子。
學生分組討論后匯報結果。
4. 人人采蘑菇。
師:兔姐妹采了這么多的蘑菇,你們想采嗎?請大家到黑板上去采,看誰采得多。
學生采蘑菇,計算,再放到指定的籃子里。
四、 課堂小結(根據課堂情況而定)
教研員評課
體現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新理念。在呈現了學生熟悉的情境之后,放手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操作、交流、匯報、從而解決問題,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在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前提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問題,而不再是把我們所謂的“最簡便的方法”強加給學生。小結有利于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