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1
這是一年級加法怎么教,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0以內加減法技巧:
1、加法大數記心里,小數往上數,如4+2=把4記在心里,往上數兩個數,5、6,之后得出結果4+2=6。
2、減法同樣都是大數記心里,但是小數就要往下數,如7-4把7記在心里,再往下數4個數,6、5、4、3之后得出結果7-4=3。
20以內的加減法技巧:
1、進位加法口訣:“加九減一,加八減二、加七減三、加六減四、加五減五”。那么怎么用口訣呢,以“加九減一”為例,“加九減一”是指一個數與9相加,將這個數減去1作為它們和的個位。例如,8+9=()就拿8減去1等于7,用7來做和的個位,即8+9=17,5+9=()就拿5減去1等于4,用4來做和的個位,即5+9=14。
2、口訣:“減9加一、減八加二、減七加三、減六加四、減五加五”。那么如何利用口訣呢?同樣以“減九加一為例”,它是指一個數減去9,將這個數的個位加上1所得到的結果就是它們的差。例如:18-9=()就拿18的個位8加上1結果是9,即18-9=9,14-9=()就拿14的個位4加上1結果是5,即14-9=5。
一、概念的認識
1、基礎數字的認知:先要讓孩子熟練的說并,認,寫1-20這20個數。要達到一下程度:1。家長任意指一個數,孩子能迅速認出,說出。2。家長任意說一個數,孩子能快速準確的寫出。把最基礎的一步完成后再進行下一步,不要急于求成。
2、大小的概念:孩子對這20個數的說,認,寫都掌握熟練了,接下來要教孩子大小,讓其有大小,多少的概念。從1開始,其后面的數越來越大,20是的,中間的數均比1大,比20小。可先按順序三組,三組的教孩子。例如:123,789等。而后再打亂順序,隨意抽出3個數讓其辨別大小。拿實物來表出‘大’,‘多’的概念。
3、個位十位的概念:教孩子個位,十位。讓其明白1位數小,2位數大,能幫其快速判斷大小。
4、加減的概念:把‘加’,‘減’的概念教會孩子,讓其知道加會讓數變多,變大;減會讓數變少,變小。可用簡單的吃東西來教。例如:桌子上放3個蘋果,讓爸爸吃了一個,孩子就容易明白爸爸吃了一個蘋果,蘋果就少了一個,這時再引入‘減’的概念。
二、加減怎么算?
1、一位數+一位數=一位數
這種最簡單,例如:3+2=5
先讓孩子伸出3根指頭,‘加’就是在3的基礎上再伸出2根指頭,也可在3后讓孩子往后多數2個數,即4,5。這里就體現了大小和加減的作用。因此要讓孩子知道3后面的數大,前面的數小。要明白加是越來越多。
2、一位數+一位數=2位數。例如:4+7=11
這個在雖然涉及個位,十位的內容,但因為是一位數加一位數,所以不用考慮照位的問題,又因為20以內的數記得熟練,所以按前面的方法,就能直接寫出答案。
3、一位數+兩位數=兩位數(不進位)例:6+12=18
這個就要注意照位了。不過這個不涉及進位,退位,因此只需讓孩子分清個位,十位,注意照位,然后按前面的方法即可。
4、一位數+兩位數=兩位數(進位)如:8+13=21
在3的基礎上教給孩子滿十向前進1,同時注意先算個位,再算十位。
減法同樣適應。也可借助算數棒等工具幫助孩子理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 4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操作、表述,培養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形成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了解加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觀察現實情境圖,口述題意,列出算式。教學過程 (一)在情境中理解合并 1.游戲導入 (1)視頻展示(3個同學在做游戲,又來了l個同學,。合起來是4個同學)。 教師:請你們認真觀察,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說一說。 教師:誰愿意把你看到的和大家說一說?(根據學生發言,相互補充。) 教師規范學生語言:有3個同學在拍球,又來了l個,合起來是4個同學。 (讓學生反復說。) 2、動作演示(3支筆與1支筆,合起來是4支筆的過程)教師:說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同桌說一說。(提要求)學生之間相互交流。 教師:你能邊說這幅圖的意思,你能邊說邊用手勢來表示嗎? 3.在操作中理解合并 (1)擺一擺。.(我來說,你來做) 教師:請你先拿出3個圓片,再拿出1個圓片,合起來是4個圓片。 教師:能把你擺的過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嗎? (二)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教師: 剛才我們一起看了同學做游戲的過程、鉛筆的合并過程以及擺圓片的過程。他們都是把兩種物品合并到一起,求一共是多少這樣的問題 -------就用加法計算,算式是3+1=4。(板書:3+1=4。)教師:你會讀這個算式嗎?(如果學生會,讓學生嘗試著讀一讀:3加1等于4) 教師:“+’’你認識嗎?表示什么意思?(:加號,表示合并。)教師:3表示什么意思?(3個學生,3個紅氣球,3個圓片。) 教師:l表示什么意思?(1個學生,l個藍氣球,l個圓片)教師: (如:3+1=4表示把3支鉛筆和1支鉛筆,合并到一起,是4支鉛筆。)誰能像我這樣說。誰能像老師這樣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三)鞏固練習 1.看圖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做一做第一題) 教師: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師:1+2=3表示什么意思?(1個女同學和2個男同學在折紙鶴,合起來是3個同學。 教師:在這幅圖中,你還能找到l+2=3的意思嗎?(同學們折了1只藍紙鶴,2只黃紙 鶴,合起來是3只紙鶴。) 2.講故事,挑圖片 教師: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為了獎勵同學們,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先給你們講個故事,他說的是一張卡片的是故事,請你快速的從算式中找出那一張。 ① 教師:樹上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合起來一共有5只松鼠。想一想,從中你能找到哪個算式?教師:請你把找到的算式大聲地說出來。教師:誰來說說你找到的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②教師:周末,老師去公園。發現在停車場里有4輛汽車,這時候又開來了1輛汽車,現在停車場里一共有5輛汽車了! (四)全課總結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么? (五)布置作業 教師:在你的生活中,你遇到過把兩部分合并起來的事,你知道該用什么符號把他們表示出來嗎? 2+2=4請你根據算式編出一個數學小故事,并把你的小故事畫成一幅畫。
打基礎的方法:
1、學數數
學計算之前先學數數,這誰都知道,但是利用多種數數形式來為計算打基礎,卻被相當多的父母所忽視。不少父母在孩子會唱讀1~100之后就認為孩子已學會了數數,而可以教計算了,但實際上孩子并沒有真正建立數的概念,也沒有真正掌握計數的技巧。
數數的內容其實很多,除了要建立數的一對一的概念以外,還要包括多種數數的技能,主要形式有:
①N加1,即按遞增1的順序正著數,這是學N加1計算的基礎;
②N減1,即按遞減1的順序倒著數,這是學N減1計算的基礎;
③數單數,建立奇數概念;
④數雙數,建立偶數概念;
⑤逢10數,建立進位概念;
⑥逢5數,將5作為一個基本單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數技能,因為在提高數數和計算技能方面,5的重要性僅次于10。
2、計算N加1,凡是能正著依次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1個的幼兒,都能輕而易舉地學會計算N加1,包括10加1、20加1、99加1乃至100加1。
3、計算N減1,凡是能倒著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減1個的幼兒都能學會計算N減1的題,包括11減1,21減1、100減1乃至101減1。
4、整10相加或相減,如10加10、20加10、……90加10,凡是會逢10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依次遞增或遞減10個的幼兒都能很容易地學會。
5、整5相加或相減,如0加5、5加5、10加5乃至95加5,凡是會逢5數數并理解其含義是遞增或遞減5個的幼兒,掌握起來并不難。
6、計算10加N,包括10加1、10加2……10加9,幼兒一旦理解10加幾就等于十幾,不僅能快速運算10加N,還能推廣至20加N、30加N乃至90加N。
7、兩個相同數相加,包括1加1、2加2……9加9,對于會數雙數的幼兒,當發現兩個相同的數相加后的結果都是雙數時,便會很容易地學會運算這類題。教學實踐發現,幼兒普遍對兩個相同數相加的題有自發的關注與興趣,因而幼兒對這組題的掌握往往要先于10以內非N加1的題。
8、計算兩數之和等于10的題,包括1加9、2加8、3加7、4加6及5加5,這組題的熟練與否對于進行10以上的運算是至關重要的。
9、口算(20以內),當幼兒已掌握了上述技能之后,就可以做20以內的口算題了。父母應注意提醒幼兒學會運用已掌握的計算技能來推算其它題,如由2加2等于4而推知2加3等于5,由3加7等于10而推知3加6等于9,9加9等于18而推知9加8等于17,等等。
10、豎式筆算(100以內),口算100以內的數即使是對學齡兒童也是不容易的,可是列成豎式之后,凡具備上述技能的學齡前幼兒稍加指點即可完成運算,因為一道兩位數相加的題列成豎式后實際上就變成了兩道一位數相加的題。目前,6歲左右的兒童都在幼兒園里學會了書寫阿拉伯數字,因而這個年齡段的兒童進行獨立的豎式運算是完全可能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