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3
這是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案第一課時,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下冊第91—92頁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練習卡片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師:春天來了,天氣暖了,小草變綠了,小樹發芽了,外面的景色真美!瞧!小朋友們正準備坐船出游呢?
2、出示主題圖
二、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收集信息
師:從這幅圖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篩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
師:根據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數學問題?
(1)獨立思考
(2)匯報交流
師:如果2個班坐一條船,我們可以怎么安排?
(3) 討論解決問題策略,老師進行及時歸納梳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條船;3班,4班坐一條船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條船;2班,3班坐一條船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條船;2班,4班坐一條船
3、添加條件,確定研究主題:
?。?)明確限乘68人所表示的含義,最多不能超過68人。
(2)確定研究主題
師:以上3種方案是否都行呢?我們先來研究第一種方案。
1班,2班坐一條船;3班,4班坐一條船,能坐得下嗎?
三、探究算法,學習新知
?。ㄒ唬┓纸M自主探究1班、2班合坐一條船;3班、4班合坐一條船,能坐得下嗎?
1、課件出示活動要求:
(1)分工合作,列出算式
(2)靜靜地思考,寫出得數,并把方法簡單地寫在表格里。 比一比,誰想得方法多?
?。?)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向老師或同學請教
?。?)寫好得小朋友,跟伙伴交流下方法,并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補充完善,也可以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2、讀懂活動要求,列出各自的算式并讓學生明確自主探究的方向是: 研究 23+31=? 32+39=?有多少種不同的計算方法? 3、學生獨立思考
4、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并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補充完善。
5、分組匯報交流
6、算法的初步優化:這么多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學生經過觀察比較之后發現,以上的方法都是從十位算起,進步感知直接從十位算起可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7、揭示課題: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四、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聽算練習:
2、拓展延伸:
?。?)解決如果我們按班級來乘船,怎么安排比較合理?
?。?)解決如果我們按人數乘船,兩條船夠嗎?
(3)你覺得哪種好?讓學生從切身感受出發選擇合適的方案
五、回顧總結
1、由老師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學了什么?
2、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這節課的收獲體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
(1)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
學生匯報。(一至五年級參加“世博會”的各班人數)
(2)出示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提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求一共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級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計算,列式:35+34。
(4)這個算是如何計算?互相交流算法。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通過觀察我們知道35+34中的兩個加數沒有一個是整十數或一位數,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習過的加法然后進行計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計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1:還可以拆分另一個加數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時把這兩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然后進行計算也很簡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口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列式計算:39+44
?。?)學生嘗試計算39+44,并說說算法。
經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較算式,發現規律。
師:對比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后者個位數相加進位。
三、鞏固練習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節小明用壓歲錢買一個玩具汽車39元,買一個天線寶寶75元,問他一共用去多少錢?組織學生分組練習,并在小組內互檢。
四、課堂小結
1、在這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它們的計算方法,我們要利用這個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你還有哪些疑問的地方?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二年級)>>第91-94頁有關加法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較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的方
法進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使學生體驗數學以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去春游嗎?我們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礙,誰能掃清路上的這些障礙?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創設情景,讓學生提出問題。
(一)觀察第91頁情景圖。
1.仔細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問題?
2.學生提問題。
(二)觀察第92頁情景圖。
1.圖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師根據生答板書: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嗎?”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2.誰能解決上面兩個問題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23+31 32+39
(三)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三.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一)探究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索。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二)學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師: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3.這兩個問題解決的結果如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生做完后,師作反饋糾正。)
2.練習十九1、2.、3、 4.(選加法做。)
五.小結: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二年級下冊)》第93頁。練習十九第1、2、4題剩下的減法題和第5-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培養學生對比、分析、抽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不是很想去春游嗎?上一節課,大家已經同心協力掃除了一個個障礙,今天如果再能掃除一個障礙,去鳥島的船就可以起航了。
二 創設情景,讓學生發現問題。
1 出示第93頁情景圖后,說一說已經掌握了哪些數學信息,還有哪些問題要解決?
2學生提問題。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二(1)班和二(2)班上船后,還能上幾人?
(2)二(3)班上一些人后,還剩多少人?
三 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探究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究。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選擇的板書)
(二)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
2、練習十九1、2、4(剩下的減法題目)。
五、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練習十九第七、八題。
六、全課小結。
七、布置作業。練習十九第五、六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96、97頁例3、例4。“做一做”1、2兩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算理,能正確計算有關幾百幾十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受到愛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相同數位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相同數位相減不夠時,要向前一位退一再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320是由幾個百和幾個十組成的?320是由幾個十組成的?一個數的百位是5,十位是8,個位是0,這個數是多少?它是由幾個百和幾個十組成的?
2、5個百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這個數里有多少個十?
二、探究新知。
學習例3。
1、察第96頁收集礦泉水瓶情景圖,說一說你的發現和感受。
2、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80+340
3、學生自主探索180+340的計算方法。
4、小組討論交流180+340的計算方法。
5、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師選擇學生的多種算法板書。
6、你喜歡用哪種方法計算?為什么?
7、嘗試練習:第97頁“做一做”1、2題有關加法。
(一)學習例4。
1、通過提問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多少個得出:340-180
2、學生思考怎樣計算340-180。
3、小組交流、討論340-180的方法。
4、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師板書。
5、這么多種計算方法,你最喜歡用哪種?
6、嘗試練習:第97“做一做”1、2有關減法。
三、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四、鞏固練習 練習二十 1、3、4、5題
五、全課小結。
六、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 2、9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二年級 下冊)>>第98頁例5和做一做,練習二十第6-12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2 讓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策略。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說說下面的各數最接近哪個整百數?
598 312 405 819
2.口算。
400+500 300+400 600+200 100+800
二教學例5。
1.讓學生觀察第98頁學生收集礦泉水瓶情況表,發現小精靈明明提出的問題:第三,四周大約收集了多少個?”
2.讓學生討論小精靈提問題的意思從而引出估算。
揭示課題,板書課題:估算。
3.誰能解決小精靈的問題?學生自主探索解答方法,然后再進行交流。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盡量讓學生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現出來。
5.通過對各種估算的對比,學會合理估算。
6根據第98頁圖表,你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7.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提出不同的問題進行解答。
三.挑戰賽。
第98頁做一做。
四.聯系實際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十第6題。
2同桌同學討論完成練習二十第7、8兩題。
3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十第12題后,教師引導學生對估算結果進行分析,預測第二天進貨情況。
五.全課小結。
六.布置作業:練習二十10、11。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 第102-10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本單元所學的內容,讓學生總結出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
2通過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體會估算的意義以及估算的策略的靈活性。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 .學生獨立完成第102頁第1題。
2.指名算得對又快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二.復習筆算。
1問:筆算萬以內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2.同桌同學互答。
3.教師綜合歸納萬以內數加減法筆算方法。
4學生完成第102頁第2題。(要求計算要認真)
三.復習估算。
1猜一猜,這些數接近哪個整百整十數?
老師說數,學生猜。
2.估算。
792+186 587+412
629-348 436-247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完成第102頁第3題。
四.數學活動。
1.口算練習。
一人說算式,一人說得數,在相同時間內說得又多又對的老師發給獎品。
2.筆算練習。
(1)教師給出一些數寫在黑板上。
180 360 450 340
(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用以上的兩個數來出加減法題目,另一人計算,每做完一題后,兩人互換角色。
(2)自己想一些數做做看。
3估算練習。
(1)學生討論,怎樣估算?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二十一第3題。
五.全課小結。
六.布置作業。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二年級下冊)>>第104頁-10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物體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
2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體的輕重。
3使學生初步了解到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的意識。
教具準備 磅秤、盤秤、天平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要想知道物體的重量,怎么辦?
2重量單位有哪些?
一.估一估物件的重量。
1一顆小紐扣、一個雞蛋、一個蘋果分別有多重?
2先讓學生估一估,再用天平稱出重量,看誰估得準。
二.比一比物體的重量。
1三個同學為一組,拿出自己的書包,先分別掂一掂,估一估到底哪個書包重?
2 用盤秤稱出重量,看誰估得準.?
四.秤體重。
1教師指導學生怎樣看磅秤。
2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后,再進行活動。
(1)一組同學秤體重。(學會看秤)
(2)一組同學做體重的原始記錄。(通過記錄稱體重的結果方式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
(3)一組同學用背一背同學來體驗各種不同的體重建立起質量單位的概念。
(4)以上各項各小組輪流進行。
(5)學生討論、交流,從你們的記錄表中能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能統計出什么?
五.全課小結。
六.布置作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加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學習的,由于學生剛接觸兩位數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難度有所提高,特別是對于把一個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并要將這兩個數都記在頭腦中,對于學生難度不小,所以在教學時,教師盡量讓學生通過嘗試、討論、交流、匯報、比較、反思與小結等各個環節,讓學生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口算方法與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擇優選用,并引導學生認識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新課
(一)情境創設:
1.課件呈現:賞“上海世博會”的有關圖片讓學生欣賞。教師介紹:這是在我國上海舉行的第53屆世博會中的一些照片。
2.師:有一所學校的學生也正要乘汽車去世博會參觀,大家請看大屏幕(呈現主題圖)。
3.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匯報,教師給予引導或肯定。
?。ǘ┮胄抡n: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從這個畫面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學校的同學在參觀世博會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之一──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設計意圖:由世博會的圖片引入,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讓學生尋找主題圖中的數學信息,又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p>
二、引導發現,自主探究
?。ㄒ唬┮龑Оl現:
1.提出問題:課件演示:大客車慢慢開來了,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出發了,但需要持票上車,請問: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引導分析:讓學生說說“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導學生得出: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讓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匯報板書出算式:35+34=。
?。ǘ┏醮翁骄浚?/p>
1.教師質疑:今天咱們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請大家想一想:35+34應該怎樣口算呢?
2.獨立思考,交流匯報:
(1)讓學生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與同桌交流,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匯報展示:教師有選擇性的請幾個代表說一說,完整的表述出每種算法,教師板書,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學生在匯報算法時,教師再將學生的口算方法的過程用思路圖形式板書出來,如例題中所示。如果有學生是用想筆算的方法來口算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觀察比較:
?。?)你們看看這三種方法,哪兩種方法比較相似?引導學生發現:第一、三兩種方法比較相似:都是將一個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讓它們分別與另一個兩位數相加,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種方法是拆分第二個加數,而第三種方法是拆分第一個加數。(在歸納時,利用課件逐步演示)
?。?)那你們能看出第二種方法與其他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嗎?引導學生發現:第二種方法是將兩個數現時拆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分別相加之后再將兩個結果相加。
4.反思小結:
?。?)反思:我們看這三種口算方法,說明我們在口算這道題時,都自覺地把這兩個數或其中的一個數進行拆分,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不拆分我們就不能口算了嗎?讓學生發現:這樣拆分之后就把新的問題變成可以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了,難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這樣的拆分、變化的一個過程,我們在數學上稱之為轉化。
?。?)小結:這三種方法都是先通過轉化,再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知識,進行口算。
?。?)學了這些方法之后,你再來評價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獨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觀察比較與反思小結,讓學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轉化思想的運用及其重要性。】
(三)再次探究:
1.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老師巡視指導。
(2)獨立口算,小組內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過程,深層感知: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自己的口算過程在草稿紙上表示出來。
?。?)展示過程:將學生列出的分步算式與過程的思路圖結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學生是利用想豎式來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完整呈現,觀察比較:
①這三種方法中,哪兩種方法可視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兩種方法)
②誰來說一說,第二種方法與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第一、三兩種方法是拆分一個數,而第二種方法是拆分兩個數)
③你更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
?、苓@道題與第一道題有不同之處嗎?讓學生發現:這題需要進位。
3.小結反思:
?。?)今天我們學習的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實都是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的。
?。?)你覺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種方法更適合自己,你就選用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次經歷獨立思考、交流匯報以及觀察比較與小結反思等學習活動,來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p>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ㄒ唬┩瓿山滩腜10的“做一做”。
1.課件分步呈現第(1)(2)兩上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著重讓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
2.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讓學生分組合作,先提出問題,再列式計算,最后在組內交流匯報。
?。?)集中匯報,指名說出口算的過程。并反饋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鞏固學生對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進一步掌握,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掌握所學知識?!?/p>
?。ǘ┛谒惚荣?。
1.看誰能算全對:練習二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能算全快,教師巡視,注意對速度慢的學生進行指導。
?。?)集體匯報: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反饋:請全做對的同學舉手,教師給予表揚,同時對有錯的學生給予鼓勵。
2.看哪一小組全做對:練習二的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看看哪一個小組能做全對。
?。?)全部完成后,請同桌學生互相檢查正誤。對全對的小組給予表揚。
3.錯例分析:教師選取幾道有代表性的錯題板書進行展示(不要說出出錯孩子的名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分別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錯了。
4.我是小小營業員:課件演示練習二的第3題:
?。?)情境創設:課件呈現第3題的情境圖,先出現問題一:一位阿姨要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小鬧鐘,一共需要多少元?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過程。
(2)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
5.我是勞動小能手:課件呈現練習二的第3題的主題圖。
?。?)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圖,誰來說一說這幅圖畫的是一個什么場景?
(2)你能根據圖上的內容,完整地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敘述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或表揚。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比賽形式的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設計一個錯題展示與分析環節,給學生一個必要的提醒,讓學生減少或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最后再通過兩個情境練習,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將所學知識鞏固提高的目的?!?/p>
四、全課小結,促進內化
(一)學生談體會:讓學生說說,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二)師生共同回顧:本節我們學習了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轉化成若干道連續的、已經掌握的、比較容易的口算。(同時點擊課件,進行演示)這種數學思想,我們以前也經常用,以后還要經常用。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好這把學習數學的金鑰匙!
【設計意圖: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教師加以引導,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的掌握,同時教師明確指出轉化的重要性?!?/p>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