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28
這是運動和位置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物體有“靜止”和“運動”兩種狀態。
2.知道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夠有依據的判斷物體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2.能夠借助方向盤、軟尺等工具,測定和表述某個物體在某個時刻的位置。
科學態度目標
1.樂于關注生活中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狀態。
2.愿意與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實為依據,開展交流研討。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確、便利和快捷。
二、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方向卡、軟尺、學習卡片、校園方位圖。
教師準備:學生實驗材料一套、教學課件。
三、教學流程
(一)情景引入,聚焦主題
1. 播放動畫短片《動物運動會》,提出問題:影片中哪些是運動的,哪些是靜止的?
2. 提問:你是如何判斷他們是運動的呢?
3. 引出課題:位置的變化可以說明物體的運動,這節課我們來研究“運動和位置”的關系。
(二)逐級探索,深入思考
1. 探究活動一:觀察圖片,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
( 1 )出示圖片(教材第 2 頁圖片),布置學習任務一:
( 2 )匯報交流,得出結論: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是否發生改變,說明這個物體是否運動。
2. 探究活動二:探索靜止物體位置的描述方法。
( 1 )布置學習任務二:
( 2 )匯報交流,完善研究方案。
( 3 )領取材料,實施研究方案。
( 4 )匯報展示,演示小組研究方案。
( 5 )得出結論: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來描述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
3. 探究活動 3 :探索校園的位置。
( 1 )游戲任務: 不一樣的捉迷藏。
( 2 )完成信息卡的填寫,找 1~2 組的同學交流信息卡,請其他同學幫助完善信息,室外游戲部分講清楚規則,留待課后完成。
(三)拓展延伸,解決實際問題
1. 出示情景任務:(教材第 3 頁圖。)
2. 在大屏幕上標出汽車的位置。
3. 深入思考: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物體的運動與位置的關系,你認為這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呢?(引導學生思考本課的的知識在導航、定位、航線調度等方面的應用。)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的關注物體的運動與位置的關系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由于學校的前期安排,我們學校現在是沒有嚴格按照省網課的時間讓學生跟隨學習的。從這個星期開始才進入省網課的學習,和網課發布的這個時間差我覺得我們也可以更好的利用起來,有更多的時間提前分析課程、設計更符合自己學生學情的課程。
最近這段時間,區上組織的每次關于省網課的教學研討,我們學校老師每次都積極參加,也從中聽到、學到很多教學方式方法。
本周上課,三年級我們選擇的是省網課《運動和位置》一課,本課是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視頻內容分為:1.聚焦問題,物體的運動和靜止與參照物有關。2.結合實例,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3.古詩詞中的運動。4.利用方向和距離來準確描述物體的位置。5.利用身邊材料來測量,描述物體具體位置。課程內容與教材內容相結合,也拓展到了課外的古詩詞。課程內容也是比較好的。但是,結合實際學情,也需要進行一定調整和處理,才能更適合我們學校的學生。
1.視頻當中預告的學前準備中,學案在本內容中起到的作用實際是科學記錄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
2.方向盤的說法是否標準和嚴謹?(因此,我在給學生的學習指南中采用的是方向標的說法)
3.方向盤的提前制作也要是預告的
4.視頻中在測量距離時,方向盤始終在學生腳下不動,但是在實際方向盤制作中,有些學生方向盤大小是不一樣的,有些學生方向盤比較小,也需要提醒學生方向盤位置不變。
為此,在提前發布的學習指南中也做出要求
學生居家學習效果也有了一些具體的反饋。
《運動起來會怎樣》是本單元的第三節,學生已經學習了身體結構并知道了骨骼肌肉關節之間相互協作完成動作。
所以通過前面知識的鋪墊及日常生活經驗,學生知道運動后身體勢必會有相應的變化,通過這一環節的問答導入本課教學。
然后通過兩個活動:活動一 測平靜時和運動后一分鐘呼吸和心跳的次數—用數據說明運動能使人呼吸和心跳加快,并讓學生想想為什么呼吸會加快。
活動二 反復呼吸塑料袋內的空氣談感受,活動二反復呼吸袋內空氣前可以讓學生先用那個肺活量袋測下肺活量,然后強調實驗安全要點后再讓學生進行活動,活動后讓學生談感受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有導向的引入呼吸循環及空氣內氣體成分含量的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對書上的步驟做了一些改動,如書上制作聽診器測心跳改為根據脈搏測心跳。
但是學生雖然知道可以用測脈搏的方法來測心跳次數,但是不知道如何尋找脈搏,所以要進行指導。
同時要強調完整的一次呼吸是呼一次吸一次。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選擇參照物,并能準確地、定性地描述一個給定物體的相對位置(前后、左右、遠近、東西、南北等)。
2、會使用平面圖,能在圖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據從甲地去乙地的語言描述,畫出相應的路線圖,并按圖設法找到相應的地點。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術語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體的方法告訴其他同學;并且愿意傾聽別人是怎樣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
2、能夠與本組其他同學合作共同做好各項活動。
3、對搜集各種各樣的地圖感興趣,并發現他們各自的特點。
科學知識目標:
1、能夠說出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有參照物、方向和距離。
2、能夠說出通用地圖的主要標識的功用。(東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標記等。)
其他目標:
1、能簡單描述從甲地去乙地的地圖的大體制作過程,能聯系實際說出自己家或經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方位問題。
3、能夠找出現代科學技術如何幫助人們準確確定物體位置的實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各種小物件(尺子、筆、塑料塊、小木塊、小球、書等等)。紅色小方塊。地形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記憶游戲。
每組分發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裝好)。在10秒鐘內盡可能地記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轉過身去,由另一同學迅速改變桌上物體原來的位置。再轉回來,說出桌上物體的位置發生了哪些變化。
引導學生了解:一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的,另一個物體就是這個物體的參照物。
二、在圖上找位置——歡迎你到我家來。
每組分發一張晉州市地圖,
1、請每位同學找到自己學校和自己家的具體位置。
2、通過觀察地圖,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學生會討論關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圖形符號等方面的問題。)
三、分析我校校園的地圖。
(小組活動:弄清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北校門和南校門的位置,在200畝的校園范圍內,建筑物和綠化帶的分布情況。)
第二課時
一、在校園內開展找紅色小方塊的比賽。
每組分發一張標有紅色小方塊位置的校園地圖,同學們根據地圖的指示在規定時間內分散到校園各個角落尋找紅色小方塊,老師做計時的工作,看哪個組最快最準。
準備工作:
1、提醒同學們注意安全。
2、不要打擾其他班上課。
3、教師根據具體情況在小方塊旁邊標明距離。學生根據比例尺進行推算。
二、小結,公布比賽結果,對所有同學予以鼓勵。
三、布置課外活動:
1、收集各種地圖。
2、給同學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圖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