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02
這是人教版幾何圖形初步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大量圖片或實物,經歷把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的過程。
2、能由實物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形狀。
3、能識別一些簡單幾何體,正確區分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
【重點難點】
重點:識別簡單的幾何體。
難點: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幾何圖形。
【學法指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一、知識鏈接
同學們,你仔細觀察過我們生活的世界嗎?從城市宏偉的建筑到鄉村簡樸的住宅,從四通八達的立交橋到街頭巷尾的交通標志,從古老的剪紙藝術到現代化的城市雕塑,從自然界形態各異的動物到北京的申奧標志……,包含著形態各異的圖形。圖形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那就讓我們走進圖象的世界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
1.幾何圖形
(1)仔細觀察圖4.1-1,讓同學們感受是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
(2)出示一個長方體的紙盒,讓同學們觀察圖4.1-2回答問題:從整體上看,它的形狀是什么?從不同側面看,你看到了什么圖形?只看棱、頂點等局部,你又看到了什么?
幾何圖形初步單元 精品達標題及答案
14.如圖,直線AB,CD相交于點0,OE平分∠AOD,若∠BOC=80°,則∠AOE= _________ °.
15. 若圖是某幾何體的平面展開圖,則這個幾何體是_____.
16.如圖繞著中心最小旋轉 能與自身重合.
17.如圖所示,一艘船從A點出發,沿東北方向航行至點B,再從B點出發沿南偏東15°方向行至點C,則∠ABC= 度.
18.一個圓繞著它的直徑只要旋轉180度,就形成一個球體;半圓繞著直徑旋轉_____度,就可以形成一個球體。
19. 已知∠A=40°,則∠A的補角等于 .
20.兩條直線相交有1個交點,三條直線相交最多有3個交點,最少有 個交點.
幾何圖形初步 熱點專題高分特訓含答案
問題1:幾何體可分為幾類,分別是什么?
問題2:從面、棱和頂點說一下關于棱柱和圓柱的區別?
問題3:n棱柱有_______個面,_______條棱,_______個頂點.
問題4:n棱錐有_______個面,_______條棱,_______個頂點.
問題5: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呢?
問題6: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有幾種,你能畫出來嗎?
問題7:你能找出正方體的11種表面展開圖中的相對面相鄰面嗎?請在上一題所畫的11種表面展開圖中表示出來.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
二、通過情景游戲等活動,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幼兒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學會了各種圖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小籃同 幼兒人數。
3、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圖形標記,音樂。
活動過程 :
一、情景導入 “撿石頭”,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去郊外撿石頭!”(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繽紛的小石頭,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歡的'撿。”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邊操作邊交流。
4、請小朋友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石頭(顏色、形狀)。
5、游戲:按標記舉“石頭”。
二、鋪石頭:
1、“大家撿了那么多漂亮的石頭,我們用它來鋪一條石子路,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
3、出現問題:“小石頭沒有了,但是還有坑沒有鋪好,該怎么辦?”
4、幼兒再次操作。
5、發現問題:“老師發現這里有塊石頭很特別,是用兩種顏色的石頭拼起來的。”請個別幼兒介紹他的方法。
6、引導幼兒想辦法互相合作,用撿來的“石頭”鋪平“地上”的“坑”。
7、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來。
三、踩石頭: 1、“路鋪平了,我們來玩踩石頭的游戲!”
教師介紹玩法:“音樂一響,小朋友就一邊念兒歌一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并說說踩的是什么形狀、顏色的“石頭”。
2、游戲重復2~3次。
3、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中繼續操作。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東西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及正方形,回園告訴老師,并列出圖表。
學習目標分析
課程標準中
與本學習主題
相關的語句:(1)通過實物和具體模型,了解從物體抽象出來的幾何體、平面、直線和點等。(2)會比較線段的長短,理解線段的和、差,以及線段中點的意義。(3)掌握基本事實:兩點確定一條直線。(4)掌握基本事實:兩點之間線段最短。(5)理解兩點間距離的意義,能度量兩點間的距離。(6)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較角的大小。(7)認識度、分、秒,會對度、分、秒進行簡單的換算,并會計算角的和、差。(8)理解余角、補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補角相等的性質。(9)能用尺規完成以下基本作圖:作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10)在尺規作圖中,了解作圖的道理,保留作圖的痕跡,不要求寫出作法。(11)在平面上,能用方位角和距離刻畫兩個物體的相對位置.(12)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根據課程標準
所設定的
學習目標:(1)知識技能:了解幾何圖形、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以及幾何體、平面和曲面、直線和曲線、點等概念;能畫出從不同方向看一些幾何體以及它們的簡單組合體得到的組合體;了解直棱柱、圓柱、圓錐的展開圖;能根據展開圖想象相應的幾何體,制作立體模型;進一步認識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掌握它們的符號表示;掌握基本事實:“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了解它們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理解兩點間距離的意義,能度量兩點間的距離;會比較線段的大小,理解線段的和、差,以及線段中點等概念;會畫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符號表示,會比較角的大?。粫Χ?、分、秒進行簡單的換算,并會計算角的和、差;了解角的平分線,余角、補角等概念,掌握余角和補角的性質。(2)數學思考:經歷借助圖形思考問題的過程,初步建立幾何直觀;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互轉換的過程中,培養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3)問題解決:初步認識幾何圖形是描述現實世界的重要工具,初步應用幾何圖形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與他人合作和交流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能針對他人所提的問題進行反思,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4)情感態度:培養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興趣,初步形成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與他人交流的意識,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成功的快樂,體驗獨自克服困難、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具備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生特征分析
學生是否對本課的學習內容有所了解?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內容已在課前先將概念羅列出來,自己理解了概念之間的聯系后,構建好知識框架。
學習本課內容必須具備的知識掌握情況如何?對本章所有知識點掌握良好,知道各知識點的聯系
本課將采用什么樣的方式組織學生學習,
學生是否有過這種經歷。小組合作(四人一組)
學生對本課所采用的學習組織方式的態度如何。樂意接受
是否有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的經歷?無
如學生已經使用過思維導圖學習,他們使用的經驗和態度如何?如無使用思維導圖的經歷,預計學生對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的興趣和態度如何。預計大部分學生有興趣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
其他特征分析學生已經了解了思維導圖的用途
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策略分析
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的目的:1、通過使用思維導圖復習《幾何圖形初步》,加強本章知識內容的整體認識,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從而優化對數學知識的認知過程;2、加深對不同知識點的區別與聯系的理解,提高知識概念的識記效率,提高解題速度和正確率;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的方式:采用四人一組的小組合作模式:每個小組確定好組長,每位組員由組長分配好任務(一個組長、一個匯報員、一個記錄員、一個寫總結);在上課前,四個學生需要結合自己對本章節概念之間的聯系進行理解和思考,繪制自己的思維導圖,再與本小組成員交流完善,聯合成一幅思維導圖;在上課時,教師選擇一組同學匯報,全班學生找出這個小組的思維導圖的優點與不足,之后這個小組的所有成員再次交流和修正完善;教師再隨機挑選另一組進行匯報,然后再讓全班學生評價和交流;教師給出三道例題,鼓勵學生在求解過程中遇到概念不清時,回到思維導圖上,找到相關知識點,進而正確解題,并逐步完善個人頭腦中的知識思維導圖。
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的工具:可采用手繪,或課前先在電腦上運用Xmind繪制再打印出來,在課堂上展示。
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的教學片段設計
提示: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學習的教學片段設計
教學環節 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師的活動 對應的學習目標
小組第一次匯報 被隨機選中的小組中,負責匯報的成員根據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講解,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后,指出優點和不足 教師布置任務,傾聽匯報組和其他同學的發言,適時引導并指正、評價。 理解本章節的所有概念、性質;經歷借助圖形思考問題的過程,初步建立幾何直觀;在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相互轉換的過程中,培養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在與他人合作和交流過程中,能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結論。
小組第二次匯報 結合上個環節提出的需要改進的地方,各小組再合作,完善思維導圖;再隨機選取一個小組匯報,其他同學評價。 監督學生對思維導圖的完善情況,引導學生互評,最后做知識小結。 能針對他人所提的問題進行反思,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例題講解,鞏固知識 學生小組完成 教師巡視并作指導,強調結合思維導圖去找解題突破點,歸納小結。 會比較線段的長短,理解線段的和、差,以及線段中點的意義。會對度、分、秒進行簡單的換算,并會計算角的和、差;理解余角、補角等概念,掌握余角和補角的性質。培養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興趣,感受成功的快樂,體驗克服困難、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找回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同學進一步理解角、垂直與平行、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概念,掌握它們的特征和性質,以和各圖形的聯系。‘
教學過程:
直線、射線、線段。
提問:1)分別說一說什么叫直線、射線、線段?
直線、射線和線段有什么區別?
完成123頁上面的“做一做”。(同學筆做)
提問:
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寫完整。
完成123頁下面“做一做”的1題、2題。
銳角
直角
鈍角
平角
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與平行
提問:
1)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相互位置有哪幾種情況?
2)什么樣的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樣的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幾組直線中,哪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哪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頁的“做一做”
三角形。
提問: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頂點A的對邊是指哪一條邊?
先筆做:以頂點A的.對邊為底,畫出三角形的高,并標出底和高。(前頁一幅圖)
在下面的表中填寫三角形的名稱和各自的特征。
名稱
圖形
特征
回答: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聯系與區別。
四邊形
提問:什么叫四邊形?
回答:看圖說出下面各圖的特點,再說一說圖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想一想:為什么說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為什么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完成125頁“做一做”中的1、2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