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0
這是多位數乘一位數教學設計三年級,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多位數乘一位數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的一個重要知識點,它是學生初步接觸口算乘法、筆算乘法的基礎,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本節知識教學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今后的多位數乘法、除法的教學。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教學:
一、 引導學生分析教材,把握知識結構
本節知識點包括:口算乘法、筆算乘法兩部分。其中口算乘法包括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乘一位數及估算乘法。筆算乘法包括: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連續進位),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通過分析、歸納,我們了解了大綱的要求、把握了教學內容及教學重難點。明確了本節不僅要求學生正確地計算,而且要全面掌握計算規律和方法,提高學生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概括化水平。
二、 讓學生利用已知,注重新舊知識銜接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所形成的認知結構是按照知識本身的邏輯規律和學生認知過程的順序性綜合而成的。如: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認知結構是由兩位數的組成,一位數乘一位數和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加法等簡單知識結構復合而成的。這些認知結是使學生在二年級學習表內乘法、加法的學習活動中建立起來的,正因為有了這些認知基礎,學生在學習本節知識中建立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復合知識結構才有可能。因此,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抓好簡單認知結構的有機復合至關重要。
三、 加強算理指導,讓學生理解“怎么算”
本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引導學生在明確多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步驟的基礎上理解整個計算過程,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全面提高計算能力。我們不僅要學生知道“怎么算”,還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該這樣計算。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引導學生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其次要讓學生正確領會計算法則,三要讓學生知道口算和筆算的區別和聯系。
四、將中間、末尾含有0的計算統一到一般計算中去,建立“0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觀念
有關0的乘法計算在本節中是首次認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以乘法的意義為基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教學情境圖,直接從“0+0+0=0”推導得出“0×3=0”,(求3個0的和,用乘法計算,列式為0×3=0)同時,引導學生發現“0×3=0”和“0×0=0”的客觀事實,進而抽象概括得出“0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結論,并將結論運用到計算當中去。學生在計算中很容易混淆“0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在前面學習中建立的“0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觀念,引導學生將這一結論遷移到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中去,并能迅速地得出積。這樣,既幫助學生排除了計算中的障礙,又使學生把多位數乘一位數和“0同任何數相乘都得0”的結論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至關重要,以上提到的僅為知識點部分,在教學中,我們要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后更要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才能提高課堂效益。
一、課題:口算乘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一位數同整十、整百、整千數相乘的口算算理,掌握其口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和類推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口算一位數同整十、整百數相乘
四、教具、學具準備:課件
五、課前預習設計:復習乘法口訣
六、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園嗎?游樂園里也有我們的數學,看看這張游樂園的照片,說說你們知道了什么。(出示第56頁情境圖)
生:我知道了游樂園各種項目的價格。
師:你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跟小組的同學說說。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與這些有關的乘法口算的問題。
二、教學例1.
師:先看題,說說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課件出示例1)
生:坐碰碰車每人20元,要求計算3人要多少錢。
師:你怎樣理解題意?該怎么解答?
生:每人20元,3人需要的錢數就是20的3倍,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所以列式為20×3。
師:該怎樣計算呢?跟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吧。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說一說:
生1:因為3個20是60,所以20×3=60。
生2:因為10個3是30,所以20個3是60.
生3:因為2×3=6,所以20×3就等于60.
師:引導學生推想:200×3、2000×3得多少?
(200×3=600,200就是2個百,2個百乘3是6個百,就是600;
2000×3=6000,2000表示2個千,2個千乘3等于6個千,就是6000)
2、教學例2.
師:先看題,說說你了解到那些信息。(課件出示例2)
生:坐過山車每人12元,要求計算3人要多少錢。
師:你怎樣理解題意?該怎么解答?
生:每人12元,3人需要的錢數就是12的3倍,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所以列式為12×3.
師:該怎樣計算呢?跟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吧。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師: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說一說:
生:我是借助擺小棒算出來的,先在第一行擺1捆和2根小棒表示每人12元錢,然后在第二行、第三行分別這樣擺小棒,這樣就表示出了3人需要的錢數。這時整捆的小棒數就是3捆,1捆表示1個10,3捆就是10×3=30(根),單根的小棒數是每行2根,3行就是2×3=6(根),所以一共就是30+3=36(根),也就是說3人需要的錢數就是12×3=36(元)。
多給學生機會練習敘述思考過程,只要合理就要給與表揚和肯定。
三、鞏固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0×4 200×4 2000×3 30×4 3000×7
2、口算下面各題。
4×2 30×3 200×3 5×4 40×2
300×3 4000×2 600×3 3000×3
1000×6 90×3 1000×5
四、總結提升
師:在今天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收獲?
七、作業設計:口算乘法練習
八、板書設計:
口算乘法
20×3=60 想:2個10乘3就是6個10,就是60
12×3=36 想:10×3=30
2×3=6
30+6=36
九、課后反思:
一、說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主要是針對本年級組提出的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專題研究而設計的。設計的過程中力圖體現出本專題的研究成果,把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各種方法融入了教學當中。同時在本節課設計中,我也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形式上采用多種形式交替變換,注重趣味性,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另外,我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也沒有忽視素質教育,一方面注重各學科間的滲透和聯系,另一方面注意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
二、說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設計是以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練習為依托,通過對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鞏固練習,把本年級的研究結果培養計算能力的方法孕育其中,本節課我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針對實際情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設計了一些有趣味、有時代科氣息的練習,但實際并沒有改變知識內容和結構。下面我對本節課知識點做了簡單分析:
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是本冊的重點內容。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先是從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開始的,然后是接近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估算,接著是由淺入深的學習二、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不進位、不連續進位、連續進位的乘法,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本節課的教學安排既是對前面知識的鞏固和熟練,也是為學生進一步學習一個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和一個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鋪墊,又是為以后學習多位數乘多位數計算打好基礎。在這節課中學生在鞏固練習的同時,我把提高計算能力的方法:培養計算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加強口算、掌握算法,理解算理等方法融入整個教學中,使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計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基于以上認識,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教學目標:
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使學生初步理解提高計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體會成功的快樂。
初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2、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并熟練地計算。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難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從素質教育著眼點來看,要貫徹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的原則,不僅要使學生學會知識,更要使學生會學、樂學、主動去學。
為了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能夠自主學習,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談話激趣、回憶交流、討論歸納、強化練習等教學方法,循循誘導,讓學生在比賽、游戲、練習、合作中自主學習,鞏固和拓展所學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出發,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計算能力得到真正發展,我對本節課設計如下幾個環節: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什么知識?想一想。學生可能會根據教材說學習新知。是啊,從課本的內容看這節我們要學習一個因數中間有0乘法,但是老師想讓大家看看最近幾次的作業,拿幾本錯多的作業給學生看看但是老師想問問:這幾天我們學的知識,你們都熟練了嗎?作業得怎么樣?(可以拿幾本錯多的作業給學生看看)引導學生說一些學生還不太懂,應該再練習。那就鞏固復習一下,使我們計算能力再有所提高,計算的準確度也能提高一些,可以嗎?師板書課題。
(這樣設計導入主要是讓學生覺得我們是有必要上這節課,明確學習目標,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最大的發揮)
(二)回憶交流,討論歸納,明確算法,理清算理。
1、回憶交流
師: 好,那回憶一下,我們這幾天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師:對,這段時間我們就是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那每天學習都一樣嗎?
請學生想一想都學了哪幾種情況的乘法,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然后請學生在全班上說一說。
2、討論歸納,明確算法,理清算理
師:你會計算這幾種乘法題嗎?你能說一說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嗎?小組內互相說說,師巡視指導。
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匯報。師據學生匯報板書計算方法。
師小結:同學們說得不錯,雖然有些還說不完整,但已有一些進步了。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說課稿師生一起來說算法,并理解算理。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計算方法,下面我們就算一算。
(這里這樣安排同桌、及小組合作是讓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補充,使學生體會小組合作的作用,培養初步合作的意識,體會成功的快樂。然后師生一起說使算法進一步明確,算理更加清淅。)
(三)、強化練習
1、口算鋪墊(開火車)
64 = 38 = 75 = 94+6=
28+7= 36+4= 88+7= 42+3=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比賽誰快就可以到黑板上來做。然后請做題的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1 5 8 2 6 3 2 7 8 7
4576
3、師:同學們知道啄木鳥會做什么呢?對,它是益鳥,專門給老樹治病的。現在你們也來當一回醫生,誰能幫助下面的題治一治病呢?
1 2 5 2 4 7 6
748
7 4 2 8 3 8 8
集體評價。
師:同學們當醫生好當嗎?當醫生應該怎樣才能幫病人查出病來?
師:那計算多位數乘一位數時,要注意哪些地方?學生說師板書
引導學生說出要細心,不能馬虎,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
(這里設計從口算到筆算再糾錯的有梯度練習,并注意練習的針對性和趣味性,一方面是為了學生積極地鞏固和扎實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計算能力能穩步提高,同時也滲透一些科學和品德方面的教育,注重學科的聯系。)
四、拓展延伸
1、師:剛才又是比賽,又是當醫生,一定有點累了,那我們輕松一下做個游戲:
老師這里有一棵蘋果樹,上面結了許多蘋果(蘋果上有數),這邊還有籃子(上面有乘法算式),如果你們摘對了,這個蘋果和籃子都歸你。你們想來摘嗎?
那我們怎么摘呢?同桌之間互相說說,然后請學生上來摘,并說說為什么這樣摘?
(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課堂學習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玩樂中輕輕松松學知識,培養能力這正是我們這節課的追求。)
2、同學們,你們知道楊利偉叔叔嗎?他是做什么的?知道今年我國又有兩位叔叔坐著神州六號宇宙飛船在太空生活水平生活了5天5夜,他們是誰呢?
師; 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驕傲,中國的驕傲。同學們現在我們再來了解一個有關航天知識并來解決問題好嗎?
小黑板出示:
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繞地球一周需要114分鐘,繞地球9周,需要多少分鐘?
先讓學生說說從上面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怎樣列式?為什么這樣列式?能先估算一下,再獨立解答。
(這里設計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問題,一方面是多位數乘一位數應用拓展,因為計算教學如果只重視計算技能的學習,往往比較枯燥。只有把計算教學至于問題解決中去,使學生感受到計算是有用的,是能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生會更感興趣。另一方面是為了開拓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國家的一些大事,滲透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
五、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又練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你覺得比以前算得快了嗎?算得準了嗎?你認為怎樣才能算又對又快呢?你還哪些收獲?(這樣設計學生自己來談收獲,是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在課堂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獲。)
本期內容有哪些
(1)聽一聽:運算能力
(2)讀一讀: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整理與復習
(3)笑一笑:數字會騙人嗎?
3
輕輕松松聽聽書
注:節選自《小學數學教學基本概念解讀》關于運算能力的教學建議。
4
堅持閱讀八分鐘
整理與復習
——多位數乘一位數
教材分析
教材對“整理和復習”安排了兩部分內容:一是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二是解決問題。第一題教材結合多種情況的運算,檢測學生對筆算乘法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著重解決學生在計算中容易出錯的情況。在解決問題中,口算、筆算和估算都是重要的解題策略。解決問題這道題側重學生對解題策略的選擇,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計算的技能,更要求根據問題的需要,靈活選擇合適的策略。
學情分析
通過對學生作業本的錯題整理發現學生最容易錯的就是計算部分,再仔細分析這些計算的錯誤就會知道學生的計算出錯率最高的又集中在進位乘法。在解決問題時,算式會列,計算也容易出錯。學生為什么會這么容易發生計算錯誤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練習不足,另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對計算的算理還不是真正的明白。我們課堂上能做的是讓學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另外,通過訪談學生本單元的難點時,學生會覺得解決問題是他們比較難的部分。通過對錯題的分析和學生的訪談,可以確定本單元復習要查漏補缺的是正確計算進位和連續進位的多位數乘一位數,著重突破的難點是解決問題部分(如何分析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梳理和復習,讓所學知識系統化,并掌握一定的整理方法。
2.通過查漏補缺,引導學生理解計算算理, 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3.通過溝通聯系,熟練掌握解決歸一問題和歸總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整理和復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分析數量關系,正確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整理知識,滲透整理方法
1、談話引入
出示:6×12
師:看到這條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預設:學生會說關于它的口算、估算、意義。
師:這是屬于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內容,今天我們就來整理和復習這個單元。
設計意圖:
這條算式既是這里的引入,又是貫穿整節課的一條暗線。
2、整理作品展示
分別出示課前學生整理的作品。(有代表性的)
圖1:思維導圖 圖2:知識樹
圖3:氣泡圖 圖4:框架圖
師:他們都是怎么整理的?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回顧整理本單元知識,既梳理了知識間的聯系,又讓學生學習了不同的整理方式,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查漏補缺,理解計算算理
1.了解學生的難點、易錯點。
師:整理了這單元的知識后,你覺得哪些知識是最難的或者是比較容易出錯的?
學生預設:計算或者解決問題。
2.通過錯例來復習算理。
出示錯例:
師:他錯在哪里?
師追問:應該怎么算?
設計意圖:
通過一道典型錯例的辨析來復習筆算的計算算理,有效地突破了計算教學的重點、難點,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計算練習
出示:12×6= 376×8= 1500×3=
校對反饋。
詢問學生的出錯點。
設計意圖:
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反饋,及時鞏固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算法,中間還滲透了末尾有0的簡便寫法,強化了計算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三、聯系溝通,建立解決問題的模型
(一)復習一步計算解決問題。
師:我們會算12×6,那這道算式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
生舉例
師也舉例:
一本數學繪本是6元,12本同樣價格的數學繪本要多少錢?
師:為什么我們剛剛提的問題都可以用這條算式解決?
預設:因為他們都表示12個6相加或者6個12相加。
設計意圖:
一步計算不是本單元的內容,這里通過簡單的回顧,然后當作引子來引出下面兩步計算的內容。
(二)兩步計算:歸一問題
1.不限制條件,一步計算到兩步計算的變化。
師:這是一步計算的問題,你能把他變成兩步計算的問題嗎?
2.限制一個條件,從一步計算到兩步計算的變化。
出示:
師:如果不直接告訴你1本數學繪本的價格呢?
學情預設:學生會出現倍數關系的問題,也有出現除法關系的問題。
老師編題:3本數學繪本18元,12本同樣價格的數學繪本要多少錢?
3.對比改編前后兩題的區別。
出示:
師:這樣改編之后,這兩題有什么區別?
4.通過類似變化,歸納歸一問題模型。
師:當然,還可以這樣變化,你們看。
出示:
師:不管怎么變,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學情預設:都是要先算一本數學繪本的價格。
小結:剛剛我們由一條算式,編出一步計算解決的問題,再變化出像這樣兩步計算的問題。
設計意圖:
讓學生經歷一步計算到兩步計算的變化過程,具體經歷歸一問題的形成過程,感受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之間的關系,溝通聯系了歸一問題和乘法一步計算之間的聯系。同時,經過特定的變化和對比,歸納出歸一問題的解決模型。
(三)兩步計算:歸總問題
1.歸總問題和一步計算問題的對比。
出示:
師:現在這兩道題目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解決并反饋。
2.通過類似變化,歸納歸總問題模型。
出示:
師:不管怎么變,解決這種問題的關鍵是什么?
學情預設:都是要先算總的價錢。
師:算出總的價錢,再除以數量,就是每種物品的價格。
小結:剛剛我們解決這種問題也是由這種一步計算變化而來。
設計意圖:
歸總問題的教學方式跟歸一問題是類似的,都是通過一步計算到兩步計算,再通過對比發現一步計算和兩步計算的不同之處,然后解決,最后歸納出解決歸總問題的模型。
(四)對比溝通歸一問題和歸總問題。
出示:
師:你覺得在解決這樣兩步計算的問題,最關鍵的是什么?
學情預設:中間問題。
小結:看來,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都是要找到兩個條件之間的橋梁,也就是同學們說的中間問題。
設計意圖:
歸一問題和歸總問題的對比,加深了學生對這種兩步計算的理解,讓學生明白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都是要先解決一個中間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不同星級題,學生根據自己能力挑戰
設計意圖:
3道不同星級題目的考察目的都不一樣,第一題考察學生對進位乘法的計算是否會注意進位,第二題考察學生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讓學生理解什么時候用估算,什么時候用筆算,什么時候用口算,第三題進一步鞏固學生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全課小結
師:學到這里請你靜靜地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進行整理和復習的?
5
數字會騙人嗎?
老師說:數字是不會騙人的。一座房子如果一個人要花20天蓋好,二十個人就只要1天,四百八十人就只要1小時就夠了。
學生:那28800個人就只要1分鐘。此外,如果一艘輪船橫渡大西洋要6天,六艘輪船就只要1天。四杯25°的水加在一起就變成開水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