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7
這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說教材
我所執教的內容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P76-77“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在本節課中,通過生活情境圖,引入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并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要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加強動手操作,探索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口算的方法,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會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學會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會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并能有序的表述計算過程。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培養學生自覺估算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成功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以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及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
本課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并且能有條理地表述計算的過程。
本課教學難點:
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二、說教法學法: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規律出發,設計了游戲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習興趣,同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提出數學問題,并自己當小老師找同伴列式解答,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學生自己解決已經學過的問題時,讓他們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教師沒有束縛學生的手腳,而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自己描述,并通過小組討論、匯報等形式相互補充,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算法多樣化,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在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的同時,引導學生的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算法的意識。
3、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的每一環節,我都力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擔任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如在討論算法多樣化時,我充分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只是在他們表達不清時幫助他們理清思路、說明算法,完成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三、說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1)復習,談話導入。(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3)應用知識,解決問題。(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層: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學習過的加法。
2、出示主題圖,提出加法的問題。用算式表示,從而引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第二層: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動手操作,討論算法。
2、理解算理。
(1)直觀演示,說明算理。
擺小棒:24根小棒加上9根小棒,先把4根和9根合起來是13根,再把20根和13根合起來是33根。
撥計數器:
(2)抽象方法。
師:如果沒有小棒和計數器來幫忙,看到這些算式該怎樣想呢?教師引導學生講出算理:先算4+9=13,再算20+13=33。
師:誰能把剛才的口算過程說一說?
3、討論:以上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個位相加都滿十)
4、教師小結:兩位數加一位數個位相加滿十時,不論兩位數在前還是一位數在前,都先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加整十數。(揭題:進位加法)
第三層: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 “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說說打算怎樣圈。 學生獨立填寫。 反饋學生作業、總結。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計算第一組題后提問:觀察這4道題,你有什么發現?
出示最后兩組題的部分題。談話:那你能用剛才的發現迅速地完成后面兩組算式嗎?
第四層: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小朋友今天學會了新本領,老師帶來了兩道題想考考大家,想知道是什
么題目嗎?(出示算式)
26+□=2□ 26+□=3□
提問: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嗎?
這樣的練習不僅僅對今天什么是進位加法學生有了明確的理解,同時也有了一定量的練習;而且這一環節還有著另一個目標,關注溝通—計算與探索規律相結合‘規律為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每次大1,和也每次大1’,使得這一環節的目標不顯得單一,且加以整合。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是在學生已經系統掌握了加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整十數加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前面已學加法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又是今后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法的基礎。教材呈現的是開聯歡會的部分場面,并用圖畫和對話形式呈現問題和所需要的相關數據。這幅圖呈現的情境很好,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得比較緊密,但是內容較少。因此,應創設學生喜歡的、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學習、運用知識,并能正確計算。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分析問題多確軍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養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
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的'每一環節,老師都力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擔任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如在討論算法多樣化時,老師充分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只是在他們表達不清時幫助他們理清思路、說明算法,完成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注重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老師沒有束縛學生的手腳,而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自己描述,并通過小組討論、匯報等形式相互補充,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算法多樣化,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在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的同時,引導學生的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算法的意識。
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不足,比如教學的評價有時缺少針對性,因此評價顯得有些單一,還有個別環節的點播缺少及時性。
一、說教材
我所執教的內容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P76-77“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在本節課中,通過生活情境圖,引入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并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要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加強動手操作,探索計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因此,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口算的方法,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會口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學會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會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并能有序的表述計算過程。
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培養學生自覺估算的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成功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以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及對數學的好奇心,求知欲。
本課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并且能有條理地表述計算的過程。
本課教學難點:
個位相加滿十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二、說教法學法: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認知規律出發,設計了游戲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習興趣,同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提出數學問題,并自己當小老師找同伴列式解答,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在學生自己解決已經學過的問題時,讓他們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2、注重算法的多樣化。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教師沒有束縛學生的手腳,而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發現、自己描述,并通過小組討論、匯報等形式相互補充,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算法多樣化,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在尊重學生自主的選擇的同時,引導學生的優化計算方法,增強優化算法的意識。
3、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中的每一環節,我都力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擔任的是引導者的角色。如在討論算法多樣化時,我充分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只是在他們表達不清時幫助他們理清思路、說明算法,完成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三、說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安排了四個教學環節:(1)復習,談話導入。(2)自主參與,探索新知。(3)應用知識,解決問題。(4)引導學生總結全課。
第一層:復習,導入新課
1、復習學習過的加法。
2、出示主題圖,提出加法的問題。用算式表示,從而引出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第二層: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動手操作,討論算法。
2、理解算理。
(1)直觀演示,說明算理。
擺小棒:24根小棒加上9根小棒,先把4根和9根合起來是13根,再把20根和13根合起來是33根。
撥計數器:
(2)抽象方法。
師:如果沒有小棒和計數器來幫忙,看到這些算式該怎樣想呢?教師引導學生講出算理:先算4+9=13,再算20+13=33。
師:誰能把剛才的口算過程說一說?
3、討論:以上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個位相加都滿十)
4、教師小結:兩位數加一位數個位相加滿十時,不論兩位數在前還是一位數在前,都先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加整十數。(揭題:進位加法)
第三層: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 “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說說打算怎樣圈。 學生獨立填寫。 反饋學生作業、總結。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計算第一組題后提問:觀察這4道題,你有什么發現?
出示最后兩組題的部分題。談話:那你能用剛才的發現迅速地完成后面兩組算式嗎?
第四層: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小朋友今天學會了新本領,老師帶來了兩道題想考考大家,想知道是什
么題目嗎?(出示算式)
26+□=2□ 26+□=3□
提問: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在□里填上合適的數嗎?
這樣的練習不僅僅對今天什么是進位加法學生有了明確的理解,同時也有了一定量的練習;而且這一環節還有著另一個目標,關注溝通—計算與探索規律相結合‘規律為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每次大1,和也每次大1’,使得這一環節的目標不顯得單一,且加以整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