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5
這是解方程例2例3優秀教案人教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課標分析:認識等式和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質和方程的解法。初步學會根據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比較熟練地解答含有一個或兩個未知數的方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數和構建方程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強化應用意識,培養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解簡易方程的第三課時“解方程(一)”,是在學生學習方程的意義和等式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而今天學習的內容又為后面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今后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植樹問題等內容時都要直接運用。所以本節課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學生分析:用字母表示數,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量關系,更讓學生感到困難。讓學生從具體的、確定的數過度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變的數,對學生來說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相關認識基礎,使學生從具體實例到一般意義的抽象概括逐漸過渡。
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往往不會將含有字母的式子看作是一個量,如:蘋果2元一斤,香蕉比蘋果貴x 元,2+x 既表示蘋果價格與香蕉價格之間的數量關系,也表示香蕉的價格,很多學生認為這只是一個式子,不是結果。而這正是學生學習簡易方程的基礎,所以要先學習用字母表示一個特定的數,再學習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數,也就是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讓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再學習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和數量關系,這樣由易到難,便于學生在數學認知上有更高的飛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含義以及“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過程與方法:利用等式的性質解簡易方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由具體到一般的抽象概括過程,培養學生的代數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難點:理解形如a+x =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確的解方程格式及檢驗方法。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觀察、猜想、驗證.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遷移導入
1.上節課我們借助天平游戲,學習了什么知識?那么等式的性質誰知道呢?今天我們繼續研究與方程有關的新知識。
2.接下來,老師有個問題,誰能幫老師解決呢?PPT出示例1情境圖。
【設計意圖】:復習與本節課相關的知識,創設情境,引出例題,為教學活動創造氛圍。
(二)觀察猜想,感知方程的解
1.展示課件,誰能根據題意列方程呢?一般把含有字母的式子寫在方程等號的左邊。大家想不想知道x是幾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學生猜想預設:生1:(利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9-3=6)。 生2:想6+3=9,所以X=6。生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
生4: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從方程兩邊同時減去3,就能得出X=6。
【設計意圖】:整個新知識的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動口、動腦,發現、比較、歸納,不同的方法,開闊了思維。但重點引導學生使用等式的性質解答,回歸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2.對于這些不同的方法,分別予以肯定。說明第(4)種用到了等式的性質,就是本節課要學習的“解方程”的方法,所以要重點掌握。本節課就是重點要學習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板書:解方程)。
(三)操作感悟,體會原理
1. 怎樣才能使天平左右兩邊只剩“X”,而保持天平平衡呢?通過課件演示,天平兩邊同時去掉3個球,天平平衡。和等式的基本性質結合起來,給方程兩邊同時減去3,方程左右兩邊相等。PPT展示思路,讓學生在頭腦中明確了方法后,老師扮演解方程的過程。過程中強調注意的三個問題。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課件,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學會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突破了重點,解決了關鍵。板書解題過程為了使學生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養成好習慣。
2.問:咱們做這么多目的是什么呢?(為了找出未知數X的值)對了,我們把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數x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讓我們來認識、區別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誰能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再次說明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別和聯系。
【設計意圖】: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以及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四)、理論驗證
1.既然是方程的解,那么帶入后方程左右兩邊應該相等。驗證猜想和理論的計算過程,再次感受方程的解的含義,能使方成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
2.以后所有解方程的題,我們都可以這樣來檢驗,養成好習慣,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設計意圖】:初步學會檢驗某個數是否是方程的解,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五)分層訓練,理解內化
1.填空,鞏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兩個列方程。第二個列方程引入新問題X -6.2=2.4怎么做呢?
(1)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 )。
(3)比x多5的數是12。列方程為( )
(4)X減去6.2的差是2.4。列方程為( )。
2.先讓學生試著做,再提示“為了使左邊剩下X,怎么辦才能抵消呢?”加幾用減幾抵消,那么減幾怎么抵消呢?引導學生想出減幾用加幾來抵消。一個學生扮演,老師巡視檢查,丟正錯誤。
3.再練習同桌一組,計算X-3=9,解方程并檢驗。學生做,老師巡視,展示學生練習,加減號很重要,細小的差別,結果卻相差很大,所以大家抄題,做題一定要細心哦!
【設計意圖】:對于新知識需要及時組織學生鞏固運用,才能得到理解和內化。我本著“重基礎、驗能力、拓思維”的原則,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題。第三個練習為了讓學生區分X+3=9和X-3=9細小的差別,結果卻相差很大,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嚴謹,讓學生意識到認真仔細的重要。練習題排列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層層深入,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總結方法,知識升華
1.好方法:總結x+a =b 及 x-a =b的解題方法,你加幾我減幾,你減幾我加幾。
2.鞏固好方法練習。
解方程:x+3.2 =4.6,x-1.8=4,x-2=15,不解答只說思路。
【設計意圖】:題目呈現方式的多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面對挑戰充滿信心,激發了學生興趣,引發了思考,發展了思維。整個習題設計部分,雖然題量不大,但卻涵蓋了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
(七)全課小結,評價提升: 本節課主要的收獲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有利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反思,提高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板書設計
解方程
X+3=9
解:X+3-3=9-3
X=6
檢驗:方程的左邊=X+3
=6+3
=9
=方程的右邊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設計意圖】:板書的設計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又做到了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把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重點,鮮明的展現在學生面前。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1.談話導入。
我們學過了關于方程的哪些知識?(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
預設
生1:方程的意義。
生2:方程與等式的關系。
生3:解方程的方法。
生4: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2.揭示課題。
同學們說得很全面,這節課我們就來系統地復習有關方程的知識。(板書課題:方程)
⊙回顧與整理
1.方程。
(1)什么是方程?它與算術式有什么不同?
明確:
?、俸形粗獢档牡仁浇凶鞣匠?。
?、谒阈g式是一個式子,由運算符號和已知數組成。方程是一個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數可以參與運算,并且只有當未知數為特定的數值時,方程才成立。
(2)什么是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3)什么是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作解方程。
(4)解方程的依據是什么?
?、俚仁降男再|。
②加減法和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互逆關系。
(5)課件出示教材80頁“回顧與交流”3題。
?、俳M織學生分組討論解方程的步驟和方法,以及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谥该胶诎迩斑M行板演。
?、廴嘟涣鞑⒄f一說自己是怎么解的。
2.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
學生小組交流并集體匯報,然后教師明確:
①弄清題意,確定未知數并用x表示;
?、谡页鲱}中數量間的相等關系;
?、哿蟹匠蹋夥匠蹋?/p>
?、軝z驗并寫出答語。
(2)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及找等量關系的方法。
①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是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根據等量關系列方程解答。
?、谀阒滥男┱业攘筷P系的方法?
預設
生1:根據關鍵性詞語找等量關系。
生2:根據常見的四則混合運算的意義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找等量關系。
生3:根據常見的數量關系找等量關系。
生4:根據計算公式找等量關系。
(3)課件出示教材80頁“回顧與交流”4題。
教師引導學生先找出各題的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自主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p53--54練習十一1,2,3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天平演示,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 使學生能夠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決簡單 的實際問題;
3. 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等能力。
教學重點:
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課前準備:
課件,習題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數量關系,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已知我們學校有88位同學,再加上所有老師,你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師生一共有多少人嗎?(板書:88+ x)。學得真不錯,今天我們要進一步來研究這些含有未知數的式子所隱藏的數學奧秘,想知道嗎?請你用飽滿的姿態告訴老師!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2、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量關系,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學習過程。
(一)認識天平
?。ǘ┬抡n學習
自學指導(一)。
自學p53, 分別說一說圖1,圖2,,顯示的信息。
圖1天平兩邊平衡,一個空杯重100克。
圖2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自學指導(二)
再看圖3說說圖3 顯示的信息。
天平1杯子和里面的水比200克法碼重
天平2杯子和里面的水比300克法碼輕
自學指導(三)
請用算式表示圖3數量關系。
天平1、100+x>200
天平2、100+x<300
自學指導(四)
再看圖4說說圖4 顯示的信息,請用算式表示圖4數量關系
100+x=250
自學指導(五)
觀察比較下列算式說說你的發現
觀察比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前面兩個算式兩邊不相等,后面一個算式兩邊是相等的。
教師總結:像這樣兩邊相等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等式。(板書)
課堂練習(一)
寫出幾個等式
自學指導(六)
請學生把這里的等式分類,并說說你們是如何分類的?
20+30=50
20+χ=100
50×2=100
14-8=6
3y=180
78× 3=234
100+2y=3×50
學生匯報后讓學生說出分類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數,有的沒有未知數)
教師總結: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板書)
課堂練習(二)
請大家寫出幾個方程。
四、小結:回答什么是方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2.結合圖例,理解根據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方法并進行檢驗。
3.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
過程與方法
經歷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認識過程,提高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培養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難點:會檢驗方程的解。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 復習舊知,遷移導入
(1)在上一節課的學習活動中,我們探究了哪些規律?
學生回顧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及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
(2)學習這些規律有什么用呢?今天我們解方程就需要充分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
【板書課題:解方程(1)】
2 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8.2.1教學教材第67頁例1。
(1)課件出示例1。
從圖中知道哪些信息?學生觀察圖片,交流圖片數學信息。盒子中的皮球與外面的3皮個球加起來共有9個,方程怎么列?得到χ+3=9
學生自己先列出方程,然后指名回答。
【板書:χ+3=9】
如何解方程?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個皮球,也就是求等于什么,我們該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來求出方程的解呢?
(2)出示第67頁分析圖示,學生觀察圖示,交流想法。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解方程的過程:
(3)為什么方程兩邊同時減去3,而不是別的數?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因為,兩邊減去3以后,左邊剛好剩下一個χ,這樣,右邊就剛好是χ的值。因此,解方程說得實際一點就是通過等式的變換,如何使方程的一邊只剩下一個χ即可。
追問:χ=6帶不帶單位呢?讓學生明白χ在這里只代表一個數值,因此不帶單位。
(4)如何檢驗χ=6是不是正確的答案?引導學生學習檢驗方程的解得方法,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板書】:
小結:通過剛才解方程的過程,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可以幫助我們解方程。
【注意】:在書寫的過程中寫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遞等式。
(5)認識、區別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偈狗匠套笥覂蛇呄嗟鹊奈粗獢档闹担凶龇匠痰慕?,剛才,χ=6就是方程χ+3=9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剛才,想出辦法求出χ+3=9的過程就是解方程。
【板書】: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诜匠痰慕夂徒夥匠踢@兩個概念說起來差不多,但它們的意義卻大不相同,它們之間的有何不同?
在小組內議一議,明確,方程的解是一個具體的值,而解方程是一個求解的過程。
③剛才我們把χ=6代入方程中,得到方程左邊=右邊,說明χ=6是方程χ+3=9的解。
8.2.2教學教材第68頁例2。
(1)利用等式不變的規律,我們再來解一個方程。
出示例2:解方程3χ=18
怎樣才能求到1個χ是多少呢?
觀察示意圖,互相討論,指名回答。
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3,得到χ=6。
讓學生打開書68頁,把例2中的解題過程補充完整。
為什么兩邊同時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數呢?
兩邊同時除以3,剛好把左邊變成1個χ。
使學生明確:在方程的兩邊同時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方程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2)組織學生動手檢驗。
(3)這是我們解方程常用的兩種方法,想不想用它們來試一試呢?
8.2.3教學教材第68頁例3。
(1)出示:解方程20-χ=9
(2)指名學生板演,解出方程20-χ=9的解。
(3)交流歸納解方程的方法。
(4)小結:等式兩邊加上相同的式子,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3 深化理解,拓展應用
(1)隨堂練習
?、?、完成“做一做”的第1、2題,集體評講,強調驗算。
②、思考:如果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乘上一個數,左右兩邊還相等嗎?依據是什么?
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
(2)拓展練習
亮亮今年9歲,爸爸今年37歲。幾年后媽媽的年齡是小華的3倍?
4 自主評價,全課總結
你覺得自己今天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
討論:什么時候應該在方程的兩邊加,什么時候該減,什么時候該乘,什么時候該除呢?
課后習題
練習十五1—5題。
板書
所以,χ=6是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