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6
這是全等三角形教學內容,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能用符號正確表示兩個三角形全等,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
【過程與方法】
在圖形變換以及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幾何直覺和識圖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主學習的發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提高勇于創新,多方位審視問題的創造技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質及對應元素的確定。
【難點】
全等三角形對應元素的識別。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欣賞一組圖片,提出問題
提問1:你能從圖中找出形狀和大小都相同的圖形嗎?其中一個圖形是另一個圖形如何變化而來?他們能完全重合嗎?你能列舉出一些類似的例子嗎?
(二)生成新知
由上圖形成全等的概念:形狀相同、大小相同的圖形放在一起能夠完全重合,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多媒體演示三中全等變換(全等、翻折、旋轉)并提出問題:平移、翻折、旋轉前后得到的三角形全等嗎?
接下來學生小組活動:多媒體投影要求:請你用事前準備好的三角形紙板通過平移、翻折、旋轉等操作得到你認為美麗的圖形;在練習本上畫出這些圖形,標上字母,并在小組內交流;指出這些圖形中的對應頂點、對應邊、對應角。
多媒體展示學生可能得到的圖形,尋找對應元素有什么方法和規律嗎?學生思考交流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板書。
提問: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有什么數量關系?
(三)應用新知
(1)寫出其他對應邊及對應角;
(2)求線段NM及線段HG 的長度。
(四)小結作業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今天的學習還有什么疑問嗎?
作業: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是全等的?
四、板書設計
《全等三角形》教案
五、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熟記邊角邊公理的內容;
?。?)能應用邊角邊公理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2、能力目標:
(1) 通過“邊角邊”公理的運用,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 通過觀察幾何圖形,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3、情感目標:
(1) 通過幾何證明的教學,使學生養成尊重客觀事實和形成質疑的.習慣;
(2) 通過自主學習的發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培養學生勇于創新,多方位審視問題的創造技巧。
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公理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
教學難點:在較復雜的圖形中,找出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教學用具:直尺、微機
教學方法:自學輔導式
教學過程:
1、公理的發現
?。?)畫圖:(投影顯示)
教師點撥,學生邊學邊畫圖。
(2)實驗
讓學生把所畫的 剪下,放在原三角形上,發現什么情況?(兩個三角形重合)
這里一定要讓學生動手操作。
?。?)公理
啟發學生發現、總結邊角邊公理: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簡寫成“邊角邊”或“SAS”)
作用:是證明兩個三角形全等的依據之一。
應用格式:
強調:
1、格式要求:先指出在哪兩個三角形中證全等;再按公理順序列出三個條件,并用括號把它們括在一起;寫出結論。
2、在應用時,怎樣尋找已知條件:已知條件包含兩部分,一是已知中給出的,二時圖形中隱含的(如公共邊,公共角、對頂角、鄰補角、外角、平角等)所以找條件歸結成兩句話:已知中找,圖形中看。
3、平面幾何中常要證明角相等和線段相等,其證明常用方法:
證角相等――對頂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補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角平分線定義;等式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地。
證線段相等的方法――中點定義;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等式性質。
2、公理的應用
?。?)講解例1。學生分析完成,教師注重完成后的總結。
分析:(設問程序)
“SAS”的三個條件是什么?
已知條件給出了幾個?
由圖形可以得到幾個條件?
解:(略)
(2)講解例2
投影例2:
例2如圖2,AE=CF,AD∥BC,AD=CB,
求證:
學生思考、分析,適當點撥,找學生代表口述證明思路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定出證明,一名學生板書。教師強調證明格式:用大括號寫出公理的三個條件,最后寫出結論。
?。?)講解例3(投影)
證明:(略)
學生分析思路,寫出證明過程。
(投影展示學生的作業,教師點評)
(4)講解例4(投影)
證明:(略)
學生口述過程。投影展示證明過程。
教師強調證明線段相等的幾種常見方法。
?。?)講解例5(投影)
證明:(略)
學生思考、分析、討論,教師巡視,適當參與討論。
師生共同討論后,讓學生口述證明思路。
教師強調解題格式:在“證明”二字的后面,先將所作的輔助線寫出,再證明。
3、課堂小結:
(1)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AS
(2)公理應用的書寫格式
(3)證明線段、角相等常見的方法有哪些?
讓學生自由表述,其它學生補充,自己將知識系統化,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建構。
6、布置作業
a書面作業P56#6、7
b上交作業P57B組1
思考題: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線段、角、相交線與平行線以及三角形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和對應角是判斷三角形全等、應用三角形全等證明線段相等或角相等時常用到的概念。所以本節課在以后的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目標:
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全等三角形的對應元素.(重點)
2.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質,能用符號正確地表示兩個三角形全等.(重點)
3.能熟練找出兩個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和對應邊.(難點)
1、認識全等形
首先先展示生活中的大量圖片,學生看圖分組討——上面這些圖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生活中還有那些類似的圖形?以此引出全等形的概念。在這里我會采用洋蔥學院的微課《全等三角形的引入》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全等形,數學中的全等形只和形狀大小有關,與位置或者角度無關。所以視頻中全等形幾種常見的變換關系說明經過平移、翻轉、對稱變換之后能與原來的圖形完全重合的都是全等形。用動畫的形式直觀體現出全等形是大小一樣、形狀相同的圖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