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0
這是什么是等邊三角形,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什么是等邊三角形第 1 篇
設計思路:
根據幼兒活潑好動,喜歡擺弄物品的特點,我為幼兒提供了小棒、圖形、彩紙等大量活動材料,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做,啟發幼兒主動探索、發現三角形的特征,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使幼兒養成動手、動腦、動口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探索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稱和形狀特征;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初步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的小棒若干,總數是幼兒人數的6倍;
2、三角形卡片若干;
3、紅領巾、小房子、小旗子等三角形實物若干;
4、彩紙、鉛筆、橡皮、剪刀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探索操作:
1、在正方形拼圖的基礎上,請幼兒任意拿3根小棒拼擺圖形。幼兒探索活動,教師指導。
2、請個幼兒說一說,擺得什么樣的圖形,用了幾根小棒,有幾個角;
3、師生共同拼圖,并點數圖形的邊、角;
小結:有3條邊、3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豐富詞匯:三角形。
二、探索感知:
1、請幼兒任意取出一個三角形卡片,點數它有幾個條邊、幾個角?
2、出示各種不同的三角形,引導幼兒觀察其不同點,相同點。
不同點: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角尖、有的角大……
相同點:都有3個角、3條邊。
3、小結:不管圖形大小,不管角尖,只要有3條邊、3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三、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
1、引導幼兒在環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物體(小彩旗、紅領巾)。
2、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見過的象三角形的物體
四、做一做、試一試剪裁三角形并拼圖
1、教師引導幼兒用各種方法剪裁出任意三角形(剪、撕、畫等),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2、鼓勵幼兒用剪出的三角形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或物品的形象。
五、自我評價,展覽幼兒作品。
什么是等邊三角形第 2 篇活動目標:認識正方形與三角形。
活動準備:
1、兒歌《快樂小魚》;
2、用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拼成的小魚圖形;
3、待涂色圖形;
4、蠟筆;手帕;音樂磁帶。
5、場地上劃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區域。
活動過程:
一、教師拼小魚圖形,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變出了什么?它們是用什么形狀拼出來的?
二、出示正方形手帕,引導幼兒將其變成三角形。
幼兒人手一塊手帕,操作一下。
三、引導幼兒重點觀察三角形,說說它是什么樣的。
四、游戲《快樂小魚》。
1、幼兒念兒歌,做動作。
2、老師念:“游到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池塘里”,幼兒游向相應的區域,并做小魚的動作。
3、一名幼兒當小老師,來發出指令,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游戲。
五、欣賞掛圖,你覺得好看嗎?
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涂色的是什么形狀。老師與一名幼兒來給它打扮一下。
幼兒分組操作,給小圖中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配樂)。
活動延伸: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給老師或其他幼兒看,并說說自己給哪些圖形涂了什么顏色。
附:兒歌《快樂小魚》
小魚小魚游呀游,游到小小池塘里。
捉小蟲,吐泡泡,真呀真快樂。
什么是等邊三角形第 3 篇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的天性是好動,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特別強。利用生活中的圖形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還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一通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活動認識圓形、三角形。
二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三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豐富幼兒的詞匯,鍛煉幼兒的膽量。
教學重點、
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發展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只小盒子、四顆大小不同的紐扣,三根火柴棒,
2大頭針若干、泡沫板一塊、絨線或銅絲若干。
3圓形、三角形卡片、雪花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球、魔方、餅干、盆碗、紐扣讓幼兒觀察它們都是什么形狀。如果知道告訴老師,小朋友認識那些圖形。
2小朋友喜歡這些圖形嗎?
3今天我們就和這些圖形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玩紐扣吧,請小朋友把自己手中的紐扣從大到小地排列并數數有幾顆紐扣?(4)。問這些紐扣都是什么形狀的?并請小朋友把最大的紐扣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
2找圓形;紐扣是圓形,還有什么是圓形的?讓幼兒在教室里找圓形,找到后告訴老師,要大聲回答問題,(表、桶、球、水杯)。
3連三角形:請小朋友用三根大頭針隨便分開插在泡沫板上。教師用一根絨線把大頭針連起來后讓小朋友說出是一個什么圖形?(三角形)。比一比三角形與圓形有什么不一樣?(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4讓幼兒自己動手,拼三角形:請每個幼兒用三根火柴棒拼成一個三角形。
三結束部分:
1發給每個幼兒一根銅絲,讓幼兒發揮想象任意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而且還要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幼兒的手腦并用,語言表達能力。
2給雪花玩具歸類:圓形的放在圓盒子里,三角形的放在的三角形盒子里。
3擺卡片;發給每個幼兒一套圖形卡片,讓他們有創意的擺出各種組合圖形。
4欣賞圖形,讓幼兒自己來評價一下小朋友的作品。
5教師總結在課堂上全體小朋友的表現。
教學反思
我利用幼兒的好動好學的天性,讓幼兒自己邊學邊邊動手、邊觀察,在生活中找出各種圖形,而且,鍛煉幼兒說話、要大聲說話,不僅要在科學常識方面學習,還要豐富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利用幼兒動拼圖形時,發展了幼兒思維能力,要想像出他所喜歡的圖形才能拼出各種圖形,幼兒特別喜歡用銅絲和圖形卡片來拼圖。就像變魔術一樣。一會變成圓形、一會變成三角形又變成正方形,幼兒還用卡片組合拼圖,用圓形和三角形組合成一只小鳥,三角形圓形正方向組成大象。幼兒特別有成就感。非常激動學習興趣特別濃。
本節課幼兒的注意力特別集中,就連膽小幼兒都能拼出簡單的圖形。這說明幼兒很聰明,只要給他們搭建平臺,他們就有機會展示自己,課堂上積極配合老師。如果,這節課從上的話,我要給幼兒一支筆,要讓動手他們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比如、電視、洗衣機、冰箱、球、車輪、等等
什么是等邊三角形第 4 篇活動目標
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開有三條邊,三個角,復習手口一致點數到了。
培養幼兒的觀察和比較能力。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許多形狀
2、區分三角形與正方形
活動準備
教具:三角形的彩紙或吹塑紙,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1張。夠每個幼兒做1-2個三角形的小棍(長短不同),正方形彩紙一張
活動過程
1、三角形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出示一個等腰三角形,告訴幼兒這是一個三角形,。請幼兒數一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教師小結:這是一個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凡是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我們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復習對三角形的認識。教師出示一個直角三角形,請幼兒想一想這是什么形狀?為什么?
3、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師一個正文形請幼兒說出名稱,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師小結:
正方形有四條邊,三角形有三條邊,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三角形的三條邊不一樣長;正方形有四個角,三角形有三個角;正方形的四個角一樣大,三角形的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教師邊說邊演示)
4、它們都是三角形嗎?教師出示各種三角形,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三角形,為什么?(幼兒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為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就可以了。
教師小結:
①、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②、三角形有許多兄弟,它們雖然長得不一樣,可是它們都有三條邊,三個角
③、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④、只要一個圖形有三條邊,三個角,它們就是三角形
5、讓幼兒尋找常見實物中有什么東西像三角形
6、幼兒操作。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兒數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個,第三個)。
教學反思
我上這節數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這教學過程中,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讓孩子們數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了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