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0
這是表內乘法二教學方法,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表內乘法二教學方法第 1 篇
一、教學目標:
1、熟練有理數的乘法運算并能用乘法運算律簡化運算.
2、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討論,主動地進行學習.
3、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與他人溝通、交往能力,使其逐漸熱愛數學這門課程.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運用運算律,使運算簡化
教學難點:運用運算律,使運算簡化
三、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下面兩組練習,請同學們選擇一組計算.并比較它們的結果:
1)(-7)8 8(-7)
[(-2)(-6)]5 (-2)[(-6)5]
2)(- )(- ) (- )(- )
[ (- )](-4) [(- )(-4)]
3)
請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檢查,看計算對了嗎?
二、探究新知
1、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上面的式子與結果,把你的發現相互交流交流.
2、怎么樣,在有理數運算律中,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以及分配律還成立嗎?
3、歸納、總結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 相等 .
即:ab= ba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 相等
即:(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于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即:a(b+c)=ab+bc
三、新知應用
1、例題
用兩種方法計算 ( + - )12
2、看誰算得快,算得準
1)(-7)(- ) 2) 9 15.
四、課堂小結
怎么樣,這節課有什么收獲,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
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 相等 .
即:ab= ba
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 相等
即:(ab)c= a(bc)
乘法分配律: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于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即:a(b+c)=ab+bc
五.作業布置
1、(-85)(-25) 2、(- )15(-1 );
3、( ) 4、 (7).
5、-9(-11)+12(-9) 6、
1.4.4 有理數的除法
表內乘法二教學方法第 2 篇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現實情境,經歷把幾個幾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學習過程,初步認識“幾個幾”和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情境中“幾個幾”的實物抽象成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形成“幾個幾”的觀念,發展觀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初步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聯系,增強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獲得學習成功的愉悅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幾個幾”和乘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
小棒
教學構想:
1.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對乘法雖然有所認識了,但認識得并不是很徹底。加上乘法和加法在運算符號、算式結構等形式特征上有明顯的區別,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加法就是加法,乘法就是乘法”的片面認識。究其原因,就是乘法運算的理解對于成人來說非常簡單,但是對于兒童來說比較抽象,需要一定的理性思辨的能力。因此,要讓學生在搞清楚加法和乘法的關系上多用力,這樣才可能讓他們對乘法的認識掌握得更好。同時也要考慮低年級孩子的學習特點,多借助直觀手段來輔助學習。
2.本課作為乘法學習的初始課,要契合兒童形象性思維為主的特點展開教學,落實在現實課堂中就是用直觀的圖示、圖式幫助學生認識乘法的意義,建構乘法的模型。
3.本課的教學難點有兩個。一是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二是由式到圖的轉換。從教材的情境圖中,學生比較容易找出相同加數(即一份有幾個),但相同加數的個數(即有這樣的幾份)需要學生從情境中觀察、梳理出來,這是乘法意義理解中的難點。根據情境圖,“由圖到式”并寫出乘法算式,這是順向思考,難度不大;而“由式到圖”尋找現實生活中的情境,屬于反向思考,需要很好的想象能力和圖形直觀的能力,這是圖式模型建立中的難點。
4.充分發揮學習自主性,不斷讓學生走到“前臺”,是當前學習方式變革的重點。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小,沒有太多自主學習的經驗,但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適度開展課前學習也不失為一種積極的嘗試。出于這樣的考慮,本課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先學后教、順學而導的教學方式。教師精心設計了課前學習單,并讓學生主動展開課前學習,將學習結果在學習單上呈現。課堂上首先通過討論環節先組內交換自主學習的情況,然后通過全班交流進一步學習,最后不斷地通過綜合練習完成對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流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課咱們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我們先來看看這幅圖。
1.初步感知“幾個幾”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你會列加法算式計算嗎?
學生列出算式,匯報算式,教師板書:2+2+2=6
師:那雞一共有多少只?你會列加法算式計算嗎?
學生列出算式,匯報算式,教師板書:3+3+3+3=12
師:觀察一下這兩道算式,它們有什么特點?
它們相加的數字都相同。小白兔的是3個2相加得到6,雞是4個3相加得到12。
板書:2+2+2=6 3個2相加得6
3+3+3+3=12 4個3相加得12
指出: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可以說成幾個幾相加得多少。
學生看著算式一起說一說,3個2相加得6,4個3相加得12。
2.完成“試一試”
要求:請小朋友動手擺小棒,每堆擺2根,擺5堆。(同時指名一人擺)
檢查:仔細觀察,你擺了幾個2?(檢查正確后,教師邊指或圈,邊與學生一起數出5個2)
引導:5個2一共是多少呢?學生在課本上填寫算式,并完成下面的填充。交流算式和填充,教師板書。
回顧:根據擺的5個2寫出了什么算式?你能用一句話說說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嗎?
引導:如果添上1個2根,(黑板上接后面擺1個2根)還有幾個2根?寫怎樣的加法算式?(板書算式)這是幾個幾相加得多少?
如果去掉3個2根,(黑板上去掉3個2根)還有幾個2根?加法算式怎樣寫?(板書算式)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幾個幾一共是多少,可以寫成連加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得多少?
3.學習例2
出示例2圖。
提問:有幾張電腦桌,每張電腦桌上有幾臺電腦,要求什么問題?
讓學生明確:有4張電腦桌,每張電腦桌上2臺電腦,求一共有多少臺?
引導:你能數一數,填一填嗎?學生填寫后交流。
說明:這里有4個2臺,求一共有多少臺,用4個2相加得8臺。那你還有其他的好方法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學生匯報結果,提出乘法算式。
教師板書:4×2=8或2×4=8。
追問:這樣的算式是什么算法?板書課題:乘法
小結:我們是根據什么寫出的乘法算式呢?從圖上看,我們一共有多少臺電腦,用4個2相加得8臺,就可以寫成乘法算式4乘2等于8或者2乘4等于8。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乘法。
讀乘法算式,認識各部分的名稱。
讀一讀4×2=8和2×4=8,介紹等號前面的4和2都叫做乘數,等號后面的結果叫做積。
4.完成試一試
引導:先說說圖的意思(一堆有4只小雞,有5堆,一共有幾只?)
學生填寫括號和加法算式,明確求幾個幾一共是多少,要把幾個相同加數相加,這時候還可以寫成乘法算式幾乘幾。根據比較可以看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算比較簡便。
四、學以致用,鞏固提升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
先觀察,左邊是什么,每串有幾顆,右邊是什么,每束有幾朵?
要求大家自己獨立完成,先數數,再填填,然后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集體交流。
2. 做想想做做第二題。
先讓學生用小棒代替圓片,擺一擺,說說擺的是幾個幾,加法算式怎么樣寫,乘法算式怎么樣寫。
讓學生獨立完成算式,組織交流點評。
3. 做想想做做第三題。
同桌互相讀一讀、說一說。
4. 做想想做做第四題。
學生寫出算式,注意書寫格式。
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師:通過課上的學習,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獲?
關于乘法的初步認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表內乘法二教學方法第 3 篇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有理數的除法運算.
2、掌握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
3、通過探究、練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學習重點:有理數的混合運算
2、學習難點:運算順序的確定與性質符號的處理
三、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計算
1)(0.0318)(1.4) 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問題1,計算方便嗎?想過別的方法嗎?
2、由上面的問題2,你的計算方法是先算 乘除 法,再算 加減 法。
3、結合問題1,閱讀課本P36P37頁內容(帶計算器的同學跟著操作、練習)
4、結合問題2,你先猜想,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應該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
5、閱讀P36,并動手做做
三、新知應用
1、計算
1)、186(2) 2)11+(22)3(11)
3)(0.1) (100)
四.課堂小結:請你回顧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
1、有理數的混合運算順序應該是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
2、計算器的使用。
五、作業 1、P39第7題(4、5、7、8)、 第8題
表內乘法二教學方法第 4 篇教學目標:
二年級數學乘法教案
1、 使學生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
2、 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認識乘號和各部分的名稱。
3 、在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寫出乘法算式,并體驗乘法更簡便。
4 、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學生每人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復舊引新。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們觀察圖中有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小火車每節車廂坐幾人?過山車每排坐幾人?摩天輪上每個吊廂坐幾人?各種游戲有多少人參加?怎樣計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3+3+3=12 2+2+2+2+2+2=12 4+4+4+4+4=20
引導學生發現這幾題的加數有什么特點?
教師小結:我們把這樣的加數叫做相同加數。像這樣有相同加數的加法,我們把它叫做“求相同加數的和”,板書:求相同加數的和。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讓學生們在實際活動中感受數學的樂趣,發現相同加數連加算式的特點,為學習乘法,對乘法初步認識進行鋪墊】
二、引導探索,感悟新知。
1、看一看。
出示小朋友們擺小棒情景圖。
引導學生們觀察小朋友都在做什么?每個小朋友擺出了什么圖形?(有的擺了3座小房子。有的擺了2顆星星。有的擺了10個三角形。有的擺了4棵小松樹。)
2、找一找。
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找一找擺每種圖形里各用了“幾個幾”根小棒?列出算式:3+3+3+3+3+3=18
板書:6個3 3+3+3+3+3+3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讓學生理解有幾個相同加數連加可以說成幾個幾相加,增加學生求知的需求,為學習乘法打基礎】
3、猜一猜。
8個3怎樣寫?80個3怎樣寫?
4、說一說。
像這樣求6個3 相加,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計算外,還可以用什么法計算?
介紹乘號及寫法。乘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加,減法一樣,都有一個運算符號,乘號的寫法是左斜右斜。教師同時板書:“×”。
教師講解:求6個3的和可以列乘法式。
寫作:6×3=18,讀作:6乘3等于18。
或:3×6=18,讀作:3乘6等于18。
乘號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接受性學習與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同等重要,因此在學生會數幾個幾之后,說明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乘法計算 】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