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1-29
這是營養午餐教學設計作品介紹,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營養午餐教學設計作品介紹第 1 篇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與活動,引導學生對營養午餐中的熱量與脂肪兩樣指標有正確的認識,形成一定的合理搭配營養午餐的生活技能。
2、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入新課,結合課題內容分“判斷、搭配、評選、統計、小結”等步驟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并全面理解題內容。
3、以學習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風格,促使學生克服偏食等陋習,養成科學飲食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 點:知道營養指標并進行合理的判斷
難 點:學會一定的搭配技巧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準確應用
教學準備
教 師:PPT演示課件等
學 生:收集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學的飲食習慣、自己喜愛吃的幾種食譜
教學思路
本節實踐活動課旨在讓學生通過比較、分析認清營養午餐的指標,學會一定的搭配技巧,同時在統計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為此,教學活動充分讓學生得到體驗,既讓學生運用指標進行判斷同時又讓學生進行配餐實踐,教師在其中只是承擔了“組織與引導”的角色。在教學設計中更多的是面向學生的活動與交流。
教學過程
一、日常飲食交流,引入新課
1、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課堂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日常生活中午餐食譜(吃什么菜),教師有針對性地播放相關菜餐圖片。
2、教師提問:你們覺得你們平時吃的菜味道如何?(好),在你們心目眼中“營養的午餐”應該是什么樣的?
3、待學生反饋后,教師引導:我們生活中的每天都在汲取營養,從科學課上我們已經知道了,營養的主要指標是三項暨熱量、脂肪和蛋白質。我們同學們剛才所舉的這些菜是不是都是有營養的?三項主要指標達到什么程度才是真正有營養的呢?圍繞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就來開展一次數學活動,一起走進“營養午餐”(課件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數學應用實踐更服務生活!為此,教學活動以日常生活的飲食現象為載體進行引導,旨在培養學生的“生活數學”觀點,同時又讓數學課堂顯得自然、貼切。
二、出示菜譜,認識營養指標
1、課件顯示菜譜和圖片,讓學生認識以下三種菜譜并作出選擇(此時要進行統計)
A:炸雞排、雞蛋西紅柿、香菇油菜
B:豬肉粉條、家常豆腐、香菜冬瓜
C:辣子雞丁、土豆燒牛肉、韭菜豆芽
2、教師:我們剛才說了營養的三項主要指標,那么剛才所呈現的三種菜譜的'主要營養指標是什么樣的呢?我們先來看看(課件顯示) 編號 菜 名 熱量/千焦 脂肪/克 蛋白質/克 1 豬肉粉條 2462 25 6 2 炸雞排 1254 19 20 3 土豆燒牛肉 1095 23 11 4 辣子雞丁 1033 18 7 5 紅燒魚塊 1338 17 12 6 雞蛋西紅柿 899 15 16 7 香菜冬瓜 564 12 1 8 家常豆腐 1020 16 13 9 香菇油菜 911 11 7 10 韭菜豆芽 497 7 3 3、我們的同學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雖說要加強營養但你們知道“熱量、脂肪、蛋白質”這三種指標在什么程度時才算是營養的嗎?(不知道),營養專家熊博士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對我們說什么吧?(課件播放營養專家熊博士錄音)
10歲左右的兒童從每餐午飯菜肴中獲取的熱量應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應不超過50克。
【設計意圖】營養的菜譜有許多,我們不可能例舉出所有的,所以我們以“三種午餐”菜譜為依托進行教學,從對各種菜肴中“熱量、脂肪”兩大指標數據的比較中認識“營養”,同時讓學生在營養專家熊博士的話語中真正了解“什么樣的菜肴是營養的”。
三、運用指標,學會判斷
1、剛才大家聽了熊博士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自己此時獲取的熱量和脂肪兩大指標,我們能用這樣的標準學會判斷剛才老師提供的午餐是否符合營養標準嗎?
2、學生根據熱量和脂肪兩大指標進行判斷并反饋結果
午餐A符合營養標準、午餐B的脂肪超標、午餐C的熱量不達標。
3、教師小結:
我們在進行午餐營養判斷時既要看熱量又要看脂肪,只有兩種指標都不超時才能算是營養的午餐。
4、讓學生結合上述知識對自己日常生活中午餐進行判斷(同桌交流互動)。
【設計意圖】開展“學生判斷午餐營養指標是否達標”的活動意在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技巧以服務日常生活,進而讓學生能夠自覺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四、配餐實踐,鍛煉技能
1、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營養午餐的標準,如果今天的午餐只有三個菜,你能運用所學知識配出比較有營養的菜譜嗎?
2、讓學生進行配餐實踐,教師課堂指導
3、班級反饋配菜結果,從以下合格的選取5種進行交流
(1,4,10)、(1,5,10)、(1,6,10)、(1,7,9)、(1,7,10)
(1,8,10)、(1,9,10)、(2,4,9)、(2,5,7)、(2,5,9)
(2,5,10)、(2,6,8)、(2,6,9)、(2,8,9)(3、5、10)
(3、8,9)、(4,5,6)、(4,5,7)、(4,5,9)、(4,6,8)
(4,8,9)、(5,6,8)、(5,6,9)、(5,8,9)
4、教師提問:在以上的配菜方案中,哪種方案的蛋白質含量最多?(當然學生的配菜方案可能沒有以上出示的全面,教學中以學生配菜方案為準)。
5、如果讓你在以上的配菜方案中選擇一項最佳的,你認為是哪一種?請簡單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開展“學生根據指標搭配營養午餐”活動是學生技能的再提高,在培植學生應用數學觀點的同時更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排列組合,同時訓練學生嚴謹的學習風格。
五、統計結果,鞏固知識
1、在學生反饋后進行班級統計,完成如下表格 配菜編號 喜愛人數 男生人數 女生人數 (1,9,10) (3、8,9) (5,8,9) (4,5,9) (2,5,7) 2、讓學生根據以上的表格制作復式條形統計圖(當然配菜編號中的內容是根據學生的選擇而改變的),并作簡單分析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提供的配餐方案進行簡單的分析統計是為了呼應開課前的教學引入活動,同時也是為更好鞏固和發展學生統計能力提供一個平臺,還有就是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飲食習慣,為后期的常規管理提供原始數據。
六、課堂小結,延伸教學
1、教師提問:同學們,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些很胖或很瘦,至少說明這兩種人的營養補充是不科學的,你們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對這兩類人群的餐肴進行分析嗎?請結合課前我們收集的一些資料進行課后討論交流。
2、我們在教學中既學到了什么是營養的午餐指標,同時還進行了廚師般的配菜訓練,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好好地運用這一技能,真正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服務,用科學的理論去指導我們飲食,不要再以個人喜好去選擇餐肴了!
3、布置實踐作業:請結合自身家庭實際擬定一份《家庭一周健康午餐菜肴記錄表》。
【設計意圖】數學應用技能最終要回歸到日常生活,所以在課堂結束之際設計了“分析偏胖偏瘦兩類人群飲食”和“制作健康食譜”的課外活動,為延伸課堂教學找到了載體,更為學生技能的鞏固發展提供保障……真正實現了數學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發展學生技能,服務日常生活。
營養午餐教學設計作品介紹第 2 篇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綜合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等知識解決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了解各份菜中的熱量、脂肪、蛋白質的含量和營養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標,促使學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養成科學飲食的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綜合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等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用具:掛圖
教學過程:
一、出示教科書第48頁的菜譜。
1、了解每份菜的營養含量。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照下面一張10歲兒童營養午餐的兩個指標,對教材中列出的3份菜譜是否合乎營養標準進行評判。
每份菜中的熱量、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如下表:
編 號
菜 名
熱量/千焦
脂肪/克
蛋白質/克
1
豬肉粉條
2462
25
6
2
炸雞排
1254
19
20
3
土豆燉牛肉
1095
23
11
4
辣子雞丁
1033
18
7
5
紅燒魚塊
1338
17
12
6
雞蛋西紅柿
899
15
16
7
香菜冬瓜
564
12
1
8
家常豆腐
1020
16
13
9
香菇油菜
911
11
7
10
韭菜豆芽
497
7
3
2、得出結論:從脂肪和熱量兩個角度進行判斷的餓結果是:午餐A符合營養標準,午餐B脂肪超標,午餐C熱量不達標。
二、自己動手搭配出符合營養標準的午餐菜肴。
1、活動要求: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10種菜肴,從中選出三種進行搭配,設計出合格的營養配菜方案。
2、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合理的搭配,然后把方案填寫在表格中。
三、評選“全班同學喜愛的5種搭配方案。”
1、把全班學生所有的配菜方案羅列出來,組織大家一起討論。
2、根據大家的這些方案選出自己喜愛的5種方案。
3、哪一種搭配獲取的蛋白質最多?
四、建議。
1、了解一下班上偏瘦同學的飲食習慣,看一看偏胖或偏瘦的與飲食習慣之間的關系。
2、根據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如:飲食中獲得的熱量應該達標,脂肪的攝入不要超標,應當均衡營養,挑食、偏食的習慣,等等。
營養午餐教學設計作品介紹第 3 篇教學目標:《營養午餐》數學教案設計
1.了解營養與健康常識,培養學生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根據營養專家的建議,運用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調配成科學、合理的午餐菜式。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與他人合作。
3.懂得科學、合理的飲食的重要性,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調配成科學、合理的午餐菜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和實踐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不低于、不超過的含義。
教學過程:
活動一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5分鐘)
了解營養與健康常識,懂得科學、合理的飲食的重要性。
1.學生觀看對比照片,并提出問題。(預設為何有這么大變化?)
2.學生自由回答問題(可能是由于愛吃)
3.學生試著追問。(預設:怎樣飲食才科學?)
1.談話:這是老師以前的一張照片,和現在老師的樣子對比一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3.教師小結變化的原因。(由于不注意科學飲食,所以才變得這么胖)
4.誰還能追問?
5.這是一個相當有價值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它。(板書課題
1.課件出示以前的照片。
1.學生對老師的身材對比后進行簡單的評價,并提出問題、回答問題。
2.教師對學生的分析予以小結,點評。
設計意圖
通過教師親身經歷的身材變化,讓學生在對比中感知科學飲食的重要性,更能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30分鐘)
1.了解營養與健康常識,培養學生運用簡單的排列組合、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能根據營養專家的建議,運用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調配成科學、合理的午餐菜式。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與他人合作。
1.學生齊讀營養專家的話。
2.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說給小組同學聽,各組討論后匯報。
3.學生自由發表看法。
營養午餐教學設計作品介紹第 4 篇活動目標:大班生活活動設計:《營養午餐》教案
1、在選購營養午餐的活動中,提升幼兒對營養、新鮮、合理的飲食與健康身體關系的理解,豐富健康飲食的經驗。
2、感受合作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超市貨架、食品(標有價格和保質期)、購物盤、評判牌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導入主題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三年過去了,你們就要畢業了,老師真舍不得你們,為了讓你們和老師一起記住在幼兒園的快樂時光,老師想和你們一起舉行一次畢業郊游活動,你們說好嗎?(好)
1.今天我們就進行一個健康郊游餐比賽,為我們的`畢業郊游配一份健康郊游餐!
2.那怎樣的郊游午餐才是健康的呢?
幼兒自由的講述,教師作相應的歸納: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要有主食、水果、水、這樣搭配才合理有營養。還有選的食品要新鮮、要安全,這樣才健康。
3.接下來,我們就進行健康郊游餐比賽,請每組小朋友,拿著桌上的盤子,到超市挑選健康郊游餐,在挑選前請聽清規則,在五分鐘內挑選一份夠一個人吃的午餐,選購的食品不能超過十元錢,選購時要注意營養、新鮮、安全。
幼兒選購時老師做適時的觀察,觀察每組幼兒選購時的側重點,以便老師做觀察。
二、評選健康郊游餐
1、小小檢察員
你們本領真大,這么快就選好了郊游午餐,四組的午餐哪一個最健康呢?就請你們四組相互檢查,剛才你們說了健康的郊游餐要營養、新鮮、安全、我們就從健康營養、新鮮、安全、合理使用十元錢,來評選,我這里有四種顏色的評比牌,有笑臉和不高興的臉,你覺得好的就插一個笑臉,覺得不夠好就插不高興的臉。第一組檢查四組的郊游午餐的健康營養,第二組檢查食品是否新鮮,第三組檢查每組選的郊游午餐是否安全,第四組檢查每組購買的午餐是否超過十元錢
幼兒檢查,老師做總體觀察
2、健康郊游午餐
老師就檢查結果作具體的分析問答。
如:黃顏色的牌子都是笑臉,每一組都沒有超過十元錢。每組各得一分,紅顏色的牌子有一個是不高興的臉,為什么是不高心的臉?請檢查的幼兒回答理由。
歸納各組幼兒的笑臉數,笑臉數最多的作為健康郊游午餐。
我們選出了健康郊游午餐,我們把這個好消息去告訴所有的小朋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