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健康及保健PPT課件這個PPT共5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心理衛生的概念,學前兒童心理衛生的意義和內容,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影響嬰幼兒心理健康的因素,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及矯治策略,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其防治,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鑒別,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及矯治,學前兒童的心身疾病等,歡迎點擊下載。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及保健
內容提要
第一節 學前兒童心理衛生概述
一、心理衛生的概念
二、學前兒童心理衛生的意義和內容
三、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
四、影響嬰幼兒心理健康的因素
五、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及矯治策略
第二節 學前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其防治
一、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鑒別
二、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及矯治
學前兒童的心身疾病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目標:1、理解學前兒童心理衛生的概念
2、了解學前兒童心理問題的類型及其表現
3、明確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及影響因素
4、初步掌握學前兒童心理問題的預防策略
5、掌握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矯正方法
重點:1、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志
2、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與防治
難點: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矯治
一、心理衛生的概念
二、學前兒童心理衛生的意義和內容
(一)學前兒童心理衛生工作的意義
三、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
四、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三)社會因素
2、托幼機構
五、學前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 預防及矯治策略
一、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鑒別
二、學前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及矯治
(一)情緒障礙
兒童期恐懼
屏氣發作
暴怒發作
分離焦慮
(二)睡眠障礙
夜驚
夢魘
(三)進食障礙
神經性厭食
神經性嘔吐
(四)排泄障礙
遺尿癥
(五)言語障礙
語言發育遲緩
口吃
(六)品行障礙
攻擊性行為
說謊
(七)神經性習慣
吮手指
咬指甲
習慣性陰部摩擦
(八)其它心理障礙
多動癥
選擇性緘默
兒童期恐懼
表 現:
屏氣發作
暴怒發作
表 現:
分離焦慮
表 現:
夜驚
夢魘
夢游(睡行癥)
神經性厭食
神經性嘔吐
遺尿癥
語言發育遲緩
口吃
攻擊性行為
說謊
吮吸手指
咬指甲
習慣性陰部摩擦
多動癥
選擇性緘默癥
孤獨癥(自閉癥)
(一)什么是心身疾病
1、定義
3、心身疾病的范圍
(二)心理因素對疾病發生、發展的影響
1、應激的致病作用
(三)學前兒童常見的心身疾病
兒童期潰瘍病
心理疾病的癥狀
1.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早醒、多夢、易醒,醒后不能再入睡、夜驚、夜游、夢痍(經常被噩夢驚醒)。
2.情緒障礙。持續的心情低落、消極觀念、興趣減退、話少、活動減少;或情緒高漲、高興愉悅甚至欣喜若狂及易惱怒、脾氣急躁、言語多、自我評價高或夸大、行為鹵莽。
3.應激相關障礙。由強大的精神刺激或持續不斷不愉快處境導致抑郁、焦慮、害怕情緒,警惕性增高、失眠、過分擔心,遇到與刺激相似境遇感到痛苦。
4.精神障礙。思維特殊,有時邏輯推理荒謬離奇,或言語中心思想無法琢磨、行為異常、自言自語、表情淡漠、疏遠親人、生活懶散,部分病人有敵意、沖動,此類病人多不認為自己得病。
5.焦慮障礙。莫名奇妙的緊張、恐懼、坐立不安,不時心慌出汗,癥狀突然出現、突然消失、癥狀出現前不可預測。
6.強迫障礙。有明知沒必要卻控制不住的情緒、觀念和動作,如反復詢問、反復想一件事情、反復洗手、反復檢查、重復做某一動作,患者對此痛苦不堪,卻無法擺脫。
7.恐懼障礙。患者對某種環境、任務或物體產生強烈的恐懼,自已知道過分害怕不合情理,但不能克服,多用逃避方式應付恐懼。
心理疾病的癥狀
8.疑病障礙。過分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多擔心或相信自己患某種嚴重軀體疾病,反復就醫檢查。醫生解釋和醫學檢查的陰性結果不能打消其顧慮,即身體有某種器質性病變,也不能解釋患者所訴癥狀的性質和程度。
9.疼痛障礙。持續、嚴重的疼痛,疼痛不能用生理現象或軀體疾病作出合理解釋,情緒沖突或心理社會因素直接導致疼痛的發生。經檢查未發現疼痛相應的軀體病變。
10.神經衰弱。精神易興奮卻又易疲勞,多表現為緊張、煩惱、易激惹及肌肉緊張性疼痛和睡眠障礙。
11.進食障礙。(1)神經性厭食,多伴有神經性嘔吐,多表現在愛美的青少年女性身上。為降低體重故意限制飲食,回避可導致發胖的食物,自我誘發嘔吐、自我誘發排便、過度運動或服用利尿劑,導致厭食、消瘦、閉經、虛弱。(2)神經性貪食。反復發作和不可抗拒的攝食欲望及暴食行為。有擔心發胖的恐懼心理,常采取引吐導泄、禁食等方法消除暴食引起的發胖,神經性貪食者常有神經性厭食病史。
12.器質性精神障礙。有明確的軀體疾病或腦部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氣管哮喘、肝臟疾病、慢性腎功能衰竭、腦血管疾病等。實驗室檢查異常,結果充分。同時伴有智力下降、記憶力減退、個性改變、意識障礙。以及興奮、躁動、胡言亂語、易喜易怒、情感脆弱等。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工作、學習能力受損。
13.性心理障礙。陽痿早泄、性冷淡、異裝癖、戀物癖、窺陰癖、露陰癖。
見習作業
1、記錄幼兒園一周食譜
2、了解見習班級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況
3、觀察了解幼兒心理和行為的異常表現
作業題
1、名詞解釋:健康、心理衛生、多動癥、心身疾病
2、問答題
(1)嬰幼兒心理健康的一般標準是什么?
(2)如何預防和矯治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3)患多動癥的兒童主要有哪些表現?應如何進行矯治?
課堂練習
一、填空
1、心理是指維持和增進人們的心理健康、預防 的發生以及矯治各種 的心理原則、方法和措施。
2、幼兒心理健康的一般標準是: 、情緒穩定愉快、 、人際關系和諧、 、 。
3、同伴關系是幼兒 發展的基本途徑。
4、幼兒在5歲或5歲以上,仍不能控制排尿,經常夜間尿床,白天尿褲,稱 。
5、兒童遺尿癥有兩大類: 遺尿癥和 性遺尿癥。
6、已經排除了各種軀體疾病的遺尿癥稱 。
7、口吃為常見的 ,它的發生并非因發音器官或神經系統的缺陷,而是與 有關。
8、幼兒吮吸手指,多與 ,或缺少 及不能滿足其吮吸欲望有一定關系。
9、兒童期多動綜合癥是一類以 為最突出表現,以多動為主要特征的兒童行為問題。
選擇
1、兒童與周圍環境取得平衡和協調的基本心理條件是:
A.正常的智力水平 B.適度的情緒反應
C.融洽的人際關系 D.良好的性格特征
2、學前兒童個性社會化的主要場所為:
A.托幼機構 B.家庭 C.社區 D.社會
3、下列哪種教養方式有利于兒童心理健康發展:
A.支配型 B.溺愛型 C.忽略型 D.民主型
4、咬指甲癖在 年齡的兒童中發病較高。
A.3—6歲 B.2—5歲 C.3—4歲 D.4—7歲
5、一些心理因素在某些軀體疾病的發生發展中起主要作用,這類疾病如哮喘等稱:
A.心理疾病 B.心身疾病 C.身心疾病 D.身體疾病
判斷
1、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的區別是涇渭分明的。
2、兒童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的恐懼對象。
3、兒童期恐懼就是兒童期恐怖癥。
4、夢游癥是睡眠障礙的一種,男孩夢游多于女孩。
5、精神性尿頻不是遺尿癥。
6、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一般智力低下。
7、因發育遲緩而發生的口吃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消失。
8、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一般有聽力障礙
9、治療學前兒童多動癥,宜使用藥物治療。
10、選擇性緘默癥是一種語言障礙。
課堂練習答案
一、填空
1、心理疾病 不健康心理
2、智力發展正常 行為統一協調 性格樂觀開朗 自我意識良好
3、親社會行為
4、遺尿癥
5、器質性 功能性
6、功能性
7、語言節奏障礙 心理狀態
8、生活環境單調 愛撫
9、注意障礙
二、選擇
1.A 2.B 3.D 4.A 5.B
三、判斷
1╳ 2√ 3╳ 4√ 5√ 6 ╳ 7√ 8 ╳ 9╳ 10 ╳
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
心理問題是指那些近期發生的、內容比較局限的、反應不甚劇烈且未嚴重影響思維邏輯,能與現實保持接觸的暫時心理紊亂。
胎內環境
(1)營養不良的影響:造成先天畸形、出生時體重輕、腦細胞減少、腦功能異常、智力發展遲緩等缺陷
心理健康的標準
馬斯洛和密特曼的觀點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當的估計;
(3)生活的理想和目標能切合實際;
(4)能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
(5)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適度的情緒控制與表達;
(9)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10)在社會規范的前提下,恰當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心理健康的標準
其它人提出的標準
(1)理解自我,悅納自我
(2)接受他人,善與人處
(3)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4)熱愛生活,樂于工作
(5)能適當地表達情緒
(6)健全的人格
游戲治療
動物輔助治療
不良習慣
夢魘
攻擊性行為
孤獨癥兒童
孤獨癥兒童在接受訓練
父母的教養態度與兒童的心理健康
專制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