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猩紅熱PPT課件這個PPT共4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概述,猩紅熱流行病學特征,主要表現,實驗室檢查,診斷,并發癥,治療,護理等,歡迎點擊下載。猩紅熱
案例:
女孩,5歲。發熱、咽喉紅腫、疼痛4天,出疹2天,皮疹為細小紅色丘疹,自耳后、頸部、上胸部開始,2-3天遍及全身。疹退后無色素沉著,有大片脫皮。可見口周蒼白圈、草莓舌。
一、概述
猩紅熱是由β(乙)型A群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可引起扁桃體炎,丹毒,風濕熱,心內膜炎及局部感染。臨床以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猩紅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膚脫屑為特征。少數人在病后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并發癥。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冬春之季發病為多。多見于小兒,尤以2—8歲居多。
病因病理
西醫學認為,猩紅熱的主要病原體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病原菌及其毒素在侵入部位及其周圍組織引起炎性和化膿性變化,并進入血循環,引起敗血癥,致熱毒素引起發熱和皮疹。少數可見病毒性心肌炎、腎小球等病變。
病因病理
中醫學認為,本病系痧毒疫癘之邪從口鼻而人,侵犯肺胃,郁而化熱、化火。火熱之毒發散,犯衛、人營、傷陰,從而形成邪侵肺衛,毒在氣營,疹后傷陰三個病理階段,若痧毒內陷,或余毒未盡,又可導致痧毒內陷心肝之變證。
二、猩紅熱流行病學特征
猩紅熱潛伏期為2-5天。
傳染源:
傳染源:
傳染源:
傳播途徑:
三、臨床表現:
三、主要表現
患兒均有發熱,多在病后24小時出現皮疹。
皮疹特點:
出疹時間:發熱第2天開始發疹
出疹順序:耳后、頸、上胸部 24小時內蔓及全身。
典型皮疹:彌漫性充血的皮膚上出現分布均勻的針尖大小的丘疹(像雞皮疙瘩)。
三、主要表現
粟粒疹:帶有白色膿頭,不易破潰
線狀疹(帕氏征):皮膚皺褶處皮疹密集或摩擦出血
出血性皮疹:嚴重病例
口周蒼白圈:顏面部充血,無皮疹,口周充血不明顯
如圖1
圖10
圖11
圖12
圖13草莓舌(楊梅舌)
圖14
圖15
鑒別如圖16
四、實驗室檢查
1、血象檢查:白細胞數增高達10~20X109/L,嗜中性粒細胞占80%以上。
2、病原學檢查:紅疹毒素試驗早期為陽性。咽試子或傷口細菌培養、膿液培養可獲得A組鏈球菌。
3、血清學檢查:85%的患者于感染后1-3周至愈后數月鏈球菌溶血素“O”抗體>500,并發風濕熱患者的血清滴度明顯增高。
五、診斷
1.疑似病例 :
發熱、咽痛,皮膚出現充血紅點疹或充血粟粒疹。
2.確診病例
(1)驟起發熱,咽峽炎,草莓舌或楊梅舌,口周蒼白,皮膚皺褶處有皮折紅線(巴氏線)。
(2)發熱1—2天內出疹,皮膚彌漫性充血、潮紅,其間散布針尖大小猩紅色皮疹,壓之退色,2~5天后消退。
(3)退疹1周內皮膚有脫屑或脫皮。
(4)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粒細胞增多。
(5)咽拭子或膿液培養,分離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診斷
(6)咽拭子涂片免疫熒光法查出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
(7)紅疹退色試驗呈陽性。
(8)多價紅疹毒素試驗在發病早期呈陽性,恢復期成陰性。
臨床診斷:疑似病例加確診病例中的第4和第1或第2或第3項。
實驗確診:疑似病例加確診病例中的第5或第6或第7或第8項。
并發癥
猩紅熱是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以為發熱、咽痛、楊梅舌、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為特征。兒童猩紅熱容易產生嚴重的并發癥,如急性腎炎、風濕熱。故應引起特別的重視。
1.化膿性并發癥
由于細菌直接侵襲咽喉附近的組織,常易引起這些組織發炎。如化膿性淋巴結炎,表現為頸部淋巴結腫大,伴有壓痛;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耳道有膿性滲出。
六、并發癥
2.中毒性心肌炎
在猩紅熱的早期,病菌產生的大量毒素常常會侵犯到心臟,引起心肌炎等。病人可出現高熱、寒顫、面色難看等毒血癥狀。
3. 溶血性鏈球菌侵入機體后常使人體免疫系統發生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臨床可出現下列并發癥,1)急性腎小球腎炎絕大部分為鏈球菌感染后腎炎,臨床以血尿、少尿、浮腫和高血壓為主要表現。2)風濕熱與溶血性鏈球菌關系密切。臨床表現為發熱、游走性多發性關節炎、心臟炎,以心內膜受累為主,皮下小結、環形紅斑、舞蹈病。
七、治 療
一、中醫治療
二、西醫治療
八、預防措施
(一)管理傳染源 病人及帶菌者隔離6~7天。有人主張用青霉素治療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試子培養陰轉,屆時即可出院。當兒童機構或新兵單位發現病人后,應予檢疫至最后一個病人發病滿1周為止。咽試子培養持續陽性者應延長隔離期。
(二)切斷傳播途徑 流行期間,小兒應避免到公共場所,住房應注意通風。對可疑猩紅熱、咽峽炎患者及帶菌者,都應給予隔離治療
(三)保護易感者 對兒童機構,可酌情采用藥物預防。如用芐星青霉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兒童60~90萬μ.
密切觀察:
九、護理
(1)一般護理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防止繼發感染。給清淡易消化的飲食,以流質半流質為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產品。注意口腔清潔,一日數次鹽開水漱口。高熱時可給物理或藥物降溫。
(2)皮疹護理: 出疹期皮膚瘙癢時,忌用肥皂水擦洗,給剪短指甲,穿純棉、寬大、柔軟內衣,勤換洗,勿搔抓,以防抓傷皮膚。大快脫皮時,用消毒剪刀修剪,不要用手撕剝,以免撕破皮膚引起感染。
(3)病程2~3周時,注意觀察患狀況并查尿,避免發生急性腎炎。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