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析PPT課件這個PPT共14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指南》背景;頒布時間;《指南》的目的;《指南》的認識;《指南》的內容框架;《指南》的基本理念;實施《指南》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綱要和《指南》的聯系;相同點和不同點;兩者的關系等,歡迎點擊下載。一、《指南》背景:
為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導幼兒園和家庭實施科學的保育和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教育部頒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二、頒布時間: 2012年5月,教育部頒發了《3—6歲的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2012年9月起試行。
三、《指南》的目的
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
四、《指南》的認識:
《指南》是由教育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歷時五年,六省多輪驗證,幾十個國家同步研制,與《綱要》并重的幼兒教育指導文件。
專家們通過4年多的努力,對全國3—6歲的兒童學習和發展狀況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在全國幼教界,家長中多次征求意見,通過和全世界幾十個發展中國家互相學習與借鑒,通過獲得國際一流專家持續的技術性支持完成。
指南經過準備與啟動——撰寫與討論——內容效度檢驗——完善與定槁——培訓資料研制與實施”等多個階段,歷近五年時間最終完成.
五、《指南》的內容框架
一是《指南》的主體部分。
包含幼兒個體發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六個領域,即:身體健康與動作、語言與交流、社會性與情感、認知、美感與表現、學習品質等領域。每個領域含2——4個子領域。每個子領域含若干條標準,每條標準又含若干指標。
二是與每一條標準配套的支持性策略與活動。
《指南》的各領域、標準、指標及支持性策略和活動都是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整體。
全文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分別對3_4歲、4_5歲、5_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指南》的各領域、標準、指標及支持性策略和活動都是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整體。
六、《指南》的基本理念
1、學習與發展是每一個幼兒的權利。
2、尊重幼兒期的價值與特點是幼兒教育的根本。
3、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是幼兒教育的靈魂。
七、實施《指南》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1.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
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嚴禁“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
2.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要注重學習與發展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
3.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
八、綱要和《指南》的聯系
比較:
《指南》:是一個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的導向性文件。針對的是幼兒。
《綱要》:是遵循我國憲法和教育基本法律的精神,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幼兒園工作規程】而制定的對全國幼兒園教育進行宏觀管理和指導的單行法規文件,它針對的是教師。
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兩者秉持共同的理念與教育觀、兒童觀、發展觀,與其他有關幼教的教育行政法規一起,構成一個幼教法規體系。
不同點:對象、層次、內容、功能上有所不同。
兩者的關系:
《綱要》是《指南》實施方向的重要保證;《指南》是實施《綱要》的有力助手和《綱要》轉化為實踐的橋梁。
如果離開《綱要》指引的大方向,不理解和認同《指南》的基本理念,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發展觀,不掌握幼兒學習和發展的規律,都會導致《指南》的誤用。其結果不僅不能促進幼兒發展,還會給幼兒帶來極大的傷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