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PPT課件這個PPT共39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PPT的教學目標讓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建議,幼兒社會性教育的重要意義。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
主要內容
一、幼兒社會性教育的重要意義
二、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中的問題
三、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建議
四、《綱要·社會領域》目標與內容的結構及教育策略
一.幼兒社會性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社會性發展水平直接、極大地影響著個體的成功和幸福
情感智力理論認為,孩子的未來20%取決于IQ,80%取決于EQ。
IQ決定你就業的機會,而EQ決定你提升的機會。
(二)社會性是兒童發展的動力系統,社會性培養是全面發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理論支持:
幼小銜接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習適應和社會性適應之間存在著相當程度的影響,社會性適應準備對學習適應準備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對天才兒童和有成就的人的研究結果;
情感智力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幼年期的經歷關系著一個人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獨生子女現狀及目前幼兒園和家庭教育的現狀要求加強培養幼兒的社會性
93’北京家教十大難點
自我為中心 依賴性強 自制力差 任性 脾氣大 膽小 好動 做事拖拉 不愛惜東西 注意力不集中
二、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中的問題
(一)從目標、內容、方法上看
1、關于目標:抓不住活動的核心價值
《小手真能干》:
有些教師把這一活動的目標設計成了喜歡參加種植活動,體驗廚房勞動等。
《認識自己》:
有些教師把目標定在了保護自己,能幫助別人,而忽略了這一主題“認識自己的特長、特點,能夠接受自己”這一核心目標。
2、關于內容:喜歡抓所謂的熱點問題,少考慮與幼兒生活的密切程度(案例《無聲的愛》)
3、關于方法:形式翻新,不注意為目標和內容服務(案例《愛心手語》)
4、關于模式:講故事——行為練習。說教過多,幼兒體驗少,造成幼兒知行脫節(案例《我的玩具大家玩》)
(二)從幼兒園社會教育的板塊上來看
1、親社會教育、規則教育:重正面或反面榜樣的樹立,告知幼兒該如何做,缺乏幼兒的生活體驗,缺乏為什么這么做的理由。
2、自我教育:重在讓幼兒說出“我真棒”“我能行”或是不講策略的濫用表揚和所謂的“尊重”,缺乏對幼兒的點滴鼓勵,缺乏采用一些策略漸漸推進幼兒自我價值感的形成(如,讓幼兒體驗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能力等)。
3、情感教育(愛家、愛家鄉、愛祖國):重資料的介紹和知識的堆砌,如家鄉有什么小吃,哪個民族穿什么衣服、住什么等,缺乏愛的情感的激發。
4、意志品質的教育:與交往教育、規則教育一樣重在通過講故事,如《小貓釣魚》講述一個道理,缺乏幼兒自己的體驗。
三、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建議
1、幼兒園社會教育的內容:要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連。
大量事實表明,與幼兒現實生活聯系越緊密的內容越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并容易為幼兒所理解和掌握。幼兒所擁有的生活經驗非常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兒園及常見社會機構的生活經驗,因此,社會教育內容的選擇應以幼兒的發展為依據,應建立在兒童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并以各種可感知的方式呈現以擴展幼兒的經驗,使教育內容真正被幼兒所理解、接受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繼而產生特定的情感和行為。
(案例《我是廚房小幫手》)
幼兒的生活圈
2、幼兒園社會教育的關鍵: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
在知、情、意、行過程中,知是關鍵,有了深刻的認識,才有可能表現出相應的行為。行是體現知、情、意的結果。但是沒有情感的參與,其他都談不上。情感——認知——行為。沒有情感參與的認知是蒼白的,是難于產生行為動機的。通過增強情感體驗,加強幼兒的社會認知,從而真正改善幼兒的社會行為。
(案例《我的記憶》)
3、幼兒園社會教育的途徑:注重
滲透教育
隨機教育
個別教育
4、幼兒園社會教育的方法:注重
(1)表揚與表揚的策略問題
(2)設置界限與暫時隔離法
關于“控制核心”:
幼兒的行為是由外部控制的還是內部控制的?我們提倡“內部控制”,也就是說,幼兒重復某些行為,是因為從中得到了快樂,而不是得到了別人的表揚。比如,幼兒做家務,家長更應提倡幼兒從中體會快樂,如能干、勝任的感覺,而不是總表揚幼兒。幼兒一旦依賴上“外部控制”,就變得缺乏內趨力,而且極易受別人的影響,活得不自在、不輕松。
四、《綱要·社會領域》目標與內容的結構及教育策略
有人說,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社會常識教育,對嗎?
有人說,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對嗎?
有人說,形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學會自我保護,屬于社會領域教育的內容。對嗎?
(一)目標與內容的結構
1、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自我系統教育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親社會行為教育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準則。
——規則教育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意志品質教育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情感教育
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塊:
自我系統教育
親社會行為教育
規則教育
意志品質教育
情感教育
(二)各塊教育的主要內容及策略
1、自我系統教育
(1)主要內容
自我認識(案例《相同 相異》)
自我情感(自尊、自愛、自我接受等)(案例《接納自我》)
自我意志(自我控制、自律等)。
(2)教育策略
幼兒自我價值感形成的機制:
周圍人 對 周圍人
幼兒的評 對幼兒的 價與態度 評價與態度
自我系統教育的基本策略:
尊重幼兒,慎重對幼兒的評價與態度
幫助幼兒獲得能力,尊重幼兒的能力,讓幼兒體驗自己的能力(獲得成功)、展示自己的能力
其它策略:
不要在幼兒中間使用比較和鼓勵競爭的方法
利用“皮格馬利翁效應”
了解幼兒的從眾心理
敏感于幼兒的失落心理
2、親社會行為教育
(1)主要內容
形成正確的交往態度(理解、信任、尊重、欣賞等)和交往技能
形成親社會行為(互助、合作、分享、安慰、同情等)。
(2)教育策略
使幼兒明白親社會行為的互惠互利性質(反面經驗自我體驗法)
(案例《尊重他人》)
3、規則教育
(1)主要內容
規則意識
遵守規則的能力
(2)教育策略
幼兒參與制定規則
使幼兒明確遵守規則的意義(體驗法和討論法)(案例《學會輪流、等待》)
榜樣示范
(4)規則教育和親社會行為教育的其它策略:
多用鼓勵,慎用表揚
對幼兒不良行為的處理策略--暫時隔離法和自然結果體驗法
成功后給予的不同表揚
受挫后的不同反應
4、意志品質教育
(1)主要內容
獨立意識及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任務意識及完成任務的能力
克服困難、責任感等。
(2)教育策略
萌發獨立意識
幼兒有體驗困難、挫折、失敗的經歷(案例《失敗了,沒關系》)
鼓勵
5、情感教育
(1)主要內容
認識、識別、表達、調控自己的情緒情感
認識、識別、調控別人的情緒情感
從對象上,也可由近及遠為: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5、情感教育
(1)主要內容
認識、識別、表達、調控自己的情緒情感(《菲菲生氣了》)
認識、識別、調控別人的情緒情感
從對象上,也可由近及遠為: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2)教育策略
提高認知法(案例《我愛媽媽》)
情緒感染法
6、社會環境教育
(1)主要內容
常見的社會角色、機構
多元文化教育
(2)教育策略
參觀法
討論法
角色扮演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