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領域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1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閱讀《指南》中“科學”領域的引言,評委團點評,明確數學教學活動的一般環節及常用的教學方法等,歡迎點擊下載。1、幼兒科學學習的特點:
探究
解決問題
嘗試發現
3、教與學的方式 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 做中學、生活中學、游戲中學
1、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適合的年齡特點5-6)
比較兩個集合的量時,幼兒可以運用多種方式比較,得出一個大一個小,或者是一個多、一個少,或者一個寬、一個窄。但是當比較三個或更多物體時,就出現了相對性,如何小亮比時,小明高;但和小山比時,小明矮。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絕對的,不是大就是小,但是5-6歲幼兒應該能夠理解量的相對性,這是思維靈活性和關聯起來看問題的表現,成人平時應該多提醒幼兒注意不同事物之間的比較。
2、幼兒數學教育“情景化”、“生活化”
(1)、幼兒數學教學情景化。
借助情景活動、的內容,將數學的目的和內容巧妙地轉化為情景活動本身的內容和規則,使幼兒在活動中擺脫“完成目的”的包袱,從活動過程中得到心理的滿足。
(2)、幼兒在各類情景活動中感受數學,運用數學。將數學融入各類情景活動中,一方面能讓幼兒在情景活動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另一方面,能讓幼兒在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積累數學經驗,鞏固數學方法,領悟數學的價值,體驗數學的樂趣。
(3)、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并獲得數學的認知方法和探索方法,并使這些方法成為他們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工具。那么教學
實施的關鍵:一是數學活動的生活化;二是一日生活的數學化。
五、評委團點評
六、明確數學教學活動的一般環節及常用的教學方法
⑴完整的過程
⑵清晰的環節
數學學習過程:
教師教學過程:
將數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能夠促進
和鍛煉幼兒思維能力,使其自覺的運用數學
概念、經驗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