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員工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8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老師常規要求,保育員常規要求,幼兒常規要求老師常規要求,保育員常規要求,幼兒常規要求,常見意外事故的類型,意外事故的預防,急癥處理,班級預防傳染病的工作要求,缺勤記錄表如何記錄等,歡迎點擊下載。老師常規要求
保育員常規要求
幼兒常規要求
1、著裝符合體育活動要求。精神飽滿地帶領幼兒參加活動,示范動作準確到位。
2、準備好體育活動的內容、器材,檢查場地安全。
3、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安排適宜的體育活動、基本動作練習和游戲活動。
4、向幼兒講清活動內容、要求、游戲名稱、玩法及規則。
5、玩兒大型器械前,要主動向幼兒介紹器械名稱、玩法、注意事項,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6、提供充足的游戲材料,室外活動材料做到人手一份,充分利用廢舊物為幼兒制作玩具。
7、活動中注意觀察幼兒活動情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活動,并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8、教師要掌握好活動的密度,注意動靜配合,考慮個體差異,照顧好體弱兒。
9、游戲結束時,檢查幼兒是否按常規收放玩具,培養幼兒良好的游戲習慣。
1、配合教師做好準備工作,清理場地,準備體育器材。小班保育員幫助幼兒整理服裝,中大班保育員提醒幼兒整理服裝并進行檢查。
2、在活動中細心照顧幼兒,配合教師照顧分組游戲或指導個別幼兒,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表現,貫徹活動方案。在戶外活動時需帶手紙、面巾紙等以便及時護理出汗、流鼻涕的幼兒。
3、游戲結束時,協助教師指導幼兒整理玩具。
(2)工作人員對兒童要細心照顧,動作要輕柔
兒童關節、韌帶、骨骼尚未發育完善,應避免脫臼或骨折。
嬰幼兒的睡床必須有欄桿,兒童睡眠時工作人員不要離開房間,經常巡視。
(3)兒童游戲和生活設 施等要經常檢修
大型玩具應該經常檢查
兒童玩具要符合安全衛生要求
注意門窗安全
要經常檢查電器、電線是否漏電
2、預防燒(燙)傷
(1)暖壺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2)拿熱湯或開水壺時要注意周圍的孩子,太熱的飯菜不要給孩子吃
(3)不要將熱鍋放在兒童附近
二、預防誤服藥
1、藥物妥善保管,分類放置,避免誤服中毒。消毒藥嚴禁放在兒童的寢室和活動室。
2、口服藥交給老師前老師要仔細核對姓名、藥名,對年齡小的孩子要將藥片壓碎畏服或者看著服下去。
3、裝有藥品的瓶子不要給兒童拿著玩。
4、教育兒童不隨地撿東西吃。
三 預防異物入耳、鼻及氣管
1、小年齡兒童不要吃帶骨刺的魚和花生、豆類、糖果等事務
2、兒童哭泣時不要吃東西
3、小年齡兒童不要玩玻璃球、小串珠、小紐扣和小塑料珠等玩具
4、教育兒童不要把棉花、豆、紙團等物塞進鼻、耳里
(1) 高熱驚厥
(2)鼻出血
讓幼兒頭稍往前低,張口呼收,拾起與出血鼻孔相反的手。把毛巾用涼水沾濕,然后把涼毛巾放在前額部,用手用力按住流血的那個鼻翼2----3分鐘,然后用棉球堵住出血的鼻孔即可,如上述方法不能止血立即送保健室處理。
(3)咽喉異物
幼兒不慎將異物卡在咽喉部時,不要隨意讓幼兒吃饅頭強行將異物帶下去,這樣不僅不會生效,反而會把異物推向深處,給治療帶來困難。較大異物卡在咽喉部,可造成呼吸困難,應讓幼兒弓彎腰,頭盡量放低,成人在其后背肩俠骨處急拍或用手掌邊緣從腹部用力往下推,借助氣流使異物排除或改變位置。若不能應立即送保健室。
(4)蟲咬傷
一般昆蟲咬傷后,局部可圖氨爾碘,中和霉素,止癢可涂清涼油,蜂蜇或毛蟲刺傷,可用橡皮膠布粘貼法,拔除蜂刺和毛蟲刺,再用肥皂水沖洗后,涂氨爾碘。如出現全身中毒癥狀應送保健室處理。
(5)鼻腔異物
安撫幼兒,讓其深吸一口氣,緊按無異物一側的鼻孔,用力鼻,有時異物可自然排出。年齡小的兒童,可用紙捻刺激鼻粘膜,使其打噴嚏將異物排出,嚴禁扣、挖、若不能排出,應立即送保健室處理。
幼兒周圍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帶刺的花草、木棍等有時有一部分露出皮膚,有刺痛感應立即取出。具體的辦法是:先將傷口用生理鹽水清洗,然后用消毒的鑷子或針順這刺的的方向全部挑或拔出來,不應有殘留,并擠出淤血隨后用碘伏消毒傷口。若刺扎在指甲里難以拔出應送醫院處理。
幼兒的手指容易被門、抽屜擠傷給幼兒造成痛苦嚴重時現指甲脫落的現象。具體辦法;若無破損,可用水沖洗,進行冷敷。若有出血應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開脫落應立即去醫院。
幼兒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觸摸紙邊都有可能會發生手被劃破的事故,具體辦法:用干凈的紗布按壓傷口止血,止血后在傷口周圍有里向外用碘伏消毒,然后用紗布或創可貼包扎。若是玻璃器皿扎傷,應先用清水清理傷口,用鑷子清理玻璃碎片,,消毒后進行包扎。
幼兒眼異物最多見的是小沙粒、小飛蟲等東西。異物入眼后,可黏在瞼結膜的表面,進入瞼結膜囊內,對于不同的情況,應采用不同的方法:讓幼兒輕輕閉上眼睛,切不可揉搓眼睛,以免損傷角膜。教師應清潔雙手后,方可為幼兒處理
(11)燒傷和燙傷
如果被滾油、沸水燒傷,應趕快將受傷處在自來水龍頭下用冷水沖洗,或置入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但大面積深度燒傷禁用此方法,應用趕緊床單包裹,立即送往醫保健室處理,如果被熱湯、熱粥燙傷,應立即脫去侵濕的衣服,不易脫去時,切忌強行撕拉,可用剪刀剪破撕開,充分暴露創傷面,再冷水冷敷。
1)摸幼兒額頭有無發熱
2)看幼兒手尤其是手心、口腔(讓幼兒張嘴要看到咽喉部)有無紅疹、水泡等,注意觀察幼兒精神狀況,有無萎靡不振等反常現象
3)詢問幼兒昨日離園后的大致情況(有無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或在節假日有無去外地史,家人或幼兒有無與傳染病人接觸史,晚上睡眠及飲食情況有無異常)。午檢及晚檢讓要對幼兒口腔、手等部位進行檢查,要求同晨檢(午檢時要同時檢查幼兒足心,臀部有無紅疹等)。班級檢查中發現異常兒童,及時送至保健室。
1)空氣消毒:如無異常氣候變化,可持續開窗通風。
2)物體表面消毒:對班級幼兒所能觸摸到的門把手、水龍頭、衛生間內廁所、地面每日消毒三次,對幼兒窗欄、玩教具以及幼兒可能用手觸到的其他物品如窗臺、班內教具柜等每日消毒一次,幼兒玩具每周進行浸泡消毒,并暴曬(消毒液濃度配比為250mg/L,如發生傳染病增至500 mg/L)
3)幼兒餐具消毒:幼兒口杯、擦手毛巾做到每人一巾、一杯,不混用,有保育員清洗后送食堂高溫消毒。擦手毛巾在太陽下暴曬。
4)幼兒被褥消毒:幼兒床單應每兩周清洗一次,被褥一周晾曬一次。
1)讓幼兒養成餐前、便后、戶外活動回來后、喝水前洗手的習慣,洗手按照標準六步洗手法洗手
2)幼兒打噴嚏、咳嗽時要用手捂著,然后要用水洗凈雙手。
3)養成幼兒按時喝水的習慣。
1)要求家長送幼兒不能進到班內
2)向家長做好手足口的宣傳工作尤其是每周五離園前(如告訴家長不要帶幼兒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向家長介紹手足口等)
3)晨檢時如發現異常兒童,家長在時,及時叫家長帶幼兒到保健室進行檢查,如保健醫排除疑似可有保健醫陪同一同將幼兒送入班內或有保健醫簽字才能接收此幼兒。
1)對缺勤兒童要有記錄,記錄具體缺勤情況。
2)對在園兒童每日進行三檢,異常兒童要有具體記錄(如幼兒發熱多少度、幼兒是否出現皮疹)。
3)對交接班本記錄要詳細,嚴格按照交接班本書寫標準記錄。
4)帶藥記錄:家長要詳細填寫喂藥劑量及服藥時間,并簽字,要有喂藥老師簽字。
5)每日按時記錄消毒情況。
日常消毒標準;
1:200,即5毫升消毒液配1升的清水,濃度試紙應達到250至300毫克每升的色澤。
傳染病期間:
1:100,即5毫升消毒液配0.5升的清水,濃度試紙應達到500毫克每升的色澤。
操作標準:
1、取適量的水到標志線;根據實際消毒物品的種類準備水量的多少,不能太多或太少。
2、再去相應的消毒液到入盛好的水中;
3、用試紙測試濃度;濃度要基本同測試標準,知道測試紙的用法和標準。
4、要知道消毒液浸泡玩具的時間一般為30分鐘,擦拭桌面需停留的時間為5分鐘。
消毒記錄:日常消毒時間、物品、消毒人等要記錄清楚。
(一)意義
1、對幼兒身體健康進行保障。毫無疑問晨檢最初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對幼兒的身體健康進行檢查,對幼兒能否參加該日活動進行檢查,不僅為幼兒自身提供保障,同時也為其他幼兒的健康做一個保證,比如說在傳染病時期晨檢晨檢就是幼兒園每日重要的事情,嚴格執行晨檢使幼兒的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2、阻止陌生人或不安全的物品進入幼兒園。幼兒園最重要任務就是保證他們的安全,尤其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更不能有半點的閃失,每一天的晨檢可以保證園里沒有陌生人進入或停留可以防止幼兒的丟失也可防止危險品被帶入園里這樣才能保護幼兒的安全。
3、晨檢是家園溝通的平臺。在晨檢這段時間,家長和園里老師可以對幼兒的健康進行交流也可以針對幼兒在家的表現進行交談,這不僅是對幼兒身體健康的關心更多的是園與家長心靈的拉近,在晨間的時候家長們都樂意和老師說幼兒的事情,這也讓老師對幼兒了解更多,有效的實現家園溝通。
(二)如何晨檢
(1)晨檢要求:園里管理人員每日晨7:30開始在園門口進行第一道初檢,各班教師在幼兒進入教室之前進行第二道檢查。 先摸幼兒額頭,有無發熱,看幼兒手心尤其是手心、口腔有無紅疹、水泡等,注意觀察幼兒精神狀況,有無萎靡不振等反常現象。教師在進行第二道檢查時要詢問幼兒昨日離園后的大致情況,有無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或在節假日有無去外地史,家人有無于傳染病人接觸史,晚上睡眠飲食有無異常情況。
(2)午檢要求:在幼兒上床后和起床后,幼兒睡眠有無異常情況,發熱咳嗽等,幼兒足心、臀部有無紅疹等。午睡起床后仍要對每一位幼兒進行手、口腔等部位的檢查,要求同上。
(3)晚檢要求:幼兒晚餐后,離園前對幼兒進行最后一次手、口腔的檢查,要求同上。
1、缺勤兒童當日應進行電話隨訪登記,電話隨訪內容:了解幼兒有無發熱,皮膚有無出疹,(尤其口腔、手心、腳心等部位);幼兒是否去醫院就診,去哪個醫院就診,診斷結果等等;幼兒是否去外地,具體哪個地區等都要記錄。
2、教師電話聯系家長,要記錄聯系的哪位家長、電話聯系時間并要在記錄表上簽名。
坐位體前屈:測試時,幼兒坐在墊上,雙腿向前伸直,腳跟并攏,腳尖自然分開,全腳掌蹬在測試儀器上;然后掌心向下,雙臂并攏平伸,上體前屈,用雙手中指指尖推動游標平滑前移,直到不能推動為止。測試兩次。
10米折返跑:測試時,幼兒至少2人一組,兩腿前后分開,站立在起跑線后;當聽到起跑信號后,立即起跑,直奔折返線,用手觸摸到物體(木箱或墻壁)后返回,直奔目標線。
立定跳遠:測試時,幼兒兩腳自然分開,站立在起跳線后,然后,擺動雙臂,雙腳蹬地盡力向前跳,測量起跳線距最近腳跟之間的距離。測試兩次,取最大值。
網球擲遠:測試時,幼兒站在投擲線后,兩腳前后分開,單手(右手)持球舉過頭頂;將球從肩上方投出,球出手時后腳可以向前邁出一步,但不能踩線或過線。
走平衡木:測試時,幼兒站在“起點線”后的平臺上,面向平衡木,雙臂側平舉,當聽到“開始”的口令后,前進,兩腳交替向“終點線”前進。
雙腳連續跳:測試時,幼兒兩腳并攏站在“起跳線”后,聽到“開始”的口令后,雙腳同時起跳,連續跳過10個軟方包停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