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戲PPT課件這個PPT共8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角色游戲概述,角色游戲的教育作用,角色游戲的指導等,歡迎點擊下載。角色游戲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 角色游戲概述
第二節 角色游戲的教育作用
第三節 角色游戲的指導
第一節 角色游戲概述
什么是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的特點
角色游戲的結構
角色游戲的產生和發展
什么是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是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地表現其生活體驗的一種游戲。
什么是角色游戲?
角色游戲是幼兒自然游戲的一種,在兩三歲時產生,學前晚期達到最高峰,是幼兒期特有的最典型的游戲。
角色游戲的特點
表征的特點
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特點
社會性特點
角色游戲表征的特點
幼兒在游戲中,常以動作、語言來扮演角色,對游戲的動作和情景進行假想,會出現以物代物、以物代人、以人代物,人和物無定制表征的特點。
角色游戲表征的特點
表征的實質是幼兒表達意思——表意
游戲中的這些“假想”活動對于幼兒來說都是非常“當真”的
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特點
角色游戲是幼兒自主的活動。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要選擇主題、角色、材料,游戲過程中自由切換情節和發展內容,使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游戲中得到充分體現。
這些創造性也是未來創造活動的萌芽。
角色游戲社會性的特點
角色游戲既是幼兒對周圍現實生活的體驗,也是幼兒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模擬,還常常包含了幼兒對成人社會的某種期待。
角色游戲的結構
角色扮演的多樣性
材料的假想性
游戲動作和情境假想的概括性
游戲規則的內隱性
角色的扮演
幼兒在游戲中扮演一個或多個假裝的角色
這些角色通常是他們自認為重要的,或者是經常接觸的,或者是引起強烈情感的人物。
角色扮演的多樣性
幼兒扮演的角色一般有機能性角色、互補性角色和想象性角色等幾類:
機能性角色,指幼兒通過模仿對象的典型動作來進行角色扮演。
互補性角色,指幼兒所扮演的角色是依角色關系中另一方的存在為條件。
想象性角色,指幼兒扮演的不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而來也源于幼兒的想象。
幼兒通常根據自己的情感取向對扮演的角色有很強的選擇性。
有三種角色幼兒比較喜歡:
幼兒比較崇拜和尊敬的人;
讓幼兒感到害怕的人或動物;
與自己身份不同或低于自己身份的角色。
材料的假想性
角色游戲中離不開對材料和物品的假想。
幼兒必須把自己的想象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別的幼兒能夠理解與接受。
替代物和被替代物在幼兒思維中出現的順序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由替代物引發的想象活動:這個東西可以用來當什么呢?
另一種情況是由被替代物引發的想象活動:什么東西可以用來“當它”啊?
游戲動作和情境假想的概括性
游戲動作與情境的假想是角色游戲非常重要的創造性心智活動。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一般通過對玩具的操作來實現對游戲情節的假想。
幼兒對游戲動作和情境的假想具有概括性,是對現實生活中某一類動作或情境的概括。
這為幼兒的集體合作游戲提供了可能性,不同經驗的幼兒都可以參與到同一主題的游戲中來。
游戲規則的內隱性
角色游戲中的規則表現為:正確地表現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物應有的動作及其先后順序,人們的態度以及相互間的關系等。
角色游戲中的規則不同于規則游戲中的規則。
角色游戲中的規則是受角色制約的,扮演哪種角色就必然要按照相應的角色行為來游戲,是不可以隨意改動的。這就是角色游戲中規則的內在性。
角色游戲的產生
角色游戲是一種典型的象征性游戲,它是伴隨著幼兒的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自然產生的。
角色游戲是3~5歲幼兒期最典型的游戲。
角色游戲是幼兒游戲發展的必經階段,是不能跨越的。正常發展的幼兒都必然會經歷角色游戲這個階段,從中獲得情感、社會能力以及認知等方面的發展。
角色游戲的發展
角色游戲的發展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衡量和評價:
角色扮演水平的提高
游戲內容的不斷擴展與豐富
使用材料與玩具能力的發展
語言與社會能力的發展
角色扮演水平的提高
最初階段,幼兒不能意識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是滿足于擺弄物體和反復進行同樣的動作。
第二階段,幼兒開始意識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但是經常會轉移注意力,不能始終按照角色的要求來行動。
第三階段,幼兒角色意識明確,能夠按照角色要求來行動,但還不能與其他角色進行有效的配合。
角色扮演水平的提高
第四階段,幼兒的角色意識明確而且能夠協調角色間關系,角色行為配合互動,已達到共同游戲的需要和實現游戲的目的。
游戲內容的不斷擴展與豐富
幼兒游戲的內容包括主題和情節兩個方面。
游戲主題是指在游戲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的范圍。游戲情節是指主題的展開以及游戲中的具體活動過程。
幼兒游戲主題的范圍由所熟悉的家庭或幼兒園的生活,逐漸擴大到社會生活。主題的性質由簡單的、自由的到比較復雜的、有規定的內容。
游戲情節的發展表現為由零散、片斷到出現系列,并逐漸豐富和富有創造性。
游戲內容的不斷擴展與豐富
影響幼兒選擇游戲主題有三種因素:
使用材料與玩具能力的發展
最初階段表現為模仿性強,要和別人玩一樣的,會爭搶同樣的玩具材料。
第二階段,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使用形象性比較強的實物材料。
第三階段,幼兒能夠按照角色要求使用與真實物體具有相似外形的替代物。
第四階段,幼兒能夠不拘泥于材料外形上的相似,有時還能夠借助于想象力用語言來替代。
語言與社會能力的發展
第一階段是平行游戲階段,游戲時幼兒各人玩各人的,很少有語言溝通,主要是自言自語;
第二階段,幼兒開始進行聯合游戲,并能夠進行簡單對話,對話的內容圍繞材料出現,如對材料的借還,對游戲結果的評價等等。
語言與社會能力的發展
第三階段,與合作游戲對應,能夠依據游戲情節的發展和角色身份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同時能夠在游戲外以自然身份進行溝通,也即能自覺出入于游戲內外。
第二節 角色游戲的教育作用
發展幼兒的智力
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
培養幼兒的情感和性格
促進幼兒身體和語言的發展
發展幼兒的智力
角色游戲能喚起幼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活躍幼兒的智力活動,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從而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幼兒以游戲材料代替真實物品,積極想辦法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鍛煉了他們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幼兒的記憶、想象、思維和語言得到發展。
角色游戲的整個過程,都在培養和發展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
幼兒不同條件下識記的詞匯量對比表
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1. 角色游戲有助于幼兒發展恰當的自我意識,擺脫自我中心。
自我意識是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發展恰當的自我意識是人社會性發展的第一步。嬰幼兒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者,他們往往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去理解周圍的任何事物,不能從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角色游戲在促進幼兒從他人角度看問題的能力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2. 角色游戲促進了幼兒的同伴交往,發展了他們的交往技能
同伴交往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必經途徑。
幼兒在游戲中有兩種類型的交往關系,一種是現實中的伙伴關系,一種是游戲中的角色關系。
角色游戲促使幼兒進行角色間的交往,學會表達角色的感情和愿望,理解其他角色的意愿與態度并作出反應,同時也促進了現實的伙伴交往關系的形成與發展。
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2. 角色游戲促進了幼兒的同伴交往,發展了他們的交往技能
角色游戲不僅為幼兒的交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而且也為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角色游戲越深入,幼兒交往頻率越高,交往越積極主動,就越能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
在不斷解決游戲糾紛的過程中,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也逐漸得到了發展。
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
3. 為幼兒提供了學習社會規則、進行社會實踐的機會
對幼兒來說,角色游戲中角色扮演正是一種社會角色的學習和實踐過程。
幼兒不僅可以通過學習和模仿角色行為,從中理解不同的角色關系,學到了角色的義務、責任和權利,還能通過學習和模仿角色的態度和情感,學習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行為準則,這對幼兒道德意識情感的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
角色本身就包含著行動的榜樣。游戲要求幼兒時刻拿自己的行為和角色應有的行為作對比,根據角色的要求調節自己的行動,否則他便會遭到游戲伙伴的異議。
角色游戲要求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按照規則來控制自己的行動,以保證游戲的順利進行。幼兒為了在游戲中表現角色,能自愿地服從規則,努力克服困難,使游戲順利地進行,無形中就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從而培養了自己的意志品質。
幼兒不同條件站立動作堅持性實驗結果(蘇聯 馬努依連柯)
培養幼兒的情感和性格
角色游戲既是幼兒建立積極情感、調整消極情感的途徑,也是表露或發泄情感的渠道。
在游戲中,幼兒體驗著各種情感,并學會控制這些情感。
培養幼兒的情感和性格
角色游戲還為幼兒提供了體驗他人情感,幫助他人的機會,通過扮演商店、醫院等游戲中的角色,幼兒的同情心和責任感能得到增強。
促進幼兒身體和語言的發展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在愉快情緒的伴隨下,不停地操作著各種物體,這促進了幼兒身體的發育和動作的發展,促進了幼兒小肌肉活動和手眼協調能力的提高。
在游戲中,幼兒練習著用語言進行角色間的交往學習,學習按角色的要求去使用不同的語言,既有模仿,又有創造,對幼兒語言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節 角色游戲的指導
角色游戲的一般性指導
各年齡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角色游戲的一般性指導
游戲前的指導
游戲過程中的指導
游戲后的指導
角色游戲前的指導
經驗準備
場地和材料準備
時間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的生活經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內容也就越充實、越新穎。
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生活,拓展幼兒的視野,豐富和加深對周圍生活的印象。
經驗準備
場地和材料準備
游戲場地、游戲設備、玩具和材料是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物質條件,同時又是激發幼兒游戲愿望和興趣、發展幼兒想象力的重要工具。
場地和材料準備
注意問題:要為幼兒設置一定的固定的游戲場所和設備。
場地和材料準備
注意問題:
要提供豐富多樣的玩具材料。
讓幼兒參與環境創設和游戲材料準備。
場地和材料準備
注意問題:
游戲材料便于幼兒隨時取放。
時間準備
幼兒的角色游戲所需時間一般都較長,每次不能少于30分鐘。
只有在較長的時間里,幼兒才能有尋找游戲伙伴、商量主題和情節、分配角色、準備材料等的機會。
游戲過程中的指導
鼓勵和協助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戲的主題
指導幼兒選擇和分配角色
指導幼兒豐富游戲內容和情節,提高游戲水平
加強角色之間的內在聯系,增強游戲的合作性
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指導幼兒提出游戲主題
角色游戲是幼兒自主自愿的游戲,其主題應來自于幼兒的需要。
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游戲的需要,適當啟發幼兒游戲的動機,幫助幼兒學會確立主題。
教師不應是游戲計劃的設計者和實施者,而應該成為幼兒游戲的觀察者、促進者、支持者和引導者。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有著不同的特點,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指導幼兒選擇和分配角色
教師要在平時的游戲中教幼兒學會各種分配角色的方法。
幼兒分配角色產生糾紛時,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幼兒解決糾紛。
在分配角色時,教師還要注意觀察,使幼兒在扮演角色時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公平性。
豐富游戲內容和情節
教師指導的方法有兩種:
豐富游戲內容和情節
(1)教師參與游戲促進游戲情節的發展
教師參與游戲,扮演角色,可提高幼兒游戲的興趣,調動和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幼兒游戲的能力和水平。
注意適度的指導:
介入指導要以幼兒為主體,不要把自己的設計和意圖強加于幼兒;
要有目的地根據每個幼兒的發展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豐富游戲內容和情節
教師介入指導的時機有三種:
當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出現問題或困難時;
當游戲需要給予提升時;
當教育目標需要在游戲中完成時。
豐富游戲內容和情節
(2)提供有助于豐富游戲內容和促進情節發展的玩具和材料
豐富游戲內容和情節
教師可在活動室的一角設立一個百寶箱,收集一些半成品和廢舊物品放在里面,方便幼兒尋找替代物。
增強游戲的合作性
角色的職責及其相互關系,是角色游戲重要的規則,也是反映游戲水平的重要指標。
教師要指導扮演各個角色的幼兒,加強與其他角色之間的聯系與交往,使游戲的內容更加豐富。
需要注意的是,游戲中角色之間的聯系是自然的聯系。為聯系而聯系,或強制幼兒去聯系,結果都將破壞游戲,影響幼兒在游戲中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角色游戲包含內部規則和外部規則兩種游戲規則。
內部規則是角色本身的職責以及角色間的相互關系;外部規則包括不干擾他人的游戲、游戲結束按照類別收放玩具、游戲過程中注意環境衛生等方面。
在指導時,教師要引導幼兒發掘角色的任務,按角色間應有的關系行動。
對于外部規則,由于幼兒對于自己參與指定的規則往往比較樂意接受,所以教師可引導幼兒共同制定和完善游戲常規。
游戲后的指導
讓游戲在愉快自然的狀態下結束
做好游戲后的整理工作
評價、總結游戲
愉快自然地結束游戲
教師要把握好結束游戲的時機和結束游戲的方法。
結束游戲的時機有兩種情況:
游戲情節開展比較順利,應在幼兒情緒尚未低落時結束游戲。這樣就可以讓幼兒感覺意猶未盡,盼望著下次游戲的開始。
游戲情節已告一段落,再往下發展有困難,這時即使是游戲時間還沒結束,也應該提醒幼兒結束游戲,以免產生倦怠感。
做好游戲后的整理工作
游戲結束后整理場地,收拾玩具既是方便游戲下次開展的必要條件,又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時機,教師千萬不能包辦代替。
評價、總結游戲
教師講評的內容:
就游戲情節進行講評
就游戲材料和玩具的制作和使用進行講評
就游戲中幼兒的行為進行講評
評價活動的形式:
討論
現場評議
匯報
評價、總結游戲
教師在評價活動中應注意:
不要以教師評價為主
教師評價要具體、準確,不要抽象
引導幼兒進行評價時應提出開放性問題,以使幼兒有討論的話題內容
評價活動應是指導幼兒再次游戲的方向
各年齡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小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中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大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小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小班角色游戲的特點:
小班幼兒的游戲主要直接依賴玩具。
小班幼兒正處于獨自游戲和平行游戲的高峰期,喜歡和同伴玩同樣或相似的游戲。
游戲時沒有組織者,角色間缺乏合作性。
游戲沒有明確的主題,往往是重復某個同樣的動作,在游戲的時候往往意識不到自己正在扮演角色。
小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小班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
教師要為幼兒提供種類少、數量多,而且形狀相似的成型玩具。
多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游戲,以游戲的口吻來指導幼兒,幫助明確主題和角色。
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各種游戲內外的交往,同時注意游戲常規的培養。
培養幼兒獨立游戲的能力。
中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中班角色游戲的特點:
中班角色游戲的內容比小班豐富多了,持續的時間也延長了。
游戲主題還不穩定,經常出現半路換場的現象,游戲情節也比較簡單。
中班幼兒有較強的角色意識。
中班幼兒正處于聯合游戲的階段,有了與同伴交往的愿望,但交往技能還比較欠缺,因此常常與同伴發生糾紛。
中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中班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
教師應在提供成型玩具的基礎上,增加半成品以及廢舊物品材料的提供。
引導幼兒拓展游戲主題,設計游戲情節,學會分配角色,加深對角色的理解
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解決簡單糾紛的辦法,掌握交往技能以及相應的規范。
引導幼兒開展討論,在討論中尋找答案,解決問題。
大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大班角色游戲的特點:
大班游戲內容豐富,主題新穎而多樣;角色增多并能反映較為復雜的人際關系。
游戲的獨立性、計劃性、合作性都加強了,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動選擇并有計劃地游戲;游戲規則也顯得更為復雜。
大班游戲處于合作游戲階段,喜歡并且善于和同伴一起游戲,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加強。
大班角色游戲的指導
大班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
應著重培養幼兒獨立開展游戲的能力
多用提問、建議等語言形式指導游戲
關注幼兒的合作程度,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展開更多、更深入的溝通交流。
在游戲評價環節中,教師應給予幼兒更多表現的空間,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評價游戲的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