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幼兒園手足口病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25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流行病學, 臨床表現, 聚集性病例,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預防控,家庭手足口病的預防,消毒措施,呼吸道傳染病等,歡迎點擊下載。手足口病及呼吸道 傳染病培訓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以柯薩奇A組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多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主要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皰疹。少數病例可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為腦干腦炎及神經源性肺水腫。
流行病學
傳染源 人是人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隱性感染者難以鑒別和發現。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
傳播途徑 腸道病毒可經胃腸道(糞一口)傳播,也可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也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尚不能明確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
流行病學
易感性
人對人腸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齡組均可感染發病,以5歲及以下兒童為主,尤以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流行病學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極廣泛,無嚴格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一般5-7月為發病高峰。幼托機構等易感人群集中單位可發生暴發。腸道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
臨床表現
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為7-10天。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愈,預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聚集性病例
1周內,同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等集體單位發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班級(或宿舍)發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自然村發生3例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一家庭發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預防控
每日晨檢,逐一檢查兒童發熱和手掌、腳掌、口腔等部位皮疹情況。
晨檢后,兒童浸泡手、徹底洗手后入教室。
飯前便后要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開展致家長手足口病防治知識一封信活動,讓兒童帶回家,并請家長讀給兒童聽。
早晨和下午上課前,教室和寢室活動場所通風換氣、消毒。
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預防控
每天對兒童的玩具、餐具、毛巾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定期晾曬被褥等。
每天早晚對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鈕、桌椅、公共電話等用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1~2次。及時消毒兒童糞便。
兒童入托時,托幼機構校舍門前放置消毒液浸泡的消毒墊。
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預防控
教職工入園上班時,首先浸泡消毒、徹底洗手。
謝絕家長進入托幼機構,進入前洗手、消毒。
家長接兒童時,先洗手。家長工作或外出回家,立即洗手。
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預防控
進行清掃或消毒時,工作人員應穿工作服、戴手套。清洗結束后要立即洗手。
家有手足口病患兒的教職工,不能上班,以免把病毒帶入托幼機構。
晨檢發現手足口病患兒,不能入托,立即去醫院診治。不讓患兒接觸其他任何兒童。
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預防控
對缺課兒童,立即追查原因。晨檢結果報告相關部門。
校門口和班級門口張貼手足口病宣傳畫和宣傳單,黑板報宣傳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托幼機構一周內出現兩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幼托機構采取停課措施。
托幼機構手足口病預防控
在流行季節,當地有疫情發生時,避免不同托幼機構的學生或外來人員的往來或交流活動。
家庭手足口病的預防
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衛生,講究個人衛生。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流行期間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要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檢查孩子皮膚(主要是手心、腳心)和口腔有沒有異常,注意孩子體溫的變化。
消毒措施
1、隨時消毒:指對患兒污染的物品和場所及時進行的消毒出來。
2、終末消毒:指傳染源(包括患兒和隱性感染者)離開有關場所后進行的徹底的消毒處理,應確保終末消毒后的場所及其中的各種物品不再有病原體的存在。
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從人體的鼻腔、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傳染性的疾病.常見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
常見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腦、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等。主要有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腦膜炎球菌、結核桿菌等。
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與外界相通,受各種病原體侵襲的機會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天氣驟變的情況下也易發病。
呼吸道傳染病
傳染源:主要為病人或隱性感染者。
傳播途徑:主要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密切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對多數呼吸道傳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過接種疫苗獲得一定的免疫力。
呼吸道傳染病
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搞好家庭環境衛生,保持室內和周圍環境清潔。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隨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不吸煙、不酗酒。
呼吸道傳染病
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
兒童、老年人、體弱者和慢性病患者應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
呼吸道傳染病
如果有發熱、咳嗽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當發生傳染病時,應主動與健康人隔離,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防止傳染他人。
不要自行購買和服用某些藥品,不要濫用抗生素。
兒童應按時完成預防接種,一般人群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預防接種。
謝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