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4
這是五年級數學長方體的認識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和動手操作等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長方體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
2.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觀察后回答:
①我們已經學過這些圖形,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
②根據學生的回答有意歸類并板書.
③指著左邊問:這些都是什么圖形?(板書:平面圖形)
④指著右邊問:這又都是什么圖形?(板書:立體圖形)
2、出示第19頁圖中的各個實物,觀察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什么圖形?(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
②這些立體圖形的特點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
(空間,占有一定空間的圖形叫做立體圖形.)
③你知道這里面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肥皂、牙膏盒、墨水盒)
④你還見到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讓學生說)
二、揭示課題.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數學課主要研究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課我們首先學習長方體的認識,并板書課題.
三、教學新課.
(一)教學例1,拿出一個長方體的紙盒來觀察它們的特征.
1、認識長方體的面.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幾個面?(注意培養學生有順序地觀察)
②每個面是什么形狀?(注意出示也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給學生看)
歸納: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
2、認識長方體的棱.
在長方體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①數:長方體有多少條棱?(要說出數的方法)
②量:動手量一量每條棱的長度,看哪些棱的長度相等?(有什么規律?)
歸納:長方體有12條棱,相對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3、認識長方體的頂點.
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長方體有幾個頂點?(8個)
4、拿一個長方體放在講臺上讓學生觀察.
最多能看到幾個面?(3個面)
講解:所以我們通常把長方體畫成這樣.
5、用填空的形式小結長方體的特征.
長方體是由_____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_____形)圍成的____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兩個面_____,相對的棱的長度______.
(二)教學長方體的長、寬、高.
出示長方體框架
提問:
1、它的12條棱可以分為幾組?怎樣分?
12條棱可以分為3組,把長度相等的棱分為一組.
2、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什么嗎?(長、寬、高)
2、長方體的長、寬、高的長短與這個長方體有沒有關系?
結論:長方體的大小和形狀是由它的長、寬、高決定的.
四、鞏固練習.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長方體展開圖,按要求做一個長方體,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度量的結果,并指出它的長、寬、高.(注意不同放置法的長、寬、高)
2、看圖說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是多少?
3、說出下圖表示的物體是什么形狀,并且說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2)它的右側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注意搞清楚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它的每個面的長、寬之間的關系.)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六、課后作業.
自己設計一個長方體模型,量一量長、寬、高,然后與同學交流.
七、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面:長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
棱:在長方體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12條棱,相對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頂點: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8個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長、寬、高.
學習內容:
長方體的認識(教材第18~19頁的內容及第21~22頁練習五的1、2、3、6、7題)。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立體圖形、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繼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勇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具運用:
一些長方體物品,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談話引入,回憶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它們都是什么圖形?(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投影出示教材第18頁的主題圖。提問:這些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教師:這些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它們都是立體圖形。提問:在這些立體圖形中有一種物體是長方體,誰能指出哪些是長方體?
3.舉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長方體的物體?長方體又具有什么特征呢?引出新課并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板書:面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講述: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
板書:棱
(3)再請同學摸一摸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一個點)講述:把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
板書:頂點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棱、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2.研究長方體的特征。
(1)面的認識。
①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數,長方體一共有幾個面?(6個面)有幾組相對的面?(3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導學生觀察長方體的6個面各是什么形狀的?
板書: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教師分別出示這兩種情況的教具。
③引導學生進一步驗證長方體相對的面的特征。
板書: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④請學生完整敘述長方體面的特征。
(2)棱的認識。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教具,引導學生注意觀察
①長方體有幾條棱?②這些棱可分為幾組?③哪些棱的長度相等?通過以上三個問題,分組討論,實際測量。根據學生匯報后并板書: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教師:請大家把長方體棱的特征完整地總結一下。
(3)頂點的認識。課件演示:先閃動三條棱再分別閃動三條棱相交的點。
師:請你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頂點?
板書:8個頂點。
指名讓學生把長方體的特征完整地總結一下。
3.認識長方體的直觀圖。
(1)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學具,放在桌面上觀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幾個面?(三個面)
(2)怎樣把長方體畫在紙上或黑板上。
4.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1)討論:要知道長方體12條棱的長度,只要量哪幾條棱就可以了?
(2)歸納:我們把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習慣上,長方體的位置固定以后,我們把底面中較長的棱叫做長,較短的棱叫做寬,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
(3)拓展:老師將長方體橫放、豎放,讓學生分別說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1頁練習五的第1、2、3、6、7題。
(1)第1題:此題是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紙巾盒,說出各個面的形狀,哪些面形狀是相同的?各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同桌合作。
(2)第2題:求長方體的棱長和。
(3)第4題: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長方體棱之間的關系,如:各組棱互相平行;與其中一條棱垂直的幾條棱相互平行等。
(4)第6題、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知道了長方體的相關知識,誰愿意來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第1課時長方體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教學內容】新世紀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長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實物、動手操作等活動,使學生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形成長方體的概念。
2.通過建立圖形的表象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用具】長方體模型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新課引入
1.同學們聽說過北京大學嗎?上北大是老師讀書時的夢想。你能從北大校區中找到我們曾經學過的圖形嗎?
2.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3.揭題:這節課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小組合作
1.認識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
(1)游戲:你們會玩摸長方體的游戲嗎?
A你怎么確定摸到的一定是呢?還有什么方法?(他是用“面”、“棱”、“頂點”描述這個長方體的。)
B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頂點?(我想什么是長方體的“面、棱、頂點”你們可能有所了解,在資料袋中也有提示說明。)
C全班反饋
D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2.探究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
A它們之間有聯系嗎?各有什么特征?
B分小組活動。(下面小組分工合作,利用學具,通過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精彩的發現?將發現寫在記錄表上。)
C全體發饋,同學提問。(根據小組的發現,誰能向他們提出問題?)
D你們還有問題嗎?
E教師提問:正方體與長方體有關系嗎?為什么說是特殊的長方體?(預設:認識長方體長、寬、高特征;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
F教師小結:剛才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研究了長方體的特征,你可以畫出一個長方體嗎?
3.教學如何畫長方體。(如果這樣放最多可以看見他的幾個面?還有哪幾個面看不見?)(在畫圖時,除了畫前、后兩個面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看上去成了平行四邊形,實際上它還是長方形)
三、運用新知體驗價值
1.如果現在只看到長方體的長、寬、高,你還能畫出一個長方體嗎?(閉上眼睛,畫長方體。)
2.說出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說出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
3.猜一猜:根據長、寬、高長度,它可能是生活中的什么物體?
4.做一個如圖的長方體寶寶床的床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長的木條?
5.你準備選擇下面哪一種尺寸的床板?(單位:分米)
32×920×10
四、全課總結拓展創新
1.想一想:為何北大校區眾多建筑設施的外觀造型都是長方體呢?
2.實驗活動:用準備的材料做一個長方體(再次體驗長方體的特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