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5
這是量一量比一比教案反思,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節實踐活動課。學生在本學期的第一單元已經認識了線段,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長度表象,完成了對線段、厘米和米的認識。因此,本節課教學目標的定位就不能僅滿足于通過測量加深對米和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認識上,而要注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實際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認識身邊物體的長度,并在實踐活動中,能夠用比較合適的方式描述物體的長度,體會測量本質,培養估測能力,構建不同物體之間的長度關系,發展學生的長度觀念,體驗數學帶來的樂趣。
本節課的.活動分為兩部分,一是量一量,二是比一比,量是比的.基礎,量為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比是量的升華,在比的過程中學生能構建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長度關系,體會量的本質,發展長度觀驗。這是本節課的主體部分,也是體現學生學以致用的環節。注意引導學生在測量之前先估測、步測同時注意把測量任務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體驗測量的價值。因此,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在交流中明確:每人身上的尺長度不一,并通過舉例、估測來體會身上的尺在生活中的用途,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在選擇測量的物體時,我有意識地選擇了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如肩寬、步長、兩臂展開的長、教室長、講臺長等,有了這些長度表象作為參照,就為后面用自己喜歡物體的長度去比較其他物體的長度打好了基礎。為了更有效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在學生測量活動之前,我要求每位小組成員先對所要測量的物體進行估測,再進行實際測量,并將估測數據和實際測量的數據進行對比,這種對比可以調整學生對物體長度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估測也是需要有方法的,但從學生記錄的數據來看,部分學生估測時隨意性還是比較大。
在開展活動課前,我還曾有擔憂,因為活動課的變化因素太多了,學生會太吵、太熱鬧,但結果比我預想中還好,大家興趣很好,都積極合作,這應該歸結于課前準備和安排吧。我覺得,教師對各項活動準備充分,對學生活動情況的預測到位。教師對小組合作的指導到位的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我想,只要肯用心,我們的課堂一定會越來越好。
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課堂教學思考這個是1節實踐活動課,學生于本學期的第1模塊已了解了線段,形成了1厘米與一米的長短現象,完成了對線段、厘米與米的了解。 所以,本節課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就不能僅知足于根據丈量加重對米和厘米這2個長短部門的了解上,而要重視要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實際丈量物體長短的過程,了解身旁物體的長短,并在實踐中,能夠用比較適合的方法表述物體的長短,感受丈量實質,培養估測能力,搭建不一樣物體當中的長短關系,發展學生的長短意識,體驗數學科帶來的興趣。 本節課的活動分成兩部分,1是量一量,2是比一比,量是比的基礎,量為提供了可信的數據信息支持,比是量的升華,在比的過程初中生能搭建物體和物體當中的長短關系,感受量的實質,發展長短觀驗。這個是本節課的主體部分,亦是反映學生學以致用的環節。注重指導學生于丈量之前先估測、步測同時注重把丈量任務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體驗丈量的價值。
課題:量一量 比一比
教學內容:
教材第88、89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活動,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米和厘米的認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實際的測量鍛煉學生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創新發展的能力。
(2)在活動中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動手測量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分工意識和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正確測量實物。
難點:掌握測量的方法。
教法與學法:
教法:嘗試指導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測量工具,長方形的紙,能輸入數據的統計表,學生分為3人一組。
教學過程:
一、選擇測量工具
(1)認識各種尺。講述:請把你帶來的尺拿出來,在小組內看一看。
指名學生介紹學生尺、米尺和卷尺。問:你用學生尺、米尺和卷尺測量過長度嗎?量的什么?
(2)認識自己身上的“尺”。
介紹 “拃”、“步”和“庹”的長度。
二、進行實地測量
(1)量長方形的紙。
講述: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紙,用學生尺分別量出四條邊的長。
學生各自測量、填寫。
把這張紙對折一下,再量一下折痕的長,你發現了什么。如果用米尺或卷尺來量方便嗎?
學生交流得出結論:由于這張紙的邊長或折痕長都比較短,所以用學生尺來量就可以了。如果用米尺或卷尺來量,反而更麻煩。
(2)估測物體的長度。
我們知道了自己的一“拃”、一“步”和一“庹”的長度,就可以用這些自身的尺來估測物體的長度。比如說我們的一“拃”有14厘米長,我們測量課桌的高度是4“拃”,我們就可以估測出課桌的高度大約是60厘米。
小組活動:自己選擇物體進行估測,把結果填寫到教科書第89頁的表格里。
三、總結提升
這節課你參加了哪些活動,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板書設計
量一量 比一比
肩膀大約寬30厘米 一條鱷魚身長6米
20個人并排站著和鱷魚差不多長。
小朋友一庹有一米多一點
5名小朋友手拉手和鱷魚差不多長。
課后反思
量一量、比一比這一課旨在通過學生對自己身邊熟悉的事物的測量,加深對米、厘米的認識,通過實際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度,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通過在沒有尺子的情況下想大致知道物體的長度的需求,激發學生認識天然尺子的欲望。從而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