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1
這是三角形教案,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模式】學測評三元教學模式
【教學內容】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80-82頁例1例2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難點】在三角形內畫高。
一、情境導入(3分)
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有幾條線段?這三條線段是怎么樣連接的?誰能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二、自主學習(5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80頁例1例2。
2、嘗試訓練:81頁做一做
3、學生匯報并總結三角形特性。
4、教師強調并小結。
5、學生自主學習教材82頁例3。
6、學生匯報并總結三角形意義,并總結如何在三角形內畫高。
7、教師再次強調并小結。
三、自主練習(8分)
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初步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下面我們來進行自主練習,看誰把今天的知識學的最好,最棒!
1、教材86頁練習十四第1題
2、小組匯報。(抽簽匯報,可以選擇口頭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師強調小結。
四、當堂檢測(發試卷)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最好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交流答案,自批,統計正確率;
2、小組匯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獲和自我評價。
教學目標
1知道三角形高、中線、角平分線的定義
2會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線、角平分線
重點 會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線、角平分線
難點 會做任意三角形高、中線、角平分線
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探索交流課型新授課教具投影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 三角形的高
1復習:過點A做BC的垂線,垂足為D
2在黑板上做△ABC,過點A做對邊BC
的垂線,垂足為D,我們
就將線段AD稱為△ABC的高
3高的定義:在三角形中,從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做垂線,頂點與垂
足之間的線段稱為三角形的高
例如在上圖中,我們從△ABC的一個頂點出發,向它對邊BC所在
的直線作垂線,垂足為D,線段AD就是三角形的高
注:1)三角形的高必為線段
2)三角形的高必過頂點垂直于對邊
3)三角形有三條高
為了將這三條高加以區別,我們把AD稱為BC邊上的高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條高
1銳角三角形:
可由教師先做示范,然后再讓學生自行畫出
其余兩個
2直角三角形
由于∠C等于900,說明AC⊥BC,那么BC
邊上的高即為AC,AC邊上的高即為BC,
3鈍角三角形
二,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1引入:一知△ABC,做∠A的平分線AD交BC與點E,線段AE就稱為△ABC的角平分線
2定義:在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它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與交點間的線段稱為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3注:1)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必為線段,而一個角的角平分線為一條射線
2)三角形的角平分線必過頂點平分三角形的一內角 如上所示,△ABC的角平分線AE平分∠A,即∠BAE=∠CAE=∠BAC
3)三角形有三條角平分線
為了將這三條角平分線加以區別,我們把AE稱為∠BACD的角平分線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
教師先做示范,然后再讓學生自行畫出其余兩個
銳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三,中線
1引入:如右所示,取BC的中點F,連結AF,那么線段AF就稱為△ABC的中線
2定義:在三角形中,連結一個頂點與它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如上所示,線段AF就是△ABC的中線
31)三角形的中線必為線段
2)三角形的中線必平分對邊 如上所示,線段AF是△ABC的中線
必有:BF=CF=BC
3)三角形有三條中線
例:做出下列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
教師先做示范,然后再讓學生自行畫出其余兩個
銳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鈍角三角形
素材A:
1在△ABC中,AD是角平分線,
BE是中線,∠BAD=400,則
∠CAD=,
若AC=6cm,則AE=
素材B: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都在三角形的內部
B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條高
C三角形的三條至少有一條在三角形內
D鈍角三角形的三條高均在三角形外
答案:1400、6㎝2C
作業
板書設計
高角平分線中線
111
222
333
例例
教學后記
教學目標:
1. 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2. 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自學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驗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 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難點: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畫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
師生準備:三角形、三角板、平行四邊形框架、小棒。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情境導入。
1.同學們,為了迎接亞運會我們的廣州在馬不停蹄地建設著,每天都有新的變化。請看這是一幅建筑工地的場景圖,從圖中你觀察到哪種平面圖形最多?(出示課件)
2.讓同學說說,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物體上有三角形。
3.(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體上的三角形)三角形在生活中有這么廣泛的運用,究竟它有什么特點?這節課我們將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書課題:三角形的特性)
二 探究新知。
1. 三角形的特征。
(1)畫一畫。
師:請你在紙上畫一個自己喜歡的三角形。并和同桌邊指邊說一說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師黑板上畫一個三角形,讓學生說出各部分的名稱師板書。
(2)看一看。
老師也擺了一個三角形,課件出示。
你們有什么看法?
教師用課件演示并強調:有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叫做三角形。
(3)找一找。
下面圖形中是三角形的請打√,不是三角形的請打×,并說出你的理由。(學生一起用手勢表示)
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為了表達方便,我們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因此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板書:三角形ABC)
師生對口令,找頂點和對邊。如說“頂點A”,對方說“對邊BC”;說“BC邊”,對方說“頂點A”。
3、認識三角形的高。
⑴(出示)大橋圖,你從大橋上看到了什么? (課件中抽出三角形)
⑵①小組討論如果要測量這座大橋頂點到橋面的高度,怎么測量呢?
②匯報。引導學生明確要量頂點到橋面的垂直距離。指出頂點到橋面的垂直距離就是大橋頂點到橋面的高度。
⑶學生閱讀課本第81頁,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
⑷教師示范畫三角形的.高,邊說明畫高的方法。強調使用直角三角板,用虛線畫高,畫出垂直符號。
首先用三角板的一條直角邊靠住BC邊與它重合,另一條直角邊通過A點,然后從A點向它的對邊畫一條垂線,用虛線表示,標出直角符號,頂點與垂足之間的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寫上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寫上底。
⑸學生在自己畫的三角形上畫出一條高,并標出底。
學生上臺展示畫法,同桌互相訂正。
小組討論:說說畫高要注意什么?(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指定的底邊重合,并讓另一條直角邊通過與這條底邊相對的頂點;再從頂點起向底邊畫垂直的線段;最后標上直角記號。
(6)這個三角形還能畫高嗎?(能)還能通過哪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垂線畫高?一個三角形能畫幾條高?(3條高)
4、三角形的特性
(1)游戲引出。
下面,我們來猜一猜誰的力氣大?拉動(讀成重音)這個圖形,只要使它的形狀發生變化,就算勝。(出示課件)
好,小猴同學獲勝!小猴同學的力氣大,小兔同學的力氣小。小兔真的力氣比小猴的小嗎?
你們同意嗎?為什么?(因為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而三角形不會變形)這說明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板書: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2)理解三角形的特性,看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5、三角形特性的應用
三角形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這么重要的作用,你們還能說一說在哪些物體上見過三角形也運用了這一特性呢?
(學生舉例:房頂做成三角形的,臺歷、斜拉橋、吊車)同學們都會注意觀察生活。
完成P86第2、3題。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對三角形有哪些認識?
四、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特性
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三個頂點。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