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19
這是駱駝祥子教案本,是優秀的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漫長的假期要用讀書來充實。利用這個寒假,我閱讀了《駱駝祥子》。很好奇它為什么那么出名,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有了自己的答案。
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他叫祥子。來到北平后,干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子變了,他變得無賴、自私,變得沉淪自棄,吃喝嫖賭他都學會了,成了“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現實總是與祥子的理想過意不去,現實的殘酷最終使他的理想灰飛煙滅,甚至連他也不成人樣。
其實,為祥子感到悲哀之外,我也很佩服他。他這一路上起起落落這么多次,其中有很多次想放棄拼搏,放棄理想,也想和別的車夫一樣過得腐敗,在那個時候可能是一種解脫吧!他們沒有能力改變現實,空有理想有什么用。但祥子不一樣,他一次次用理想激勵自己站起來,一次次為了自己心中的目標而拼了命的向前,這應該與他那老實的人品分不開吧。
《駱駝祥子》文字上的特點,則是它是活的。老舍先生注重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讓我們身臨其境去感受那些人物的心理,他們的情感。讓我們的心也為之震動。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應當注意這一點。《駱駝祥子》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以及人們面對生活的無奈。描寫非常口語化。
我從其中的人物身上也學會了遇到問題時應當具有的精神。無論再苦再難,都要奮斗下去。真正學會“不拋棄,不放棄!”
教學目標:
1、了解《駱駝祥子》中的人物、情節、主題;
2、 引導學生從文本到生活有所感受;
3、 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養成課外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把握小說人物、情節、主題。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從文本到生活感受主題。
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小品用具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人說,如果你想賞一副舊社會風情畫,你可以去看《駱駝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駱駝祥子》;如果你想聽一折老北京方言戲,你還是可以去看《駱駝祥子》。那么,《駱駝祥子》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在前段時間,懷著對老舍的敬意,懷著對祥子的好奇,我們一起閱讀了《駱駝祥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駱駝祥子》,與祥子來個親密接觸。(出示課題:《駱駝祥子》名著導讀)
二、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品:
《駱駝祥子》一書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或情節是什么呢?(請幾位同學上臺簡單介紹。)
(二)課堂主體:
1、剛才幾位同學給我們介紹了他們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節,我發現大家對這篇小說的人物都很熟悉,那么老師這里準備了兩篇人物描寫段落,同學們來猜一猜,他們分別是誰呢?
片段一:他沒有什么模樣,使他可愛的是臉上的精神。頭不很大,圓眼,肉鼻子,兩條眉很短很粗,頭上永遠剃得發亮。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他愛自己的臉正如同他愛自己的身體,都那么結實硬棒;他把臉仿佛算在四肢之內,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還能頭朝下,倒著立半天。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象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他確乎有點象一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他天生來的不愿多說話,所以也不愿學著城里人的貧嘴惡舌。他不吃煙,不喝酒,不賭錢,沒有任何嗜好,沒有家庭的累贅,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象自己的手腳的那么一輛車。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拴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他不怕吃苦,也沒有一般洋車夫的可以原諒而不便效法的惡習,他的聰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為事實。
片段二:他變成了走獸。一點也不是他自己的過錯。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殺了人,他也不負什么責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墜,墜入那無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因為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等著潰爛,預備著到亂死崗子去。他變成個又瘦又臟的低等車夫。臉,身體,衣服,他都不洗,頭發有時候一個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車也不講究了,什么新車舊車的,只要車份兒小就好。拉上買賣,稍微有點甜頭,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車的不答應,他會瞪眼,打起架來,到警區去住兩天才不算一回事!他也學會跟朋友們借錢,借了還是不想還;逼急了他可以撒無賴。一來二去,他連一個銅子也借不出了,他開始去騙錢花。凡是以前他所混過的宅門,他都去拜訪,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見面他會編一套謊,騙幾個錢;沒有錢,他央求賞給點破衣服,衣服到手馬上也變了錢,錢馬上變了煙酒。
(兩段人物描寫都是同一個人——駱駝祥子)
2、剛才我們從文字上看到了祥子的巨大轉變,為了讓我們更直觀的看到祥子的前后差別,老師特意邀請了兩位小演員為我們表演小品《祥子拉車》,看看他們是怎樣展示祥子的變化的。(兩位同學表演小品,分別表現出祥子剛進城和墮落后拉車的不同表現。)
3、差別如此鮮明的兩種表現,兩個性格竟然是同一個人物,通過這兩段描寫,我們看到了祥子的巨大轉變,那到底是什么導致了祥子的轉變呢?
祥子三起三落的經歷:
奮斗三年買了車 →被大兵搶了車 人
買駱駝攢了買車錢 →被孫偵探搶走了買車錢 ↓ (墮落)
結婚后靠虎妞買了車 →為下葬虎妞賣了車 獸
(三)小組討論:
1、從祥子三起三落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祥子是一個 的人(四人一小組開展討論,派代表將討論出的結果板書在黑板上,并結合課本或課前資料上的文段簡要談談)
祥子本是一個勤勞、樸實、忠厚、講信用、積極進取的車夫,但在理想破滅后變得懶惰狡猾,極端自私。
2、在《駱駝祥子》一書中,圍繞著主人公祥子,老舍還刻畫了很多其他人物,那么這些人物對祥子的墮落分別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學生列舉人物,并簡要談談看法)
劉四爺:霸道殘酷的車場主,他趕走了虎妞,釀成了虎妞和祥子的悲劇。
虎妞:潑辣、有心計。她的引誘、騙婚、難產而死一步一步加深了祥子的悲劇。
曹先生:為人溫和、熱心幫助祥子,卻無法挽救祥子的悲劇。
孫偵探:他搶走了祥子的買車錢,直接粉碎了祥子的夢想。
小福子:她是祥子最后的溫暖,但她的自盡也徹底將祥子推向了墮落的深淵。
二強子:他的嗜酒嗜賭使他家破人亡,直接導致了小福子的自殺,也間接加深了祥子的悲劇。
老馬小馬:他們流落街頭的慘況讓祥子看到了將來的自己,信心和夢想都有所動搖。
楊、夏太太:她們的丑陋行為影響著祥子對夢想的追求。
(四)主題明確:
總的來說,《駱駝祥子》中刻畫的人物都或多或少的對祥子的悲劇命運都產生著影響,他們絕不是個別的存在,而是整個社會蕓蕓眾生的縮影。
歸根結底,祥子墮落的主要原因?
一個 (黑暗、腐朽、不公、動亂、落后)——吃人 的社會
(五)課堂交流:
你讀過《駱駝祥子》后有什么感受或者收獲呢?(學生自主發言,提示結合自身淺談感受)
(六)課外拓展:
假設祥子活在我們當今社會,從農村來到城市,夢想著靠自己個人的努力尋求安穩的生活,你認為他會成功嗎?
動動腦、動動筆,完成200字左右小作文《祥子新傳》。 (學生課堂練習,并展示部分習作)
三、小結
我們用短短的45分鐘走完了祥子的一生,但祥子帶給我們的感受、小說帶給我們的收獲、閱讀帶給我們的快樂都不是這45分鐘可以簡單展現的,我們還需要課下的細細研讀,慢慢品味,我們也相信更多的閱讀會給我們更多的知識,更多的快樂。所以,同學們,不要停止你的腳步,盡情閱讀吧,去分享更多的故事,體會更多的感受。
四、作業
《駱駝祥子》讀后感一篇,自主命題,角度不限,600字以上。
對于如何上好一堂文學名著賞析課,一開始我是比較苦惱的,參考資料也極其少,但是靜下心來想想,其實越簡單的語文才越容易讓孩子們在語文世界中看到真實,于是我從學生合作交流學習的角度出發,試圖形成一個開放的閱讀空間,去充分挖掘學生的閱讀潛力。
首先,我布置了閱讀作業,要求學生充分閱讀《駱駝祥子》,時間是一個月,要求是每十頁有二到三處旁批,并不間斷地有彩筆勾畫好詞好句。看似死板的要求,其實,正是給學生們好好閱讀,沉淀思想的時間與空間,他們真正做到了“好好讀上一本書,細細讀一本好書。”這也為學生們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鐘時間交流文學名著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在這次課的設計上,我大尺度地放手,讓學生們能夠互相交流自己所知所感,展示自己所擅長的,甚至不擅長的也敢嘗試,為培養學生們良好的語文素養打下根基。例如,王立瀚同學其實平時朗讀并不是很好,但是這一次,他就敢大聲地通過自己的朗讀來展示自己的理解與感悟,他走近祥子,讀出祥子那種悲慘的境況,贏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最后,給祥子找條出路吧!“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在所讀,所聽,所感下,已經按捺不住交流的激情,都紛紛通過自己的思考給出祥子一條路,而有的同學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在那個時代,祥子這樣的人不可能有一條更好的出路。如果想要讓他有條好出路,就推翻那個黑暗的社會吧……”
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初步了解了《駱駝祥子》這部名著的背景、內容和意義,達到了通過讀名著、欣賞名著片段,讓學生感悟到《駱駝祥子》的主題。從整個教學流程來看,為學生展示了一個完整而清晰的有效閱讀過程,突出了讀名著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有較強的示范作用。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
1、課前放手交由學生自己閱讀名著簡介,整理出考點,經檢查,同學們完成得非常之好,有一定的鑒別能力,令人欣喜。
2、課前展示內容的改革,分為兩大板塊:①板答環節,②口頭作文。經過一個多月課前三分鐘口頭演說的訓練,同學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明顯增強,這對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能力是極有好處的。之后請主持人過渡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上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且時間控制得剛剛好。
3、課堂上真正讓學生做主,有效利用小組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合作找出考點,學生從研讀資料到篩選信息都可充分地體現小組的合作化、探究性,體現與人合作的精神。成果的展示、交流也對學生的學習有更好的促進、激勵作用。
4、營造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的氛圍,給他們自由閱讀文本的權力。在語文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先充分閱讀,再交流感悟,改變了以前常常為了趕進度而舍棄課堂閱讀的做法。
但是,我也感覺教學中仍存在不足,例如,在這堂課后孩子們及時寫的讀后感,應該給孩子們更充分的展示,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閃光點捕捉還可以更好等等,我也會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逐步改進。
以上記錄的是自己在這節課教學中的一些零碎的得失,希望在不斷的反思中,走出自己對教學的困惑,開創一片更加廣闊的語文高效課堂天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