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7
這是《裝在套子里的人》教學手記,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周四聽了新教師的兩節校內公開課,其中一節是《裝在套子里的人》第二課時,重點是依據環境來分析小說主題。
小說是同學們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大家喜歡它第一是因為情節,第二是因為人物。作為小說三要素之一的環境,卻常常被人們忽略。小說閱讀一旦進入鑒賞的范疇,就不能只會欣賞情節和人物,也要會依據環境來挖掘小說的主題。
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相對更容易能夠引起讀者的關注。社會環境就要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結合時代大環境來考慮。
《裝在套子里的人》里別里科夫的形象之所以成為世界文學長廊中不朽的藝術形象,就是因為他是典型環境中的一個典型人物形象。這個典型環境就是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社會。小說中只出現了像別里科夫、華蓮卡這樣的普通人。別里科夫的種種異于常人的表現都是沙皇專制統治的影子。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人活在別里科夫的陰影下,感到壓抑卻無法擺脫。華蓮卡這個青春活力的形象,她的愛情與別里科夫格格不入。于是在一片笑聲中,別里科夫就脆弱地死去了。這雖然象征著黑暗專制的沙皇政府的必然毀滅的趨勢。然而結局的弦外之音證明了要得到光明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鑒賞小說的主旨,特別是名家的作品,都要聯系作品的社會環境去考慮。比如魯迅的小說《藥》、《祝福》等。我們在分析小說主題的過程中,應時刻提醒學生在了解情節、人物之外,注意聯系小說的環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