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1
這是《詩經(jīng)·氓》優(yōu)秀課件教案,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詩經(jīng)·氓》是人教版必修2的一篇經(jīng)典之作,詩歌講述了一個古老的而又無數(shù)次重復上演的愛情婚姻悲劇。本文的價值在于,它用高度凝練而有韻味的詩歌語言、以女主人公的口吻講述愛情故事,并且對自己的婚姻悲劇作出深刻的反省,以告誡人們“無與士耽”。
一、課前要求學生自讀全詩,描述詩意(區(qū)別于文言文的字字直譯)
二、朗讀全詩,正音正字,疏通詩歌意思。(注意不要陷于文言翻譯中易于肢解詩意)
三、整體感知,概括內(nèi)容:
1、作為敘事詩,這首詩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同學簡要復述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
“癡心女子負心漢”的傳統(tǒng)悲劇故事?;蛘哒f這首詩主要寫了一個女子回憶她與“氓”從戀愛、結(jié)婚到婚變的全過程。
開始氓來向她求婚,女子沒有立即答應,男生有些生氣;女子希望他不要生氣,告訴他以秋天作為婚期,于是,女子就欣然急切地盼望氓的到來,她對“氓”表現(xiàn)得很癡情,兩人很順利地結(jié)婚了?;楹笊钬毨А⑿量?,女子毫無怨言地操持著家務,“氓”開始還好,慢慢地,脾氣變得暴躁起來,并且毫無眷顧之意,女子獨自傷悲,最終清醒地認識到既然你不念舊情,無情無義,那就算了吧!
2、從文中哪些詩句可以看出女子的“癡情”和男子的“負心”?試做分析。
1)、“氓”的形象——負心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忠厚老實,又有一些狡猾。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怒”:求婚太直接,太急于求成。悲劇的根源。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對感情不專一,德行無常。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達到目的之后,對妻子施以暴力。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曾經(jīng)的錚錚誓言,對愛的渴望,如今都不再顧念。不念舊情。
2)、“女子”的形象——癡心
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極易沉湎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guān)。 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關(guān),載笑載言。——對愛癡情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操持家務,吃苦耐勞
3、主題探討:結(jié)合詩文,說說女子對于自身的悲劇有怎樣的認識?你覺得女子的悲劇原因有哪些?面對男子負心的悲劇,女子是怎么做的?
?、俳Y(jié)合詩文,說說女子對于自身的悲劇有怎樣的認識?
沉痛的教訓: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癡情往往極易沉湎于愛情,因而喪失必要的判斷力;
詩歌從戀愛與新婚時的快樂寫到婚后的悲劇結(jié)局,這個故事由樂而悲的轉(zhuǎn)折點正是從女子對這段愛情婚姻狀況最清醒的認識開始,也是女子內(nèi)心深處痛苦的吶喊!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斑鳩啊,千萬不要吃太多的桑葚呀,否則會昏醉下去!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子呀,千萬不要與男生沉湎于未經(jīng)思考的愛情,否則會頭腦發(fā)昏!
上一句是比興,用什么比喻什么?用斑鳩食桑葚過多會昏醉,來比喻沉湎于愛情會發(fā)昏。
下一句表達了女子什么樣的心情?經(jīng)歷失敗婚姻時的痛苦吶喊。是她從自己的失敗婚姻中總結(jié)出的深刻的教訓,也是她對造成悲劇的當事人所能表達的最強烈的控訴。
(注意“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
?、谀阌X得女子的悲劇原因有哪些?(討論)
1、 人老珠黃
2、 社會風氣:女子地位低下
3、 女子婚前的癡情使她對男子認識不夠理性。
?、勖鎸δ凶迂撔牡谋瘎?,女子是怎么做的?
決絕的告白: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分手的決定。(你覺得在當時的社會,女子提出分手容易不容易?)
一旦婚姻失敗,她又能深刻地反思,表現(xiàn)得十分理智而清醒;有個性:個性比較堅強,一旦發(fā)現(xiàn)婚姻難以維系,便決絕地放棄,因而,活得比較有尊嚴。也告訴我們在愛情和婚姻中必須要平等而有尊嚴,這樣的認識出現(xiàn)在幾千年前一個普通女子之口,不能不讓人敬重!也足見《詩經(jīng)》的魅力!
4、古往今來“癡心女子負心漢”的悲劇屢見不鮮,本文寫這樣一個故事有什么意義?(作品的價值)
愛情和婚姻中男女平等、個性尊嚴的認識。
深切的諄告:尋求愛情是為了追求幸福,有尊嚴地活著,讓自己和家人過上美好的生活。因此,面對愛情,我們不可不審思慎取,三思而行。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