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2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養筆記《父母離異孩子母愛缺失》,是優秀的幼兒園教育筆記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剛開班時,他白凈可愛的樣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別是他那雙憂郁的眼神,不應該出現在像他這個年紀,經過與父親溝通,得知夫妻離異,他們是老夫少妻。生下他后,因不堪忍受拮據的生活,決絕的拋下了他們父子兩,了解了這個情況后。我對這個孩子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與愛??刹恢趺此⒉活I情,對我表現淡漠。上課時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特別奇怪的是他在上課時總是坐在最后排,看電視時卻又擠在第一排。直到有一天,班里來了一名維吾爾族實習生,每次休息時,他就站在實習生面前,只是那樣望著,什么也不說。我問他,你為什么這樣看著老師,他說:“他像我的媽媽,我想讓他做我的媽媽?!蹦且豢?,我頓時自責起來,孩子渴望媽媽的愛,我說:“老師就是你的媽媽,來老師抱抱你”他把我輕輕的抱了一下,似乎意猶未盡,又似乎有些勉強。后來我發現只要有維族老師來我們班,他就又用那種眼神看著他。我對那位老師講了我的想法,那位老師蹲下身來,什么也沒說。緊緊的把他抱了起來。那一刻我從他眼神里看出他非常滿足。原來他認為維族老師從形象上和自己的媽媽更接近。有一天,孩子紅著半邊小臉,紅著眼眶,腳步沉重的來到教室,我問他:“你哭了嗎,他說:“我給爸爸找麻煩,爸爸打我了”,我問他:“爸爸為什么打你”?他說:’我不好好吃飯,我要媽媽,所以爸爸打我了”我一時無語,摸了摸他的頭,對他說“:,沒事,老師喜歡你,老師愛你”我決定找他爸爸談談。離園時,我和她爸爸進行了一番溝通,告訴他孩子還小,父母離異孩子母愛缺失,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簡單粗暴。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和愛。他爸爸表現出一副極力配合的樣子,漸漸地孩子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愿意與我主動說話了,上課時,看我的眼神再不是空洞無神,也可以跟著老師的思維回答問題了。但還是上課時坐最后一排,看電視時擠第一排,這又是為什么呢。接下來我還會繼續關注他的。
教育筆記:永遠激勵孩子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边@句話道出了很深的道理,是的,每個孩子都是最棒的,孩子的優秀決定于后天的培養,成人如果給孩子創造了舒適學習的環境,那么孩子就會被環境所感染,所以我們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以便做好及時的引導工作。
班級有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叫子揚,記得在小班的時候常規不是很好,每次調皮的時候總有他,但是他很機靈,反應特快,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活動都能積極參與,如:同同伴交往、善于溝通等。是一個聰明、討人喜歡的孩子,唯獨一點讓人費心,就是對學習不用心,我也多次找家長商討這件事,但是家長對此也是一籌莫展,看到同齡的孩子有了進步也是計上心頭,我想這可能是孩子對識字的敏感期還沒有到吧。
大約在升入中班以后吧,發現他變了,對學習有了強烈的求知欲,記得在一次韻語識字課上,為了激勵孩子對識字的認真程度,我事先告訴孩子們,今天誰如果能將學過的字卡全部認識就可以帶回家,不能全部認識的就改天再說,一節課下來,部分孩子都能認識,多數孩子需要進行課后鞏固才能牢固記住,少部分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不高,還需要家園配合做更多的努力,課后,為了讓幼兒的記憶更加深刻,我把任務交給孩子,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尋找問題的答案。于是我把字卡全部發給孩子,引導他們自己看,不會的可以問老師、可以問同伴,等到全部會時來老師這里對證一下,如果過關就可以帶字卡回家了,從前子揚就屬于少部分孩子的,但是自從這次發現他不同以往了,看著他那認真學習的態度感覺到了孩子的進步,于是,我趁熱打鐵及時的表揚了他,尤其是在家長面前,我同家長徹底的探討了孩子進來的情況,傳達了孩子近來的進步,建議家長在家也要引起重視對此多加鼓勵,以此來保持孩子對學習的態度,家長很是高興,孩子回到家也經常的鞏固孩子在園學到的知識,做到了家園配合,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現在孩子對識字也有了濃厚的興趣。
教育筆記:關愛缺少母愛的孩子
我班有好幾對父母離異的孩子,其中還有一位媽媽不在了,他們的性格不同,有的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有的活潑好動,沒有自控能力。他們都是由爺爺奶奶撫養的,缺少了母愛,我常常覺得他們很可憐。因此,在幼兒園了我會更加關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母親般的愛。
記得一次晨間談話,我問孩子們:“你的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他們干什么工作?”孩子們個個舉起了小手,爭先恐后的說著自己爸爸和媽媽的名字,自豪的說著他們的工作,于是我看到了那幾個單親家庭的小孩,都沒有舉手回答問題,而是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的,感覺很傷心,我看到馬上就跟把這個話題轉移了,我覺得我不該為小朋友這個問題的。
這件事雖然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是,也常常提醒我,要給父母離異的孩子更多的關愛,給沒有媽媽的孩子要多家照顧。 父母的離異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啊。孩子等你長大了,也許你就會理解父母,也許你就不會這么傷心難過了。孩子,我只能給你更多慈母般的愛,用心呵護你、關心你。
對于新入學的幼兒來說,教師付出更多是時間,需要更多的是耐性。新入園幼兒才三歲,能夠離開父母,就非常不起的。連我自己也很佩服他們。而剛到園時,這些孩子的“哭”是難免的,對多數教師而言會感到煩躁,但并不是什么壞事,事實會證明一切。這就要看我們教師是如何去對待他們的了。
從孩子的“哭”,看到了孩子思想上的成熟和發展。站在“過去”教師的角度去考慮,有點強制的性質,甚至會缺少人性化的教育。這些孩子表達的想法是直接的,作為“新世紀”的教師,必須要注意到教育方式的轉變,將思想教育滲透到談話中,絕對不能是給孩子一種對立的觀點,否則家長到園送也送不下;同時也應該滲透“母愛式”的安慰,因為“母愛式”的談話,孩子會更容易接受,更有利于我們順利的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婁朋飛是我們新入園的孩子,剛入學時,幾乎每天都哭,有時甚至連中午飯都不吃。婁朋飛在園里,看不到母親的身影,卻見到一張張新的面孔,此時沒有了“精神”支柱,結果哭個不停。記得第一天是我拉著哭喊的他,母親才得以回去上班的。接下來幾天,母親不敢來學園看他,只是通過電話了解情況。我在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也滲透了“母愛式”的安慰,比如,婁朋飛小朋友,今中午你想吃什么?我們來看一看動畫片中的食物,哪一個你最想吃,老師就給你買;今星期天、你想到哪兒去玩?爬山、逛公園,還是……,我讓你媽媽陪你去好不好?我盡量用母愛的各種方式讓他感到:同伴在關心他,老師在關心他,人人在關心他,也讓他感到學園生活的樂趣,沒想到效果不真不錯,在接下來的幾周里,他在園里幾乎不怎么的哭了,也同伙伴們開始玩開了。只是在母親送他來園時有時哭幾聲,但他正在慢慢地適應園的生活。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大約第四周的星期五上午,婁朋飛主動走到我的身旁,滿臉上笑容,靦腆地對我說:“老師,這一星期我來學園沒有哭。”聽后,我一下子高興了,于是對他說:“你真棒,老師相信你以后會做得更好。”事后我在班會上表揚了他的進步。自此之后,他同其他同學一樣,按時到園了。
到了學期末,因婁朋飛的學習和生活上的出色表現,被評為“好孩子”。
雨后彩虹最好看,也許正因為經歷過風雨后的彩虹,才更加值得人們去觀賞。婁朋飛有現在這樣出色的表現并不是單純教育的功勞,這離不開滲透“母愛式”的安慰,童心是小鳥。我們雖然不能當他們的翅膀,但我們教師愿捧著他們起飛,讓他們在自由的天空中展開翅膀翱翔。
剛開班時,他白凈可愛的樣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別是他那雙憂郁的眼神,不應該出現在像他這個年紀,經過與父親溝通,得知夫妻離異,他們是老夫少妻。生下他后,因不堪忍受拮據的生活,決絕的拋下了他們父子兩,了解了這個情況后。我對這個孩子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與愛??刹恢趺此⒉活I情,對我表現淡漠。上課時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特別奇怪的是他在上課時總是坐在最后排,看電視時卻又擠在第一排。直到有一天,班里來了一名維吾爾族實習生,每次休息時,他就站在實習生面前,只是那樣望著,什么也不說。我問他,你為什么這樣看著老師,他說:“他像我的媽媽,我想讓他做我的媽媽?!蹦且豢?,我頓時自責起來,孩子渴望媽媽的愛,我說:“老師就是你的媽媽,來老師抱抱你”他把我輕輕的抱了一下,似乎意猶未盡,又似乎有些勉強。后來我發現只要有維族老師來我們班,他就又用那種眼神看著他。我對那位老師講了我的想法,那位老師蹲下身來,什么也沒說。緊緊的把他抱了起來。那一刻我從他眼神里看出他非常滿足。原來他認為維族老師從形象上和自己的媽媽更接近。有一天,孩子紅著半邊小臉,紅著眼眶,腳步沉重的來到教室,我問他:“你哭了嗎,他說:“我給爸爸找麻煩,爸爸打我了”,我問他:“爸爸為什么打你”?他說:’我不好好吃飯,我要媽媽,所以爸爸打我了”我一時無語,摸了摸他的頭,對他說“:,沒事,老師喜歡你,老師愛你”我決定找他爸爸談談。離園時,我和她爸爸進行了一番溝通,告訴他孩子還小,父母離異孩子母愛缺失,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簡單粗暴。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和愛。他爸爸表現出一副極力配合的樣子,漸漸地孩子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愿意與我主動說話了,上課時,看我的眼神再不是空洞無神,也可以跟著老師的思維回答問題了。但還是上課時坐最后一排,看電視時擠第一排,這又是為什么呢。接下來我還會繼續關注他的。
吃飯前,孩子們都在洗手,差不多都出來了,排了隊等著拿飯,叢韻林走過來大聲說:“老師,王浩寧把肥皂弄斷了?!庇质峭鹾茖?,總是他事多,剛要大聲叫他,馬上提醒自己冷靜。叫過王浩寧,很平靜的問:“浩寧,你把肥皂弄斷了?”“浩寧點點頭。我問:{“為什么弄斷啊?”浩寧說:“因為有小朋友沒有肥皂用?!迸?,聽孩子這么一說,我就明白了,不但不應該批評孩子,還應該表揚孩子聰明呢!因為有的小朋友沒有肥皂,他把大的斷成小的,大家可以一起用,是個好主意啊!我跟他說:“下次這樣的時候跟老師說,老師再拿肥皂大家用?!彼碌狞c點頭。高興的離開了。
很多時候,老師聽到孩子告狀,一般都會馬上處理,甚至惱火,其實冷靜片刻,有時會有意外的收獲。
“又是林君慈!”還未走進辦公室,老遠就聽見中班班主任譚老師夸張的叫聲…這幾天,也不知是怎么了,君慈這孩子老是犯錯,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保育員向我匯報工作的時候,總要提到他,要么不講衛生,要么調皮搗蛋,總是不如其他孩子好管理…班主任譚老師呢?更是傷透了腦筋,先不說他安靜不了三分鐘,就是每次上課,譚老師講的津津有味,君慈小朋友總是冷不丁來一句:“老師,我要喝水?!被蛘哒f:“老師,我要上廁所、、、”諸如此類的小插曲,因為有了小君慈,而在班上屢見不鮮。更有勝者,這孩子攻擊性特別強,同班孩子幾乎個個慘遭他的“毒手”!要么被他咬一口,要么動不動被他推倒在地,或者被他抓傷…就是大班孩子,也畏懼他三分…
這孩子到底怎么啦?多次教育無效后,我靜下心來,一直在想,一定要抽時間跟他的家人聊聊。
一個家長開放日,我有幸遇到了孩子的爺爺——一位慈祥謙和的老人家。奇怪的是:當君慈爺爺提到孫子的時候,我注意到老人家眼里總是噙著淚花…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這孩子從小一生下來,他的媽媽就離開了。具體原因老人沒有多講,據說是君慈爸爸媽媽性格不合所致,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孩子從小沒有享受到一點點母愛!因為這孩子太可憐了,所以爺爺、奶奶特別遷就他,君慈爸爸在外拼命打工掙錢,想從物質方面彌補這方面對孩子的虧欠。舉個例子佐證,去年十月份的一天,我接到了遠在南京的君慈爸爸電話,請我從郵局幫孩子領點東西,當時,我不假思索的答應了。結果呢,等我到郵局一看,我頓時傻眼了!原來呀,他寄回來一大個紙箱,我試著搬了一下,紋絲不動,太重了!后來,請張老師幫忙,才把它抬到了幼兒園。放假的時候,君慈爺爺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有他給孩子買的各種各樣鞋子十幾雙,另外還有十幾套衣服、大小各種玩具等等、、、淳淳父愛,可見一斑。但是盡管如此,君慈這小家伙在很多時候還是與其他孩子顯得格格不入。
想起君慈剛上幼兒園時的種種表現:一雙驚恐不安的小眼睛,滴溜溜亂轉,時刻處于戒備狀態;行動上煩躁不安、攻擊性強,表現在課間活動的時候,總是喜歡與其它小朋友起沖突;性格方面表現出多疑、孤獨的一面,即使有老師組織小朋友游戲,他也不愿意參加活動,總喜歡一個人靜坐著,當老師叫他的時候,他總是說:我不想玩…在這里,我都一一找到了答案。
這孩子缺少母愛!正是因為沒有母愛,在君慈的內心深處,從小沒有一點安全感,時時刻刻處于緊張狀態,他的種種表現其實也只是一種本能的自衛行為!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先與君慈的父親通了長途電話,進行了溝通,希望他能與君慈的媽媽改善關系,給孩子完整的愛!接著我教給了君慈爺爺一些常用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再與班主任譚老師交流了我個人的看法,并且與譚老師一起為小君慈量身定做了一套訓練方案,幫助他一步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值得高興的是,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有了明顯的變化:操場上,有了小君慈活潑的身影;餐桌上,那個挑食的孩子,現在樣樣都吃了;課堂上,那個老是無拘無束的君慈不見了,知道發言先舉手了;小臉上,偶爾也會露出天真的笑容…
但是,細心的我發現:在小家伙的眉宇深處,很多時候總有一絲哀怨,常常在不經意間流露。特別是有全托小朋友的媽媽來幼兒園看望自己孩子的時候,這種感覺更為明顯。
君慈媽媽,你在哪里呢?你知道嗎,年僅4歲的小君慈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叫你一聲媽媽!享受一下世界上最最溫馨的母愛呀!人們都說:母愛是最無私的,你的孩子還這么小,你舍得這樣對他嗎?
孩子需要母愛啊!這世界呼喚母愛!
一天早晨,一個小朋友的媽媽問我:“老師,誰是徐佩瑜?”
“怎么啦?”
“昨天我的孩子說徐佩瑜打她了,這兩天也不愿意來園?!本驮谶@時,徐佩瑜進來了。
“佩瑜,你來了?”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那位家長也迎上去說:“你就是徐佩瑜?你打她了?”她指指自己的孩子。
徐佩瑜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個小朋友,突然“哇”地哭了起來。
“佩瑜,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這樣了?!迸彖寢尠参恐?。
看到這,我覺得可能佩瑜被冤枉了,因為平時如果他真做錯了事,老師批評他都不會哭的;但如果冤枉了他,就會大哭不止。托班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太弱,一時說不上來,哭是最直接的表達。那個孩子坐在最后面,佩瑜比較調皮,愛跑到后面去玩玩具,不小心碰著倒是有可能的,這也提醒我是否應把桌子再往前拉一拉?另外,也得時刻教育孩子們要慢慢走,別跑,學會“走”路,而不是“跑”路。
托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況確實不多,通常是玩玩具發生爭搶,走路碰撞或者向對方發出玩的邀請的時候發生的誤會,所以請家長朋友不要著急、心疼,理解了別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大班教師教育筆記3篇》:大班教師教育筆記第1篇小小餐巾紙每次幼兒用餐前,我總是提醒幼兒用餐時要注重持續桌面、地面干凈,告訴幼兒將骨頭,殘渣等放在桌子的邊上。然后組織幼兒用餐。在幼兒用餐過程中,
《幼兒園中班聽課筆記40篇》:幼兒園中班聽課筆記40篇第1部分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故事中人物之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啟發幼兒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提煉故事發展的線
《大班音樂聽課筆記30篇》: 第1篇、大班音樂活動畢業歌教案反思 一、活動目標 1、能用歡快、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的A段,用抒情、舒展的歌聲表現歌曲的B段,抒發對幼兒園與教師的濃濃感情。 2、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